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之所以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只是不想趟这一趟浑水,尤其是在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件事情是谁做的情况下。
事实上这件事情是谁做的不重要,有没有证据也不重要,李世民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或许那些承国的太平皇帝要顾虑手下大臣的想法,做事要讲究证据,要顾虑这顾虑那。
但对李世民这种类似于开国君主,又处在权力最巅峰,真正乾纲独断的皇帝来说,他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宰相权力很大,想立想废想杀都是一句话的事情。
汉武帝能把全国的大臣杀了一轮又一轮,依然能打败匈奴立下大汉万世基业。李世民此时的权势不亚于汉武帝,甚至还有所超过。
汉武帝到了晚年杀的连他自己都没多少人可用了,但李世民到现在都没有大开杀戒,他的心腹和能臣都在。
整个庞大的大唐帝国真的都在依着他的想法在运转。
褚遂良真的不知道这个问题吗?他是知道的。
让人给岳山制造一点小麻烦,羞辱他一下落他面子,这些事情其实都不大。岳山自己估计都不好意思闹大,就算他闹大了皇帝也不会在意。
因为皇帝不希望手下的大臣关系太和睦,他正式抓准了这一点才敢这样做的。
只是他千算万算都没算到会出了李大亮的事情。
李大亮是跟随皇帝打天下的老臣,清廉、忠心、有能力,是李世民的心腹重臣,他一死性质就全变了。
现在已经不是他和岳山之间的矛盾了,而在于皇帝如何看待李大亮的死。
他知道李大亮死的时候心就沉到底了,只是人都有侥幸心理,他试图撇清关系度过难关。
等他们所有人都离开,一个人从柱子后面走出来匆匆进入大殿,把刚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陈述了一遍。
李世民挥挥手让人退下,独子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
过了许久突然说了句:“去夏国公府把晋阳接回来吧,就说皇后想她了。”
赵蒙心中一惊,但面上却神色如常的道:“喏。”
……
岳山知道李淑被接走的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天后了,虽然很奇怪这次怎么走了那么长时间,但实在太累就没放在心上。
这些天他忙着李大亮的后事一刻都不得休息,现在终于顺利入葬他也可以松口气了。
之所以拖这么久,倒不是古代有这方面规矩什么的。主要是李大亮的儿子和孙子都在外地,要等他们回京。
这些天他别说回家,连博物院的工作都全权交给了陈煜处理,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样子了呢。
算了,先不想这些了,好好睡觉再说。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被忽略了,心里一直不得安生。
躺了一会儿实在睡不着,他干脆也不睡了,就这样躺在床上闭目回想这些天发生的事情。
博物院……工部,李大亮被气吐血,李世民过来见了最后一面……和李世民聊了一会儿。
他终于想到哪里不对了。
当时李世民说要把太子叫回来这么这么多天都没动静?这不是他的风格啊。难道又有别的想法了?
还是说当时他只是随便说说的?
仔细把当时两人的对话回想了一遍。
李世民先感慨老了,然后问他的寿命,我说有气运护体看不到。
这里没问题。
他后面问了什么?
好像是停了一会儿突然说要把太子叫回来……
等等……犹如一道闪电劈过,破开了眼前的迷雾,他瞬间把一切都联系了起来。
他猛的从床上坐起,喃喃的道:坏了,坏大事儿了。
李世民说把太子叫回来做什么?把一些长远的计划和国策教给他,不让这些计划因人而废……
这像什么?像是交代后事,只有交代后事才会说这样的话。
作为一个听众,听到这句话应该是什么反应?
如果说这话的人春秋鼎盛还能活很多年,肯定会劝他:你还不老,考虑这些事情太早了点什么什么的。
如果这个人年老体衰没几年好活了,你会怎么说?
大部分人都会宽慰几句,然后赞同他的想法。
当时自己是怎么回答的?
说他有远见……就是变相的同意了。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苦笑起来,没想到心惊胆颤防了这么多年,还是被李世民给诈出来了。
果然,久守必失。
那么一切都可以解释的通了,当李世民知道自己没几年可活的时候会怎么想?对自己这个骗了他许多年的人会是什么态度?
