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安置好粘罕,就准备进攻见驾。
书吏却有些不赞同,低声叫到:“哎呀,这,哎呀。”
“小沈,你有什么话,但讲无妨。”
沈书吏道:“大人,小人想着,此一时彼一时。秦王和鞑子有些交集,虽然不妥,却无伤大雅,对两国的关系,也没什么大的妨碍。现如今秦王登基坐殿成了官家,再和小鞑子有什么联系,且不说辽国知道之后,有什么想法,单是御史台得知此事,都得弹劾大人您啊。”
大人虽然指的是父母之意,但他有意讨好,刻意这么叫。
“好好,我的儿,你说得对。”官家不可欺瞒,御史台也不能得罪。鸿胪寺卿稍一寻思,立刻一挥而就写了一封信,叫沈书吏送到御史台去,请御史大夫亲启,自己轻轻松松的进宫面圣去。
林玄礼正在批奏折,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逗小侄女之外,就是批奏折和练武,又规律又宅。
看章楶的汇报,身为山陵使,他启禀官家,地下的墓道、甬道、陵台下的墓室、连墓室旁边给先帝修造的茅房都已经完工,地上的陵庙也做成了油漆彩绘,神道两侧的石像生都已经雕刻完成,官家可以选择良辰吉日,送先帝灵柩下葬。
还有按照官家的要求在春季栽种的青松翠柏梧桐树,都已经成活。特意提示说,梧桐树长得慢,百年才抵得上别的树长五六年的尺寸。官家要求多栽梧桐树,可能等五十年后再看时,还是和刚种上的时候差别不大。积土成冢不易被盗,得埋进去再填土。
提笔写了一首诗:青山肃深沉,苍翠交梧竹。众鸟从云飞,时时凤来宿。“叫礼部尚书带着六哥的陪葬品名单来见我。”
大宋一向施行薄葬,这是祖制,实在是怕了盗墓贼。就连古籍字画也不怎么埋进去,衣服也只是烧化,礼服还都被新官家继承了。礼部也安排了陪葬品的名单,被褥都是万字不到头纹的,还有许多日用的瓷器、茶具、酒具、烛台、铜镜妆奁、笔墨纸砚。还有金簪玉簪、朝服、玉带、玉带钩、玉佩、金盒、金帐勾等物。
十几件金器算不上奢靡,也能遮遮掩掩的带进去。
林玄礼不满意,有心厚葬又怕盗墓,有心薄葬还觉得亏得慌。又往里添了几百本书,唐代的真迹等物,还不太算是古董。“六哥生前的手稿,何不都陪葬进去。我再写几封信,也安置在其中。”
礼部尚书:“是是。请问宣宗皇帝的哀册,官家您写好了吗?您打算给先帝用石志还是玉册?”本来哀册应该由翰林来写,官家非要自己写。而且一不小心写了八百字,礼部只好小心翼翼的建议他删减到三百字左右。
哀册就是墓志。
以前以及辽和西夏的皇帝用石质墓志铭,由两块大且厚的方形石板(五尺边长,一尺厚)组成,一块铭刻墓志文章,另一块则是墓志盖,刻着‘大宋宣宗墓志’,厚厚实实的盖在上面。
但中原正统通常给皇帝使用玉来刻哀册,白玉金字,流光溢彩。皇子皇女的哀册通常的石质的,这是身份之差。
“这是什么话!当然是玉册!早就写好了,只是还不太满意。今日叫翰林院再议,给朕再改一改。”林玄礼摸摸下巴,得意洋洋:“还写了《神功武德碑》。把哀册上删下来的五百字都放进去了。总共四千多字,叫人好好刻出来。”
礼部尚书不是很赞同:“官家,立碑述功那是唐代风俗,本朝并不立碑。本朝帝陵,背水面山,且地宫修在全陵地势最低的地方,这风水上,恐怕会被碑所压制。”
林玄礼非得写点什么以彰自己和六哥关系,以及六哥的军事成果!立个碑,三丈多高,对他来说就是发个帖,叫后人都来看。
蛮不讲理的点点头:“朕知道,你们寻一个好位置立碑,不一定要立在神道旁边。朕已经通知工部准备石料。”
“官家,祖宗成法不可违。”
林玄礼皱起眉头:“是嘛。这话说的没错,但是六哥收服了宁夏平原,大壮声威,非立碑不足以彰显武德。现在我定下来,等我的子孙后代时,这也是祖宗成法了。大不了朕再添一句,只有开疆扩土的皇帝,才能立神功碑。”
礼部尚书有点绝望,看官家的态度不容更改,又争论了几句,辩不过,黯然退下。
官家此举固然违背了祖宗成法,但是话又说的没错。想要找外援,朝廷上两大势力,章惇——主战派,曾布——枢密院,得嘞,没有一个外援。
前者不遵守祖宗成法,后者看情况决定遵守与否,但记载先帝武德的石碑上,准能带他俩一句半句的,那真是千古流芳。
有心劝谏官家不要过度亲近武人,仔细想想,官家也没亲近他们,只是在打他们。
想要劝谏官家当了皇帝之后不要再练武,又想起太*祖皇帝的生平,不行,说不通。
