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明白了。”朱五能非常高兴,他最喜欢这样不差钱的雇主,你不在乎钱我就能赚得更多。
“藏书馆旁边的这栋楼没有什么问题,就按照你说的建……小宅院要有水,还必须是活水,挖一条水渠专门从大河里引水过来……”
“另外一座书院大小和这座一样,授课用的房间……住宿用的房间……藏书馆不用太大,二层小楼就可以了……关键是训练场,一定要按照要求建,不能出任何问题……”
两人不停的磋商,一点一点的把总体设计图给敲定了下来。拿到设计图,朱五能就召集手下经营计算各种数据,规划施工方案……书院很快就成了施工工地。
岳山也没闲着,这边刚和朱五能商量好建筑问题,那边又要去给老师上课,教他们新教材上的内容。
另一边裴矩也没有闲着,皇帝批准他休息之后,第二天他就挨家去拜访自己熟悉的大儒。
裴矩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隋唐时期有名的经学大家李纲。
李纲也是传奇人物,当然,比起经学大师他另外一个名头更加响亮:太子杀手。
一生教导过两朝三任太子,分别是隋太子杨勇,唐太子李建成,唐太子李承干,结果两位被废一位被杀。所以被后世人戏称为太子杀手。
但这三个太子的失败真和他有关系吗?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不全是他的责任。
杨勇的失败他确实难辞其咎,毕竟身为老师却没有教导好自己的徒弟。
李建成和李承干和他真没多大关系。
李建成当太子的时候,基本上他手下给他谋划的良策从来没有采纳过。
比如魏征数次劝谏,要么把李世民搞死,要么把他赶出中枢,结果李建成不听,被李世民绝地反杀。
李纲也数次劝谏,李建成完全不听,李纲对他彻底失望,在武德二年就请辞了。也就是说他只当了李建成一年的老师。李建成的失败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当李承干老师的时候已经八十四岁高龄,路都走不动了,说话都不清楚了,能教个啥?而且第二年就死了。满打满算不足一年。李承干学坏和他有什么关系?
但有时候很多事情是没办法讲道理的。
从玄学角度来讲,他确实是太子杀手,天生克太子。只要被他教导过的太子,哪怕只教了几天时间,最后下场也会很凄惨。
此时的李纲还不是后来的太子杀手,他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备受天下人崇敬。尤其是李渊对他更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李渊从来不直呼他的名字,哪怕写圣旨也必带尊称。一个皇帝给臣子下圣旨的时候用尊称,想想都知道多么的不可思议。
武德二年他对李建成彻底失望,准备辞去太子詹士的职务,李渊百般挽留就是不同意,最后封他为太子少保,允许他不用来上班。
也就是说从武德二年到现在他就一直赋闲在家研究学问教导弟子。
一般人可能会忽视这位赋闲在家的老头,和他同龄的裴矩岂能忘记。两人同时在北周、隋、唐三朝担任官职,可以说是老相识了。
裴矩想编撰大字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大儒。而且李纲在学界的名气比他大了好几倍,有了李纲加盟,能吸引到更多名师大儒参与进来。
所以在辞去官职的第二天裴矩就迫不及待的来拜访他。
宰相来访一般都会热情相迎,起码表面工作也是要做的。可李纲并没有如此,他就坐在大堂见到裴矩连屁股都没抬一下,冷淡的问道:
“不知道裴相公来找老夫所谓何事?”
裴矩苦笑不已,他知道李纲为什么会这么讨厌自己。李纲是出了名的正直刚烈之人,最容不得蝇营狗苟。皇帝犯错他都敢当面顶回去,更遑论他人了。
而裴矩恰恰是那种满腹鬼蜮伎俩的人,尤其是隋炀末年,他堪称是杨广的帮凶。李纲对他能有好态度才见鬼了。
裴矩知道李纲看不上自己,平时也不和他往来,但今天为了大字典他不得不豁出面子过来求人。
“李公先看一下这本书,我再谈此行的目的。”
裴矩从怀里掏出那本写着《语文》二字的书籍递给李纲。
第173章 李纲的要求
书?李纲眉头一挑,还以为是裴矩写的书想让他帮忙校正。他虽然很不齿裴矩的为人,但对他写的书还是很好奇的。
接过书刚看到封皮上的名字,他的眉头就忍不住再次跳动起来,对裴矩的观感再次下降了三分。居然敢用语文为名,太自大太无耻了,我到要看看你写了什么。
语文二字涵盖的范围是在太广了,可以说整个文化体系都可以归类到这两个字下面。用这两个字为书名,确实太过于自大了。
对裴矩的厌恶以至于让他没有注意到这本书的字体。
当他翻开这本书的时候,眉头皱的更紧了,这鬼画符一样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玩意?
