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秦工程兵 (远征士兵)


  冒顿单于在撤离时带走了几批,但还是滞留了三十万人左右。
  若右贤王誓死不降的话,这三十万匈奴牧民就是一批不稳定的因素……
  中原与匈奴多年的仇恨使百姓彼此也不信任,于是这些匈奴牧民肯定会寻找一切逃亡、流窜的机会。
  他们要是能逃走也就罢了,问题在于燕然山与狼居胥山在中间一横,龙城又在秦军手中,这些牧民想逃都很难逃掉。
  到时沈兵又该拿这些视秦军为洪水猛兽的牧民怎么办?
  来来回回的清剿几遍?
  这的确可以做得到,虽然草原十分宽阔且牧民散布各地来去如风清剿有很大的难度,但其实也就是时间长短而已。
  问题在于清剿有什么意义?
  为了牧民手中的牛羊马匹?
  还是将毫无还手之力的牧民赶尽杀绝?
  右贤王一降,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沈兵可以在草原以右贤王为基础建立起一个傀儡政府,将这些匈奴牧民交予右贤王管理便可……牧民担心的是秦军会对他们不利,如果有右贤王这么中转一下,接受起来就容易得多。
  于是,草原的政局将会在短时间内就稳定下来。
  沈兵是这样想的:
  将草原东面也就是原东胡的领地交给右贤王。
  龙城一带就交给月氏。
  西面则交给西域各国由他们自行分割。
  之所以这么分配,是因为战略要地龙城是肯定不能交给右贤王。
  这一方面是担心右贤王占了此地之后再次与冒顿单于有瓜葛。
  或者说右贤王不想有联系,但其置下的将士总还有向着冒顿单于的人,于是会暗中与冒顿联系甚至里应外合取了龙城。
  另一方面,则是像之前所说的,龙城是匈奴的圣城,这片地区若是给了匈奴那必定正中匈奴下怀各部之间也就没什么矛盾。
  这不是沈兵所乐见的。
  同时西域各国又不够强大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只有月氏这个曾有实力与匈奴一战的游牧民族才能镇得住右贤王。
  于是月氏就成了不二之选。
  可以想像,月氏占据了匈奴的圣城,右贤王必定心有不甘,再加上原本与月氏就是死敌,于是难免会有磨擦。
  它们之间有磨擦时常闹来闹去,沈兵才更容易控制或者也可以说是从中调停并两头拿好处。
  至于西域各国……剩下的也只有西面,同时西域各国距离草原西面更近,当然也更愿意选择西面。
  甚至这么一来西域与草原之间的戈壁也都属于西域了。
  虽说这些戈壁没什么价值,至于对于这时代而言没什么价值,但没有谁会嫌领土大。
  不过当然,这些不是沈兵能决定的。
  沈兵将战事结果及切割方案详细的写成一封奏折,派快马送往咸阳由嬴政决策。
  在奏折往返的同时,沈兵也问了右贤王、月氏及西域各国的意见。
  各方面对沈兵这安排都很满意,其中尤其是月氏。
  也难怪月氏满意,龙城之所以被匈奴当作圣城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战略要地,更因为其南面水肥草美地形平坦,历来都是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比月氏此时所处的沙洲那一块绿洲不知要好多少倍。
  月氏平白得了这一块宝地哪里还会有话说!
  西域也没什么好说的。
  他们与月氏不同。
  月氏是放弃沙洲全部迁移至龙城,于是就没有地域分隔的问题。
  西域各国不愿放弃现有所在地,要分割利益自然只能要西面。
  如果说有谁不满意的话,那就是右贤王了。
  圣城分给了月氏……换作谁都不会高兴。
  但右贤王又哪敢有什么意见!
  败军之将,能讨得活命就不错了,还能指望把圣城分来?
  扶苏和杨端和是在沈兵一行进入龙城后第三天赶到的。
  扶苏一见着沈兵便上前问候道:
  “许久不见,大将军别来可好?”
  沈兵赶忙行礼道:
  “属下一切安好,有劳公子挂念!”
  杨端和则哈哈大笑道:
  “大将军确是勇武过人。”
  “我还道此番前来要与匈奴恶战一番,老朽都做好马革裹尸的准备了。”
  “不想连匈奴都没见着几个便已获胜。”
  “老夫一路奇怪,这匈奴以往如此难缠,为何今趟却如此不经打了。”
  扶苏笑道:
  “与大将军对阵,又有哪个经打了?”
