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一般的县城也就两三平方公里。省会面积七八平方公里,首都就不好说了,隋唐长安城八十四平方公里,明清首都六十平方公里。所以新厌次县城四平方公里算是大的了。
之所以古代的县城设计的这么小,和常住人口有关。纯农业社会,住在城里反而不方便,大多数人都住在农村,只有商人、士绅、衙门工作人员等才会常住城内。
所以一般情况下,县城的常住人口大约在三千到一万人之间。修的大了纯属浪费,没那个必要。
新的厌次县城修的这么大,也是考虑到它同时是棣州府治所在。加上以后棣州将成为产盐基地、水师摇篮等等身份,只要大的政策不变必定能发展起来。
算是为以后考虑。
设计方案通过,甘元峰就动员力量开始建城。
虽然建城所需物资还没有运送过来,但还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比如修建砖窑,建城包括后续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砖,这几座砖窑很长时间内都不愁没活儿干。
比如修整地面挖掘地基,新城地址上现在是一片荒地,放在后世有挖土机压路机什么的十来个人就能把这事儿包圆了。
可是现在是唐朝,这些东西都没有,只能纯靠人工。这么大的地儿想修整好就需要大量的人手。
整个棣州县内所有活不下去的人都想到这里工作,没几天这里就聚集了上万劳力。
这时候考验的就是衙门的办事能力了,如何把这些人安排妥当,既不让他们闲着,又不能分配不均导致有些人累死有些人非常轻松,这是一门学问。
仅仅是这一点,就把甘元峰累的头都大了。现在他前所未有的希望三班六房赶紧组建起来,这样就有人分担工作了。
不过可惜,他的想法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招募考试才刚刚开始,没有十天半个月是别想有结果。
还好赵竟成的到来帮他分担了不少工作,否则他很可能就等不到三班六房建好就累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岳山这个甩手掌柜也不好意思游手好闲了,不得不出来承担了一定的工作。
就在棣州各项建设忙而不乱的稳步开展的时候,京城来了信使。这次信使带来了许多消息。
首先就是李世民的信,对岳山遇刺他只是简单说了几句,重点是询问棣州的工作开展情况,又说了一些让他觉得棘手的事情咨询岳山的意见。在信的末尾顺便提了一句,朝廷让独孤彦云担任苏州都督。
岳山心中一暖,这位皇帝陛下还是挺关心他的吗,只是不好意思直说,才语焉不详的点了两句。
让独孤彦云担任苏州都督,就是李世民对他遇刺事件的处理方式。
独孤彦云是什么人?兵变功臣、开国郡公、李世民的头号心腹之一。就算是挂都督衔那也应该是幽州、泾州等边关重镇的都督,而不会是苏州这个大后方的都督。
前者是可以掌兵权的实权都督,后者不过是荣誉衔,区别太大。让他去苏州肯定不会是荣养,而是干大事儿去了。
关键是谁都知道独孤彦云欠岳山一个人情,准确的说是欠他一条命,让他去苏州目的不言而喻。
至于独孤彦云到苏州后会如何做,又准备掀起多大的风波,暂时还不好说。
但不管怎么说,李世民都做出了回应,这让他很开心也很感动。
他并没有直接给李世民回信,而是打开了第二封信。不出所料,正是长孙无垢所写。
内容和李世民的截然相反,丝毫不提工作上的事情,全是嘘寒问暖让他保重身体之类的话。对他遇刺事件非常的愤怒,跟着一张纸都能感受到那种怒火。
并让他放心,圣人和她不会让他受这个委屈,必定就会给他报仇云云。
顺便又提了一下生意上的事情,玻璃的名声已经打出去,天南海北的商人每个月都会云集京师抢购。
大家都是傻子,经过几个月的稳定销售,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掌握着成熟的制作琉璃器的方法,产量很可能不只五十件。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琉璃器的追逐,原因很简单,没有人能想到这玩意儿是沙子烧出来的,都以为是用珍贵材料花费巨大代价才能制作的出来,产量高也高不到哪去,价格高也是应该的。
越来越多的商人参与竞拍,琉璃器就不够分,商人们集体要求增加销售数量。
