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他终于确信了,此时此刻岳山表露出来的对孩子的炙热感情是做不得一分假的。
这也意味着他终于准确抓住了岳山的弱点。
这两个孩子来的好呀,丽质又为皇室立下了大功,李世民心中想道。
辽东四道总督皇太子李承干到达辽东和清水候岳山喜获麟儿这两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辽东四道。
李承干这边是接洽工作,接见当地权贵拜访,总之就是忙个不停。不过他是甘之若饴,包括他那些跟班也都和打了鸡血一样。
好不容易获得一次施展才华的机会,必须要做的漂漂亮亮的。正面自己的价值,也给李承干争光。
岳山那边也是门庭若市,认识的不认识的都送了一份礼过来。就输高句丽的那些降将降臣最积极,连百济、新罗、靺鞨诸部、契丹等藩属势力都送了不菲的礼物。
比如渊盖苏文送了一对小马驹,说是拥有传说中的汗血宝马的血统。
就算岳山这种对马匹不怎么感兴趣的人都知道汗血宝马的血统是多么珍贵,有心想要退回去。
但渊盖苏文也够绝的,直接找到李世民说了这件事情。李世民就传下口谕让他收下这两匹马,他才不得不收下。
之后又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李承干正式接管了辽东四道的工作。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李承干在上任三天内就把这三把火给烧完了。
上任第一天他就发布了‘告辽东四道全民书’,大意是承诺会好好治理此地,进尽快恢复秩序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之类的。同时要求大家配合官府的工作云云。
第二件事情就是立下了十杀令,杀人、奸淫、造反、为寇、劫掠等十项罪名一旦发现证实,全部死刑。
正所谓乱世当用重典,辽东四道和乱世也差不了多少。现在看起来稳定是因为大唐军队尚在,等主力撤走,牛鬼蛇神必然会跳出来。
用大唐律太繁琐也不足以震慑住这些人,反而是这种最简单直白的‘十杀令’啊之类的更管用,而且也有助于百姓理解。
第三件事情就是约见了高句丽周边所有势力的首领,和他们约法三章。
一方面告诉他们大唐没有对他们下手的兴趣,让他们放宽心;二方面是警告他们别搞见不得光的手段惹是生非,一旦让他抓住把柄,高句丽就是下场。
当然了,光靠嘴皮子是没办法约束这些藩属势力的,必须要给他们甜头才行。
李承干承诺会在辽东四道广开互市,所有势力都可以来这里进行交易,并且还说会开放小批量的铁器交易。
互市/榷场对于这些藩属势力的重要性就不再赘述了,随便翻翻史书就知道了。
反正听到李承干要在这边开互市,还允许交易铁器,契丹、靺鞨诸部等等势力马上就跪了。
表示他们会像对待天可汗一样对待太子殿下,还说谁敢在这里搞事儿影响互市运行他们就把谁给灭了。
对于李承干的这一套组合拳,李世民非常的满意,感叹有他三分的风采了。
岳山听到后啥都没说,给了他一个‘你自己体会’的眼神。不过对李承干的这三把火他也很佩服,确实都烧在了点子上。
最精髓的就是用互市和铁器稳住了这些藩属的势力,只要李承干自己不食言而肥,这些藩属基本上不会搞事情。
毕竟对于大多数势力来说,能通过正常交易获得各种物资,没谁愿意冒着死亡的风险去抢劫,尤其是对象还是大唐这样的巨无霸。
稳住了这些藩属势力,剩下内部的事情就好解决了,那些少数忠于高句丽的残余根本就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说的残酷一点,就算没有办法把他们一一甄别出来,也可以把这一片区域的百姓全都迁到关内去。
到了关内,这些残余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使不出来,只要他们敢动就是死,过上几年等他们心气儿被磨平那就是大唐的子民。
确定李承干有能力稳住局势,李世民终于下令班师回朝。
不过并不是所有军队都撤走,这是不可能的,必须要给李承干留下足够震慑各方的军队。
陆军方面留下了八个折冲府,又在武茨县(丹东市丹东港附近)设立了辽东水师都督府,下辖四个折冲府。
人员和船只从棣州水师调拨。没办法,谁让棣州水师的实力最强船最多,棣州造船厂也是大唐最大的造船厂。
