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的旗帜 (七帅)


  在他们异样目光的注视下,刘琦等人不由得加快脚步。
  过不多时,刘琦路过都护府衙门。他听到声响侧头看去,就见到许多人正跪在门前,不停地大声叫道:“节度使,你不能丢下我们,丢下安西的百姓不管,……”
  “节度使,中原人是大唐子民,安西的人难不成就不是大唐子民了?怎么能将我们丢给大食人!”
  “节度使,你也是从小就来到安西,难道对安西一点感情都没有?多留下几个兵吧!”
  “……”
  聚集在都护府门前的人越来越多,有汉人也有其他民族,他们都挤在这片小小的地方,不停叫喊着。但不论他们如何叫喊,叫喊甚底,都护府里却一直寂静无声,丝毫没有反应。
  见此情形,刘琦忙竖起衣领,快速离开这里。
  军中也弥漫着一股绝望、愤懑、伤心的情绪,不论是要去往中原的,还是留下的。大多数将领心不在焉地督促士卒再次做好启程的准备,大多数士卒心不在焉的再次收拾行李。
  刘琦路过公房时,听到本地将领正在商量征召百姓之事。这几个人倒还称得上振作,但对将来同样十分悲观,认为即使立刻征召青壮,即使只守城不野战,龟兹镇以西的城池也守不住。
  因为他们只有四千镇兵,还分散在各个城池,与久经战阵的大食人野战必败,所以不敢野战。大食人料定他们不敢野战,可以从容调集大军长期围城。除龟兹城外,其他城池根本不可能在大食人的长久围困下守住。
  更不必提缺了有足够名分号令各城的人,无法调动各城将士支援另外城池,给了大食人逐个击破的机会。
  总而言之,前景十分悲观。
  听到众人的悲观论调,刘琦的心也越来越向下沉。他不由得想象起嗢鹿州如同碎叶镇那样城池被攻陷、百姓被屠戮的情形,感觉自己似乎已经无法呼吸。
  他走进另一间公房,勉强与旁人议论几件事,就离开军营,返回家中。
  很快到了下一日。这一日清早天还没亮,在东城门外就聚集起许多百姓,而且人越来越多,待太阳升起时足有数万人。
  今日要去往中原的军队依次离开军营来到这里,他们很快注意到围在外面的百姓。看着一张张或悲戚、或绝望、或愤怒的脸,将士们不由得低下头来,不敢对视。
  这时一行人从城内缓缓而出。众人看过去,就见到封常清在侍卫的保护下向这边赶来。
  “封节度,给安西百姓一条活路吧!”忽然有人跪下说道。
  刹那间,所有百姓都双膝跪地,大声喊道。众人的声音并不整齐,但这句话还是清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朵。“封节度,给安西百姓一条活路吧!”
  见到这一幕,哪怕是铁了心回中原平叛的将领也极为动容,不忍再看;封常清举起左手,似乎想下达新的命令,但他的手在半空中悬了许久,最终还是无力地垂下来,嘱咐侍卫护送他过去,不再看向百姓。
  见到封常清的动作,忽然有百姓嚎哭起来。很快在场所有百姓都大声哭泣起来,哭声震天。
  封常清叹了口气,继续前行来到大军面前。他站稳身子,尽量忽略百姓,就要出言鼓励将士几句。
  但就在此时,在大军中忽然有一人将手里的兵器扔到地上,大声喊道:“我要留在安西!”


第110章 安西军主帅是谁
  “封都护,属下请求都护允许属下留在安西!”刘琦忽然扔下手中的刀,跪下说道:“都护,属下虽然来自中原,但这几年一直在安西为将,与安西百姓生活在一起。”
  “在属下看来,安西百姓也是我的同乡,安西也成了我的故乡,求都护允许属下留在安西!”
  刘琦的动作似乎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瞬时之间,大军中许多人扔下手里的兵器,跪倒在地说道:“求节度使允许属下/小人留在安西!”
  “不许!”但面对众人的动作,封常清仍然十分冷酷地说道。
  “节度使!”跪下的众人喊道。
  “任谁再扰乱秩序,一概处以二十军棍!”封常清让护卫大声喊道。
  “陛下命我带兵回中原平叛,身为臣子岂能不听朝廷旨意?既然朝廷有旨,我定要带你们回中原。”
  “你们可以痛恨我,但在陛下免除我安西副大都护、安西节度使的差事前,我是大军主帅,所有人都要听从我的命令!违者严惩不怠!”封常清又高声叫道。
  言罢,他不再说话,只是命侍卫四处巡视,吩咐他们见到仍跪在地上的将士就从大军中拖出来,拖到大军阵前。
  听到封常清的话,周围安西百姓心中涌起的一丝希望再次破灭,又痛哭起来。
  封常清不理会安西百姓的反应,只是看向被拖到大军阵前、按倒在地的将士,瞧是否会有人忽然反悔。但无人反悔,所有人的神色都十分坚定;甚至有人看向他,脸上浮现出鄙视的神情。封常清微微点头,但仍然要毫不留情地说出‘打’这个字。
  可就在此时,忽然从他身后传来声音:“慢!”
