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唐 (步兵长)


  “他去军校也是为了学习本领更好的保护您,如果您拒绝他,恐怕他会无法接受。”
  岳山道:“呸,孩子小时候懂什么,就是你们两口子在背后灌输这种愚蠢的思想,真是气死我了。”
  岳山虽然自己家没有养那种死士培养家生子什么的,但对于这种风气非常了解。
  选忠心有能力的奴仆,用恩情拴住他们,让他们祖祖辈辈都为家族效忠。
  现在徐山鹰干的就是这种事情,从小给自己儿子灌输这种思想。
  只不过徐山鹰是岳家的家将,不是奴仆。
  死士、奴仆、家臣家将和幕僚是不一样的。
  死士就是一次性用品,奴仆就是仆人,幕僚就是外聘的军师。
  家臣家将的地位介入奴仆和幕僚之间。户口是民籍,法律上是自由的,但会发誓效忠并签下契约。
  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但又和主家息息相关,算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家臣家将是很多平民改变自己家族地位的捷径,多少人都求之不来的好工作。
  就像是徐山鹰,他当了岳山的家将,他的长子俆瑜独立出去扛起徐家的门楣。他的次子也就是徐猛继承他的家将地位,继续享受岳府带来的特权。
  徐猛可以利用岳府的权势,反过来帮助兄长扩大家族势力。
  当然了,因为俆瑜是岳山的义子,不需要别人帮忙,岳山自己就会帮他。
  但在别的权贵家里,家将家臣一般都是这么干的。
  这也是为什么权贵很少愿意收家臣家将的原因,搞不好真的会被人当成孵蛋的母鸡给利用。
  岳山是相信徐山鹰的,让徐猛给他当家将没有那么多的私心,就是想报答他的恩情,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是不能接受这种事情的发生。
  他是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向的,这些东西都会被扫进垃圾堆,并不想搞这一套。
  再说徐猛也是他看着长大,有感情在里面。这孩子非常有军事才能,把他留在家里太屈才了。
  他知道自己劝不住徐山鹰,只能无奈的道:“行了,这件事情我自有打算,咱们以后再说。”
  徐山鹰还想说什么,但见他态度坚决也不敢真的把他惹恼,嘴巴张了张还是没敢在出声。
  到了博物院,吏部派来的官员果然已经等在这里了。
  二十个人,都是前两年通过科举考上来的士子,见到岳山这个传说级的人物非常兴奋。
  和他们打过招呼之后,岳山就按照计划给每个人都临时分配了工作。
  把这些人安排妥当之后他才返回家中,把那本甲骨文的书籍拿出来开始翻阅。
  他也想知道这些人的研究成果到底怎么样。


第766章 甲骨文汇编
  这两年,文字研究院悄悄的对河南道发现的殷商遗址进行了几次挖掘。
  挖出骨片一万余枚,陶器和青铜器上百件,获得单字三千三百一十六个。加上岳山提供的参考,共破译出两千一百个。
  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前世的总破译数量。
  有人或许会说了,太扯了,那么多专家学者百十年才破译两千字,你们两年就破译两千一百个,怎么可能。
  还真有可能。
  第一个原因自然是有岳山提供的一千多字的现成翻译做参考,这一千多字已经知道答案,只要反推过程就可以了,没有多大的难度。
  第二个原因是提前一千三百年发现甲骨文,甲骨、陶器、青铜器等保存的更完整,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第三个原因还是提前一千三百年发现所带来的优势,许多文字知识和相关质料都没有失传,为研究甲骨文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破译甲骨文最好的参考资料其实是金文,因为金文是直接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双方的关系非常深。
  从金文反推甲骨文,会变得比较容易。
  至于金文,是从商末到秦始皇一通六国时期中原诸国使用的文字。
  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时期才被小篆取代。
  到了清末时期中国文人开始重视金文的时候,它已经失传。
  经过收集整理只找到了不到四千个,还没有甲骨文的数量多,也只破译了两千多个不到三千。
  离甲骨文最近的金文失传,是甲骨文破译工作陷入困境的关键因素之一——中间出现了断层。
  而唐朝时期,依然有大量的先秦文献流传下来,关于金文的记载很丰富,甚至有些人还能进行辨认解读。
  所以在唐朝时期研究甲骨文,真的比二十一世纪更方便。
  这还是文字研究院闭门造车的结果,一旦把这个消息公布出去,集合全大唐学者的力量,只会破译的更快更多。
  能不能把甲骨文全破译了不知道,但肯定比前世要破译的多的多。
  岳山手中的那部书就是文字研究院关于两千一百个破译甲骨文的汇编。
  书编写的非常严谨,每一个字都找到了线性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甚至连不同时期的含义都进行了讲解,非常详尽。
  这部书有五本,前面四本是介绍单个文字的,后面一本是整理出来的甲骨文章二十篇,还有翻译。
  这二十篇有占卜祭祀用的,有记事文章,很丰富。
  事实上发现的文章远不止这些,之所以只记录二十篇,是因为只有这二十篇的翻译比较完整。
  为了避免争议,不能完整翻译的暂时就不发了。
  看完之后岳山非常满意,这本书让他来写也就这样了,甚至还有所不如,毕竟他不是专业研究文字的。
  书名也想好了,没有取什么花里胡哨的名字,简单直白:甲骨文汇编。


