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这些底层小吏和外围人员也是要生活的,也要养家,也想过上好生活。既然朝廷不发薪水,他们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虽然朝廷不发薪水,但是他们的权力还是不打折扣的,特别是对普通百姓而言,他们代表的就是官府,平时接触最多的也是这些底层小吏和外围人员。
  为了捞钱,这些底层小吏和外围人员自然将手伸向了普通百姓,强取豪夺是正常的操作,为了钱财让人家破人亡也是常有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多了,朝廷的威信必要受到严重的打击,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和怨恨就越多。
  也就是说好处都被这群人得了,黑锅却被朝廷背了,朝廷的根基和民心就是这样一点点被挖掉的。
  将管理职能委任给那些士绅豪强就更是祸害无穷了。皇权不下乡,造成底层百姓只知道本地的头面人物,很难对朝廷产生依靠和敬畏,更谈不上忠心了。
  所以兴汉军将统治的触角深入到了每个里坊和乡村,虽然统治成本增加了,但是凝聚力和动员能力根本不是封建王朝可以比的。
  而且没有了中间商,收取的赋税、创造的价值足以维持统治成本,百姓还不会觉得负担很重,对兴汉军的认可度反而更高了。
  这是有一个如此庞大的官僚统治集团,鲁若麟对兴汉军的掌控度绝对令其他传统统治者羡慕嫉妒恨。
  当然仅仅从表面上肯定无法完全感受到兴汉军的治理理念,需要专门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有更深的领悟。
  但是仅从兴汉军军民的精气神中这些朝鲜士子就感受到了一股昂扬向上的斗志,自信、自豪、舍我其谁。和朝鲜比起来就好比一个是垂暮老人,一个正青春年少。
  兴汉军虽小,但是前途无量。朝鲜虽大,但死气沉沉。
  朝鲜士子们更加庆幸自己的选择了。
  在这些朝鲜士子考察民情的时候,崔永建正在召见自己的老部下。
  崔永建以前负责的是后勤工作,不过那时候的后勤工作更多的职能与民政司相似,而且权力更大。不但要负责百姓的生活,还要负责军队的物资供应。
  在兴汉军成立的时候,鲁若麟将民政和军队的后勤保障分开了,原来负责后勤的那些人大多进了民政司,还有一部分跟着王福来去了军队的后勤司。
  军队里的人手崔永建不会去挖,民政司的人他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
  毕竟是兴汉军当初的老领导,民政司里还是有不少人得到过崔永建的提拔和照顾的,得知崔永建召唤,都比较给面子的前来拜见。
  崔永建选择的都是那些与自己比较亲近,如今发展又不是特别好的人。
  这些人比起当初肯定都是高升了,但是高层的位置毕竟有限,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崔永建就是利用这个因素开始招揽自己心仪的人。
  崔永建直接承诺官升一级,而且安排实权位置,立刻就打动了不少人。
  济州岛这边的竞争比较激烈,高层的位置基本已经确定了,想要得到升迁除非是立下大的功劳。的,而辽南那边就恰恰相反,虽然条件艰苦一些,但是机会也更多。
  如今崔永建直接承诺给予晋升,如果再立下一些功劳,还有很大的机会再次晋升。
  对于一些有野心、有抱负的人来说,条件艰苦些根本不是问题。按照兴汉军的规划,辽南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跳出去说不定又是一片新天地。
  所以崔永建很快就招纳了十名愿意去辽南拼搏一下的属下,当即就对他们进行了任命,搭乘船只前往辽南。
  民政司的黄临山对自己的属下被挖走是很郁闷的,但是又不能阻碍别人的前程。
  何况辽南是兴汉军的战略重点,人力物力都在向那边倾斜,从崔永建对十名属下的晋升毫无阻拦的得到鲁若麟的批准,就可以看出鲁若麟对辽南的看重。
  好在鲁若麟承诺会优先给民政司补充人手,否则黄临山都要抓瞎了。
  崔永建要去的人都是民政司的骨干中层,都是非常有能力的,想要一时补充回来还是肯困难的,很多工作经验是需要慢慢积累的。


第175章 满清的忧虑

  进入寒冬的辽东大雪漫天,严寒刺骨,很少有人愿意出门活动,基本都窝在家里烤火。
  皇太极也从锦州前线回到了盛京,让阿济格统领大军防备辽东军队,让他们不敢出兵或者入关支援。
  皇太极的身体不是很好,呆在锦州前线对他来说实在太难受了,还是回到盛京比较舒服。
