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所?你们还带了大夫给士兵看病?”卢象升等人非常惊讶。
“是啊,出征在外难免会受伤和生病,当然要带大夫了,否则没人医治怎么办?”黄济理所当然的说道。
卢象升等人更加无语了,要是都像黄济部这样想,大明的大夫都不够军队使用的了,需要花的钱更是不可计数。也只有兴汉军这样的狗大户才会这样奢侈,普通士兵也能够享受医疗服务,在大明这是军官才能享受的待遇,而且是高级将领。
卢象升等人走进医疗所,只见里面已经摆好了一张张床铺,上面都铺着雪白的床单,那些身穿白衣的大夫们正在四处散生石灰,用沸水煮绷带,整个营帐看着就非常干净整洁,让人心情舒畅。
营帐内的医生看到乌泱泱进来一大帮人,都愣了一下,马上就有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向黄济敬了个礼,说道:“将军,您怎么过来了?”
黄济回了个礼,:“这是卢总督,我陪他过来看看。”
年轻人马上对卢象升行礼,“医护营营长韩权见过总督大人。”
“您别看韩权年轻,他们家世代行医,医术还是很高超的,我也是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把他请到这里来的。”黄济说起这件事就有些洋洋得意。
韩权是天津本地人,中医世家,本来按照他这样的家世是绝对不会加入军队的,即便他愿意,他的家人也不会同意。
这个时候一个好的名声就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黄济部在天津一带绝对是一个异类,别的军队不祸害百姓都可以说是纪律严明了。黄济部不但对百姓非常友善,经常救济和帮忙周边的穷人,而且对来到天津的难民也是全力施救,韩权就是那个时候被黄济的部下经常请到军营救治那些难民的。
对于黄济部的口碑两极分化很严重,穷人们对他们是交口称赞,富人们则是深恶痛绝。因为黄济把天津周边的所有难民都运走了,让那些富户少了很多盘剥的机会。
所以他们四处传播谣言,说黄济是把那些难民运到海外卖掉了,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这样的话说多了确实影响了一部分不明真相的人。
后来有早前出去的人回来了,这些人都是天津本地人,当初穷的快要饿死了,把心一横上了黄济部的移民船。现在因为局势需要,被兴汉军安排回来省亲,而且是公费报销的,每个人都乐呵的不行。
这批人出去的时候一无所有、骨廋嶙峋,现在回来的时候衣着光鲜、红光满面,并且拿着一些小礼品四处拜访亲友,大摆筵席请四邻吃喝,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翻身了,发达了。
如果是一个人发达了还没什么,所有人都发达就不一样了。那些富户开始狡辩说那是黄济请回来的托,不过明显抵不过这些人油光水滑的样子,这绝对不是一两天就能养出来的。
通过这些人的嘴,很多人都知道了济州岛,知道了那个吃饱穿暖的好地方。那里只要认真工作就有楼房住、一日三餐、新衣服穿,还能剩下不少,话里话外无不透露着一股优越感。
这帮人如今发达了,没有老婆的马上被媒婆包围了,争先恐后的给他们介绍媳妇,最后都娶到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媳妇。
有这样的事实在眼前,那些攻击黄济的谣言自然不攻而破。而且再次掀起了移民济州岛的热潮,这次那些富户们再怎么样也拦不住了。
韩权也是听多了济州岛的各种事情,对于世间居然有如此神奇美好的地方感到好奇。毕竟他只有25岁,正是年轻人好奇心强的时候,对新鲜的东西都感兴趣。
而韩权这个年轻的大夫早就进入了黄济的视野,犹如狼外婆眼里的小红帽,恨不得马上吃到肚子里去。
他经常找韩权闲聊,说起济州岛的医学院,那里有非常多的大夫毫无保留的交流医术,一旦有什么新的发现会无偿的传授给学生们,绝对不会藏私。而且那里正在研究外科手术,可以给人开膛破肚而不死,犹如再世华佗一般。最新的消息是,已经成功通过切除阑尾,救活了一位肠痈患者。
这个手术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令济州岛医学院的声威大振。很多大明的有钱人都慕名而来求医,不管是否能够治好,至少名声打出去了。
听到济州岛的医术已经发展到可以给病人开膛破肚,韩权的心顿时就有些飞了,恨不得马上就去一探究竟。
自从有了这样的想法后,韩权就一直想去济州岛看看,但是家里人全都反对。他们不是那些缺衣少食的穷人,生活条件优越,出海冒险这种事情无论如何也不会去做的。
多次交涉无果的韩权表面上熄灭了去济州岛的想法,暗地里却在为去济州岛做准备。在与黄济沟通好了之后,趁着有船回济州岛的机会,韩权给家人留了一封家书后毅然决然的上了去济州岛的船。
来到济州岛的韩权因为有黄济的介绍信,直接被安排到医学院学习。
