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秦王有大功于朝廷这是朝野有目共睹的,且陛下曾许诺要封他为太子,此时改立他为太子没有任何问题。”
闻言李渊连连点头,他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才想改封李世民为太子。然而……
“然而此法却与法理不符。嫡长子继承制是天下共认的法理,今日陛下改封秦王为太子,恐为后人埋下隐患。且太子有功无过,也没有理由弃他而用秦王。”封德彝话锋一转说道。
“哎,这正是我为难的地方。”李渊叹了口气说道。
他心中还有一层隐忧,那就是隋炀帝杨广。隋朝建立之初,身为二子的杨广也是立过大功的,反而是长子杨勇表现平平。
后来杨坚废杨勇而用杨广,结果隋朝二世而亡,才有了今日的大唐。
他也怕李世民变成第二个杨广。这才是他迟迟不敢改封李世民为太子的真正原因。当然,这一点是不能告诉任何人的。
“如果陛下真的为难,何不再等等。”封德彝低声道。
“等?”李渊眉头一皱说道。
“陛下春秋正盛何不等上几年?可以把太子和秦王推到前台,陛下隐于幕后观察,到时谁更适合当太子自见分晓。”封德彝说道。
“哈哈……”李渊大笑道:“封卿此计甚妙。”
“不敢当陛下夸赞。”封德彝暗中擦了把汗说道。
他很清楚,自己这些话已经有偏帮李建成的嫌疑,因为‘不动’就是对李建成最有利的局面。
今天的话要是被李世民知道了自己肯定吃不了兜着走。但他相信李渊肯定不会把今天的谈话说出去,否则也不会说出这一番话来。
又聊了几句,封德彝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皇宫,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心有余悸的回头看了一眼大兴宫。果然伴君如伴虎啊。
随即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总感觉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被忽略了。可是把今天发生的事情仔细回忆了一遍,却毫无发现。
最终被他认为是自己疑神疑鬼想的太多。
另一边,等封德彝离开李渊脸上的笑容迅速隐没。
封德彝说的固然有道理,但又何尝不是推脱之词?还有把太子和秦王推到前台竞争,简直是昏招。大唐初建,经不起两只猛虎内斗。
但也有让他意外的地方,那就是封德彝居然没有支持秦王李世民,要知道他可是被天下人认为是秦王的盟友干将。
不因一己之私就赞同让李世民当太子,可见他是个真正为国朝着想的人。所以,他虽然出了个昏招,李渊依然没有讨厌他。
哎,要是有个知道未来的人告诉我谁更适合当太子该多好。
这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长案上的一座玉镇纸,看到玉镇纸上雕刻的武德犁,一个名字浮现在脑海里——龙首山男。
突然他对着空气说道:“那位龙首山男在做什么?”
这时一名力士犹如鬼魅般悄无声息的出现在长案右侧下方——其实那都是错觉,他本身就站在那里只是被柱子和纱幔给遮住了,很容易被人忽视。
这是皇帝身边近侍必备技能,没事儿的时候就找个不碍事儿的地方把自己藏起来,免得碍了谁的眼。
刚才封德彝就下意识的忽略了这一点,以为整座大殿里就只有他和李渊两个人。
那名力士微微躬身回道:“回禀陛下,龙首山男岳山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四姓坪修建宅院和学塾,每天还会去教乡邻稚童读书识字。”
“居然和之前没有任何不同?”李渊皱眉道:“难道他就没有去拜访过谁,或者谁去拜访他?”
“除了长安令田学臣没有其他达官贵人去他府上拜访过。他去拜访过一次秦王,还被秦王抢走了二十八匹骏马。”
“哦?”李渊顿时来了兴趣:“好好给我说说是怎么回事儿。”
第80章 李渊的关注
那名力士显然对岳山非常熟悉,把他当日的行踪一点不漏的给李渊讲了一遍。
当他说到岳山去秦王府拜访,用前所未见的烹饪方法做了顿饭让食欲不振的秦王食欲大开的时候,李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问道:
“可查到是什么样的烹饪方法?”
