崛起草原1632 (躁动的大叔)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躁动的大叔
- 入库:04.13
市场有了,当然就要追求经济效益,头几场自然是免费观看,后面就要开始收费了。
集宁的首家电影院应运而生,电影院也不大,也就能坐个两百人左右,电影票也不算贵,一张只要五分银子,也就是五十文钱,对集宁人来说,绝对是廉价消费。这样每一场最多可以收十两银子左右,一天放映个五六场,就有五六十两银子的收入,一个月的话就有上千两,虽然相比于陈坚的金山银山来说连零头都不到,但在陈坚的一众老婆看来,仅仅通过演戏而不用像以前那样对人强颜欢笑就能轻松挣这么多银子,还真是挺不错的一件事。
陈坚当然不满足于仅仅让她们在集宁露脸,大明这个巨大的市场肯定是不能放过的。下一阶段的计划就是将电影院开到大明京师去,而且肯定不止开一家,就以开十家来算,一个月保底也能收入上万两银子。若是扩展到整个大明,年入百万可以说是轻松加愉快,到那个时候,电影产业才算是真正的开始起步了。
在专注于科技发展的同时,陈坚也没有放松治理体系的完善,毕竟下一步就要准备建国了,不把这方面好好梳理一下怎么行呢?
除了重用复社那帮人之外,这些年陈坚也将自己学校的不少学生也充实到了各级领导班子里面去,让整个治理体系的架子总算是搭起来了。
在陈坚西征的那几年,整个集宁的治理只能说算是没出大乱子而已,距离陈坚理想中的状态可谓差之甚远。回来之后这几年陈坚好好地调整了一番,才勉强开始向着自己需要的方向在发展,到现在已经正式走上了正路,建国的条件也开始慢慢成熟了。
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台班子
开元四六四六年,也是崇祯二十二年,同时也就是公元一六四九年,九月初一,集宁广场上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开国大典,陈坚在集宁正式建国了。
整个大典大部分都是借鉴了后世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形式,所成立的国家也是一个共和国,称为集宁人民共和国。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名称,等将来将大明纳入版图之后,陈坚自然会将名称改成后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在领导班子方面,陈坚同样借鉴了后世天朝的模式,以政治局七人小组为领导核心,另有委员若干,共同组成整个国家的最高领导团体。
在个人职务方面,陈坚自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第一任主席,同时还兼任了国家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将军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宋应星则是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第一任的总理,以宋应星的资历和声望,做陈坚之下的第二人没有人会有意见。
和后世一样,集宁也采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于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使得各地代表每年赶赴集宁开会成为了可能,所以实行这种制度没有任何障碍。
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为了不与陈坚自己的委员长职务混淆,高官会的负责人没有像后世天朝一样叫委员长,而是借用了后世西方国家的叫法,叫作议长。首任议长是陈坚的义兄傅山,由他来做议长这个第三号人物同样没有任何人会提出质疑。
政治局七人小组的其他成员有张溥,黄宗羲,陈子龙,顾炎武几人。其中,张溥被任命为了组织部部长,相当于吏部尚书的高位。本来陈坚是准备让傅山来坐这个位置的,后来发现还是张溥更适合这个位置,毕竟张溥乃是复社的创始人,组织能力肯定是高于傅山的,加上傅山又有议长这个职务,所以组织部部长就让张溥来做了。另外,黄宗羲做了文化部部长,相当于礼部尚书,陈子龙做了工业部部长,相当于工部尚书,顾炎武则成为了专门设立的外交部的部长,主要负责对外,目前基本上就是负责与大明打交道。
其他最早来集宁的一干复社人员则分别被任命为了副总理以及农业部等部长职务,同时也都有政治局委员的身份。这样,整个领导集体这个草台班子算是搭起来了,虽然一开始肯定大多数人都会不太适应这样的全新模式,但大家都是聪明人,慢慢地总会逐渐适应的,实在不能适应或是不想适应的,那就换个能够适应也愿意适应的人来就得了,话说自古以来还没有几个不想做官的呢!