长孙无垢考虑过后尝试着增加了一倍,照样被抢购一空,且价格没有降低。于是每个月就维持在百件。
也就是说仅此一项,李世民的内库就可进账五十万贯左右。所有明君里最财大气粗的就是他了。
白酒、香皂、香水等产品也在突厥人中间打开了销路,成为突厥贵族的生活必需品。
还有就是养生丹的销路也已经打开。所谓养生丹就是海带粉、茶叶粉搭配几种具备降血压降脂作用的草药粉末制作成的丹丸。
主要作用是给西域人补碘,顺便替他们去去体内的油脂降降血压。对于此时的西域人来说,这确实是神药并不算完全忽悠。
而且李世民并没有打算用它谋利,而是交好西域各部落获取政治上的好处,所以价格非常低廉,普通老百姓咬咬牙都能每天吃一粒。
不过因为量大利润也非常丰厚,关键是可以用这玩意儿换马。西域包括草原上的各部族为了买‘神丸’都无视了颉利的封锁,拼命往大唐走私战马。
可以说,之前岳山布下的局终于多点开花,为大唐创造难以估量的价值。
看完这封信,岳山心中有些得意,又有些想笑。得意的是这都是自己做出来的成绩啊,想笑是因为这两口子果然不愧是模范夫妻,配合的也太好了,羡慕呀。
希望李丽质小萝莉不要长歪了,他的要求不高,和历史上一样贤惠就行。
之后他就分别给这一对帝后写回信。
第375章 信(下)
给李世民的也绝口不提刺杀的事情,只说近期工作。重点提了水师建设、新城建设、三班六房改革、招募考试、棣州盐业联盟等事情。
洋洋洒洒写了万余字,写完他手腕都麻了。
给长孙无垢的回信就比较简单了,汇报平安并表示关心,然后还送了礼物。
礼物很简单,一封字帖是给长孙无垢的,一个脸盆大的彩色海螺是送给李丽质的。
把给帝后的信放好,岳山又拿起第三封信。
这封信是父母寄的,表达了思念之情,问他什么时候回去,又说家里一切安好不用挂念。
重点说了他的锦鲤繁衍的挺好的,前不久还出现了几条红白相间的。还有就是棉花也收获了,问他怎么处理。
锦鲤?棉花?说实话,岳山自己都已经忘了这回事儿了。不过现在看来也有了一个不错的结果。
继续往下看,二老又说小丫头岳水儿过了年就十岁了,到了说亲的年龄。不少达官贵人都有结亲的意思,岳老四两口子也想给她找个婆家。
但也知道这事儿自己做不了主,必须岳山点头才行,在信里问他是什么意思。
岳水儿?结婚?岳山无奈摇头。
后世网络上有个笑话,曹魏喜人妻、蜀汉全是基、东吴爱萝莉。其实爱萝莉的又何止是东吴,整个古代史就是一部萝莉史。
这和时代有关系,流行早婚早育。在唐朝来说,十岁定亲十一二岁结婚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作为穿越者,岳山自然不会让自家妹子这么早就被人糟蹋的。他也不是顽固的人,没有什么必须等到十八岁才能结婚的想法,但起码及笄以后再说。
之后就是家长里短一大篇,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岳山也没有觉得不耐烦,反而倍觉温馨。信里并没有提他遇刺的事情,他估计是大家在瞒着他们。
看完之后岳山提笔写回信,先是关心了一下二老的身体,让他们多多保重什么的。
又说了棉花的处理方法,把棉籽取出来放好,棉絮做成棉衣和棉被自己使用就可以了。
岳水儿的婚事也让他们不要着急,自家的妹子不愁嫁,要好好物色一个女婿。再说妹子还没享几年福,怎么舍得现在就嫁给人家去吃苦,过两年再说。
反正这个年代女子及笄结婚的也不再少数,岳老四两口子应该不会不同意。
古代女子及笄就是个门槛,及笄之前一切好说,过了之后还不结婚的就是大龄剩女了,不但要被人家闲言碎语,还要缴纳双倍人头税。
后面岳山又安排了一些别的事情,嘱咐他们看好亲朋好友,别出去惹事儿。遇到什么事情多和裴矩、裴淑英请教等等。
信的最后还表示可能无法回家过年了,对此表示歉意之类的。
这封信因为是给父母写的,用词平白直叙,所以字数也比较多。写好之后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让人把饭送到房间草草吃过,继续看下一封信。
这封信是裴矩所写,开篇就问他遇刺的事情,并表示这件事被他瞒了下来没有告诉家里人,免得他们担心,然后给岳山道歉自作主张之类的。
岳山自然不会怪罪他,还要感激他。遇刺的事情已经发生,被家里人知道也改变不了什么,图惹人担心没有别的用处。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