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传涛抽空看了丹夫一眼。他那番话说出口以后就后悔了,担心惹得丹夫不高兴;不过见他的样子,显然并未因此想起甚事,与旁人一样大笑,顿时松了口气。史鼐同样偷偷瞄了一眼,也放松下来。
他们正打闹说笑,忽然曹方豪的一名亲卫走进来,走到曹方豪身边轻声说了几句话。但帐中很吵闹,曹方豪没听清楚。
亲卫又要再说,但还没说出口就听一人声音响起:“我就知道,你们八人聚在一起,少不了吃酒玩乐!”
“别将。”
“见过别将。”
众人赶忙停止说笑,又立刻放下酒杯,纷纷起身对着忽然出现在帐中的人说道。
“别将,我们是觉得仗已经打完了,所以稍微放松一下。您放心,我们一共只拿了两坛酒,不敢吃醉的。”夏传涛又解释道。
“别跟我解释!不管怎么样,没有中尉命令,吃酒就是过错。
而且你们以为仗已经打完了?我告诉你们,仗还没打完呢!”来人说道。
“别将,木鹿城已经夺下,并波悉林也已经死了,仗怎么还没打完?”
“并波悉林没死,那具尸首不是他的,是他故意放出来迷惑咱们的。殿下十分生气,已经决定继续惩戒大食国!”
“殿下?别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殿下怎么忽然冒了出来?”
第561章 惊讶
半个时辰之前,中军大帐。
“殿下,殿下您怎会忽然出现在军中?”
莫元走进帐篷,见到坐在正中的竟然是国君李珙,刘琦侍立在一旁,表情顿时变得如同见了鬼似的,又脱口而出这句话。
“你稍等一会儿,人到齐以后孤会向你们解释。”李珙微微一笑,说道。
“是。”莫元很想立刻知道,但他即使用脚指头想也知道李珙不可能现在对他解释,如果那样同样的话殿下得说几十遍。任谁都不会选择将一套话说几十遍这个选项的。
莫元进入帐篷以后,陆陆续续有将领赶来。众人见到李珙后的第一反应都差不多,问出殿下为啥会在军中。李珙每一次都会重复一样的话,但脸上从最开始的微笑,变成毫无表情。
过了一会儿,军中包括进城的所有别将及以上级别的将领已经到了九成。李珙见状也不再继续等,出言道:“大多数人都已经来了,咱们这就开始议论。
当然,在议论之前,孤还要为你们解惑,不然你们没法安下心议论的。
孤并非是最近几日偷偷从乌浒河沿岸来到大军中,而是一直在大军中。”
听到这句话,众将领顿时变得骚动不安,有人忍不住交头接耳,同时看向刘琦,还有人脸上似乎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李珙也不管众将士的反应,继续说道:“自从议定派兵进攻呼罗珊之后,孤就想亲自指挥大军与大食人交战。
但刘中尉劝孤说,若孤亲自带兵出战,一来众人都不敢让孤战败,会劝说孤带领更多安西将士参战,加重出征负担;二来,也会让并波悉林对我军倍加警惕,想要打败大食军、夺取木鹿城更困难。
孤觉得刘中尉的话有理,却又不想放弃指挥,又反复琢磨两日,想出这个法子来,由刘中尉指挥,孤暗地里潜藏在军中。
这样有两个好处。其一,不必带领太多安西将士,减轻负担;第二并波悉林会降低警惕。
所以孤这样做。自从出征一来的几次用兵,也都是孤与刘中尉一起商量。”
“殿下英明!”众将领听了这番话一时无人说话,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站起来说出这四个字。
“殿下真是英明神武!”又有人说道:“军中十分危险,尤其与侯梅德率领之骑兵周旋时我军处于不利地位,随时有可能战败;殿下竟然干冒风险亲自领兵出战,实乃英主。”
“殿下……”
众人纷纷开始拍马屁。
大家其实都明白,说是李珙与刘琦一块商量着如何与大食人交战,其实主要指挥之人一定是刘琦,而非李珙。
但大家更明白,李珙为何要偷偷藏在军中:为了要获取威望。现下大食国这个强大的对手已经不足以对安西造成威胁,至少五年十年内不会有威胁,大家也可以放心的在安西做官,岂会戳穿李珙的真实想法?就算是不想拍马屁的人,也不会当面这样得罪殿下,最多不说话而已。所以此时帐中回荡的都是称赞李珙之声。
也不必担心这些将领都是大老粗说不出称赞的话。无论是文官官场还是军中,凡是能升到别将以上官职的人都不傻,华丽的辞藻不会说,平常的称赞话还不会说?何况军中也并非都是大老粗,也有人读过书。再有这些读过书人偶尔点缀几句妙语,反而使得帐中更加热闹。
李珙也满脸笑容。谁不愿意听称赞自己的话?不过他好歹还记得这时召见诸位将领的目的,待他们称赞一会儿后举起双手向下压了压,又说道:“诸位卿家,这些话就不必多说了,今日孤有正事与诸位商议。
都在座位上坐下,擦擦脸上的汗水;刘琦你也坐下,就坐在孤身旁。”
“臣不敢当。”刘琦赶忙说道。
“这有甚不敢当的。”李珙笑着说道:“我许你坐,你就可以做。
而且你侧头看过去,此时台下已经满了,你若是去台下坐只能坐到帐篷门口。你岂能坐到帐篷门口?就坐在我身旁。”
“是。”刘琦闻言只能答应,由护卫端来一把椅子,坐在李珙身侧。
这时所有人都已经坐下,许多将领举起杯子喝了一口水,又用手巾擦了擦汗,随后正襟危坐起来。李珙向众人扫视一圈,轻轻点了点头,开始说起今日的正事。
“今日孤宣你们来,是要与你们商量。并波悉林竟然用出假死这个法子,欺瞒孤与所有安西将士。孤以为,是可忍孰不可忍?想要出兵继续惩戒,你们以为如何?”
