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祥还按照鲁若麟的吩咐,给在场的每位大人都送了一个带玻璃镜子的梳妆盒。对于沈志祥能够拿出如此紧俏和金贵的物品诸位大人是非常意外的,当得知这种梳妆盒就是鲁若麟的济州岛生产的时候,众人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是他啊!听说辽东的吴襄代理了琉璃镜子的销售,那是赚的盆满钵满。搞了半天原来正主是他啊,对鲁若麟就更加好奇了。
不光是在场的大人都得了份礼物,随后天津城内有头有脸的官员、卫所军官、当地大族都收到了沈志祥的礼品,按照重要程度都是梳妆盒或者随身镜之类的。使得这支东江镇勤王大军在当地的口碑一下子就好了起来,更多的消息也在私底下开始传播开来。
这个打着东江镇旗号的大军其实是朝鲜济州岛的汉人将军统领的,而且这个济州岛的鲁大人非常神奇,造出了很多好东西。比如畅销的羊毛布、肥皂、各种镜子、冬装等,都是鲁若麟的产业,所以这位鲁大人非常有钱,有钱到手底下的士兵全都是披甲兵。还有鲁若麟的坐船,那是像山一样大,听说上面还有很多的大炮,专门用来杀鞑子的。
对于这些传闻,有些人是不相信的,但是很快当济州岛的后勤采购人员进城后,大家对这支客兵的土豪程度才有了充分的认识。
相比起其他客军的扣扣索索、强买强卖,济州岛大军则是挥舞着银子高喊:买!买!买!虽然现在天津城的物价因为战争的原因有些偏高,但采购人员依然大量购进了许多的鸡鸭鱼羊,还有各种蔬菜水果,小麦粉也是一车车的往营地里送。这些采购人员不但豪爽大气,而且都是现银付清,银子的成色也是极好,非常受天津城内的商家欢迎。
天津兵备道送给鲁若麟的粮草大都被用来喂了马匹,实在是这些粮草都有些发霉了,而且砂石太多,根本不可能给士兵们吃。即便是给马吃,还要筛去砂石,再炒熟了才拿去喂的,否则鲁若麟担心马给吃出毛病来。
真正让天津人哗然的是因为仅仅只是临时驻扎,鲁若麟就对荒废的校场花大力气进行了修整,还在当地雇佣了大量人手。为了方便船只停靠,就耗费人力物力在校场的河边直接修建了一个大码头。这样大搞建设的样子哪有点要打仗的架势,反正天津人是看不懂了,也许这就是有钱任性吧。
这些被雇佣的大都是因为战事逃到这里避难的外地人,因为人数众多,天津城也容纳不下,只能把他们赶到外面自生自灭。因为缺医少食,很多人已经病死、饿死了,剩下的人也是在艰难求生。
随着这些人被雇佣,难民们顿时有了活下来的希望。鲁若麟给的待遇非常好,除了工钱,还包一日三餐,额外还发结实耐用的工作服。本着救济的原则,只要是能动,可以干点活的,都属于被雇佣的对象,实在是干不动的老人和小孩,军营外面也有免费的粥发放。
有了工作,有了粮食,难民们爆发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曾经荒废的军营立马就大变模样,河边的码头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延伸,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对于鲁若麟如此大费周折的整修临时驻地,贺世寿等人是非常不理解的,这不是浪费吗?而且那里是城外,万一鞑子过来,根本就守不住。
很快沈志祥就带来了鲁若麟希望购买军营和附近土地的请求,用鲁若麟的话说,既然已经建好了,总不能浪费吧,干脆买下来以后说不定可以做仓库用。而且外面难民太多,也需要地方安置。
对于鲁若麟大张旗鼓的救济难民,贺世寿是表示欣赏的。其实他也想救济这些难民,可是府库没有多余的钱粮,当地大户们也并不热心,所以他也无能为力。现在有了鲁若麟的救济,难民们起码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也算是大功一件了。加上本来就对鲁若麟印象很好,所以没有犹豫,贺世寿将军营和附近土地以荒地的价格卖给了鲁若麟,算是一点回报。
第90章 香河迎敌
东江镇军营里发生的事情很快就在天津城内传开了。
听说在那里干活不但有工钱,还管一天三顿饭,而且都是雪白的大馒头,偶尔还会有肉吃。据传那个土豆炖肉好吃的不得了,连当地的世家大族前往劳军的时候都点名要吃这道菜,很多文人还当场诗兴大发,把土豆狠狠的夸奖了一番。
当知道土豆的亩产有一两千斤的时候,这些当地的大地主们更是激动的不得了,马上就用城里的粮食换了大量的土豆,要在天津试种。这些年北方的气候一直不是很好,粮食产量一直在下降,导致粮食价格飞涨,已经有很多穷人饿死了。如果土豆真的有这么大的产量,绝对可以大发横财。
虽然是战争期间,但是农时不等人,这些大地主们还是通过各自的关系在城外的田地里播种了很多的土豆,看看是否确实有这么大的产量。