“据说是炒菜。”那名力士把打探来的消息告诉了李渊,踌躇了一番才又补充道:“臣还打听到秦王召集了数名好手正根据新的烹饪手法研制新菜式,准备在陛下寿辰之日献给陛下。”
李渊一愣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但内心深处却非常的受用,世民孝顺呐。但他脸上却丝毫不露,反而严厉的斥责道:
“我让你盯着岳山,你盯着秦王做什么?要是被他发现了小心我都保不住你。”
“是,臣知错了,还请陛下恕罪。”那名力士诚惶诚恐的道。虽然他嘴上这么说,心中却松了口气。
他刚才的后半句话有着很明显的个人倾向,就是在帮着李世民说话。这对皇帝近侍来说是大忌,搞不好就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还好李渊的注意力被李世民的孝心和炒菜给转移了,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还提醒他不要过多的关注秦王府的消息,免得被发现丢了性命。
李世民是真敢这么干的,管你是谁的探子抓住就杀掉,李渊根本就不会过问。这也是父子之间的一种默契。
“你确定炒菜是一种新的烹饪方式,从未在任何地方出现过?”李渊追问道。
“臣查过,天下各地甚至是万里之外的地域皆未听闻过炒菜。”力士回道。
“都没有听过吗?”李渊喃喃自语,脸色变换不停。
“继续说,当日还发生了什么。”
那名力士又开始讲述当日岳山离开秦王府后如何去了东市,又如何靠几句话就从阿拉伯人那里换回了二十八匹高头大马,后来又如何被李世民给抢走……
然而李渊的注意力早就被岳山和阿拉伯人的谈话给吸引了,对于力士后面的话并没有听。
他是如何知道万里之外的消息的?还是今年才发生连那些胡人自己都不知道的消息。
“从阿什么地方到长安需要多久?”
“臣问过那些商人顺利也需要半年之久,不顺利可能需要七八个月。”力士回道。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消息传递的更快?”
“有,驿站就可以,但出了大唐就没有驿站了。西域向西的商路危险重重,三五个人根本就无法穿行,那些商人也是数百人结团并花重金打点沿途的各大势力才得以通行。”力士回道。
他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没有特殊的消息传递渠道,至少他不知道。
“陇西有消息传过来吗?”李渊又问道。
“还没有,从陇西到长安路途遥远加上还要打探消息,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李渊并没有生气,说你们都是废物之类的话。他是马上皇帝,对打探消息这一套很熟悉。知道不是手下不卖力,而是时间上确实来不及。
明知道是时间的问题还骂手下废物,是有多嫌弃自己命长?
挥了挥手让那名力士退下,李渊陷入了沉思。
岳山是怎么知道万里之外的消息,又准确的知道应该卖给谁的?
这些消息是谁告诉他的?
偶然听到?李渊第一时间就排除了这种可能。
有一条专门的信息传递渠道?更不可能,连朝廷都没有这么大的财力物力,他一个十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办的到。
岳山的底细太好查,就是一普通的少年,往上查八代都是陇西的平民。以这样的家世不可能建立起这样庞大的信息传递渠道。
关键的是,这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万里太远了,搞这东西没有任何意义。
难道是假消息,只是那几个胡人昏了头才相信?这种可能性更低。
自然而然的,一切线索都指向了他的师父,那个神秘的道士。
虽然从来没有任何人见过他,但没有人敢否定他的存在。皆因岳山的一切都源于他。
先是武德犁,现在又出现了炒菜,还有万里之外的消息。哦,对了,他从没有过书却能识字。
还有他和胡人交易所表现出来远超年龄的心智……
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个少年背后有神秘力量在支持。
是真正的“神秘”力量,而不是什么乱七八糟只敢躲在老鼠窝的所谓神秘势力。
甚至在内心深处李渊已经相信了站在岳山背后的是仙道中人。因为只有仙人才能做到这些。
他把打破自己定下的畿内、名山大川皆不封的规矩把岳山封在龙首山不就是为了把他留在近前。
这样一来可以讨好那位老道士,二来也方便遇事儿找他询问办法。。
此时他就想把岳山叫过来问问未来,可又觉得一个十岁少年有没有学到这么高深的本领还尚未可知。
而且此事关系重大,恐怕自己这边才有动静,外面就已经沸反盈天了。
所以贸贸然的找那个少年并非好事儿。
还是等等吧,也许等等就有结果了,李渊喃喃的道。最终还是放弃了召见岳山的想法。
另一边,岳山正在村子旁边的一处工地上视察。这里正在修建的就是他的学塾。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