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唐 (步兵长)


  总体上来说反对岳山的在舆论上占据着上风,但局势并非一面倒。
  支持岳山的力量也不若,并且借助八大书院的学报的优势,甚至在局部还占据着上风。
  而且支持岳山的人太熟悉打嘴仗的方法了,就拉着反对派进行辩论。
  学校、文会、酒楼、茶肆……只要是文人聚会的地方,就有争辩的声音。而且还是支持岳山的人主动发起的辩论。
  原因很简单,理越辩越明。
  我是没有办法说服你,也没准备说服你。
  但通过和你的辩论能让周围的人知道《学派的兴亡》在讲什么,这就足够了。
  当年新学派就是用这种方法对付古学派的,现在再次被拿了出来。
  一切看起来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种结果连岳山自己都感到惊讶,他本以为自己会找到群起而攻之的,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支持自己。
  仔细想想才明白是为什么。
  在唐朝儒学本身就不是第一显学,还没有宋朝之后一统天下的霸气。
  道家虽然因为李唐朝廷支持成为第一显学,但有佛教这个大威胁在背后虎视眈眈,不敢轻易得罪岳山。
  隐姓埋名几百年的法家因为提刑司体系的创立逐渐开始抬头……
  时代已经变了,一家独大的格局早就不复存在。
  他创办渭水书院二十年,新学也创立了二十年,已经培养出了无数拥有和他相同思想的弟子。
  朝廷推广学政体系,让无数的手工业者和自耕农的子弟有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
  而他的新书里又把这一批人和墨家联系在了一起,虽然墨家已经消亡,但也勾起了出身低微的这些读书人的同理之心。
  他们只要一想到当年自己家是如何被权贵欺凌剥削的,心中就充满了屈辱,只是以前没有发泄的渠道。
  这部书给了他们发泄的机会,他们自然会站出来支持,同时也借助这个机会对旧有的士大夫阶层表达不满。
  ……
  书院,王堂和廉生虹关起门把这部书读了一遍又一遍,越看就越觉得这书讲的有道理。
  心中的成见也越来越小,最终开始接受这部书的学问。本来他们还很忐忑,会不会被别人当成异类。
  等出了门才发现,他们并不孤单,有无数的人在支持他们。
  李路也再次找了过来,三人坐在一起畅谈对这部书的感悟,都觉得找到了人生知己。
  友情不知不觉得到了一次升华。
  李路还和他们讲了一件趣事:“这部书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认同里面的内容,尤以参加书院入学考试的士子最多。”
  “还有很多士子公开站出来号召大家不要参加入学考试,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抵制,很多人都同意了。结果……”
  “结果怎么样?”廉生虹问道。
  “结果考试那天喊的最厉害的人全来了。”李路笑道。
  “哈哈……”王堂和廉生虹对视了一眼,也爆笑起来。
  几天之后欧阳通找到王堂和廉生虹,说是他们的回信到了。
  这让两人很是惊讶,才二十天时间就有回信了,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廉生虹的信没什么好说的,他爹回的,叮嘱他好好学习,好好和王堂学着点,还说他师父冯易又出去游玩去了,这次不知道准备去哪。
  值得一提的是王堂的信,他的信很厚,里面有两份内容,一份是他在县学拜的师父所写,一份是父母请师父代笔写的。
  让他惊讶的是他们对他想要学习格物学的态度。
  再次感谢寒夜冷风中的五千币打赏。
  这本书成绩不好,打赏很少。这么大额的打赏更是屈指可数。很激动。
  每一个打赏,投月票,投推荐的书友我都记得。
  这本书只有六七十名固定书友再看,虽然不多但我已经很满足了。
  也因为人少基本我都能记得住,感谢有你们的陪伴,谢谢。
  我会努力写的。


第804章 人工发电
  在王堂的印象中,他父母是最希望他读书做官改变家族命运的。
  老师虽然为他扬名,但对他也尤为严格。规定他每天读多少书,几天写一篇文章,言行举止等等都有要求。
  刚认识不久的提学石季明在他看来是个宽厚老者,说话温和学识渊博,对他的态度非常亲切。
  接触没多久王堂就被他折服了,尤其是石季明给了他一封举荐信让他来渭水书院读书,他更是深深的庆幸能遇到贵人。
  所以他以为父母应该是最反对他去格物院的,其次是老师,石季明应该会很支持他的想法。