  杨端和连连点头称是。
  沈兵只在心下暗叹:
  扶苏和杨端和是只知此战的轻松,却没有看到这一路走来的凶险啊!


第四百七十九章 身不由己
  沈兵的奏折不久后便送到嬴政手里。
  此时的嬴政正在河套地区视察……一统中原后嬴政或许以为此时也应是享受的时候,于是时常带着一众随从到处游山玩水。
  这些时日却是想看看沈兵如何经营,于是便转到了河套一带视察。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不由大惊:
  整个河套到处都是水车和作坊,水声、敲击声不绝于耳,农田则沟渠纵横瓜果遍地,原本一片荒地的河套俨然已成为一个生产布匹、铁器和粮食的基地。
  此外,酒家、商铺星罗棋布,往来船只、马匹、车辆和商人络绎不绝,一片繁荣忙碌的景像。
  嬴政见此不由感叹道:
  “朕还道将天下富人都迁往咸阳,咸阳便是最富庶之地。”
  “不想与这河套比起来,却是小巫见大巫了!”
  赵高乘势在旁说道:
  “皇上,河套为富一方,对大秦……”
  “不若我等再将富人迁往咸阳?”
  嬴政反问道:
  “将富人迁往咸阳又能如何?”
  “以此地的各式作坊及农田,只怕用不了多久便又成就许多富人了。”
  “而富人一旦迁至咸阳,用不了多久便价值吃山空成穷人了。”
  “迁来迁去,最后岂非还是一场空?”
  赵高问:
  “那皇上的意思是……”
  嬴政挥手指着那些水车和作坊说道:
  “与其迁富人,却不如将这些水车、作坊原样搬至咸阳。”
  “只是……”
  说着就叹了口气。
  咸阳属西部缺水地区,水资源不足使其很难形成河套一带的规模,所以即便是将这些技术搬了去只怕还是无法与河套相提并论。
  更何况……
  河套地区最重要的还是打通的丝绸之路能与西域互通有无,这地理上的优势却是咸阳没法比的。
  想到这嬴政又问了声:
  “沈兵征讨匈奴那可有消息?”
  赵高回答:
  “回皇上,暂时还没有消息。”
  “不过据闻沈兵布局长远,两面夹击匈奴,此战形势大好。”
  “若沈兵能败匈奴,则南有河套,西有西域,北有草原……这兵甲何止百万哪!”
  赵高这嘴上虽说是称赞沈兵,但实际上却是意指沈兵已经坐大。
  果然,就见嬴政皱了皱眉头。
  虽说嬴政认为沈兵是神仙派来助其取天下的,但具有双面性格的嬴政同样不喜有人势力大到他无法控制的程度。
  尤其沈兵这势力增长速度也太恐怖了些,前后不过一年,就从河套打到西域,现在还合兵征讨匈奴……
  匈奴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各国的心腹大患,中原虽将其视为蛮夷却始终奈何不了它,能做的只能是建起长城被动防守。
  然而,沈兵数次大败匈奴不说,此时更是自两面夹击深入草原与其作战。
  这要是胜了,那便是千古之功啊!
  正想着,便有亲卫送上沈兵的奏折。
  嬴政一个眼神,赵高便心领神会,上前接过奏折打了开来。
  看了一会儿后赵高便大惊,道:
  “皇上,沈兵大败匈奴,此刻已攻占要地龙城。”
  “杀敌五万余骑,冒顿单于败走漠北,右贤王……”
  “右贤王已归降大秦!”
  嬴政听着也半天没反应过来。
  尽管他已料到会是好消息,但总以为来报的是场胜仗,后续只怕还要打几个月。
  谁想这场仗居然就这么结束了,沈兵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么一来,就真像赵高说的那样,沈兵控制的地域就有河套、西域、草原三大块,而且还是连成一体的三大块。
  这些地域已远大于中原……
  此时的中原一带主要还是黄河地区,面积并不大。
  西域草原一带若是按面积算自是比中原大得多,但人口却不如中原密集,尤其是有大片沙漠的西域。
  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是沈兵手里还控制着大批骑兵精锐,这些骑兵要是挥师南下……便连中原也挡不住。
  那岂不是连嬴政的性命都掌握在沈兵手里了?
  一想到这,嬴政的脸色就十分难看。
  接过奏折再接着往下看,嬴政就越看越心惊。
  因为沈兵对月氏、右贤王及西域地域的分割安排体现出相当强的政治手腕……其看似只是简单的分配,实则却是使其彼此仇恨互相掣肘。
  若是如此分配,各国哪里还能逃出沈兵的手掌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