序言采用的也是半文半白的风格,介绍了甲骨文是怎么发现的,又是怎么展开研究的。
  还有甲骨文发现的意义,号召大家保护好甲骨文,并一起研究什么的。
  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也没有说什么大话,就是简单直白的介绍。
  他认为这部书最精彩的就是甲骨文本身,别的没必要搞那么花里胡哨。
  把这些事情处理好天色已经不早,去孩子的房间给他们讲了一篇童话故事把他们哄睡着。
  只是讲故事的时候多了一个大孩子听众,李淑,现在她是一千零一夜的代笔。
  故事还没讲完两个孩子就已经睡着了,不过岳山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讲了下去,后面都是讲给李淑听的。
  等故事讲完,两人才各自离开。李淑回去整理润色今天的故事,岳山则去找自己媳妇。
  毕竟都准备要二胎了,不找媳妇怎么生啊。
  第二天他拿着那本甲骨文汇编去了皇宫,把计划给李世民通报了一声。
  前面已经说过,甲骨文的事情具有很深的政治意义,朝廷必然是要大做文章的。
  提前给李世民通气好让他做好准备。
  得知这个消息李世民道:“这个时机不错,恰好赶上重启分封,又多了一个理由。”
  岳山说道:“我也觉得这个时机不错,不过朝廷还是要做好准备,甲骨文一旦问世恐怕会引起很大的震动。”
  李世民道:“有震动好,最好能让士族乱起来,这样朝廷才有机会打击他们。”
  岳山道:“这次必然会对士族造成重大打击。他们不是一直讲究复古吗,抱着一本《礼仪》当圭臬。现在我们把殷商的礼仪翻出来了,看他们有什么话说。”
  李世民担忧的道:“不会导致国朝礼仪混乱吧?”
  岳山道:“民间自有一套礼仪标准在流传,和《礼仪》记载的周礼已经大不相同。包括现在朝廷使用的礼仪和《礼仪》这本书差别也非常大。”
  “这次动摇的也只是士族坚持的那一套,波及不到民间和朝廷,您尽管放心。”
  李世民松了口气道:“那我就放心了。”
  岳山继续说道:“前两年孔尚书就已经开始着手整理大唐的礼仪,准备用唐礼取代《礼仪》,我估计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李世民道:“这件事情我知道,他还拿那本书给我看过。这两年朝廷的各种庆典都是按照他整理出来的唐礼来施行的。”
  孔尚书就是孔颖达,去年凭借着《唐礼》成为礼部尚书。
  李世民立志超越秦皇汉武,不只是在武功上,文化上也一样不能落后。
  始皇帝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汉武帝统一思想,那他也要做出重大突破。
  任何文学上的突破都会受到他的重视,《唐礼》自然也是如此。试想一下后世都用唐礼,这是多么大的成就。
  而唐礼这部书,就是孔颖达收集民间和朝廷的各种礼仪规矩,结合他所学整理创作而成。
  是完美符合新学思想的一套礼仪。
  一句话,实用。
  该复杂的时候很复杂,该简单的时候超级简单。
  比如皇家祭祀、庆典等重大场合的礼仪就很复杂,因为这种场合确实需要礼仪衬托。
  关键是这种大型活动一年才举行一次,繁琐点也无所谓。
  平时上朝的礼仪就很简单,继续保持了见皇帝、接圣旨等等都不用下跪的优良传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