  “见过丰王殿下。”封常清听到喊声,忙转过头行礼道。
  “封常清,你适才说:你是大军主帅,在圣上免去你的差事前,所有人都要听从你的命令,是也不是?”李珙走到他面前,并不回礼,出言问道。
  “属下确实说过这句话。”封常清答道。
  “封常清,你似乎忘了一件事,我才是安西大都护,而你是我的下属;所以我才是大军主帅!”
  李珙随即看向大军,高声喊道:“诸位将士,我才是大军主帅!你们所有人,应当听从我的命令,而不是封常清的命令!”
  “现在我下令,放开所有被按倒在地的将士;且军中任何一人若想留在安西,均不得阻止!”说完这番话,李珙仿佛耗尽了全身的力气一般,大口喘息起来,但脸上却露出轻松的神色。
  刘琦的做法不仅压垮了许多将士心中最后一根稻草,也压垮了李珙心中最后一根稻草。
  自从前日安禄山造反、中原大乱的消息传来后,李珙心中一直在剧烈地挣扎。
  一方面,是他亲耳听闻的碎叶镇百姓惨状,与能想象到的、大军撤走后安西所有百姓都将面临的惨状;另一面,则是集结大军去往中原平定叛乱,让他们李家的统治能维护下去。
  他前两日二十多个时辰都在反复思量这件事,茶不思饭不想,晚上觉也睡不着。
  经过剧烈挣扎,最终,平定叛乱维护李家统治的心思占据上风,他也因此对封常清的命令一言不发,今日默默带着李碧筱出城,要与大军一起返回中原。
  但他心中仍对安西百姓怀有愧疚之情,适才百姓痛哭时他也不由得掉了几滴眼泪,想要跳下马车大声与封常清说话,让他留下更多人马;但最终还是没有任何动作。
  但随即刘琦又跪下、说了那番话,李珙再也忍耐不住,决定尽可能在安西留下更多兵马抵抗大食人,哪怕中原的叛乱因此迁延日久也在所不惜。一边想着,他从马车上跳下来,走到封常清身前。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听到李珙的话,一名百姓忽然高声喊道。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其余百姓纷纷朝着李珙的方向跪下,大声喊道。
  “下官多谢殿下给安西百姓一条生路!”刘琦等人也跪下说道。不过李珙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他的命令很快传遍全军,看着站在大军前的众人,已在安西待了许多年、将此地视作另一故乡的人走出来,站到前方。渐渐,走出的人越来越多,刘琦等将领不得不将众人带到一旁,单独成一军。最终,有两千多将士走出军阵,要留在安西。
  “刘琦,你身为留在安西众将领中官职最高的,这两千多人马交由你统领。”李珙吩咐道。
  “是,殿下。”刘琦弯腰行礼,抬起头时瞧见李珙,又瞥见站在他面前一言不发的封常清,心中忽然升起一丝疑惑。
  ‘封常清是安西节度使兼任安西副大都护,从官职来说二人相差无几;节度使又掌军,丰王殿下剥夺他对我们处置之权的理由封常清完全可以驳斥,但为何一言不发?难道他心中其实也愿意我们留在安西?’
  刘琦这次猜中了封常清的心思。在李珙出言前,封常清心中同样极其痛苦。他自小被流放到安西,在这里将近五十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刘琦仅仅在安西生活四年就将此地视作故乡,他在安西待生活五十年,对这里又会有怎样的感情?
  但他只能将自己对安西的感情压制住。不提对陛下、对朝廷的忠贞之心,为高仙芝的报仇之心,单说他今年已经六十六岁,还能有几年好活,难道临终前身上背一个污点?
  正当他内心痛苦至极的时候,李珙站出来,提出一个理由暂时剥夺他的主帅之位,而且所下之令能增加留在安西的将士人数。这正是封常清求之不得的事,他岂会出言驳斥?
  刘琦正想着,就见到封常清同丰王说道:“殿下,既然所有愿意留在安西的将士均已出列,下官可否带领将士启程去往中原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