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唐 (步兵长)


  佛教可以打压可以改造,没必要强行消灭。
  再说了,华夏文明最大的优势就是包容性,可以吸收各种外来文明为我所用。佛教自有其优秀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的吸收就可以了。
  ……
  通过佛教的宣扬传播,岳山彻底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就算三岁小孩都知道大唐有一个活神仙叫岳山,他法力无边辅佐明君。
  而积善行德泽被后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相信。
  尤其是那些有钱的大户,原本他们对什么积阴德嗤之以鼻的,但这会儿也开始将信将疑。
  反正家里有钱要不就拔一根毛试试?
  于是大唐突然多了许多修桥铺路的大善人。这么做能不能积阴德不知道,但因为他们突然的善举着实收获了不少百姓的赞美声。
  那些大户人家听了之后心里非常舒坦,觉得原来被人真心实意夸奖是这么开心的一件事情,这根‘毛’拔的值。
  且说李丽质有喜的事情传出后岳山就更加忙碌了。
  有关系没关系的人都来道喜,让他着实过了个热闹而又忙碌的年。
  除了他自己要当爹,还有一件喜事,冯易找对象了。
  这太出乎岳山的意料了,他以为应该陈仲先结婚,没想到居然是放荡不羁号称不想受约束的冯易。
  而且他的对象身份还不一般,湖北道最大的世家俆氏嫡女。
  这徐家的女儿有什么魅力?专门驯服浪荡子的吗?
  李白为了徐家女差点入赘,自己这个徒弟才去湖北道不足一年就被勾走了。
  了解过详细情况之后也不得不说,缘分呐。
  冯易奉命去湖北修建书院,自然免不了和当地世家打交道,从而结实了徐家的许圉师。
  大家一叙旧发现还是同年,关系马上就不一般了。
  许圉师那叫一个热情,见天就邀请冯易做客参加宴会,还动用家族力量帮助修建书院,扩散影响力什么的。
  冯易能猜到他的目的,想通过自己巴结师父岳山。不过他也没有拒绝,只要没有坏心巴结就巴结呗。
  而且接触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许圉师也是个有真材实料的人,渐渐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觉,慢慢的成为了朋友。
  然后就认识了许圉师的嫡亲妹妹……徐家家学渊源,这个女孩从小就接受名师教导也是有名的才女。一来二去……就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岳山还能说啥,亲自写了一封书信感谢徐家的帮助,又置办了丰厚的礼品送给他们。同时还给孟家家主孟曜写了封信,让他当媒人去下聘。
  世家规矩多,就算情投意合想娶他们的女儿也不容易,大诗人李白不就当了半个上门女婿才娶了许圉师的孙女吗。
  凭冯易的出身,是不可能娶到许圉师的亲妹妹的。但他背后站的是岳山,现在又是黄鹤书院的院正,情况就反过来了。
  但人家毕竟是女方,身为男方该有的规矩是一点都不能少的,否则就成了侮辱人了。
  比如下聘,媒人身份低了都不行,起码也要是个名宿,最好也是世家出身。
  而且媒人还必须要以岳山的名义上门才行,冯易父母的身份都显得低了,冯易自己就更不行了。
  这两点才是最重要的,给多少聘礼反而成了次要的。要是岳山亲自登门替徒弟说媒,倒贴聘礼徐家都愿意。
  岳山自然不可能亲自登门,不是他拉不下那个面子,而是离的太远去不了。
  刚好新学名宿孟家家主孟曜就在湖北道任职,他的身份非常合适当这个媒人,岳山就给他写了封信让他出面。
  这种喜事孟曜自然不会拒绝,和徐家沟通了一下挑了个黄道吉日上门下聘,婚事就此定下。婚期被岳山订在了明年初夏。
  原本徐家怕夜长梦多想尽快完婚的,只是徐姑娘才不到十五岁,明年夏天才满十六。岳山一直提倡女子十六岁结婚生育,自然不会让自家徒弟带头违反。
  为此岳山还亲自写信做解释,涉及到政治理念问题,徐家也知道轻重同意了这个婚期。
  不管怎么说,通过这件事情他们家族终于和岳山搭上线了,这才是最大收获。
  冯易的父母得知自家儿子订婚了,还是大户人家的女子,那叫一个高兴。逢人都要显摆显摆,没多久四姓坪家家户户都知道这件事情了。
  然后就引起了另外一户人家的不满,那就是陈仲的父母。
  两家孩子同时拜师学艺,同时考中进士,同时去的两湖道做事,怎么冯易就突然和大户人家的闺女订婚了?