泉州那边的造船厂实力也很强大,但他们主要以造商船为主,制造战舰的能力还是棣州造船厂更胜一筹。
当然了,作为一个穿越者,岳山是很清楚北方还有一个天然良港,前世还被评为全球十大天然良港之一。
那就是旅顺。
不过此时这里叫马石津,之前这里被高句丽侵占,现在拿回来了自然不能放着不管。岳山请示过李世民之后,就让刘仁轨负责把这里打造成水师基地。
有了这么多军队在手,李承干只要不是草包都不会出什么事儿。
之后大唐君臣就带着大军和战利品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第718章 海军现状
数十万人的庞大队伍自然不可能一起走,李世民带着部分人从武茨(丹东)港乘坐海军战舰走水陆回京,大部队则从陆路南下。
这不是李世民第一次见到大海,却是他这辈子第一次乘船在大海上航行。站在船头迎着剧烈的海风,他心中充满了豪气。
尤其是刚刚以最小的代价灭亡高句丽,更是让他志得意满。
“这万里海疆也必将臣服于我大唐的脚下。”
“好,圣人这话说的我老程热血沸腾,恨不能马上和敌人搏杀一番。”程咬金这拍马屁的本事确实很高,几乎瞬间就给接上了。
“大海果然波澜壮阔,让人心生豪情。”李绩也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跟着赞美。
岳山则和大家不同,他一直在打量脚下的船只。
“这艘船的数据是多少?”岳山问道。
“长九十四米,宽二十一米,可以装乘……这是经过船厂几年验证得到的最优结果。船身在宽一些会影响速度,在窄一些容易被船帆带动倾覆。”刘仁轨介绍道。
岳山点点头,难怪这次他看到的船和第一次来棣州的时候见到的船不一样。具体来说就是,最早的船太胖了,现在的船更加细长。
原本大唐没有专用的航海船只,都是内河船。船底是平的,还尽量造的宽一点,能装载更多的东西,走起来也更平稳。
当然也有行驶速度快的快船,只是个头会比较小。
棣州水师创立后岳山就让船厂的人研究专用于海上的船只,现在看来那些人确实没有辜负他的信任,摸索出了适合的船型。
“还有没有比它更大的船只?”
“还在试验,不过很难。船越长对龙骨的要求就越高,虽然可以靠增加宽度来缓解龙骨的压力,但如此一来会导致船速下降严重。”刘仁轨说道:
“我们曾经造过一艘一百二十米长,三十五米宽的战船,实际战斗能力远不如脚下踩的这一艘。”
“尤其是我们把火炮安装在战船上之后,以前那种臃肿的船只几乎沦为了靶子,只有挨打的份儿。反而这种速度和载重兼顾的战船,战斗力更加强大。”
“不错不错。”岳山高兴的连连赞道:“这些年你们在棣州干的非常好,远超我想象的好。”
“老师谬赞了,都是您打下的基础好。”刘仁轨谦虚的道。
“不用谦虚,你的功绩大家都看在眼里。”岳山道。
“这个型号的船只总共造了多少艘?”
“总共造了八艘,还有两艘正在建造。其中两艘给了申城水师,一艘给了泉州水师,一艘给了广东水师。原本我们有四艘,不过前几天又调拨了一艘给武茨水师,就只剩下三艘了。”刘仁轨道。
“嗯,恐怕那两艘你们也留不住。”岳山笑道。
这种大船在这个年代就是战略武器,朝廷不可能全放在一支战队手里。必然会补充给其他水师,让几支水师的实力保持在均衡水平。
说到这里心中一动,道:“回去之后暂停帆船的研究工作。”
“为什么?”刘仁轨不解的道。
“蒸汽机你应该听说过吧?”岳山道。
“听说了,是老师您发明的,堪比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刘仁轨道。
“如果把蒸汽机安装在船上,你觉得会如何?”岳山问道。
“啊?这……真的可以吗?”刘仁轨惊喜的道。
他虽然没有见过,但也听说过蒸汽机,据说是靠烧开水提供动力。要是真能安装在船上,那……
“行不行要研究过才知道。离京的时候我从朝廷要了五百工匠,这会儿应该都掌握蒸汽机的制造技术了。回京后我会调派一批去棣州造船厂,你好好安置他们。”岳山道。
“喏,必不会让老师失望。”刘仁轨兴奋的道。
谈过这件事情,岳山话锋一转又道:“你在棣州水师任职时间太长了,朝中不少大臣已有微词,你要做好调动的准备。”
“悉听圣人安排……不过,老师可知道要把我往哪里调?”刘仁轨道。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