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人口在变多,朝廷的管理成本在增大,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而钱却越来越少,怎么办?”
  “办法只有两个,一是从那些富人和免税的人身上收税,二是加大老百姓的赋税。朝廷选择的哪一种我想大家都清楚,至于后果大家也看到了。活不下去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造反去了。目的只有一个,既然大明税收得太狠了,那就换一个收税少的人来当家做主吧。”
  也只有安国军这样的特殊存在才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但是学子们听着怎么就觉得这么有道理呢。
  “我再来说一个颠覆大家认知的事情吧。万历陛下曾指示手下太监到处收矿税,弄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大家都知道这个事吧?”教导员问道。
  底下的学子们都点点头,当初收税最狠的地方就在江南,江南百姓依然记忆尤深,并深恨之。
  “要我说,万历陛下也是被逼的。”教导员语不惊人死不休,让底下的学子们一盘哗然。
  “都说天子富有四海,但是我们大明朝的皇帝个个都是穷光蛋。遇到天灾人祸、边境战事,朝廷要赈灾、要打仗,这些都要钱,可是偏偏国库空得耗子都活不下去,那怎么办?只能找皇帝要,皇帝还有内库嘛。”
  “但是皇帝的钱是从哪来的?朝廷的赋税和皇庄的收入。但是皇帝还有皇宫大内的数万人要养,哪里来的钱去赈灾、去打仗?既然没钱,只能自己想办法。万历陛下还是知道从百姓身上捞钱是会引发大乱的,所以就将目标对准了那些富人,这才有了太监们四处收矿税。”
  “没有太监们收的矿税,万历朝的三大征怎么打得赢,国家怎么保持安定?”
  “别看皇帝至高无上,但是他的日子未必比一个江南富翁过得舒坦。皇帝赚得多,但是花得更多。那里像江南富翁们坐拥良田万顷,却不用交一个子的税,锦衣玉食、花天酒地,就等着哪一天挖大明的墙角把大明挖倒了,被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杀个干净。”
  教导员的话对国子监的学子们来说冲击力实在有点大,一时都呆住了。


第493章 没有无用的技能

  “你们口口声声说安国军剥夺权贵和士人的免税权是要至你们于死地,其实安国军这样做反而是在救你们。想想北方大地,那么多的权贵之家、皇室贵胄,最后都是什么下场?死无葬身之地!”
  “也就是江南富庶一些,百姓们还能勉强维持。但是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办法来,江南百姓早晚会效仿北方,将你们这些吸血鬼都生吞活剥了。”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安国军就是要打破这个困境,让所有人都交税,让利于民,使得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不至于铤而走险。”
  教导员适时的停了下来,毕竟一下灌输得太多,让这些学子们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读书人将国家的衰落一般都归咎于皇帝昏庸、倒施逆行,即便是没有什么污点的崇祯,也被他们按上不重用正义官员的帽子。
  在这些读书人学习的知识中,有仁义道德、为人处世的道理,有宗法礼教、天地至理,有历史的经验教训,唯独没有通过表面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特别是这种用数据分析问题的方法。
  在算学都被列为下等学识的当下,用数字说话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仅仅凭借这些数据就将大明的衰落归咎到权贵和士人免税上,其实还是比较片面的,毕竟大明的衰落和灭亡是很多综合因素造成的,财政崩溃只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这些学子们可不都是人云亦云之辈,身处江南这个教育异常发达的环境中,各种辩论会不知道参加了多少,肯定不会这么容易被说服的。
  顿时,各种论点、论调开始满天飞。
  有痛斥官员腐败的,有说皇亲贵族残害地方的。还有什么军队糜烂、地方乡绅横行无法,似乎大明简直一无是处。
  对于这种情况,教导员们一般都不会阻止,仍由他们高谈阔论,理不辨不明嘛。
