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痴儿,受苦了。快快起来吧。”梁夫子连忙扶起拜尔尼,两眼也是通红。
  说起来梁夫子以前也是有收过弟子的,但是说到侍师之诚反而是拜尔尼这个异族人为最。也许是缺什么就想要什么,精神世界缺乏的拜尔尼对儒家的那一套反而更加推崇和遵守,比一些汉人还要虔诚。
  所以拜尔尼与梁夫子之间的感情还真没有虚假,对拜尔尼来说,梁夫子就是他精神世界的导师,父亲一般的存在。拜尔尼真正的父亲在拜尔尼很小的时候就死了,拜尔尼对他并没有太多的印象,梁夫子很好的替代了这个角色。
  “你且安心,马尔佳和孩子们都很好,卢大人特意给她们单独安排了住所,安全得很。还不快谢过卢大人。”梁夫子知道拜尔尼关心什么,赶紧先告诉了他家人的消息。
  拜尔尼听到家人安全,也是大喜,连忙给卢千奇跪下磕头:“多谢卢大人活命之恩。”
  “不必多礼。也是你和家人无甚劣迹,又有梁夫子作保,本官才会特事特办予以照顾。若无你之前的善举,也不会有今日的福报。一饮一啄之间皆有因果,以后还要以多行善事为念。”卢千奇劝诫道。
  “都是老师教导有方,拜尔尼才能潘然醒悟。”拜尔尼将功劳都归功与梁夫子。
  “拜尔尼,如今兴汉军大都督反攻辽东,锐不可当。大明一旦缓过劲来也必定进兵辽东,假以时日伪清必定灭亡。何去何从你该做个决断了。”梁夫子开口劝道。
  “还请老师指点迷津。”拜尔尼心中也有了预感,但是也不敢肯定。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兴汉军军纪严明、善待百姓,凡事都依法度而行,人主也不能肆意妄行。比之伪清视人为牛马,生杀予夺皆操他人之手,高下立判。兴汉军蒸蒸日上,前景可期。你何不弃暗投明,追随明主建功立业,他日也可青史留名。”梁夫子真切的说道。
  “我本女真野人出身,以前也曾与明军作战,手上也有汉人的鲜血,兴汉军能够接纳我吗?”拜尔尼忐忑的说道。
  “两军交战,各为其主。战场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那些明军死在你手上怨不得谁。下了战场,你没有肆意杀害汉民,就没有罪孽。孔有德、尚可喜之流手上有多少女真人的性命?还不是一样被皇太极接纳。我主胸怀大志,海纳百川,比之皇太极不逞多让。何况你有心向汉,又如何不会重用于你?”卢千奇为鲁若麟吹捧了一把。
  其实拜尔尼根本没有其他选择,现在如此纠结不过是希望能够打消心中的顾虑。
  “如若贵军不嫌拜尔尼粗鄙无能,拜尔尼愿效犬马之劳。”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拜尔尼没得选择,只能投效兴汉军。
  “好!你能够弃暗投明,想来心中仍存大义。兴汉军必定有你的用武之地。”卢千奇如此顺利的完成任务,心中还是非常高兴的。
  “好!好!好!你能与那些女真野人划清界限,心向光明,为师心中甚慰。既然你已投身汉家军伍,为师给你起的汉名也可以拿来用了。向汉,你要用心做事,用此有用之身,助兴汉军平定天下。”梁夫子更加高兴,显得非常兴奋。
  “哦,拜尔尼的汉名是什么?”卢千奇也来了兴趣。
  “老师为我取名白握理,掌握的握,道理的理,字向汉,心向大汉的意思。”拜尔尼骄傲的说道。
  “白握理?拜尔尼?梁夫子好心思。字向汉,好字!好字!”拜尔尼的名字和字梁夫子也是花了点心思的,非常恰当和有意义。
  “向汉虽然心怀归化之心,但是我也希望他不要忘本,记得自己原来的名字。”梁夫子对于这个名字也比较得意。
  “既然向汉已经归顺,那就是自己人了。来人,将他的镣铐去掉。”白握理既然是自己人了,也就没有必要再配戴镣铐了,对他的态度也大变。
  “向汉,旅顺现在还有三千余满人俘虏,里面有多少愿意弃暗投明归降我们的?”卢千奇并不会满足白握理一个人的归附,那些鞑子士兵才是他最大的目标。
  “大人,这个我不清楚,有些士兵的家眷还在清国那边,是否愿意真心实意的归附还不得而知,不过我可以去试一下。”白握理也不肯定会有多少士兵愿意投降,只能尽力争取。
  “好。这些归降的士兵以后还会归你统领,招的越多对你越有利,你可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卢千奇提醒道。
  “大人,我还可以领兵?”白握理有些不敢相信。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你真心实意的归降,自然不会亏待你。我兴汉军有许多外族将领一样得到重用,有朝鲜人,也有日本人,也不差你这个女真人。只要愿意与我们同心协力,共建功业,心向汉化,大都督都会唯才是举,不会在意出身。”卢千奇解释道。
