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鲁若麟也希望韩不器能够制作西药,但是那是不可能的,科技技术相差了几百年呢。
  后来鉴于医师短缺,鲁若麟安排韩不器带徒弟。按照韩不器的思想,自己的医术是活命的本钱,怎么能够随便教给别人呢?但是自己又确实忙不过来,就免为其难收了几个徒弟。再后来就更过分了,带徒弟都不够了,直接要求韩不器带班。韩不器有些恼了,准备硬抗不答应。本来就忙,更加没有广收弟子的打算,即使身为主君也不能强人所难吧。
  就在这时,兴汉军建立了工匠协会,出台了带徒政策,彻底打破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老传统,让真正的手艺人仅凭收徒弟就可以衣食无忧甚至发家致富。其他的工匠按照技术高低还有收徒的人数限制,韩不器作为兴汉军里医师界的独苗,收徒根本就不受限制。甚至为他专门开设了医学院,身为院长的他,医学院的学生都是他的弟子。如果不是精力有限,只收了50名学生,韩不器恨不得收个成百上千才好。可以预见,只要等医学院的学生毕业,他的收入就会暴涨,整个医疗行业从业人员都会为他输血,想不发财都难。
  后来随着济州岛的名声更加响亮,慢慢有医生开始来济州岛定居,加上北方战乱被收拢过来的流民里也有部分医生,医学院的教授团队才开始慢慢扩大,不再是韩不器一家独占了。
  鲁若麟的想法是在军队建立随军的后方医院,这就需要懂外科技术的医生和大量护士。外科手术即使是对韩不器这样的老中医来说也是全新的领域,鲁若麟向韩不器他们普及了大量的外科常识,提供条件供他们临床试验,提纯高度的酒精供他们手术,令韩不器他们的外科技术飞速提高。
  这令韩不器他们欣喜若狂,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对外科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医生的要求更高,培养更难,只能花时间和金钱来堆。护士则相对容易一些,幼军营的女孩子们就是在向护士方面培养,当然资质优异的也可以进学医生。
  女性在看护领域天生就具有优势,特别是那些战场上下来的伤兵,各种负面情绪堆积,由女性来看护他们,对他们的恢复更加有帮助。
  这些未来的护士们需要学习各种急救知识、医护技能、医护调理、心理辅导等专业知识,很多都是鲁若麟专门整理出大纲,再由医学院完善后形成的完整医护体系。当然,必要的军事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她们身处战场,绝对的安全肯定是不存在的,一定的自保技能还是要学习的。
  长跑是她们的主要练习项目,确保她们能够在遇到敌人的时候第一时间逃跑。训练她们的目的是保命,不是为了拼命,那不是她们的职责。


第119章 弟子

  刘浩然今年已经十一岁了,来到兴汉军也已经三年了。当年他因为和妹妹刘伊人在松江向鲁若麟乞讨,被鲁若麟带到了白翎岛,从此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刘浩然小时候进过学,在幼军营里独树一帜,学习成绩进步飞快,排名更是一直名列前茅。
  刚来兴汉军的时候,刘浩然和刘伊人都是瘦不拉几的,浑身上下没有几两肉,其实幼军营的孩子大多都是如此。他们的出身不是乞丐就是孤儿,没有饿死都算命大了,那能指望有啥营养。
  兴汉军对于吃是非常讲究的,得益于不差钱和粮食的鲁老爷,麾下的百姓就没有因为没饭吃饿死的。幼军营是鲁若麟重点打造的项目,伙食就更加不可能差了,鲁老爷根本就不差那几个钱。
  幼军营一日三餐,有鱼有肉,完全不限量,敞开肚皮吃就行。今年随着农村养殖业开始发展,鸡鸭鹅蛋也开始大量上市,幼军营每人每天都定量有一个煮蛋吃,为的就是增强他们的营养。除了这些,偶尔还会有水果供应,这样的待遇比起一般人家的孩子也不差了。如果跟大明那边比,起码是富豪人家的公子哥才能这样享受。
  得益于充足的营养,刘浩然个子已经蹿高了一大截,身上也开始长肉,皮肤也变的白皙。俊俏的相貌,穿上得体的衣服,妥妥一个温文尔雅的名门贵公子。
  因为刘浩然是鲁若麟亲自招进来的,正是因为有了他才诞生出了幼军营,所以刘浩然在幼军营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每次鲁若麟来幼军营的时候都会召见他,逢年过节还会把他和刘伊人召到府邸一起过,更加体现了他的不同。
  鲁若麟很是喜欢刘浩然,不仅是因为他聪明伶俐,敏而好学,更因为他处事得体,心有静气。几年的乞讨生涯让刘浩然尝遍了人间冷暖,使他格外早熟。本性善良又使得他没有被苦难折磨出一身戾气,反而犹如璞玉被打磨过一般,更加明事明理,懂得感恩这个世界,这真的很可贵。