受到东江镇待遇的吸引,有很多天津人通过各种关系溜出城来鲁若麟这里求口饭吃。对于这些人鲁若麟一样来者不拒,还从中招收了一批青壮做日后行军的向导。
很快兵部的文书传到了天津,对于这样一支意外到来的军队兵部和内阁也是非常惊讶,不过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京城周边已经烽烟四起,先拉出去打了再说。
按照兵部的命令,东江镇援兵归兵部尚书张凤翼节制,张凤翼命令沈志祥必须马上带部队北上昌平,伺机与清军作战。昌平失陷后总兵巢丕昌被生擒后投降,还有众多官员遇难。昌平紧邻京师,在京师的正北方向,昌平的失陷严重威胁到了京师的安全,所以兵部急需收复昌平,堵住这个防御漏洞。
但是大概了解一些情况的鲁若麟知道此次明军入寇京师并没有直接攻击京城,而是围绕京师进行劫掠。阿济格依照皇太极规定的作战方针,机动灵活的作战,凡遇城堡能攻下就攻,攻不下就走,不以攻占城池为主要目的,而是在京师周围攻略城堡,不断消耗明军实力,挫败其锐气。
所以如果按照张凤翼的命令前往昌平,根本就无法拦截到清军,只会疲于奔命。也许可以轻易的收复昌平,拿到唾手可得的功劳。但是鲁若麟的目标是拦截清军,歼灭其一部,解救被俘虏的百姓,缴获清军抢去的物资。像这样跟着清军的屁股后面跑是永远也追不上他们的,清军装备有大量的马匹,机动能力远远超出鲁若麟的军队,只能预设阵地,等待清军来攻才是最好的选择。
鲁若麟思虑良久后,将预设阵地放在了香河县。香河县紧邻运河,西北就是通州和京师,是运河上的重要节点,那里有大宁都司的营州前屯卫驻守。在香河迎击清军可以有效的发挥船运优势,转运兵马粮草,快速灵活的机动作战。
济州岛的军队虽然战斗力很强,但对后勤的要求也非常高,离开了完备的后勤保障,济州岛军队的战斗力起码会下降一半。大量的武器装备和保障物资在有效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后勤供应的压力。
随着济州岛军队即将出征,天津城内的牛马市场被扫荡一空,马匹、驴子、骡子等大型牲畜都被鲁若麟买走,连车马行的牲畜和马车也被高价赎买走了。这些牲畜全部都用来运输作战物资,以减轻转运压力。
济州岛军队将会水陆并进北上香河,船上装载的都是粮草器械等,骑兵和步兵则沿运河旁的公路北上。
天津营地仍有一千士兵留守,继续加固营地,转运从济州岛运来的物资,顺便将一些难民运往济州岛。
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和接触,这些难民对济州岛已经有了很大的好感,加上鲁若麟的宣传和蛊惑,这些难民为了逃避战乱,寻找一个安身之所,有很多决定冒险去济州岛求生。实在是北方的连年战乱已经让他们失去了呆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加上家园已经残破,实在没有什么好值得留恋的了。
如今的东江镇大营已经成了一块磁石,不断的吸引着周边难民前来求生。天津卫本来就是附近最大的城市,出于寻求安全的本能,周边的村落和小城的人都在向天津聚集,希望能够得到保护,这也为东江镇收容难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对于那些富人而言,他们来天津只是暂时躲避战火,等战乱平息后还是要回去的。但是对穷人来说,身无余财,去哪里都无所谓了,只要能活下来就行。所以在享受了军营里的待遇,得到分田和安排工作的承诺后,绝大部分穷人都愿意去济州岛试一下,反正在家乡也活不下去了。
鲁若麟这样大规模的转移难民让贺世寿非常的纠结。明知道这样转移人口是在挖大明的根基,与鞑子掳人为奴无异,但是天津城确实没有能力救济这些难民。现在鲁若麟好歹给了这些难民活下去的希望,总好过饿死或者被鞑子抓去做了奴隶。
如今鲁若麟还处在抵抗鞑奴护卫京城的关键时刻,如果拿难民的事情责难,万一鲁若麟扭头跑了,兵部不敢拿这些东西军头们怎么样,拿自己当替罪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到时候贺世寿只怕哭都哭不出来了。所以贺世寿干脆不闻不问,就当没看见一样。
相似小说推荐
-
文唐 (步兵长) 起点VIP2021-06-01完结238.59万字 2.33万总推荐现实中的历史老师,网络上的键盘侠,魂穿初唐农家子。此时玄武门...
-
大唐的旗帜 (七帅) 起点VIP2021-06-03完结192.21万字 1.03万总推荐天宝十年,一个后世宅男穿越到了怛罗斯之战的战场上。他从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