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是甲骨文吧。
虽然他这个历史老师的知识面很不合格,但对甲骨文还是知道一些的,甚至可以说知道的还比较清楚,历史上最早就是从龙骨上发现的甲骨文。
现在又是龙骨又是纹路,让人很难不往这方面联想。
要真是甲骨文被发现,那可真的是轰动天下的大发现。
“院长……院长……”就在这时他听到有人在喊他,回过神才知道自己跑神了,歉意的朝何大春笑了笑。
“抱歉,刚才想起了一些事情,你继续说。”
何大春这才继续说道:“我就把这些纹路誊抄下来,发现很像是一种文字……然后就告诉了院正,大家也一致认为像是文字,但又不敢肯定。所以院正才把您给请了过来。”
岳山激动的催促道:“你誊抄的东西呢,拿给我看看。”
“这就是。”何大春指着桌子上的一沓纸说道。
岳山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桌前,当看清楚纸上的符号的时候,一颗心激动的都快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
“甲骨文,真的是甲骨文。哈哈……”
他失态的样子把众人吓了一大跳,虽然发现一种从未见过的文字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但也不至于高兴成这个样子吧。
中原大地可是出现过许多种文字的,先秦时期甚至一个国家就有一种文字。
岳山把那些纸拿起来一一翻看了一遍,越看越兴奋,最后高兴的手足舞蹈。
是甲骨文,他熟悉了。和前世在书上以及网上看到的差不多,甚至还看到了好几个他认识的字。
见他越来越亢奋,众人都露出担心的表情,别得失心疯了啊?众人的目光都看向孙思邈,让他想想办法。
“咳咳……”孙思邈干咳几声,说道:“院长,院长,这些字你认识吗?”
岳山顺口就回道:“认识一部分,这是甲骨文,殷商时期的文字。”
殷商的文字?
众人虽然都很惊讶,但并不是很了解殷商文字意味着什么,所以并不是很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兴奋。
这年头还没有考古学,也没有人质疑夏商的存在,而中原文明已经淘汰了许多种文字。在他们看来,这个殷商文字也不过是被淘汰的诸多文字之一罢了。
他们平淡的反应让岳山有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那种兴奋感也消退了不少。这种喜悦必须和懂行的人分享才更加快乐,和不懂的人说,太难受了。
这种感觉他太熟悉了,前世他对甲骨文就很感兴趣,买过几本相关的书籍。
和身边的人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基本没人感兴趣。甚至有人直言,不就是殷商的文字吗,有什么可研究的,持这种态度的人还不少。
无奈之下他只能在网上和人讨论。
二十一世纪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古代,所以他只是无奈的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关于夏商周的历史传说很多,但至今为止我们见到的实物仅限于周朝。夏商二朝只存在于传说之中,没有任何的实物证明他们的存在。”他尝试着解释了几句道:
“有了龙骨和甲骨文,就能证明殷商真实存在过。还能通过这些文字来研究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情况。”
众人面面相觑,一个人忍不住道:“夏商周的存在还需要证明吗?那么多书籍都记载了。”
不少人都点头表示也是这个想法。
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个想法,何大春就说道:
“夏商周的存在确实不需要质疑,但关于那段历史的记载太少。现在有了甲骨文就能更纤细的了解,说不定能让大唐实现三代之治的盛况呢。”
剩下的一部分人也都连连点头,三代之治就是儒家幻想中的完美世界。
只是关于三代的记载太少,没有人知道那个时期是什么样子的,只能凭空想象。现在有了文字,说不定还真的能实现三代之治呢。
想到这里大家也都兴奋起来。
岳山暗中摇头,虽然大家都开心,但开心的原因不一样啊。
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华文明实在太重要了,它证明了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从未断绝过。