官家刚刚召了翰林院众人来商议哀册的内容,《武德碑》的文章内容。
狄说求见。
狄说提交了一封名单,需要裁撤的不合格军官及原因,要提拔的军官及原因,教头的名目,禁军步军中需要作出的改动,军械不合格的数量和合格的数量,需要修缮的房屋,想要送两个人去武监学习等厚厚实实一本。
林玄礼看的头疼:“你上任才几天,就整理出来这么多事。”
狄说垂手道:“臣启官家,禁军原被整治的井井有条,近两年来,稍有些散乱,在大宋历年之中,也可以称得上治理尤善。臣吹毛求疵,找了这些微瑕。”毕竟之前是丞相管的禁军,管的其实很好,但总有顾及不到的细节,而且先帝生病、官家登基之后按兵不动,有人有一点点放逸。都被他抓出来了。
官家只好开始看,看来看去。
内侍在门口一闪,童贯消失了片刻,回来禀报:“郎君,翰林们都在殿外候旨。”
“把这哀册和碑文拿出去,叫他们润色一番,哀而不伤,真挚动人才好。”
刚拿出去,回来又禀报道:“郎君,鸿胪寺卿在宫外求见。”
林玄礼看了看手里厚厚实实的《禁军调查报告》,又看了看旁边一大堆奏本,还有翰林们要引经据典探讨的事:“有外国使臣么?没有就不见。外邦百姓犯罪都教给刑部依法处置。有什么事明天再来。”
童贯对高蜜说:“你瞧,官家忙不过来了,你去打发走他。”
高蜜出去就直接说了:“童贯说官家事务繁忙,你请先回,明日再来奏报。”
林玄礼不管他们说了什么,专心致志的看完狄说的奏本,逐一用朱笔批示:“准了。拿回去吧。你这样小心、认真,朕很是满意。”而且你长得还是这么好,岁月积淀,以后要是当了枢密使,在款待外国使臣的宴会上,真是满室生辉。
咦,现在知道皇帝为什么都是颜控了,大臣长得英俊,感觉真的很好啊,才貌双全,赏心悦目。狄青的帅儿子们,章惇的帅儿子们,再揪一个六哥的帅气儿子,唉,可恨现在没法拍照。快给我一个知道最古老的照相机怎么制作的穿越者。
狄说恭谨的再拜,谦逊了几句,不敢贻误时间,立刻退下。
高蜜及时奉上绿豆糕,又禀告道:“官家,翰林们还在争论词句典故,您先休息一会。”
“哪有时间休息。”把奏本往字帖架上一搁,不用手拿,一边吃点心一边看。夏季农闲时节,百姓们躲着日头,官员们不怎么苦夏,时常没事找事。
他们正在没事找事,因为口角之争,上奏官家互相告状,一个状告对方不孝,另一个状告对方不悌。这问题就严重了——虽然林玄礼不这么认为,但是俩人的考评都一落千丈。
接下来又判了两个死刑缓解心情。
随即有些疑虑:“你们说,朕最近批准的秋后处斩是不是多了点?”
童贯立刻说:“分明是辜负君恩做混账事的人多了,官家还是一样的爱民若子。”
魏季礼也劝说道:“按律当斩,哪里是官家好杀呢?官家有好生之德,这些人却要自寻死路。”
林玄礼心想:我知道你是个马屁精,但是夸的真棒啊。
翰林们在偏殿里探讨了好一会,选出三篇最好的,给官家送上。
都知道现在谁被选中,谁就有可能负责修《宣宗本纪》,这可是很荣耀的工作。之前修《神宗本纪》时几十人,其中有黄庭坚,在章惇借机发难时黄庭坚是最镇定的一个。
但黄庭坚不是主编!不知道谁能是主编!要在浩如烟海的《宣宗起居注》里集结精华,去粗取精,修几卷本纪,这很不容易。现在《宣宗起居注》还封存着禁止翻看呢。
林玄礼也不说这些,把三篇更改的部分融合了一下,凑了一整篇:“派人快马送去。”外带一个写字好看的文官,一起去。
“令钦天监择吉日,朕与两宫太后,刘皇嫂,王皇后,晋王等兄弟,以及文武百官,一同扶灵启程。”
赵煦的灵柩不在陵寝的施工现场,留在京城里,棺椁一层层的刷漆,又用冰保鲜。
批奏折到快要结束时,又送来几本奏本。是御史台的谏文,奉劝官家不要和胡人玩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倘若官家信用外人,恐有安禄山之乱!说的就是那个在您当了皇帝之后悄悄跑来见面的女真人。
相似小说推荐
-
大秦工程兵 (远征士兵) 起点VIP2021-05-27完结111.86万字 9.34万总推荐机械设计专业的沈兵穿越到秦朝。他只想简简单单的活下来,谁曾...
-
文唐 (步兵长) 起点VIP2021-06-01完结238.59万字 2.33万总推荐现实中的历史老师,网络上的键盘侠,魂穿初唐农家子。此时玄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