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唐 (步兵长)


  “这……这……”张大春震惊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王绩清醒过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郑重的朝岳山鞠躬,敬佩的道:“翠岚之心胸理想我自以为非常了解,但今日再次让我有了新的认识,我感佩不已,也替天下学子谢谢你。”
  “呵呵……无功兄这是做什么,以我们的关系说这些就太见外了。”岳山轻笑道。
  “哈哈……是我太矫情了。”王绩起身畅快的大笑起来。他果然没有看错人,也不枉这么多年他一直为岳山摇旗呐喊。
  得到小伙伴的认同,岳山自然也非常高兴,笑过之后对张大春说道:“这些书是捐给书院的,告诉大家一定要用心印。”
  张大春终于回过神来,激动的道:“请东家放心,此乃功德无量之事,我们一定不让您失望。”
  把这些事情处理好之后,岳山才开始说今天过来的真正目的。
  张大春本身就是印书坊最好的雕版工匠,只是听岳山描述一遍就明白了活字印刷术是怎么回事儿,也明白要是真能实现将会是多么大的技术进步。
  工匠之魂瞬间爆发,也顾不上什么礼节不礼节的了,马上就叫来几个助手展开实验。
  先是计算各种数据,比如底盘的大小,每一个字所用方块的大小等等。
  数据计算好之后有人制作底盘、有人制作小木块,有人进行雕刻,还有人找来蜡烛随时备用。
  几人分工合作,很快论语第一篇包含的‘字模’就被制作出来。往底盘里面一摆,比例正好。
  然后把蜡烛融化平铺在底盘里,把‘字模’按照论语第一篇的顺序排列。
  这一步出了不少问题,有的字模高了,有的字模低了,花了许久的功夫在把所有字模摆放到同一水平线上。
  等蜡油凝固,在模板上刷了一层墨,再铺上一张白纸,又用平直的木板在上面刮了两遍。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张大春用颤抖的手掀开了那张纸。
  “哦……”下一刻作坊内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只见论语第一篇清晰的出现在这张纸上,活字印刷术成功了。
  这玩意儿看起来也没史书上说的那么难啊,这不是一次就成功了吗?是史书记错了,还是我运气好莫名其妙就破解了其中的奥秘?岳山疑惑的想到。
  “东家,请您过目。”张大春拿着那张纸恭敬的递给岳山。
  岳山停下思绪,接过那张纸仔细查看起来。
  乍一看确实很清楚,和雕版印刷的没什么区别,但仔细看就能发现区别。
  行列没有雕版那么整齐,有些字的间距过大或过小,有些字出现了歪斜,还有些字向上或者向下出列了……
  原因略微一思索就知道了,毕竟是手工制作的字模,大小出现细微差别很正常。
  字模上的字也是一个一个雕刻的,没有前后的字作为参照,不一定就正好雕刻在正中央。
  先是字模的大小出现差别,再在这些字模上刻字也会出现差别,后续往底盘里拍字模的时候也会有肉眼上的误差。
  这些细微的差别叠加在一起就成了大问题。
  这还只是论语第一篇,要是史记这种大部头,工作量变大了误差也会变大……再加上或许还有别的缺点好没有暴露出来,难怪原本的历史上活字印刷术并不是很吃香。
  相比起来大家肯定更喜欢精美清晰的雕版印刷出来的书籍。
  “你也看看。”岳山把那张纸转递给王绩。
  王绩拿起仔细翻看了一下,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不过他并不像岳山那样一下子就能想明白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只能向岳山请教。
  岳山没有隐瞒,详细的把其中的问题都讲解了一遍。
  他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同时也知道了为啥之前岳山一直说这种印刷术有问题,这确实是个不小的问题。
  张大春在一旁也是连连点头,刚才他也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心里大致也有了判断,但没有岳山说的这么全面。
  此时听岳山一讲解,心中也是豁然开朗。但随即又陷入了沉思,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
  不过很快他的思考就被王绩打断:“张管事,不知道你能不能把字模做的小一些,最好能做到和蜡印字体差不多大小。”
  “和蜡印字体差不多?”张大春挠了挠头,道:“很难,我可以让人试一下。”
  “麻烦了,我有大用请尽快试验,实在不行就尝试一下看能制作出多小的字模。”王绩道。
  “好,我这就让人去试验。”张大春马上就安排几个工匠去尝试制作最小的字模。
  等他们商量好,岳山才问道:“你确定好要用活字印刷了吗?”
