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也非常重要,容不得半点闪失,赵巡抚一定不会同意你出战的。”鲁若麟也想将沈志祥手下的部队带走,但是天津城也要人驻守,只能想办法带走一部分了。
“这个我知道,我也没说全都带走,只带走一部分就可以了。何况即使我带走了部分,也可以在天津城里召集那些卫所兵来防守,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天津城高大坚固,兵马众多,鞑子已经吃饱了,不会轻易来天津硬碰硬的。”沈志祥也有自己的考量,待在天津城里安全固然是安全了,但是也不会有什么功劳。想要富贵,还是要出去搏一把。
当初朝廷要求他南下支援卢象升,他觉得风险太大,所以将任务交给了黄济。好在黄济本来就有此打算,大家也算各得其所,没有留下什么矛盾。
这次有鲁若麟亲自带队,沈志祥觉得自己不参与进去绝对会后悔。何况这次的作战任务也不是与鞑子硬碰硬,难度无疑小了很多。
“那你带五千人马与我们一起出发,留下一万的人马防守天津应该足够了。不过赵巡抚那里也要安抚好,让他安心。想来麾下武将主动请战,于他脸上也有光彩。要是你再立些功劳,他也可以得个领导有功的荣耀,应该不会拒绝你的。当然前提是必须向他保证天津的安全无虞。”鲁若麟也觉得天津的安全问题不大,沈志祥带五千兵马走一点问题都没有。
“好,我这就向赵巡抚请战。要是他不答应,我就上报朝廷说他阻扰本官杀敌,看他敢不敢。从来就只有找借口避战的,主动请战被拒绝的话朝廷可饶不了他。”沈志祥一脸的迫不及待,立马起身准备离开。
“恩。回去做好准备,多带些粮草和骡马,到时候分你一些雪橇。这次出击贵在行动迅速,所以要做好吃苦的准备。”鲁若麟提醒道。
“明白,我这就吩咐下去。”沈志祥也不是战场初丁,自然会有所准备。
天亮后的天津城更加热闹了,金州军的采购人员开始满城的收集粮食和牲口,让一些商人们看到了机会。他们不是想要趁机提价大赚一笔,而是纷纷降低价格,有些商家甚至是半卖半送,态度好得不得了。
金州军可不是单纯的军队,背后还有一个实力强大的商业集团,与金州军打好关系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这些商人不仅有已经在与金州军合作的伙伴,还有很多是希望搭上金州军这条船的投机者。眼见与金州军合作的商家都发了财,剩下的人都眼红得不得了,有这样的机会拉近双方的关系怎么能够放弃呢?左右不过是一些粮食和牲口,天津这里还真不缺这个,无非是战乱时节稍微昂贵一点罢了。
这些商人们都是消息灵通之辈,金州军收复辽南的消息早就在天津传开了。而且辽南即将进行大开发的消息更是传的有鼻子有眼,明显就是一个天大的机会。有着天然冒险精神的商人们早就蠢蠢欲动了,济州岛因为离江南近,让江南的商人们占得了先机,都发了大财。如今辽南紧靠山东和天津,是时候让北方的商人们也大发一笔了。
王福来对于这些热情的商人们的支持表示了感谢,并表态在开春后欢迎他们到辽南去看一看,瞧一瞧,看能否找到一些合作的机会。
得到确定答复的商人们心满意足的走了,金州军的粮食和牲口也购买到了足够的数量,剩下的就只差雪橇和民夫了。
金州军在天津城里设置了几个招募点,招收青壮随军。开出的条件也非常的诱人,安家银五两,先付。工钱为每月3两,战事结束后支付。也可以换成支付等价值的粮食,自由选择。如参与战斗,会有额外的奖赏。
这样的招募条件顿时让天津城就沸腾起来,那些正在为粮食发愁的穷苦百姓纷纷前去应聘。
在招募点主持招募工作的大多为天津籍的金州军士兵,他们已经移民到济州岛,如今是以金州军士兵的身份荣归故里,心中格外的自豪。
要是当初没有果断的前往济州岛,说不得他们就会成为这些贫民中的一员,哪里有如今的风光。
听到金州军士兵熟悉的口音,甚至有不少人认出他们来,热情的与他们打招呼,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关照。但是金州军需要的是身体强壮、吃苦耐劳的青壮,必要的时候还能够和鞑子拼命,不是带着大家去旅游的,所以选人的标准非常的严格。
即便如此,五千的民夫半天时间就招募完毕。天津城毕竟是北方的大城,人口十几万,想要找五千的青壮还是比较容易的。何况金州军的口碑非常好,给出的酬劳又如此丰厚,根本不缺愿意卖命的人。
除了这些青壮,城中还有不少的百姓在帮金州军制作干粮、雪橇,全力动员起来的天津城生产能力还是非常可观的。在金州军大量钱粮撒下去之后,天津的市面甚至比鞑子入关前更加繁荣了。
一天后,骑兵师在王德川的带领下,带着足够的干粮和马匹出发了。他们的任务就是追上岳托的大军,骚扰迟滞他们的速度,阻止岳托出关。