连着翻了好几页都是这种不认识的东西,李纲终于失去耐心,抬头看向裴矩。
还没等他开口,裴矩却抢先说道:“这叫韵律字母,每一个字母就代表一个音节,把不同的字母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字的发音……”
韵律?字母?组合发音?李纲露出半信半疑的表情,这东西他真是第一次听说。不过他的兴趣确实被挑起了。
“还请裴相公教我。”在新的学问面前,李纲也不介意丢下自己面子。
裴矩可不敢嘚瑟,万一把李纲给惹恼就坏大事儿了。只见他不慌不忙的来到李纲身边,把拼音字母的用法详细的告诉了李纲。
越听李纲的眼睛就越亮,尤其是当他在裴矩的指导下拼出一个又一个读音的时候,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裴公,这韵律字母是你创作的?”李纲激动的问道,对裴矩的称呼也从裴相公变成了裴公。一字之差代表了态度的截然不同。
“非也,此为龙首山子岳山所创。”裴矩摇摇头道。
“龙首山子岳山?”李纲思索了一会试着问道:“可是献武德犁的那位少年?”
“正是此人。”
“真的是他?他今年还未加冠吧?”
“还早,他今年刚满十二岁。”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十二岁就能创出如此……如此……”李纲想了半天都没想到合适的词,最后说道:“如此神奇的韵律字母,真乃奇才也。”
“龙首山子确实是我见过最具天赋的少年。”裴矩深有同感的道。
“不知裴公带着此书来找我所为何事?如果是让老夫帮忙推广此书,我一定义不容辞。”李纲问道。
“实不相瞒,除了想请李公帮忙推广韵律之外,还有一事相求。”裴矩道。
“请讲。”
“龙首山子想以此韵律字母为基础,结合尔雅、切韵二书编撰一部大字典,确字形,定字音,释字意。他认为自己年幼学浅不能胜任此项工作,他找到老夫,让我来主持这项工作。”裴矩说道。
“只是老夫深陷朝堂数十载,所学早已丢尽,自觉无法担此重任。又不忍这样的文学盛事就此湮没无声,于是我就想到李公。”
“李公乃当世名儒,此重任舍你其谁。”
“大字典?确字形,定字音,释字意……”李纲并没有回答他,而是喃喃自语道。
好半晌他才用不敢置信的语气道:“这真的是龙首山子所言吗?”
“千真万确,老夫没有必要欺骗李公。”裴矩故作苦笑道。
“他为何会去寻你?”李纲问道。
闻言裴矩心中一喜,这证明李纲的兴趣被勾起了,否则他不会问这么多,不慌不忙的把两人相识相交的过程讲了一遍。
“原来如此。”李纲点点头,接受了他的说法。同时对裴矩主动去见武德犁的发明者这件事表示认同。
人就是这样,喜欢的时候怎么看都顺眼,讨厌的时候怎么看都烦。以前李纲瞧不起裴矩,那是各种鄙视。现在因为韵律的事情对他的态度有所改观,也逐渐开始认可他的功劳。
“编撰大字典是个伟大的事情,我自然希望参与。”李纲说道,可还没等裴矩露出笑容,他话锋一转道:“但不是你来邀请我,我也很想见见这位龙首山子。”
裴矩沉默了,他岂能不知道李纲的意思。
他出面邀请,那李纲就只能作为助手。别管他嘴上说的好听,什么你李纲是大儒,只有你才能胜任这份工作,我牵马坠蹬给你打下手。实际上这都是客套话。
这项工作是他裴矩发起的,没人能从他手中抢过总编撰的位置。
李纲是什么人,他岂肯居于人下,更何况还是他一向很鄙夷的裴矩。
岳山才是大字典项目的真正发起人,由他出面邀请,以李纲的江湖地位,必然是总负责人,起码是总负责人之一。最少和裴矩平起平坐。
说白了就是为了抢夺话语权。
不要觉得这些大儒小人之心,大家都是人,都有私心。作为大儒李纲岂能不明白大字典的伟大之处,只要和它沾上边都能名垂史册。
作为总编撰绝对能成为文宗级别的人物,死了一个‘文’谥是没跑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