  然而父母和老师的回信却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确实如他所想,父母并不支持他去格物院。
  但原因不是无法做官,而是觉得他从小没学过格物知识,害怕他半途转行一事无成。
  只不过在信的最后还是松了口,告诉他要是真下定决心就去坐吧,只是将来别后悔。
  而他的老师也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开明,非但没反对,反而表扬了他胸怀天下的做法,认为他有担当是个真正的读书人。
  还告诉他只要想好了就去做,家里不要担心,他会帮忙说服他父母的。
  如果不是笔迹一样,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那位苛刻的老师的回信。
  此时他才隐约明白了老师的苦心,对他严格是器重他为他好,希望他成才。
  等他真正下定决心去践行自己的理想的时候,会无条件的支持他。
  看完这封回信之后他对于石季明的回信更加期待了,顽固的父母和严格的老师都赞同了他的做法。
  想必更加宽厚开明的大宗师一定会更加开心,狠狠表扬他一番吧。只是左等右等始终不见大宗师的回信。
  他并没有多想,只以为石季明事忙可能要过几天才会给他回信。
  然而又过了一周,还是没等到石季明的回信,王堂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了。
  石季明居住在山南道首府,又是掌管一道学政的提学官,理应能更快的收到书信,他发出的书信也会更快的送到渭水书院才对。
  这么久都没收到他的信,要么他出事儿了,要么他没写。
  前者的可能性很小,后者……王堂已经不敢想了。
  三天之后,新一期的黄鹤学报送到渭水书院——这是八大书院的传统,各自的学报会送到其它七家,增长学子的见闻,开拓学子的视野。
  当王堂看到黄鹤学报上的一篇文章之后,心中所有的侥幸都消失了。
  这篇文章署名就是石季明,措辞强烈的对岳山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
  冒充神仙子弟以鬼神取悦圣人,创立新学篡改圣人学问,创办书院荼毒年轻士子。
  主张废除官绅免税特权,不尊祖宗之法。高薪养廉让国家每年损失数百万贯钱粮,实为祸国殃民之奸臣。
  对《学派的兴亡》这部书更是从头批判到尾,贬低的一文不值。
  仅仅是这些也就罢了,从这些角度批判岳山的人太多了,王堂就看过不少类似的文章。
  关键是在这篇文章里石季明还提到了一点,所谓格物学就是研究奇技淫巧的肮脏之学,渭水书院不过是藏污纳垢之地。
  虽然这话是在指责岳山,但在王堂看来就是对他那封信最好的回复。
  他无法相信,宽厚开明的大宗师怎么会说出这样枉顾事实的话来?以至于精神都有些恍惚了。
  早在一周前廉生虹和李路两人就已经发现了他的异常,他没说他们也没好意思问,只以为是他家里人不同意他去学习格物。
  但现在看来情况似乎没那么简单,就忍不住问道:“时升,你怎么了?”
  王堂看了看关切的两位好友,终于把心中憋着的话都说了出来。
  “你们说为什么?我的父母从未读过书,老师也只是县学普通教谕,他们都能开明的看待格物学。为什么饱读诗书的大宗师不行?”
  廉生虹叹道:“因为他们是你的父母和老师啊。”
  这看似是一句废话,但直指事情的本质。他们是你的父母老师,是真正关心你的人。而石季明……
  李路虽然最年幼,但出身官宦之家,对官场的事情了解更多,说了一句:“石提学……道不同不相为谋。”
  王堂露出苦涩的表情,什么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是给他脸上贴金而已。事实上石季明就是觉得他废了,连一个字都懒得和他说。
  父母和老师是真的关心他的。石季明看似对他最温和,实际上只是看中他的才学,想在他身上做投资。
  当自己决定去学格物学,在石季明看来就失去了投资的价值,自然就懒得再和自己联系了。
  而且他做的还非常绝情,连劝说都没有做,直接就放弃了。
  此时他才真正的明白什么叫亲疏远近。
  ……
  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反而更加坚定了王堂去学习格物的想法,他不在犹豫当即就找到了最熟悉的欧阳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你说你想去格物院?”欧阳通惊讶的道。
  “对,恳请先生帮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