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秦工程兵 (远征士兵)


  但沈兵没有选择这方案。
  他摇了摇头,说道:
  “我军的目标已不只是九原了!”
  王贲奇道:
  “若不是九原,还能有何目的?”
  沈兵拿起笔在云中郡与九原之间的一大片空地上画了一个圈,说道:
  “是保这片地的安宁。”
  “北地人口日益增多而土地却日显紧张。”
  “以至作坊需做两层而种植地要精心规划。”
  “若是能保云中至九原四百里地安宁,则工农用地便再也不缺了!”
  王贲不由“哦”了一声,就明白了大概。
  魏呴则有些奇道:
  “可是将军,要保此地安宁,与我等是否速取九原有何干系?”
  由此沈兵也看出魏呴比起王贲来还是有差距的。
  这或许也是因为魏呴年老且在魏呴这年代更多的是战车兵而不是骑兵的原因,而王贲本身就是骑军出身且痴迷于骑军战术,所以一听就明白。
  扶苏当然也是听得满头雾水不知这其中有何关系。
  王贲在沈兵的默许下,就解释道:
  “云中距九原四百里,若要保此地安宁,必先威摄匈奴。”
  “若我等寻求速战速决,只怕在九原一通‘霹雳火球’便让匈奴逃之夭夭……”
  说到这魏呴和扶苏才明白过来各自点头表示同意。
  其实这是匈奴作战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他们的战术……其实就是典型的群狼战术,打得过就一拥而上,打不过就四散逃跑。
  此时可以预知的是匈奴将要处于“打不过”的状态。
  既是“打不过”那就会四散逃跑,如果四散逃跑秦军就找不到匈奴主力于是拿他们无可奈何。
  可以想像,如果秦军依靠“霹雳火球”抢攻九原,那就是一上来就暴露了实力一上来就把匈奴给吓住了……
  “秦军有此爆雷如何能胜之?”
  “此时不逃更待何时?”
  于是鸣镝一响就逃得干干净净,秦军便是狠狠打出一拳却击在空处。
  同时因为匈奴实力尚存,于是将来云中至九原的四百里肯定不得安宁时常受匈奴骚扰。
  “霹雳火球”这东西又是适合大部队作战无法应对小队骚扰……
  主要原因是其点燃引信引爆而不是像现代战争一样有触发引信的炮弹。
  触发引信的炮弹那是打哪就爆哪,且没有延时,于是瞄准就能起作用且敌人没有反应和躲避时间。
  点引信的“霹雳火球”显然无法作到这一点。
  引信太短了吧,秦军自己被炸伤的危险就很大。
  引信太长了……爆炸就延时很久于是敌人就时间躲避。
  若是大军冲杀没什么问题,往敌人方向一抛,只要在敌群中就基本不会落空。
  但如果只是小股骚扰的匈奴,那基本就是废物了。
  “是以!”沈兵下了结论:“我等此战应寻求与匈奴主力作战,且务必让其死伤惨重!”
  几个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此时想要寻求与匈奴主力一战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为匈奴并不知道秦军已装备了“霹雳火球”,于是以为自己还处在“打得过”的状态。
  以其惯用的战术,就会从八方集结并一拥而上。
  其结果是什么就不用说了……
  扶苏抚掌笑道:
  “这或许会是匈奴最惨痛的一战!”
  “且此战之后,只怕九原便不攻自破了!”
  扶苏说的是。
  若匈奴见识到“霹雳火球”的厉害,哪里还敢守九原?
  所以九原早已不是重点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补给
  定好方略的第二天秦军就出发了。
  首批队伍有五千人,分别是三千士卒再加两千骑军,由剺带领先行一步朝九原方向进发。
  此时的剺已可独挡一面,他虽说没学过兵法但却对匈奴战术十分熟悉,知道如何应付匈奴的进攻。
  以他为先锋沈兵还是较为放心,至于他不懂中原的排兵布阵……沈兵则让李笺与其配合。
  沈兵则带领一万主力紧随其后,且还随军带着大量的补给辎重,其中相当一部份是弩箭……其实消耗最多的还是弩箭,那一射就几千上万枝,“霹雳火球”当然也要带,但携带几车料想就足够了。
  大军开拔时云中郡的百姓那真可以称作是“十里相送”,一路上又是粮又是物的,还有许多百姓争相要加入军队与大军一同出征。
  这倒是前所未有的景像,就连扶苏都颇感意外。
  沈兵认为这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个当然是其中许多百姓是九原人,虽然云中郡也有地方容纳他们,但当然回自己故乡更好。
  另一个,则是沈兵对兵士的补贴制度更能使其接受……当兵衣食无忧还能有补贴,另外要是能立功的话还有爵位另外还有赏赐,何乐而不为?