  王绩肯定的道:“用,活字印刷用来印书确实有问题,但这些瑕疵对报纸来说完全可以忍受。”
  “如果真正制作出合适的字模,我们可以把每一期的发行时间缩短到十天或者一星期,甚至更短。”
  “到时候就算有别的竞争对手出现,我们也能靠更低的成本、更密集的期刊打败他们。”
  岳山颔首认同,王绩确实抓住了报纸的精髓,报纸首先就是新和快,内容反而是第二位的——起码现阶段是这样的。
  大唐知识份子现在最缺的就是这样一个渠道,能更新更快的让他们了解外界、发表自己观点的渠道。谁的期刊发行的频率高,速度更快,谁就能获胜。
  我的成本更低,我三天就能发表一期。你的成本更高,十来天才能发表一期。大家会选择谁?你的报纸用雕版印刷出来的,更加精美,有什么用?
  活字印刷术的那些瑕疵,对报纸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之后就是试验一个制作好的活字模盘能使用多少次,连续印刷了几百次之后果然又出了问题。
  边缘处的字模随着来回刷动,和底层的蜡油脱离变得晃动起来。
  他们不得不停下来重新融化蜡油排列字模,最后又往底盘和字模之间的缝隙里塞入薄木片彻底加固。
  但这么做的结果是某些字歪扭错行更加的严重,不过总体看起来并不影响阅读就是了。
  如此这般的试验了好几次之后,才算解决大部分问题,能够反复印刷千次以上都没有出问题。
  这边试验成功,那边字模雕刻组也有了新的成果。
  王绩要求的黄豆大小的字模还真给他们制作了出来。
  只是这种字模的制作难度非常的高,只有部分手艺较高的工匠才能雕刻出来。而且字模也比较脆弱,用不好就断了。
  但这些问题对王绩来说都不是问题,缺工匠就培养,就去雇佣,就去别的地方挖人,只要能够制作的出合适的字模就可以了。
  先期投入或许会有点大有点费事,但等到做出足够的字模,渭水学报就真的起飞了。
  这些事情岳山都不管了,他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王绩的事情了。
  之后王绩去忙活活字印刷的事情,岳山则盯着渭水学报,让他们加紧印刷李渊的个人传记。
  这个自然不能用活字印刷,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质量不行。印刷一般的报纸还没问题,印刷李渊的传记就是找死。
  只能用雕版。
  不过报社的人也没有傻到把所有字都刻在一个雕版上。他们把一张报纸分成八个部分,排好版后可以八块雕版同时制作,速度提高了八倍。
  这篇传记四万余字,恰好把一张报纸填的满满的,非常方便。
  但考虑到渭水学报的发行量有五六万份,这一篇李渊的传记估计发行量会更高,岳山是奔着二十万份去的。只有一套雕版印刷的速度会很慢。
  为此岳山把自家印书坊的工匠全都叫了过来,几十名工匠同时开工,一口气制作了二十套模板。
  然后印刷工人一刻不停的赶工,一周后二十万份渭水学报印刷完成。
  岳山并没有着急发行,而是在一次早朝的时候拿着报纸来到朝堂之上,当着所有臣子的面把报纸呈送给李世民。
  演戏演全套,他自然不会说‘咱们商量好的报纸印好了,你看能不能发行’,要真这样说岂不是全穿帮了。
  他用的说辞是:感念太上皇恩德,撰写了一篇太上皇的传记,准备在渭水学报上发行,请圣人原谅他的大不敬之处。这一份是样报特呈送给圣人翻阅。
  李世民也假装刚刚知道这件事情,装模作样的检查了一遍。
  然后以看到这份传记勾起了对太上皇的父子之情,以至于无法判断可否为由,让群臣替他审核这个传记行不行。
  没有人是傻子,谁都知道这是岳山和皇帝唱双簧,所谓的让群臣帮忙审核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但没有人敢揭穿,也没有谁敢真的拿着那份报纸看上半天,都是象征性的瞅一眼就递给下一个人。没多久这份报纸就在朝堂转了一圈重新回到李世民手上。
  结果自然是不出意料,群臣一致夸赞岳山写的好,他们没有什么意见。
  如此,这份报纸发行天下的最后一个阻力也消失了。
  下朝后岳山直接下令,全国免费发行这一期的报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