此外,前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前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三,前荷兰国王亨利,前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还有已经在集宁生活了十年的前固始汗和巴图尔珲台吉一干人均被陈坚邀请成为了政治局的名誉委员。所谓名誉委员,就是可以享受委员的物质待遇,也可以出息各种会议,只不过没有任何决策权而已。
固始汗和巴图尔珲台吉两人陈坚本来是准备给他们划块地让他们做土皇帝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因为单独为两人操作这事实在是太繁琐,加上两人经过这十年安逸的生活,早已没有了以前那种野心,这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对于陈坚在集宁建国一事,包括宋应星,傅山以及张溥等一干复社人员都没有提出异议,毕竟谁都清楚这个地方并不在大明的管辖范围内,而且这么多年大家都习惯了这里与大明完全不同的治理模式,没有人愿意再回到大明那种毫无活力的政治生态下,说句实在话,陈坚要建国他们不会反对,反之,若是陈坚想要并入大明接受大明朝廷的统治,只怕这些人绝大多数都会大力反对的,因为那样就意味着一切都回到解放前,哪里还能像现在这样可以率性而为呢?
在开国大典上,陈坚当着在场的十万民众郑重承诺,自己绝对不搞老子坐完儿子坐的那一套世袭制度,对于自己这个位置,将会始终秉承能者居之的原则,因为这个国家并不属于自己一个人,而是属于集宁治下的全体人民。今后的最高领导人以及政治局常务委员,均会由全体政治局委员投票选举产生,而不是由某个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指定任命。原则上政治局常务委员每一届任期为五年,也就是说,五年之后政治局七人小组就有可能会换人,就算是陈坚自己,如果干得不好,也是有可能在五年之后下台的。
当然,话是这么说,想让陈坚还想做的时候下台,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因为陈坚至少有一百种办法去操纵选举的结果,毕竟这只是政治局内部的选举而不是全民普选,只要将政治局掌控在手里,选举结果就完全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而陈坚是完全拥有那样的能力的。
关于建国的事,陈坚并没有藏着掖着,而是早已经提前公告天下,对大明方面也提早进行了告知,并且邀请了大明朝廷的人员过来观礼。
对于陈坚在集宁建国,大明朝廷以及朱由检虽然心里不乐见,但却拿陈坚毫无办法,毕竟陈坚兵强马壮又有花不完的钱,根本不是大明方面能够惹得起的,而且陈坚早已经公告天下,信誓旦旦地承诺过在其有生之年绝不会与大明为敌,若是大明方面有什么动作的话,那就等于主动放弃了道义的制高点,不论胜败都会是理亏的一方,这对于崇尚仁义的大明来说,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所以,对陈坚建国的事,大明朝廷以及朱由检除了捏着鼻子认了之外可以说根本没有任何其他选择。既然认了,那么对于陈坚邀请观礼的事,怎么都要派一两个六部侍郎以上等级的官员前去做做样子,顺便也可以打探一下陈坚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第三百七十七章 蓬勃发展
当陈坚在开国大典上的一言一行传回大明朝廷之后,大明朝廷上下以及朱由检可算是稍稍放了心。因为陈坚并没有称帝,而且那个相当于内阁什么政治局层次也够低,根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人物,仅仅只有区区一个进士和两个举人,这样的草台班子能有什么前途?就让那个陈坚慢慢自娱自乐好了!
陈坚当然不会去理会大明朝廷以及朱由检的看法,而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设想的去做。
既然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制度,那就先要把这样的制度落到实处,所以,建国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筹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由于是首次召开这样的大会,自然是没有现成的代表的,所以,在第一届与会的只能是各个地方大员。像巴雅尔的老爹桑不族长,吉日格勒的老爹达楞泰,孟根族长,陈坚的便宜老丈人布和台吉,还有已经升任新疆地区最高行政长官的宋应星的儿子宋士意等人都将会参与第一届的人民代表大会。
现在集宁治下的人口不到一千万,所以,代表人数肯定不会像后世那样多达数千人,估计最多也就两百人左右而已,安置起来并不是特别费事。
而从事筹备工作的主力则是陈坚,因为只有陈坚懂得相关的规程,因此,对于大会议程的制定,流程的设置,还有最为重要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这些事全都得着落在陈坚的头上。好在后世每年的三月份都会召开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陈坚也在电视上看过多次,对相关内容简直不要太熟悉,所以做起来除了会费点时间之外,根本不需要动多少脑筋。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起点VIP2021-05-25完结221.85万字 2.11万总推荐这是一个从海外荒岛开始创业的种田文。起步是那样的艰难,鲁若...
-
大秦工程兵 (远征士兵) 起点VIP2021-05-27完结111.86万字 9.34万总推荐机械设计专业的沈兵穿越到秦朝。他只想简简单单的活下来,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