  陈仲你个混蛋在干啥?
  陈父陈母接连写了好几封信给陈仲,责问他什么时候结婚。
  两口子还跑到岳山家旁敲侧击的说这事儿,听那意思是让岳山帮忙催一催,或者直接帮陈仲介绍一个更好。
  岳山被闹的有些哭笑不得,耐着性子安抚了两人,然后就把这件事抛在脑后了。
  陈仲又不是小孩子了,为人也特别执拗,强迫他取个不喜欢的对谁都不好。
  还是让他自己碰去吧,碰到合适的了最好,实在碰不到过几年在给他介绍也不晚。
  时间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二月份,大唐不在隐瞒自己的意图,开始往北方调集大军。
  枢密院一道接一道的指令发出,先后二十个折冲府被调往幽州前线,棣州水师全员待命,申城也抽调了主力舰队北上。
  到了这个时候再傻的人都知道大唐要做什么了,高句丽的使节马上就慌了,一边往国内传递消息一边请求面见李世民。
  李世民已经决定要御驾亲征,自然没有和他们虚与委蛇的打算,直接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除了高句丽,慌得还有百济的使节,他们一直和高句丽不清不楚藕断丝连,生怕大唐把他们一起给灭了。
  同样是一边往国内传递消息,一边求见李世民。
  本来李世民出于求稳的考虑想安抚一下他们的,不过被李绩给阻止了。
  “百济不忠不义之辈,对我大唐缺乏敬畏之心,刚好趁此机会给他们一个教训。”
  “如果他们和高句丽勾结在一起对抗大唐怎么办?”房玄龄道。
  “那就搂草打兔子顺手把他们也一起灭了。”李靖霸气的道。
  李靖当了许多年的枢密使,因为地位特殊他一直低调隐忍。原本历史上属于他的活捉颉利灭亡东突厥的功劳都让给了其他人。
  现在他的任期已满,也不打算谋求连任,征讨高句丽算是他任期内最后一场硬仗。他也不在隐藏自己,锋芒毕露。
  从战略战术的制定,到军队的调派,再到将领的任命,他都积极参与。其他人也都知道他的想法,也没谁拖后腿,都权力配合。
  “好,那就趁机敲打一下百济。”李世民拍板道。
  “但契丹、靺鞨诸部要好好安抚,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圣人放心,此事就交由臣好了。”鸿胪寺卿唐俭道。
  李世民点点头,对唐俭这位头号外交官的能力还是很信任的。
  接着又问张鸿和李道宗道:“民夫要抓紧征用,后续粮草物资必须按时送到。”
  “圣人放心,臣等一定完成任务。”张鸿和李道宗一起回道。
  “为什么要征用民夫?”一旁从头到尾都未发一眼的岳山问道。
  “呃……”众人都愣了一下,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岳山会不知道征用民夫的用处吗?不可能。那他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搞不懂他的意思,自然没人敢回答他的问题。
  李世民顿了一下直接问道:“你想说什么?”
  岳山也知道自己的话有歧义,连忙道:“我们不是要往幽州等地移民吗,把那些移民中的青壮当成民夫不就可以了吗。”
  “以往大规模移民老幼病残是最麻烦的,这次刚好可以让他们乘坐运输粮草的车……”
  “等粮草运送到了民夫就地安置,这一来一回不光节约粮草,还节约了几十万民力。不是比直接征用民夫强吗。”
  众人陷入了思索,岳山的办法看起来很有可行性,但以往从来没有用过啊,必须要全面考虑得失才行。
  过了一会儿李绩道:“此法却有可行性,然军情紧急一刻延误不得。移民有老弱拖累行进速度会很慢,就怕粮草不能及时送往前线啊。”
  “去年我们往幽州一线运送了大量物资,足够三十万大军使用半年之久,有这个时间差在足以保证移民把第二批物资运到。”岳山道。
  “就怕战事拖延下去需要第三批第四批物资,到时候在临时征用民夫恐怕时间上会来不及。延误战期还不是最可怕,就怕粮草不足引起军队哗变。”李绩道。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赞同他的意见。
  正所谓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用兵没有谁敢保证百分之百的胜率,先考虑好失败后该如何收场,这样能让损失降到最低。
  高句丽不是小国,一次灭其国是很困难的,先考虑好战事拖延下去的对策是理所应当的。
  岳山却笑道:“高句丽拖延不下去,我认为最多一个月大唐就能灭其国亡其族。要不是求稳,第二批粮草我都不想让你们运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