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秦工程兵 (远征士兵)


  接着又是另一批,然后再一批……便像屠宰牲口一般。
  很快尸体便堆成了一座小山,而脸上带着各种痛苦表情的脑袋便用萝筐一装抬到边上,再一个个用麻绳绑了高高挂起。
  这就是古时的“枭首示众”。
  通常是要挂三日,就像秦军以敌首论功时也要示众三日验证一样。
  这还不算完。
  这些流匪经过一夜拷问已将帮助过他们的人全都供了出来。
  秦律讲连座,于是这一抓就牵连了两千余人。
  幸运的是这些人除了数十名直接收容流匪的百姓之外,其它人都是被充作苦役。
  不过这也算不什么“幸运”,因为等待他们的将是劳累、饥饿和死亡。
  沈兵心下不忍,毕竟这些人大多数只是受牵连,相当一部份甚至不知情。
  然而他又无可奈何。
  这就是这时代的规则,要想生存下去就只能遵循。
  沈兵能做的,就只有再来一波“宣传攻势”。
  这一回“宣传攻势”就稍有改动。
  同样是送粮,但内容就加上有可疑情况要及时上报,也就是所谓的“告奸”。
  秦律规定只有主动告奸才可以免受“连坐”牵连。
  这就是恩威并施双管齐下,于是很快就有了效果……很快就有许多小道消息一层层传了上来。
  同时,沈兵等人再用“引蛇出洞”计策时就没有百姓上当了。
  此时百姓也都知道这是秦军在“钓鱼执法”,如果还会上当那也无话可说。
  到了第五天,嬴政的批文就从咸阳赶到了邯郸。
  意料之中嬴政很干脆的同意了减税的建议。
  嬴政没理由不同意:
  民心不稳、兵力不足很可能三郡尽失,与此相比少征点税根本算不上什么。
  更何况,嬴政之前之所以克以重税是因为希望明年能多收点粮。
  现在大旱得治可预期是个丰收之年,那又何必给自己找麻烦?
  沈兵不知道的是,嬴政在知道沈兵制出水车、翻车后还狠狠将他夸了一番。
  那是几日前王翦向嬴政汇报旱情治理情况时说的事。
  王翦没有具体说名字,只以“炮师工师”代。
  这是向咸阳汇报的惯例,因为小人物若是具体到名字没多大意义,大王又不知道是哪个。
  但嬴政却是看懂了。
  “炮师工师?不就是沈兵吗?”
  “好你个沈兵,不但能制出石磨这等好物事,还能制出水车、翻车。”
  “这可是解了寡人心头之忧啊!”
  嬴政拿着竹简哈哈一笑。
  他此前还一心希望许应能治理旱情,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许应没发挥作用倒是沈兵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些日子,嬴政为三郡之事可是操碎了心。
  粮种运输、旱情、户籍,还有流匪、民心……
  直到这一刻,他才敢松一口气,因为最主要、最困难的问题解决了。
  嬴政想的很对,只有旱情好转了民心才会稳,然后其它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接着嬴政就感叹道:
  “这水车、翻车,又何止是三郡受益。”
  “往后秦地全都可以用水车、翻车屯田。”
  “四国又何愁不灭啊?”
  嬴政说的也是,要知道按以往的屯田方法高田就只能用陶罐抬水。
  但有了翻车后就可以将水一层层的往上引且十分快速。
  于是再高的田也不需要担心用水。
  有水就有粮。
  有粮便能征战。
  能征战……以秦国军队的实力,还愁打不下四国吗?
  想到这里嬴政那是龙心大悦,然后就问着身边的赵高:
  “那葱油饼还没制出来吗?”
  赵高赶忙赔小心:
  “大王,适才已去膳房问了。”
  “御厨还是不知那葱油饼如何制作……”
  嬴政“哼”了一声:
  “一群废物!”
  同时心下后悔不迭。
  离开邯郸时只道这葱油饼不是什么难事,沈兵能做那御厨应该也能做,于是也没仔细问制法。
  不想回来后,无论御厨怎么折腾都无法将如此薄的葱油饼再分上几层。
  虽也酥脆但口感就差了许多,也没有沈兵所制那特有喷香。
  想到这嬴政便叹了口气。
  邯郸是给他带来无数噩梦的地方,是他痛恨之地。
  若不是因为复仇嬴政根本不会跨进邯郸半步。
  然而此时,他发现自己竟有些怀念邯郸了。
  几日后邯郸又有一份奏折赶来,便是减税的,而且其中再次出现“炮师工师”。
  嬴政不由愕然:
  “这个沈兵不只是木艺精湛还懂得守城之道啊!”