  当然这个原因秦军也是如此,所以秦军作战总是比它国更为勇猛。
  沈兵原本打算让扶苏在云中郡坐镇的,毕竟在外作战箭矢无眼,总是有许多危险。
  但扶苏却说:
  “父王意在让扶苏随将军历练,若扶苏连此战都回避,又如何能称得上历练?”
  沈兵一想觉得也是。
  这不说是一个历练机会,同时也是为扶苏树立威望的机会……身为公子的他亲上战阵,率领大军大败匈奴,这是何等的威风。
  如果扶苏没在场,就算是打了胜仗都没什么意义,甚至嬴政还可能会以为扶苏胆心懦弱而失望,到时就会影响到云中郡的发展了。
  于是沈兵只得带上扶苏,不过为其增加了亲卫保其安全。
  秦军这边一开拔,匈奴那边马上就得到消息了。
  其实头曼单于和冒顿都没走远,而是带着三万匈奴骑兵在北面阴山一带驻扎。
  他们是担心沈兵会出兵封锁匈奴南下劫掠的退路于是在此做准备。
  至于九原,他们根本就不认为沈兵有能力进攻。
  所以当探子来报秦军出城时,头曼单于第一反应就是秦军终于要抢占要道了。
  当听到秦军是往西进发时就不由一愣:
  “往西?秦军为何要往西?”
  冒顿一看地图,就说道:
  “单于,秦军往西应该是夺取九原城。”
  头曼单于依旧不解:
  “他们为何要取九原城?那不过是空城一座!”
  头曼单于这是以匈奴人的思维思考中原的兵法。
  游牧民族是以利益为主而非城池,所以想当然的以为九原什么也没有,夺来干嘛?
  他不知道中原军队都是以防御为主以土地为利益……有了土地就有粮,然后就有百姓,就有兵。
  冒顿虽知道这些但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于是只能回答道:
  “秦军占九原,或是希望阻我后套勇士来援!”
  冒顿这么说头曼单于就明白了……
  九原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九原北面是阴山南面是黄河,以此往西形成一个狭长的走廊直通后套。
  秦军若是占领了九原不仅拥有了西进取后套的踏板,还能将河套地区的匈奴一分为二互相无法联系。
  确切的说没有一分为二也可以联系,但位于后套的匈奴军队就需要绕过阴山,道路为远上数倍且十分难行。
  长期在草原空旷地区作战的头曼单于初时并没有这类看地形的习惯,此时被冒顿这么一说发现还真是。
  于是赶忙问:
  “这要怎么应付?我军不会守城,九原也没有防备!”
  冒顿回答道:
  “单于莫慌,秦军全军上下不过两万人,其可以进攻九原的兵力不过万余!”
  头曼单于想了想,就问探子:
  “秦军是如何行军?”
  探子回答:
  “步兵和骑兵同行。”
  头曼单于叹了口气,说道:
  “步兵与骑兵同行……上回我军就败于这种阵形。”
  “秦军步兵有强弩和索箭,骑兵又在外围游走使我军无法靠近。”
  “其三千余人就足以击败我万余精骑。”
  “如今秦军一万,岂不是可以击败我三万大军?”
  冒顿想了想,就指着地图回答道:
  “单于请看,云中郡距九原四百余里。”
  “同时秦军大军又尽数西进……如何还能保证弩箭补给?”
  头曼单于点了点头,说道:
  “你的意思是……”
  其实根本不需要多想了,就是匈奴惯用的战术:沿途骚扰消耗其补给,当秦军当补给最远端时再一战而胜。
  沈兵很快就感觉到这一点,因为出城的第二天就有许多匈奴骑兵往来穿梭在附近,甚至还与秦军游骑发生过几次小冲突。
  匈奴看起来很自信,至少对秦军骑兵是如此。
  这或许是因为上次作战他们已了解神武军的本领,知道秦骑军骑射不如他们,于是面对骑军时就放心进攻。
  至于秦步兵,他们就躲得远远的。
  沈兵从一开始就约束骑兵尽量不要与匈奴发生冲突,一旦与匈奴相遇就退回步兵弩箭的射程范围内防守。
  于是两军也相安无事。
  直至傍晚时分,匈奴骑兵才蜂涌对秦军发起进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