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徐班的弟妹们自从看了济州城的情况,早就想留下来了,现在听了徐班的劝说,更是满口答应下来。在这里有好日子过,干嘛还要在松江继续受苦呢。
徐家老太太则有些心疼,对这个长子她是非常偏爱的,如今徐班出息了,她也开始扬眉吐气了。对于徐班要给弟妹几家买房子她是有些不情愿的,小儿子还没什么,女儿都嫁出去了,还要给她们买房子,很是有些舍不得。
只是如今大儿子身份地位不一样了,有些话不好当面反驳,而且看着女儿女婿欣喜若狂的样子,反对的话也实在说不出口。
私下里她也跟徐班抱怨过,不该这么大手大脚,徐班则认为这点钱他几个月就能赚回来,完全不用在意。而且当初自己落魄的时候,妹妹和妹夫们也没有嫌弃,反而帮了不少的忙,如今自己发达了,怎么能还看着妹妹们受苦。现在日子好过了,一家人团团圆圆才是最重要的。
听了这话老太太心里也转过来了,自家女儿女婿们确实不错。既然大儿子有本事,也有主见,就由着他去算了,反正钱也没花在外人身上。
定下了安家济州岛的大事后,徐班父母开始关注徐班的亲事,毕竟儿子年纪很大了,以前是条件不允许,现在身份地位不一样了,是该赶紧结婚成家了。于是将徐家大房准备给他保媒的事情跟徐班说了,特意强调女方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礼、容貌秀丽,只要徐班点头,这个亲事立马就可以定下来。
如果是以前的徐班,这样的好事情做梦都会笑醒,但是自从来到了济州岛后,他的思想就已经开始转变了。特别是接触多了济州岛上的新式女性后,对于江南那些藏在深闺的传统女性反而越来越失去兴趣了。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如今徐班更加在意的是兴趣相投,有共同的语言,其他的反而不重要了。只是徐班的兴趣和爱好太过于工科了,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女性。不过有时候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在济州岛还真让徐班碰到了一个动心的女人。
工业司因为其特殊性,相比其他部门女性要少很多,毕竟喜欢机械类的女性很少,也很少有女性喜欢与那些枯燥的木头、钢铁较劲。徐班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要到下面的工厂了解情况、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纺织厂作为济州岛的龙头企业之一,对纺织机械的技术升级一直有比较旺盛的需求,也是徐班和纺织厂技术总监王华强重点攻关的课题。
得益于济州岛钢铁产量的猛增,纺织厂的机械很多核心部件已经开始使用铁质零件,加上滚柱轴承的大规模应用,一些部件的改良和优化,纺织厂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完爆江南的那些小作坊,郑芝龙收购的布匹数量现在是与日俱增,为兴汉军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金银和物资。
机械的大规模使用必然带来维修的问题,纺织厂就有专门的维修小组。按理说维修机械这种事情都是男人比较在行一些,但是纺织厂的维修小组里就有一个例外,里面有一个叫向招弟的女工。
向招弟是河南人,战乱时一家人在流亡途中被山东商人贩运到了白翎岛,后来又被送到济州岛,成了纺织厂的一名女工。
向招弟的父亲是一个木匠,祖传的手艺,如果不是遇到战乱本来应该生活的还不错,可惜战火摧毁了他的家乡,无法生存的他只能带着一家人逃亡。好在运气不错,一家人虽然受了些磨难,但都活了下来,被带到了兴汉军。因为有手艺在身,向招弟的父亲工作和收入都很不错,日子过的比在老家时还要舒服些。
向招弟受父亲的影响,对木工和机械多少有些了解,也比较感兴趣。只是作为一个女孩子,父亲是不可能让她做木匠的,因此她被安排进了纺织厂做纺织女工。做女工虽然辛苦,但是收入也还不错,她的父母还是蛮满意的。
纺织厂的机械经常会出一些故障,小的毛病维修组就能解决,遇到大的问题就要请技术部门来处理。每次维修的时候,向招弟一旦有空就会在旁边观看,一来二去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喜欢看修机器的女工。
慢慢的向招弟也开始尝试自己修理一些小问题,毕竟维修组也是很忙的,只要不弄坏机器,也乐得她自己处理。向招弟在机械上面确实是有天赋的,渐渐的一些大点的问题也难不住她了,女工们也知道了有向招弟这么一个牛人,也喜欢找她来解决一些机器问题,在厂里的名声也就传开了。
技术总监王华强听说后亲自考核了向招弟的维修技术,发现她居然比那些受过专门培训的维修工人还要强,当即就把她调到了维修组。纺织厂女工多的是,维修工人却是紧缺的很。就这样向招弟从一个流水线女工摇身变成了技术工人,薪酬也是涨了一大截。
第111章 禁忌之恋