  “人材。”
  “却不知这个工师还会些什么?”
  接着没多想,马上同意减税并八百里加急送回邯郸。
  减税消息一至王翦马上就公告三郡。
  这就像是定心丸,确定了三郡百姓往后的日子不会差。
  因为大家心里都会算计:
  旱情得治又用了代田法,明年还能免税。
  需要付出的不过是租借粮种的租税而已,而且降至十二税一。
  那还需要考虑吗?
  今年下力气种田明年肯定有大批余粮。
  民可是以食为天哪!
  再加上沈兵再来一波“宣传攻势”。
  邯郸很快就兴起了租借粮种屯田的风潮,粮种又告紧缺。
  不过这当然是好事。
  因为官方怕的就是百姓无事可做。
  百姓一旦无所事事或忍饥挨饿便会作奸犯科想着造反。
  如果都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了,谁吃饱没事干了会去以身犯险。


第九十九章 使节
  直到这时沈兵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这三郡是乱不起来了,再加上大秦是以法家治国,用不了多久三郡就会步入正轨。
  此时沈兵忍不住再次感叹:
  特么的在这时空要活着还真不容易。
  打仗时危机四伏,没打仗也是暗潮汹涌。
  这么玩下去就算没死在战场上也要被吓死!
  沈兵闲着无事就在城门与仞几个人一起查验。
  守城门当然没那么简单。
  仞及几名带甲亲卫领着两伍工匠在城门查验,剺则带着五十名炮师工匠守城头,一看形势不对便会居高临下以弓弩射杀可疑目标。
  这还是第一层城门。
  第二层城门便由张眩制下的两百甲士看守。
  由于人手奇缺,便是这些甲士也同炮师工匠一般,一边守城一边修补城墙。
  这查验也有趣,它不只是检查随身验传,还要跨过城门口的火盆,有时还要点燃艾草熏上一番。
  至于马车,则要用火把小心烘烧一遍。
  沈兵有些好奇的问:“这又是为何?”
  仞回答:
  “工师有所不知,太原郡发生疫情,此举是防疫情入城。”
  沈兵“哦”了一声,等反应过来就紧张的瞪着仞:
  “你说什么?疫情?”
  仞回答:
  “工师不必紧张。”
  “只是太原城外的几个村落出现疫情。”
  “太原兵士已将其封隔,照想不会传到邯郸。”
  沈兵又“哦”了一声,心下有些意外,这秦人都知道防范疫情了。
  其实这是沈兵少见多怪。
  古时因生产力低下且又长年征战,饿死、病死、战死,尸体胡乱堆放是常有的事,于是瘟疫也时有发生。
  正所谓“久病成良医”,多来几次百姓也就知道了一些防范方法。
  比如封隔、再比如烟熏火烤……
  当然,他们不知道什么病毒,更不知道什么传染方式。
  他们就是简单的将其归结为邪气,以为封隔及烟熏火烤可以去邪。
  这习俗一直传到了现在,现代有些地方还保持着比如坐牢或是遇上不好的怪事,进家门前还要跨过火盆什么的。
  这时远远过来一队人马。
  这队人马一眼就看出不同寻常,因为他们全是壮男且骑术高超。
  沈兵这段时间每天都在练马术所以能看懂一些,他们骑在马上显得十分自然一点都不紧张,由此可见骑手对马匹已操控自如。
  尤其这队人虽是身着便装却个个腰配青铜剑。
  虽然这时代稍有些家底的人都会配上青铜剑防身,但这么整齐的却不多见。
  待这行人越行越近,沈兵才发现这队人正中护着一辆马车。
  仞一见这阵仗便有些紧张,赶忙拿着小旗朝城楼上挥了挥。
  剺等人马上停下手里的活接二连三拿起弓弩在城头做好准备。
  仞带着两名兵士挡在城门前,待车队停好后便大声问: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为首的一名大汉只在马上朝仞一抱拳,道:
  “我等是燕国的使者,正赶往咸阳。”
  “路过此地进城留宿一晚顺便补充些粮草,这是度牒。”
  说着自有下人将几个竹简送了上去。
  所谓的度牒便是外国使节的通关文件,当然与秦人所持的验、传不同。
  度牒上会标明使者的身份,以及要去哪见谁,具体有什么事可以不注明,但必须要有一路上通过各关戍的印章以及证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