  “是我多虑了,在下愿意出面招降那些满人俘虏,还请大人允许。”既然还有领兵的机会,白握理心中又充满了斗志。
  “还要稍等些时候,那些俘虏正在进行甄别,罪大恶极的要先处理掉,其他的才会让你招降。向汉,你要明白,兴汉军虽然不在乎出身和族群,但是那些对汉人犯下大罪的人,不论是外族人还是汉人,都会严惩不贷。一定要牢记这个规则,大都督虽然大度,但也有不能容忍的事情,这个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卢千奇半是解释,半是警告道。
  “向汉明白。那些人如果真有行过残暴之事,也是他们罪有应得,不值得同情。”白握理点头应是。
  “你能明白就好。”卢千奇也比较满意白握理的回答,点头说道。


第149章 改造营

  三千多旅顺鞑子俘虏,经过甄别,其中有五百多有过残害汉民,并且罪行重大的,这些人的下场如何就不用说了,脑袋都会成为功勋点,在鲁若麟归顺明朝时成为兴汉军的战功。
  还有一千多罪行较轻的,这些人同样不适合招降,现在对他们的处理意见还没有下来,暂时服劳役是对他们的临时安排。
  剩下的一千多人才是白握理的工作目标,他需要从中间招降自己的手下。这项工作同样不轻松,责任重大,如果这些降军今后出现反复,白握理也是要承担责任的。
  这一千多人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士兵,军官很少。鞑子军官能够保证不残害汉民的很少,毕竟像白握理这样主动接受汉化的是非常稀少的。
  对于这些满人俘虏,兴汉军也不是简单的喊口号或者威逼利诱,我党历史上在俘虏转化上的成效是非常恐怖的,其中的诉苦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对于那些穷苦的士兵来说,通过诉苦运动可以发泄心中的郁闷和怨恨,对造成自身命运的统治阶级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国党士兵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很容易就引起共鸣,加入到我党的队伍。这些底层的鞑子士兵日子其实同样不好过,贫穷的人依然占多数。
  虽然这些年鞑子通过不断劫掠大明,获得了不少的财富和奴隶。但是那些财富更多的是集中在了满清的统治阶级手里,普通旗丁获得的好处并不是很多,最多是比大明的普通百姓日子好过一点。
  满清自身的生产能力是非常落后的,很多物资都是紧缺的。即使是粮食,因为长期征战,也是处于短缺状态。一旦遇到自然灾害,饿死人是常态。对普通旗丁来说,家中的奴隶是非常重要的资产,但是遇到灾年粮食紧缺的时候,还是有许多奴隶被饿死了。
  所以普通旗丁除了要接受旗主征召外出作战,还要维持家里的生计。满清又没有军饷这么一说,外出作战获得战利品是这些底层旗丁维持生计、补贴家用的重要来源。
  所以不要看满清每次进攻大明都收获良多,真正分到底层旗丁身上的少之又少,他们的日子同样过的很苦。这是任何一个政权都会存在的普遍情况,国家红利永远只会集中在少数精英人群身上,普通百姓最多获得一些汤汤水水。
  当兴汉军的教导队进入战俘营,开始诉苦运动的后,效果同样非常好。同时战俘营的名字成为过去,这里以后对外的称呼是改造营,意喻着用心改造,重新做人。
  当第一个鞑子俘虏开始哭诉自己的悲惨命运,家人有战死的、饿死的,自己拼命作战获得的缴获被主子拿走大半。而且物资少之又少,分了一堆无用的银子。
  虽然有银子和土地,但是赋税同样很重,每次出战还要自备武器和马匹,家里的生活依然贫苦。有一年大旱,家里没有吃的,好不容易分到的奴隶饿死了,连自己的奶奶为了节省一些粮食留给儿孙都自杀了,实在是惨不忍睹。
  说着说着,这个俘虏的眼泪就止不住了,有相同遭遇的俘虏也在偷偷的抹眼泪。
  满清虽然每次都能缴获大量的金银,但是自身又没有与之匹配的商品生产能力,造成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非常严重。
  在满清银子的购买能力比大明低很多,严重的时候几十两银子一石粮食都有过。所以生活生产物资在满清才是最有价值的,银子的作用反而很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