第562章 大家的反应
李珙这番话说出口之后,半晌无言。
在场之人都是将领,品级至少是别将,并非一般士卒。若是一般士卒或低品武将,或许出于对大食国的痛恨、对并波悉林的痛恨,对能虏获大量战利品的渴望,或者单纯对上司命令的遵从,会立刻表态支持出兵。
但中高品将领不同。中高品将领做事有时也会冲动,但更多时候在做出决定前会反复权衡利弊,认为对自己有利才会支持。
此时众人才得知殿下打算继续与大食国交战,短时间内无法计算好利弊得失,当然不会出言。
李珙虽成为安西属国国君才两个多月,但久居上位的他很明白众将领不说话的缘故,也不着急,端坐在主位上,偶尔举起杯子喝一口水,显得十分悠闲。
“殿下,臣赞同继续惩戒并波悉林。”忽然有人说道。
李珙抬头看去,见是莫元。他稍有些惊讶:莫元不是在出兵呼罗珊前就反对与大食国交战么?怎现下忽然支持继续打下去了?
“殿下,并波悉林竟敢如此戏弄我国,若不对其进行惩戒,今后周边番国恐怕会对我国生出轻慢之心。必须出兵惩戒!”
“爱卿说的正式孤所想。”李珙点头笑道。不管这人为何支持,他都必须这样说。
“启禀殿下,臣也支持。”曹克食起身说道:“臣读书不多,但听过为君者最要紧的是行王道。而行王道最要紧的是对做得对的人进行奖赏,对做的错的人进行惩罚。如今并波悉林做的错,当然应该处罚。”
“臣愿进兵继续与大食军交战。”
众人纷纷说道。
见到众将领这幅反应,李珙疑惑不解。在他想来,之前停在康居城时商讨是否出兵呼罗珊,有许多人支持也有许多人反对;所以现下也应该反对与支持之人各半;就算反对之人不敢当着自己的面不敢说出或想不出委婉的劝说之词,也不会出言支持。
可此时情形却已有六成将领表态支持,十分不正常。面对这种不正常的情况,李珙虽脸上笑容不变,可脑子已经以最快速度运转,试图想出缘故。
“殿下,臣以为此事应当更加谨慎些。继续与大食军交战,要消耗多少兵粮,打算进兵至何处,万一将士们大多不愿继续进军,等等事情都应提前有应对之策,必须谨慎。”
他正想着,忽然听有人这样说道。这番话虽然表明上只是劝自己谨慎,但李珙立刻听出实际上就是反对继续进兵。
殿下立刻放眼看向说话之人,见是都尉张兴权。李珙对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其实是高兴的,可以减轻自己的不安,但对竟然是他更加不解。
‘他算是刘琦的部属吧;即使不能算部属,也是较为亲近之人。适才我与刘琦说此事时,刘琦犹豫良久,最后还是表态支持出兵。我了解他,他若是反对,一定不会表态支持的。
张兴权既然与刘琦亲近,理应与刘琦态度一样,为何会反对?’
想到这里,李珙不由得抬起头,扫视众将领;尤其是那些在康居城时反对出兵、此时表态支持出兵的将领,更是多次瞩目。
忽然,他脑海中好似闪过一道闪电,明白了为何将领们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