  在鲁若麟的府邸刘浩然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刘浩然经常去都督府拜访鲁若麟,大多数时候是去借书看。鲁若麟家里收藏有很多的书籍,有很多的杂书,关于历史、地理、科技、人文、军事等都是鲁若麟喜欢的。还有很多西方的科学、哲学、地理等实用类书籍,这些书籍都是鲁若麟让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带过来的,还特意请人翻译成汉语方便阅读。
  即使是汉语类的相关书籍,鲁若麟也让人统统转换为白话文并加上标点符号,方便知识的传播。当然诗词文章之类的不在此列,最多是有附加的释义。而且鲁若麟家里关于诗词文章类的书籍都是李雪晴收集的,她比较好这一口。
  刘浩然阅读的兴趣非常广泛,只要是新奇的书籍都喜欢看,碰到鲁若麟有空的时候还会向鲁若麟请教。对于现在的书籍,有很多知识其实是有错误的,或者不完善的。鲁若麟虽然不是专业的,但是对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还是知道的。或者有些理论已经在后世证明是不可行的,鲁若麟都会抽空给刘浩然指出来,免得他走了弯路或者歧途。
  越是与鲁若麟接触的时间长了越是觉得他知识的渊博,当然这个渊博肯定与那些大儒们完全不一样。经史子集鲁若麟最多算是略知皮毛,但是其他的各类知识就丰富得不像话了,完全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其他人。
  这也是因为后世与现在在信息传播度上有着巨大的鸿沟,很多知识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人们接受的很多知识都是全世界千锤百炼了好些年的成果。那像现在,普通人最多知晓十里八乡的新鲜事,再远一点就一片茫然了。
  读书人除了知识外,信息上相对普通人也有巨大的优势。普通人出远门要路引,读书人则可以自由游学,只要钱财跟的上,可以随便去哪浪,各种因素相加,信息的广博度自然不在一个级别。
  而且读书人还喜欢与同窗好友等写信,相互交流信息,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想当年诸葛孔明躬耕于南阳,犹自可以与来访的刘皇叔侃侃而谈,辩论天下局势。真以为在家里种地就能知晓天下事,怎么可能啊,还不是通过他的那些好友和亲朋了解到的。所以刘大耳朵几次去找他碰不到人就很正常了,人家要随时了解最新的时事动态,不出去多交流怎么行呢。
  鲁若麟虽然不是专业的学者,但是受到了后世信息轰炸那么长的时间,知识的广度绝对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要大得多。所以给刘浩然释义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即使有些问题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也会告诉他一个方向。这令刘浩然对鲁若麟非常敬佩,仿佛这个世界就没有能够难倒鲁若麟的事情。
  其实这也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知识体系还非常初级,涉及的难度较小,加上刘浩然年纪小,看问题的深度也不够,鲁若麟可以毫无压力的应对。换个思想成熟的学者,鲁若麟绝对没有这么轻松。
  鲁若麟愿意花时间来培养刘浩然,除了刘浩然本人资质优异外,鲁若麟也希望重构华夏的知识体系。当然这个任务太过浩大了,绝对不是鲁若麟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运气不好可能需要几代人才有可能。所以鲁若麟必须有一群追随者为其冲锋陷阵,开疆拓土,刘浩然就是这样的尝试。
  这还涉及到兴汉军的传承问题,当然现在包括鲁若麟在内的兴汉军高层正值壮年,有他们在,兴汉军的发展壮大绝对没有问题。但是也要未雨绸缪,培养好下一代,以便他们的事业后继有人。
  幼军营是兴汉军未来的骨干力量,刘浩然更是幼军营的旗帜人物,如果刘浩然可堪造就,鲁若麟并不介意把他当做未来的领导层来培养。这就需要从小就为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能够在未来引领兴汉军继续前行。
  正因为这些特殊的原因,大家一般都把刘浩然视为鲁若麟的弟子,刘浩然也对鲁若麟执弟子礼,鲁若麟从来没有否认过,这也令刘浩然在兴汉军体系里地位非常超然。
  幼军营里的思想建设一直都没有放松过,忠君爱国在这里同样适用,当然这个君只能是鲁若麟了。爱国就是爱兴汉军,这个也不能含糊。同时还会给他们灌输民族观念,民族自豪感,为人处事的原则和规范,培养有正确价值导向的人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