因为韩权有深厚的医学基础,在医学院里如鱼得水。那里的学术氛围非常开放,大家都将自己的绝学拿出来与大家交流印证,取长补短,每个人的医术都进步的飞快。
而且济州岛良好的生活环境让韩权非常享受,这里宽松的氛围、良好的治安、充沛的物资、干净的市容,在这里生活比在天津舒服多了。时间长了,韩权都忘记回天津,颇有点乐不思蜀了。
直到一封家书寄到,韩权才想起了家儿老小,在恋恋不舍中回到了天津。
回到天津的韩权再也不愿意在自家的医馆做事了,直接接受了黄济的要求做了黄济部医护营的首任营长,正式加入了兴汉军的队伍。
第133章 酒精和钢甲
“你们医护营有多少大夫?”卢象升问道。
“回总督大人,现在只有三名专业的大夫,不过学徒有五十名,等过几年他们出师了,医护营的医师就不会这么紧张了。”韩权有点遗憾的说道。讲真,一万人的队伍只有三名专业医师确实有点少了,不过现在医师是稀缺资源,黄济能够拉来三个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为了让韩权的家人安心,黄济直接给了韩权一个官身,反正这种明朝体系内的官职对黄济来说根本不重要,用来糊弄韩权的家人是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也算不上糊弄,有了官身的韩权,家人在天津的地位徒然升高,特别是知道韩权是黄济部的营长,以前经常刁难他们家的各种牛鬼蛇神顿时销声匿迹,官府对他们家都要另眼相看,实在是黄济部护短的名声是非常响亮的。
只要是加入黄济部的士兵,家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可以自由选择去济州岛或者留在天津做事。其中大部分人都被劝说去了济州岛,毕竟那里非常缺人。天津驻地周边开垦了大量的田地,用来安置不愿意离开的家属。
这些家属如果受到了其他势力的欺凌,黄济部会毫不犹豫的打回去,不管你是谁,背后有哪些靠山,干了再说。
黄济不像其他大明将领上有文官钳制、下有各种地方势力牵扯,超然的很。哪怕做的是有点过分,只要不是造反,朝廷都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还要靠他打鞑子。那些想要用传统官场手段对付黄济的权贵们纷纷吃瘪,弹劾黄济的奏折哪怕堆满了内阁的案头,最终都只能拿来烧火。
有些在黄济手上吃过亏的达官贵人还想找沈志祥这个天津总兵来给黄济施压,却不知道沈志祥都要看黄济的脸色行事,根本屁用没有,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好在黄济也比较自律,除非自己作死惹到他头上,一般不会主动攻击其他势力,只是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折腾。不过黄济护短的名声依然传来了,在天津附近,第一不能惹的就是黄济部,因为他不会跟你讲道理谈交情,吃亏了就会动刀子,偏偏还没有人打的过他们,是人都受不了。
“平时生病的士兵多吗?”卢象升问道。
“还好吧,基本都是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吃点药就行了。医护营的主要任务是发生战斗后救治受伤的官兵,只要懂得一些急救的知识和技能,都能派上大用场。这些学徒们主要学习的就是这样的手段,别传统的医术还是要简单一些的。”韩权是技术型官僚,没有那么多的弯弯肠子,有什么就说什么。
“一般能够救回多少士兵?”卢象升关心的是救治率。
“只要不是命中要害,或者受伤较轻,基本都能救回来。”说到这里韩权是一脸的骄傲,要知道大明军队里受伤基本等于进了鬼门关,全靠自己抗,抗过去就活,抗不过去就是死,最大的威胁就是受伤感染。
“受伤不是会化脓发热吗?”杨国柱好奇的问道。
“受伤后如果不及时治疗确实会受感染化脓,并发烧,到了这一步死亡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所以及时救治避免感染才会这么重要,我们的主要工作也是在这一步,如果还是发烧了,那也只能听天由命了。”韩权解释道。
“你们是如何避免化脓的?”这才是卢象升感兴趣的地方。
其实历来在战争中被当场杀死的人都是少数,更多的人是死于战后的伤口感染。在没有青霉素的年代,感染了真的就是基本进了鬼门关。如果黄济部能够解决伤兵问题,无疑对往后的战事意义重大。
相似小说推荐
-
文唐 (步兵长) 起点VIP2021-06-01完结238.59万字 2.33万总推荐现实中的历史老师,网络上的键盘侠,魂穿初唐农家子。此时玄武门...
-
大唐的旗帜 (七帅) 起点VIP2021-06-03完结192.21万字 1.03万总推荐天宝十年,一个后世宅男穿越到了怛罗斯之战的战场上。他从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