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甲水军就不必担心这些了!”
“我等反正无甲,此时便装备这黑甲将就着用。”
“等立功晋爵之后再换成青铜甲也不迟。”
“但河内兵的骑军……”
这还真是个问题,想了想杨端和就摇头说道:
“罢了罢了,至少这军官得分上几套吧!”
沈兵一拍脑袋“哦”了一声:
“这是当然,明日属下便给将军送上一套来!”
杨端和一脸黑线: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呢?
沈兵不知道的是,他所做的这一切其实尽在楚国项燕眼里。
话说那项燕侥幸捡回一条性命逃回寿春,自是假意向楚王负刍请罪一番。
但楚王负刍又哪里敢治项燕的罪。
开玩笑,项燕在楚国可是拥有割据一方的势力,且也算楚国为数不多的大将……
这也是六国与秦国不同之处。
秦国实行郡县制之后各地的封建地主甚至贵族的权势都被削弱。
之便如之前所说的食邑。
秦国的食邑是只享有封地的收税权而无控制权。
六国的食邑不仅对封地有收税权,封地内的百姓原则上都是属于贵族的。
于是贵族只需找个借口,比如清君侧之类的就可以号召起封地内的百姓起兵造反。
项燕便是这样的贵族,而且还势力庞大,楚王负刍又哪敢轻易治他罪。
不过此时的项燕知道楚国的国运跟他项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楚国要是亡了,他项家又哪有好日子过?
于是在这时期他们还真是在同一条船上齐心协力抗秦。
但形势却不容乐观……
项燕在撤退前在大梁留下许多探子混在百姓中,那一个个消息就像雪片般的从大梁传到了寿春。
大多情报项燕都没说,直到看到一个情报后项燕才感到大事不好,赶忙进宫拜见楚王:
“大王,微臣探得消息,秦军正在大梁抓紧时间训练水军。”
楚王负刍对此不屑一顾:
“水军?”
“秦国的水军又怎能与寡人的水军相比?”
“秦蛮若是想与我军水战,那无异于自取灭亡!”
项燕却拜道:
“大王,微臣认为我等不可轻敌!”
“只因训练这水军的,便是那以水……淹我大军的沈兵。”
说到这项燕不由恨得咬牙切齿,但他又不得不说。
楚王负刍“哦”了一声,奇道:
“原来是他?”
“据说这沈兵是个工啬夫,他还能训练水军?”
第一百七十七章 以攻代守
项燕给楚王负刍献上一份草图,说道:
“大王请看,这便是那沈兵所制的‘车轮战船’。”
楚王负刍接过图看了一眼便奇道:
“此船无桨,如何能在水中行进?”
项燕回答:
“据闻此船便是靠两侧形似车轮之物行进,且来去如风。”
“那沈兵曾任工啬夫木艺了得,此前便屡屡推陈出新制出奇怪的物事。”
“此次想来也不假。”
楚王负刍惊道:
“此船无需木桨便能来去如风?”
“那……我等该如何是好?”
项燕回答:
“大王,这‘车轮战船’虽是难以应付,但微臣更担心却并非此物。”
楚王负刍再吃一惊,问:
“将军担心的却是何物?”
项燕取出一份地图摆在楚王面前,解释道:
“大王请看。”
“大梁据守黄河、汴河上游。”
“若待明年开春水流变缓后,秦水军沿汴河而下便可攻陈城,沿黄河而下便可取曹州。”
“此两城若下,淮北之地便尽归秦矣!”
项燕这话说的没错。
古时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有很大区别。
这主要是因为古时交通不发达,若走陆路又要马又要人,这人和马在路上都会耗粮草,粮草便会越运越少,而且陆路耗时很长。
但若是顺流而下航运,运粮、运装备甚至运兵成本便会成级数下降。
这也就是大梁城对楚国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此城占据了黄河、汴水两河道上游,于是秦军以大梁为基地攻楚便能势如破竹。
楚王负刍马上就明白了,他恨恨的骂了声:
“都怨那魏王假如此不堪,有如此坚城却将其拱手让人。”
“若这厮能在城外御敌,我军又哪会有此一败?”
