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大将军,月氏王不幸身死,月氏不可一日无王。”
“为月氏百姓着想,沈兵认为丘大将军勉为其难成为月氏王。”
“不知丘大将军以为如何?”
这一来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丘就却也是如此。
确切的说丘就却是最吃惊的一个,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让剺再翻译一遍。
剺又说一遍后,丘就却还是不信,他不解的问:
“沈大将军之意,是让出月氏王?”
沈兵回答:
“沈兵从来都不是月氏王,也无意为月氏王,又如何有‘让出’之说?”
王贲刚想说什么,却被沈兵一个眼神阻止了。
丘就却看了看四周,然后就点了点头说道:
“既是如此,丘就却恭敬不如从命了!”
仞倒是灵活,当下就带着一众亲卫叫道:
“恭贺月氏王!”
“恭贺月氏王!”
……
第四百零五章 教育权
沈兵则是在月氏王旁的小帐篷中住了下来。
这对沈兵来说算不了什么,反正都是帐篷,反正都有人服待,大一点小一点有什么区别?
倒是丘就却过意不去,当下就命仆人给沈兵准备了个更大的帐篷同时还送来了许多葡萄酒和食物……
食物无非就是烤羊肉之类,倒是这葡萄酒让沈兵十分惬意。
据说葡萄酒这东西是起源于外高索地区,然后传到中亚又传到西域。
由于西域盛产葡萄于是也就有了酿制的习惯。
这酒就要比中原的浑酒要好喝多了,沈兵一时没忍住多喝了几杯,再抓着烤羊腿啃上几口……一边满足的享受着入口的喷香以及嘴角满溢的油汁,一边在心下感叹神仙也不过如此。
这时王贲就匆匆走进帐篷,脸上带着不岔和些许愤怒,说道:
“大将军,这沙州乃我等用性命搏来的。”
“你不做这月氏王也就罢了,如何还能将月氏王还给月氏人……”
“这丘就却有一天若是反了,我等这一阵折腾岂非白费功夫?”
沈兵早就知道王贲会如此问,如果不是沈兵阻止,王贲只怕在丘就却封王时就要跳出来反对了。
沈兵没有回答,他示意王贲在对面坐下然后为其倒上一杯酒,问:
“校尉以为,我若是在月氏封王会有什么结果?”
王贲想了想,就说道:
“大将军是担心咸阳?”
“可此时我等身上西域,为控制沙州乃无奈之举……”
沈兵摇了摇头,回答道:
“不只是咸阳。”
“我等并非月氏人,若是称王,月氏人又岂会心服?”
“若月氏人不心服,又怎会甘心受我沈兵左右?”
“若不甘心受沈兵左右不服从指令,沈兵又如何能称王?”
王贲则不以为然:
“他们要是不服,或敢不服指令,以法治之便了!”
王贲出身于法家,他以为称王之后只需要像秦国一样制定一套法律,然后再让兵士严格执行这套法律,用不了多久这些“刁民”就服了。
王贲这一套在中原或许适用。
事实上秦军在征服中原各国就是这么做的,且颇有成效。
问题是中原各国是同一民族、同一文化彼此有认同感。
而月氏却是不同民族且贵族势力还在其中根深蒂固难以根除,比如丘就却就是贵族,还有所有月氏俘虏大约五万人里就有大量的贵族军官……这些军官其中有一部份不愿投降被兵士杀了,但大多数却是选择了投降。
对于这部份贵族,是杀还是不杀呢?
杀吧!
要知道这些贵族同时又是军官,且只有他们有受过教育知道如何指挥作战。
把他们一口气全杀了,军队霎时就没人指挥,战斗力马上就减半甚至更多,而且短时间很难恢复。
不杀吧!
这些贵族手里掌握着兵权,沈兵要是当了他们的王而不被他们认可,说不准哪一天就被他们给“咔嚓”了。
更重要的还是……
沈兵对王贲说道:
“校尉当知我等在西域的敌人不只是月氏一国。”
王贲点了点头:
“据闻西域有三十六国之多,若各个都如月氏一般,却是实力不俗!”
沈兵笑了笑。
这倒是王贲高看这西域三十六国了。
这其中许多国家其实就像蒲类那样只有几千人马,更少的只有几百兵甚至几十兵,比如车师都尉国,就只有40户人家,333口人,兵84人。
不过沈兵当然不会说这些,否则一说就要被问是如何知道的。
沈兵举杯敬了下王贲,又接着说道:
“校尉要知道,这西域三十六国却在盯着我等的作为。”
“如若我等以高压法政据月氏为己有,那么三十六国会如何看待秦军?”