已经不需要想太多了,从他把晋阳公主叫走就知道是什么心情了。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和皇家羁绊太深,这会儿估计已经人头落地了。
就算现在自己的人头也不是那么的安稳,随时可能分家。
想到这里他再无一丝睡意,起身点燃烛火来到隔壁书房。
李丽质前几天被查出喜脉,他刚处理完丧事,按照民间的规矩这几天最好别近孕妇的身,所以两人是分开睡的。
坐在书桌前,把穿越后所发生的一切都回忆了一遍。
野外偶遇是一切的开始,本来想混个贵族爵位平平安安过一辈子,结果越陷越深。
位置站的高了经历的多了就想做点什么。
就创办了书院,尝试从思想上改造这个时代,搞各种发明……一直到今天。
他以为自己隐瞒的很好,几乎消除了身上的神棍痕迹,没想到被李世民几句话就给诈了出来。
他本来以为自己会很害怕,可是事实上并没有,他的心情出奇的平静。
荣华富贵享了个遍,还娶了才貌双全的媳妇,儿女双全……说起来真的没什么好遗憾的了。
唯一遗憾的可能就是还有很多很多的想法没有写成书,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
看了看书桌上刚写了开头的汉武大帝,还有左手边书柜上满满一书柜的各种手稿,他满眼的不舍。
“吱呀!”这时门轴转动的声音响起,他抬头望去发现是李丽质。
“你怎么还没休息?”
“这也正是我想问哥哥的,你不是很累了吗,怎么还没休息?”
“睡不着,起来看会书。”
“我也睡不着……哥哥不在我睡不着。”
“不怕我身上的煞气啊。”
“你可是神仙子弟,什么样的煞气敢停留在你身上啊。”
岳山笑了起来,道:“你呀,走吧,我们一起去休息。”
李丽质甜甜的笑道:“不用,哥哥你忙自己的就可以了,我自己去里面睡,知道你在身边我就能睡得着了。”
“这样吗,那行吧,你快去睡吧。现在你可不是一个人哦。”岳山还是起身把她送到里面的房间,把她送到床上盖好被子,抓着她的手说道:
“睡吧,等你睡着了我在去忙。”
“哥哥你真好。”李丽质闭上眼睛缓缓睡去。
看着她嘴角那意思幸福的笑容,岳山心中充满了暖意。
等她睡着,岳山的神情已经恢复了平静,比平时又多了几分坚定。
不管后面李世民会拿他怎么样,现在他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多陪陪家人,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抓紧时间把想写的书写下来。
实在写不完的话,就把手稿交给王绩吧,让他头疼去。
在学术界他最相信的只有王绩,连冯易陈仲两个徒弟都不行。
说起两个徒弟,冯易带着老婆天南海北四处游玩,一年也回不来一趟。孩子一个扔给冯箩筐两口子带,一个给许家那边带,特别不负责。
陈仲就完全相反,这些年一直在辽东总督府工作,已经是李承干的心腹干将。
所以说这俩没有一个能继承他的学术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这个老师也挺失败的。
坐在桌子前,岳山开始思考先从哪部书开始写。
并没有纠结多久,就从手头上这部汉武大帝来写就可以了。
指不定千百年后就是四大名著之一呢,如果再算上金屋藏娇,后世要是评四大名著,搞不好自己能入选两部。
想想都让人激动。
第771章 会议和甲骨文
第二天岳山去博物院检查了一下工作进展,非常的不错,甚至比他自己在的时候还要好。
“这些天我们共招募了一百二十一名能人异士,二十三名是原工部的工匠,三十名是书院格物院的出身的士子,其余皆是从全国各地自发赶来报名的人才。”陈煜着重介绍了招人的成果:
“其中最为出色的当有七人:冯槐游,远高昌国人,祖祖辈辈皆以修筑坎儿井为生,最善挖掘坑道。”
“钱保玖,泉州豪商钱家第四代长孙,自小岁其曾祖父钱多多游历天下,对各地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娴熟于胸。”
“李斐,前朝知名造桥匠师李春的后人,继承了乃祖的技艺,造桥技艺高超。”
岳山眉头一挑,道:“等等,李斐是李春的后人?可证实了?”
陈煜肯定的道:“有路引为证,且他来的时候还带着一车造桥的书籍。”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