这其实是在为项燕找借口,不过说的也是实情。
顿了下,楚王又接着说道:
“寡人以为,这两城尤以曹州最险,若秦军沿汴河而下便会将曹州军与楚国一分为二。”
项燕点头说道:
“大王此言有理。”
“是以我等不能坐视不理。”
“否则我军便会被切割为互相无法联系的几部。”
这是楚国地形的特点,水网密布虽然利于防守,但如果敌国有支强大的水军又占据了上游重城,这水网就很容易被敌人所利用。
楚王负刍忧心忡忡的问:
“可是将军,我等又能如何应对?”
“难道还要放弃曹州不成?”
项燕回答:
“当然不能放弃曹州。”
“若曹州一失则陈城便危矣,陈城一失寿春便危矣!”
“是以我军退无可退!”
项燕说的没错:
如果丢了曹州那么楚国旧都陈城便遭到秦国的两面夹击。
陈城要是一丢,那么淮河的源头就难保了,到时秦军又可以沿淮河顺流而下进攻寿春。
这要是像放弃曹州一样一座座城放弃,那楚军还不得全躲进南面山区?
楚王负刍闻言不由面色苍白,他可不想刚夺下王位屁股还没坐热就灭国了,于是十分客气问着项燕:
“那么以将军之见,我等该如何守这曹州、陈城两城?”
项燕沉吟片刻,就指着地图说道:
“微臣以为陈城不足为虑。”
“概因汴河两岸皆是楚地,我等只需在河内打下木桩,再以铁索封河,水道便无法为秦军所用。”
“曹州方向却颇为棘手,我军与秦军分占黄河两岸,我等便是想封河也无从封起……”
秦军只需要在对岸架起投石车布下弓弩兵,楚军就无法封河。
顿了下,项燕又道:
“是以微臣以为……”
“若要守曹州就必须以攻代守。”
楚王负刍一脸震惊的望向项燕:
“以攻代守?”
“将军的意思是反攻?”
项燕点了点头指着地图大梁以北的牵城说道:
“牵城一带水网密布小堡林立。”
“此时因河水泛滥大多无人防守。”
“若我等以水军先夺此城及周边山地小堡。”
“待明年开春水退之后,我水军又借水网之利协防,守住牵城不是难事。”
“只要牵城不失,秦军便无法攻楚!”
“我等便可以此城消耗秦军兵粮。”
楚王负刍不由连连点头,赞道:
“好一招以攻代守,此计大善!”
项燕说的这战略的确成立。
曹州只占黄河一岸且北有邯郸南有大梁处于被秦军夹击状态很难守住。
想守住曹州就必取黄河西岸的牵城,这样才能两岸协防封锁河道。
原本牵城也是个大问题。
因为秦军战斗力明显比楚军强,这牵城位于邯郸与大梁之间那还不是分分钟就陷入秦军的包围之中?
问题就在于牵城是魏国的依据河渠而设,再加上沿河渠分布的小堡,到时楚军以曹州为基地凭水军增援,与秦军的确可以一战。
想了想,楚王负刍又问了声:
“只是秦军也有水军,取牵城……”
项燕回道:
“大王明鉴。”
“秦水军组建至今不过月余。”
“其战力、兵力皆有限,便是有那车轮战船又岂会是我水军对手?”
“是以秦水军不出则已,出则全军覆没!”
楚王负刍点头道:
“如此甚好,便依将军之计行事!”
此战项燕其实是有些私心。
之所以说“有些”,是因为他大体的战略方向是没问题。
只不过他还想把秦水军引出来消灭掉。
严格来说,这也不能算是私心。
因为从楚国的角度出发,无论原魏国区域还是楚国区域都是水网密布,水军的重要性勿庸置疑。
如果秦国有水军而且这水军还能与楚国水军一较高下,那么对于楚军来说就会是个大麻烦。
另一方面,项燕料定秦军将会等明年开春时攻楚,到时楚国再有所行动就太迟了。
那么,为什么不在秦军准备不足时抢先进攻打乱秦军的战略呢?
为什么不乘秦水军羽翼未丰时将其引出来并消灭掉呢?
若秦国没了水军,这片区域的水网岂不又是楚军独霸天下?
项燕的私心,便是他记恨着之前被沈兵水淹十余万大军。
此时沈兵又是秦水军校尉,这么做项燕正好可以报一箭之仇。
第一百七十八章 牵城
沈兵听到楚军的情报时是十余天后。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的旗帜 (七帅) 起点VIP2021-06-03完结192.21万字 1.03万总推荐天宝十年,一个后世宅男穿越到了怛罗斯之战的战场上。他从战场...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