证明了华夏族群就是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而不是外来人种。证明了这片广袤的土地自古就为我们所有。
只不过孙思邈等人还不了解这些,他们只是觉得这些文字有可能帮助大唐实现三代之治才感到高兴。
不过不管怎么说,提前这么多年发现甲骨文都是一件好事情。
史料记载最早发现殷商古物是在宋朝时期,发现的是青铜器。
然而事实上国人最早发现殷商之前的古物肯定不是宋朝,或许每一个朝代都有这样的古物出土。只是不被当时的人重视,被顺手给毁坏了。
青铜器还好说,那些陶器等器皿的碎片估计直接就被当成垃圾给毁了。
还有书写文字的甲骨,这东西更没人在意,被人捡到了也会当垃圾丢掉。
被当成药材吃掉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毕竟龙骨是一味中药材,传说中可以治百病。
而所谓的龙骨就是古代埋藏在地下的动物骨骼。河南山东陕西地界发现的龙骨很大一部分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
中国使用龙骨当药材的历史可以追述到一千多年前,期间不知道有多少殷商甲骨就这样被磨成粉吃进肚子。
有人根据人类活动痕迹以及殷商遗迹考古推测,起码有几十万片甚至更多……只要想想都会觉得心如刀割。
现在他穿越到了唐朝,自然要想办法保护它,让甲骨文早日重见天日。相信有了这多出了几十万片甲骨,会有助于对甲骨文的破解。
而有了这些甲骨,也会让殷商的社会重现于世,说不定还能找到记录殷商之前的历史的记载。
想到这里,岳山马上就吩咐道:“吩咐下去,把所有这种甲骨都收集保护起来,不惜一切代价。”
何大春马上道:“喏,我这就吩咐下去。不过光靠我们的力量恐怕还力有未逮。”
岳山道:“嗯,我会让书院一起帮忙。对了,把你发现的那些甲骨取几块装好,我马上去见圣人。”
听到要惊动皇帝,众人也变得更加严肃起来。何大春马上取来几块比较完整的甲骨小心的放在一个盒子里。
岳山再次叮嘱他们抓紧收集甲骨,然后才急冲冲的离开。
回家之后他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把何大春抄录的甲骨文对照记忆一一进行翻译。
刚才就说过,前世他对甲骨文就很感兴趣,了解过它的历史。私下买了许多书籍,还买了一本甲骨文‘字典’,网上也没少何人讨论。
前世史学家和文字学家破译了两千余甲骨文,每一个他都对照过。原因一方面是喜欢,另一方面是看看能不能赚点外快。
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出悬赏,凡是能破解任何一个未知甲骨文的,奖励十万。
他想发一笔横财也装模作样的研究过,甚至给博物馆的邮箱发过邮件。可惜,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到他穿越那一天,据说才有两个人获得过这十万块的奖金。
虽然他没研究出什么东西来,但别人研究出来的他看过。
有一年高考有古文爱好者用甲骨文写了一篇作文,获得满分。他也偷偷的写了一篇发到网上,结果被不少人喷。
但不管怎么说,能用甲骨文写作文说明他对这玩意儿是真的有一定了解。虽然长时间不用很多都已经忘记了,但对照甲骨文还是能想起大部分的。
何大春抄录的这一片甲骨文大约有一百三十个字。
为什么用大约呢,因为这些‘字’里面或许有保存原因形成的裂纹而非认为刻上去的甲骨文,这些都要经过仔细考证对照才能确定。
但这一百三十多字有四分之一他能准确翻译出来,还有十来个字印象有些模糊了只能大致猜测是什么意思。
剩下的也不知道是何大春抄错了还是被刮花了,看上去似是而非,认不出原本的形状。
但有这些字就足够了,相信李世民会很乐意看到这种东西的出现。
他以炎黄后裔华夏正统自居,连纪元方法都改了。现在来自于殷商的文字和古物在这个时代问世,其中的政治意义太大了。
第二天一大早岳山就带着老婆孩子乘坐马车前往皇宫。
路上经过一处工地,正是一群人在修筑铁路。
这条铁路的起点是蒸汽机厂,连通长渭线。修好以后来自全国各地的钢铁可以走黄河进入渭水码头,然后经长渭线铁路直接运送到蒸汽机厂。
而蒸汽机厂制造好的蒸汽机也可以经由这条线送到船上运输到天下各地,制造的火车也能直接送上铁轨。
如果是平时岳山或许会有兴趣下来和大家打个招呼聊一聊,今天他心里装着事儿已经顾不上什么铁路不铁路的了,一个劲儿的催促快一点。
李丽质自然看出了自家郎君有事儿,但她只以为是朝廷有什么大事需要他去处理,就没有多问。
一路到达皇宫,不巧的是皇帝还在上早朝,他只能带着一家子去了勤政殿长孙无垢那里,恰好武畅也带着李象在这里。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