调到维修部门的向招弟更加的如鱼得水了,有了更多的时间钻研机械,进行学习。
纺织厂也有扫盲班,为工人们普及识字认字和写字,拼音的推广确实很好的解决了汉字学习难的问题,也为统一发音标准奠定了基础。向招弟为了更好的学习机械方面的知识,对扫盲的热情更是炽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可以进行初步的阅读了。
进了维修组,里面有很多关于维修和机械的书籍可以供向招弟学习和阅读,这其中就有很多徐班负责编撰的书籍。这些书籍并不都是徐班的技术著作,也有很多是通过老工匠们口述,或者初步编写出来的技术资料进行后期加工编撰的。这些老工匠们普遍存在实际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匮乏的现象,有很多甚至根本就不识字,典型的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
徐班则不然,理论知识更多一点,加上从小就识字,喜欢琢磨,很多时候能够把一些经验性的东西整理成文字。按照鲁若麟的要求,徐班编撰的书籍用的都是最浅显易懂的白话文,不怕繁琐,就是要把事情讲清楚。很多时候有经验并不代表懂其中的原理,也许是无意中的发现,所以徐班的书籍也为很多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
正是因为徐班的这种特殊性,使得他在工匠中的地位非常高,大家都喜欢和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为自己的技术出书立作。这可不单单关系到名声,一些价值高的技术著作,可以提高工匠们在工匠协会的地位,薪酬和待遇也会得到提升,是有实实在在好处的。
向招弟就学习阅读了很多徐班编撰的书籍,但是里面有很多的知识她并不懂,毕竟她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于是她经常把自己的学习难点拿出来找王华强请教。可是王华强本人也是经验型的专家,对于很多理论知识也是一知半解,根本教授不了,后来被问的多了,甚至看到向招弟王华强就想躲。
后来向招弟有一次遇到了徐班到厂里指导,把自己的很多问题拿出来请教。徐班也很惊讶纺织厂里居然有女性技术工人,本着好为人师的性格,逐一为向招弟进行了解答。对于一些比较艰深的问题,也如实告知这个问题大家也在进行研究,如果她有好的想法也可以提出来。
在徐班这里收获颇丰的向招弟很是欣喜,对于徐班她是很佩服的,就好比任何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对自己行业内的大牛充满崇拜一样。后来向招弟已经不满足于等着徐班到工厂指导时进行请教,经常在休息的时候去找徐班请教问题。徐班对于这个充满学习热情的女孩子也很是欣赏,尽量抽时间给她进行指导。
向招弟确实有很高的天分,有时候提出的问题连徐班都是耳目一新,也就更热衷于交流指导了。向招弟常常以徐班的弟子自居,对于徐班也时常以老师称呼,哪怕徐班从来没有公开承认收向招弟为徒,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很是微妙。
毕竟在工匠和技师这个领域,大多数都是男性,哪怕有部分女性,也都集中在纺织部门。即使是收徒弟,男性只会收男弟子,女性也同样只会招女徒弟,像徐班这样收女弟子的非常罕见,哪怕徐班并没有公开承认,但是大家都认为向招弟就是徐班的女弟子。
徐班的父母来到济州岛后,向招弟还特意前去拜访过,自称是徐班的弟子,徐班也没有否认,让徐班的亲人们很是诧异。看向徐班和向招弟的眼神都是怪怪的,要是徐班是个老人还好说,如今的徐班也不过三十不到,向招弟更是只有十六七岁,而且两人都是单身,任谁都会觉得很别扭。
向招弟的父母对于向招弟从纺织女工变成技术工人也很是惊讶,至少在机械领域还没有听说有女工匠的。那些带有工匠头衔的女性大多集中在纺织、刺绣等女性的传统行业里面,这两年也有专攻妇科的女医师出现,但是这样的人才非常少。虽然向招弟的父亲本身就是工匠,但是对于自家女儿成为工匠还是很纠结的,毕竟有违习俗和传统。
好在向招弟成为工匠后收入大幅提高,地位也变得不一样,让家里人慢慢的接受了事实。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向招弟的婚事成了个难题,一般人现在还接受不了女强男弱这样的夫妻定位,但是找一个家境差的向招弟父母又不愿意。特别是后来纺织厂里传出向招弟和徐班不清不楚的流言,更是令向招弟的婚事成为泡影。
相似小说推荐
-
文唐 (步兵长) 起点VIP2021-06-01完结238.59万字 2.33万总推荐现实中的历史老师,网络上的键盘侠,魂穿初唐农家子。此时玄武门...
-
大唐的旗帜 (七帅) 起点VIP2021-06-03完结192.21万字 1.03万总推荐天宝十年,一个后世宅男穿越到了怛罗斯之战的战场上。他从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