  渐渐的,国子监的学生们开始有点享受起在军营里的生活了。这里吃住不愁,除了不能出去,还有每天上午的军事训练,整体环境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除了辩论,安国军还会组织这些学子们开展踢球、拔河、书法比赛、诗词大会等娱乐性比较强的活动缓解他们的紧张,消耗他们的精力。
  晚上的交流会上,安国军会安排穷苦士兵向学子们讲述自己的悲惨遭遇。这些士兵们大多来自北方,经历了连年的战乱,那些遭遇又是亲身经历的,说起来声情并茂,将一众学子们都说得泪水涟涟。
  这些士兵们还会讲述去了安国军之后的生活,虽然都是一些琐事、小事,但是学子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这些士兵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安国军的一些情况也开始好奇起来。
  不要以为安国军发展至今已经十余年了,与江南的贸易往来更是密切,江南的士民对安国军的情况就一定非常了解。出于对安国军的防范,除了一些特定的人或者地区,安国军的消息是被有意识的屏蔽的。
  特别是南京,作为江南保守势力的大本营,对于安国军实施的各种政策知道的一清二楚。而那些政策可以说对权贵和士人非常的不友好,自然将安国军的消息捂得死死的。
  这些学子们很多是第一次听到安国军普通百姓的生活情况,在以往的宣传中,朝廷和士人大多把安国军描绘成一个不尊朝廷号令的地方军阀。在他们嘴里,安国军唯利是图,重商抑农,所用之人都是些低贱之辈。更是四处掳掠穷苦百姓,进行惨无人道的剥削。
  安国军类暴秦,实行酷法严刑,穷兵黩武。所以安国军必定会像暴秦一样,虽然武力强横一时,但最终会灿烂如流星,不可长久。
  宣传的奥义就在于谎话说多了就会变成真理,在朝廷和士人的有意引导下,国子监,甚至江南的很多士子对于安国军的印象都非常负面。何况安国军重视商人和军人,大规模启用女子为官,这在读书人看来确实都是有违传统与礼法的。
  现在听了安国军士兵的讲述,让他们知道了一个不一样的安国军。
  百姓生活安定富足,豪势之家凤毛菱角,在安国军强力、公正的统治下,如大明这样欺压百姓、草菅人命的事情几乎没有。
  因为财政充裕,安国军不但武力强大,社会福利更是让大明望尘莫及。儒家理想中“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小康社会已经在安国军初见雏形。
  在人才使用方面,安国军真正做到了术业有专攻,人尽其才,有才之士不会轻易被埋没。特别是安国军摒弃了千年来一直以四书五经作为人才选拔标准的做法,只要有真才实学,都能有用武之地。
  正是这种重实用的人才策略,使得安国军广纳各方面的人才,士农工商各方面都呈现了齐头并进的姿态,才能以一隅之地威压当世。
  说实话,安国军的这种用人标准实在太合国子监学生的意了。但凡有读书的天分,他们也不会窝在国子监里混日子啊。
  “安国军真的是什么人才都收吗?这位周兄四书五经不甚精通,但是吃喝玩乐却是个中好手,这样的人才你们要吗?”一个学子起哄道。
  这位学子的话引起周围众人的哄堂大笑,那个被点名的周姓书生更是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哦,吃喝玩乐的个中好手?好的什么程度?是否善于交际?”教导员非但没有跟着哄笑,反而认真的问道。
  “周兄手段圆滑、交游广阔,国子监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说到吃喝玩乐,南京城里的勋贵子弟都要向周兄请教,绝对是顶尖的。”一个对周姓学子羡慕嫉妒恨的学子看似夸赞,实则贬低的说道。
  周姓学子家中有钱,为人又八面玲珑,舍得花钱,在国子监中还是很受欢迎的。只是对于一些过于正派的人来说,周姓学子这样的人不学无术,反而带坏了国子监的风气,对他没有什么好感。
  “哦,如此看来周兄弟在交际一道上颇有天赋啊。要是能够遵守安国军的制度约束,安国军倒是非常欢迎周兄弟这样的人才。”教导员颇有兴趣的说道。
  “人才?周兄这样的也算人才吗?”刚才出言讽刺周姓学子的那个学生惊讶的问道。
  “算,怎么不算。安国军很多部司都需要善于交际的人才,特别是文宣司、商业司、民政司外交科这样的部门,对周兄弟这样的人才一般是来者不拒。只要品德上没有问题,能力出众、忠心做事,以后执掌一司一部也未必不可能。”教导员认真的回答道。
  这个结果实在是有些出乎学子们的意料之外,什么时候吃喝玩乐也是一种才能了?实在是有些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周姓学子也是一脸的震惊,自己居然被安国军说成是一个人才,这可是从小到大都没有受到过的待遇。
  “教导员,如果,我是说如果我想为安国军效力的话,需要怎么做?”周姓学子小心翼翼的问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