  偏殿的地暖烧的旺旺的,室内还有银丝碳的暖盆,窗户和大门上都挂上了厚厚的毡布,隔绝了外面的严寒,让殿内温暖如春。
  皇太极正在这里召集几个心腹议事。
  除了济尔哈朗和连夜被召回的代善,两黄期没有出征的索尼、图赖、图尔格、拜音图、何洛会、冷僧机、谭泰等满清贵族,还有宁完我、范文程、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汉人臣子。
  “二哥,盖州那边情况如何?”皇太极坐在上首,向身边的代善问道。
  “回皇上,盖州一切安好。入冬后贼军就从复州撤离,只留了少部分人员驻守复州城,其他人已经回到了金州。不过复州城被他们拆卸一空,惨不忍睹。”代善知道皇太极真正关心的是兴汉军,而不是盖州城。
  “看来贼军也是强弩之末啊。贼军在金州的动向可有探查?”皇太极自然知道盖州无忧,否则满清也不会如此淡定。
  “入冬以来天气严寒,贼军在南关的工地已经停工了。但是那些民夫和被解救的奴隶都被贼军召集起来训练,看来是准备死守南关了。”代善为了获得南关的情报,派出了好几批能手翻山越岭的前去侦察,损失颇重,但是好歹有了些收获。
  “哪又如何?修得再好,等我大清的大军一到,还不是如同土鸡瓦狗,尽数诛灭。”济尔哈朗满不在乎的说道,言语间对上次代善战败有些鄙视。
  “郑亲王可不能如此大意,贼军战力不弱,抛开贼军的火器和弓弩,近身肉搏同样不差。上次我与贼军骑兵大战了一场,竟然不能力敌,只能无奈撤退。虽然贼军占据了人数优势,但是能够在马战上与我大清死磕并且获胜,可见实为劲敌啊。”代善没有因为济尔哈朗言语间的暗讽而生气,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喜怒不形于色了,岂会在意济尔哈朗的小小挑衅。
  “不想当日一个小小海匪竟然为祸至此,险些坏我大事啊。”皇太极也很是懊恼,可惜兴汉军的根基在海上,否则哪里会让他们起来。
  “皇上,辽南之地虽然不大,但是却在我大清后方,如果不把这根刺拔除,往后我大清如何能够一心一意攻打明廷?所以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定要收复辽南啊。”谭泰被获准参加会议,他对兴汉军是有切肤之痛的,这个时候建言一定要荡平辽南。
  皇太极点点头,这肯定是应有之义,大清军力虽强,但是人数太少,无法控制那么大的地区。只有将后方稳定住,不能将兵力用在明廷方向,这也是他征伐朝鲜的原因之一。
  “二哥,那南关修建的如何?”皇太极对兴汉军花如此大的力气修建南关很是费解,如此仓促修建的关隘怎么可能挡得住大清的铁骑。
  “不知道那贼军用了什么方法,南关修建的极为快速,而且比以前明军修建的还要高大、坚固的多。探骑仔细探查过了,能够让大军通过的道路都修建了城墙,即使是那些能够允许小股队伍行进的小路也在开始修建。如果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只怕他们会修得和长城一样,把南关后面的地方彻底的隔离开来。”说这话的时候代善的脸色非常凝重,显然对此种情况非常忧心。
  皇太极听了也是一愣,修筑城墙这种事情按照以往的经验,短短几个月最多只能有个雏形,但是兴汉军的修建速度明显超出预计,让他有种事情超出掌控的无力感,让他非常不舒服。
  这是皇太极看到站在最后面的宁完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开口问道:“完我,你有什么想法?”
  宁完我和范文程作为汉人在这个大殿里是没有位置坐的。
  他们都是满清的奴才,官职再高,在主子们面前也没有坐的资格。要不是皇太极顾及他们的体面,他们还得跪着。
  “回皇上,贼军之所以关墙修得如此快,是因为他们有种叫水泥的建筑材料。只要水泥足够,关墙根本不用用泥土夯实,而且也不用打磨石头,直接就可以用石头堆砌。不但速度快,而且比以往的城墙更加坚固,几乎就是一块大石头,浑然一体。”宁完我得到皇太极的许可发言后,将自己知道的情况一股脑的都说了出来。
  “水泥?怎么这么耳熟?”皇太极似乎有点印象。
  “我也听探骑说过,就是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代善也听说过,但是一直没有见过实物。
  “皇上,关于水泥的事情是有情报上报过给您的,只是当然没有想到作用如此大罢了。”宁完我赶紧提醒道。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的?”皇太极对宁完我如此熟悉水泥的事情有些疑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