“这三十六国又会选择匈奴还是我军?”
王贲不由“哦”了一声,点了点头道:
“大将军所言极是。”
“若我等强行据月氏为己有,三十六国便视我等为虎狼。”
“于是其不仅不会助我讨伐匈奴反而会如月氏一般与匈奴结盟。”
沈兵点头道:
“是以我等才不可轻易称王。”
“反之,若是我等将王位让出……”
“则不仅可以让月氏王感恩,还可尽收三十六国人心。”
“校尉以为然否?”
王贲拱手道:
“大将军心思慎密,属下佩服。”
这是勿庸置疑的。
虽说秦国对月氏乃至三十六国都有制度上的优势……正如之前所言,秦国是半封建半奴隶制,而西域则是奴隶制。
西域寻常百姓肯定是更愿意成为秦国的子民拥护秦法。
问题就在于此时的百姓受教育程度不高、思想觉悟也不高,很容易受欺骗受蒙蔽。
换句话说,西域百姓其实是在贵族的控制之下。
这样的社会其实是存在一个“教育权”的矛盾:
教育权如果下放,百姓变聪明会思考了,有自己的想法变聪明了,就不会甘心成为奴隶受人压迫,于是贵族就无法控制。
教育权若不下放,百姓更笨更容易控制,但国家和社会却无法进步。
因此,现代社会看一个国家和社会是进步还是落后的,其实很简单,就看有没有实行全民教育就够了。
就别说古代了,就算现代社会也还存在类似的问题:
高种姓和贵族阶层为了能更好的奴役低种姓,必须让百姓处于愚钝状态,于是高文盲率就没人真正去关心,也没人去解决这个并不难解决的问题。
反过来,超过50%的文盲率又限制了这个国家的发展。
于是整个社会就进入一个几乎可以说是无解的恶性循环。
这些问题,是不可能因为它挂了个“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这个羊头就自行解决、自动变好的。
可笑的是,这么一个落后、封建的国家和社会居然是西方标榜的“榜样”……
沈兵此时面对的就是一堆这样的国家,也就是由贵族阶层控制、洗脑、蒙蔽着百姓的国家。
所以,想要从中得到利益。
沈兵最先要考虑的当然不是寻常百姓,而是那些控制着百姓的贵族。
第四百零六章 市场
这说起来有些讽刺,沈兵想将西域的奴隶解放出来,其结果却是会遭到这些奴隶的进攻……
因为这些奴隶不只是行为,思想也被贵族所控制。
这也是汉朝时设在西域的都护府总是被西域百姓围攻的原因之一……
西域都护府是汉设在西域的最高机构,负责在西域筑长城、屯田,乃至将先进的屯田技术教给当地百姓。
这些当然是好事,当地百姓学到了屯田技术增加产量,甚至将他们奴隶的身份变成农民……农民虽然依旧是受压迫阶层,但无疑比奴隶要好得多,百姓没道理不拥护。
问题在于这一来绝大多数西域百姓就都希望成为大汉子民,这直接动摇了西域贵族的利益。
于是贵族就找这样那样的借口蛊惑百姓,基本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百姓便群起而攻之。
因为知道这些,所以沈兵只能先从这些贵族的利益出发而不是百姓。
王贲似乎也想到这些问题,于是就皱着眉头问:
“大将军,你就不担心那丘就却……”
虽然王贲没有说下去,沈兵却明白他的意思。
丘就却手里如果握着兵权,那自然不会甘心总是为沈兵所用。
沈兵回答:
“所以他身边的亲卫才是我们的人且限制其行动。”
“调兵谴将之类的事,自然须得我等同意。”
王贲点了点头,这实际上就是把丘就却软禁了,然后再借丘就却之口发号施令指挥月氏大军。
但王贲又说:
“只是这也并非长久之计,时日一久……”
对于这一点沈兵则完全不担心,他笑了笑回答道:
“大秦以军功晋爵论赏,而月氏则是贵族子弟独占功劳。”
“大秦百姓只需遵纪守法便能安居乐业,月氏百姓则是为奴为婢苦不堪言。”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的旗帜 (七帅) 起点VIP2021-06-03完结192.21万字 1.03万总推荐天宝十年,一个后世宅男穿越到了怛罗斯之战的战场上。他从战场...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