同时,沈志祥终于说服了巡抚赵大人,带五千兵马随同金州军追击岳托部。
第213章 岳托躺着赚钱
岳托自从和多尔衮分开后,带着此次入关的大部分缴获一路北上,准备在最快的时间内出关,保住抢来的战利品。
辽南的情况皇太极已经告诉了他和多尔衮,多尔衮他们原本计划在大明腹地多待一些时日,现在因为辽南出现状况不得不尽快返回。岳托知道,满清与兴汉军在辽南势必要大战一场,满清不会允许兴汉军在辽南立足,兴汉军也会拼命保住现在的战果,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
对于兴汉军这个从出生就对满清带有敌意的势力,因为一直身居海外,满清鞭长莫及,以致发展到可以威胁满清生存的地步,满清高层是非常无奈的。
满清也曾试图劝降鲁若麟,可惜被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现在的满清可不是后来一统华夏大地的时候,声望和前景并不是那么被人看好,愿意为他们的效力的汉人实在太少。很多还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不得不效命满清,主动投靠的只有少数郁郁不得志的人。所以皇太极才会重视每一个前来投效的将领,对于鲁若麟的拒绝也认为实属正常。
鲁若麟投效明廷的事情现在还没有传开,等到消息传到满清,估计满清对鲁若麟的恨意又会深一层了。
本来仅仅是应付鲁若麟已经让满清有些吃力了,现在兴汉军被明廷收编,威胁又大大提高了。满清好不容易打扫干净的后院又来了一个身强力壮的恶客,这是满清绝对不能容忍的。
正是因为明白眼前的情况,岳托和多尔衮才会决定提前将战利品送回盛京,并尽快结束大明关内的战事,为即将到来的辽南大战做准备。
岳托也是满清的积年老将,稍加了解就知道如今形势对满清非常不利。
代善在写给岳托的信中也充满了忧虑,对于兴汉军这个异军突起并与满清争地盘的势力非常忌惮,并告之了自己在与兴汉军骑兵对撞中失利的事情。表示即使是在野外,面对兴汉军,同等兵力下满清也并不占优。要想收复辽南,难度比预计的会高很多,特别是已经探明兴汉军在辽南大兴土木的情况下。所以皇太极才会等待出征的大军回师才敢进攻辽南,要不然实在没有把握。
一旦满清不能收回辽南,以后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兴汉军对耗,再想这样入关劫掠估计就很困难了。没有劫掠来的物资和人口支撑,就凭满清自己的出产,日子将会越来越艰难,这绝对不是满清上下能够接受的。
这还是最好的情况,如果兴汉军在辽南发展壮大,继而北上攻略领土,满清的核心领地都将受到威胁,那才是真正的末日来临。
满清之所以能够称雄东北,压服朝鲜、蒙古,靠的就是满清铁骑战无不胜的赫赫威名。一旦满清铁骑的不败神话被打破,满清周边的敌人绝对不会放过嚣张跋扈惯了的满洲人,最后能不能立足生存都是个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多尔衮和岳托在接到皇太极的传信后,才会兵分两路,以多尔衮吸引明军的注意力,围困住卢象升和黄济。而岳托则带领绝大部分的战利品快速出关,尽快回师盛京。
同时多尔衮在与明军的交战中也有计划的削弱蒙古人的力量,为以后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准备。
要说这个计划到目前为止执行的还是很成功的,岳托已经行进至开平,离出关只有一步之遥。一旦出关成功,这些战利品都将成为满清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现在岳托的大营就扎在开平县城不远的地方,数万大军和大量的俘虏、钱粮、物资、牲口挤满了旷野,一眼望不到头。
开平上下无不被眼前清军的声势所震慑,官员们个个面色如土、心如死灰。普通百姓和士兵则是惶恐不安,感觉末日即将来临。
开平中屯卫的庞指挥使带着卫所的士兵守在城头上,望着城外的清军大营,庞指挥使握着剑柄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相似小说推荐
-
文唐 (步兵长) 起点VIP2021-06-01完结238.59万字 2.33万总推荐现实中的历史老师,网络上的键盘侠,魂穿初唐农家子。此时玄武门...
-
大唐的旗帜 (七帅) 起点VIP2021-06-03完结192.21万字 1.03万总推荐天宝十年,一个后世宅男穿越到了怛罗斯之战的战场上。他从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