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匪事 (舟者)


  没办法谁让人家周耀宗的爹有文化呢,虽然考了四十年还是一个童生,但人家毕竟也是读过书的人,比起那些从小到大连学堂们朝那边开的人来说,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眼看人生所剩不多,功名无望,周耀宗的爹这才想起人生除了功名之外还有生活,还要完成传宗接代的历史重任。
  于是老书生放下书本,过了几天正常的夫妻生活,经过努力,命中率还挺高,十个月之后,终于等来了接班人。
  老来得子的老童生喜出望外,绞尽脑汁,把自己终生所学全部用来给孩子起名字的同时人家还翻了不少书籍,什么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今古传奇以及三言二拍、灯草和尚等等都翻遍了,终于给孩子取了“耀宗”这两个字。
  顺便说一句,明代人取名字是非常有讲究的,没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是不能随便给孩子取像样的名字。当然了,受文化程度限制,一般人也想不出什么高端大气的名字来。
  就拿周耀宗的出生地凤州瓦房村来说,遍地都是叫阿猫阿狗,桃花杏花,山娃土娃的,凡是庄稼人能够想到,能够看到的都用来给孩子起名字了。
  起到最后,连这些名字也取完了,咋办呢?
  庄稼人有庄稼人的智慧,稍作考虑之后,便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想到了根据孩子的出生年月取名字的办法,当然了根据出生年月取名字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元代就曾用过。
  比如姓王的正月初二有了孩子,那就叫王初二;姓李的八月十三有了孩子,那就叫李十三。
  当然了这名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万一这王初二后来干成了大事,再叫王初二就有些难听了,不好意思,爷要改名了,思来想去就改成了王学理、王含章等文化气味很浓的名字。
  不过这都是给一般人的规定,人家周耀宗的爹不是一般人,为了一举定乾坤,省去孩子将来改名字的麻烦,在孩子出生之后就起了一个高端大气的名字。
  耀宗?
  哼哼,多有文化内涵。
  一听就知道这孩子长大是要干大事的,不然凭什么光宗耀祖呢?
  果不其然,周耀宗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智慧来,他爹用了四十年才考成的童生,周耀宗只用了四年,整整比他爹少十倍!
  眼看着孩子就要扬名天下,月明星稀的夜晚周耀宗的爹经常会梦中笑醒。
  太厉害了,我儿子实在是太厉害了,这么小就能考中童生,看来还是我这个名字取得好啊!
  童生,顾名思义是儿童学生。
  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大明王朝规定,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试过关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明白了吧,就这个童生也是要考试的,而且还是两场考试。
  没有一点天赋,没一点真才实学,有的人一辈子考到老连个童生也未必考上。
  要知道明朝的考试还是蛮多的,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县试、府试仅仅是所有考试中的预备考试,考中了就是童生;院试考中了才是秀才,乡试考中了是举人,会试考中了则是进士;殿试由皇帝对进士中的佼佼者进行考试,第一名便是状元。
  明白了吧,考中童生仅仅是通往升官发财的第一步,就这一步也是许多学子一生都难以达到的高度。
  比如周耀宗他爹就用了四十年才考完前两步,后面的路还长的很。
  按照每三年一次考试计算,周耀宗的爹要想考中状元,估计得等到下辈子。
  所以在明代考试不但要脑子好使,还要有个好身体。
  所以说像周耀宗这样四年就连考两中的人,基本上算是“神童”了,祖坟冒青烟都不行,得冒火才行。
  作为瓦房村唯一的秀才,周耀宗立即觉着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不少,在此后的几年里,周耀宗接连出现在院试考场上。
  由于院试由府里组织,而周耀宗所在凤州归凤翔府管,每过三年,周耀宗便会走出瓦房村前往凤州城,住上一夜之后,再前往凤翔府考试。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考中童生之后,周耀宗的好运似乎是到头了,连续考了三次才勉强中了一个秀才,这一年周耀宗已经是二十四岁的大龄青年了。
  虽然年龄是大了点,但人家前途好啊!只要中了秀才,何愁无妻?
  能说这话,周耀宗是有底气的。
  秀才也是十年寒窗苦读的结果,而且中了秀才之后人家也是有实际好处的。
  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而且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由于周耀宗刚刚考中,只能算个“附生“,还没到国家发给粮食的那一步。
  看见没,别为古代秀才遍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那也是考生中的杰出人才。
  考中秀才的周耀宗这下不得了,瓦房村几百年了,头一回出了如此杰出的人才,光老周家门前的鞭炮就整整放了一个月,多少年不走的亲戚也拐弯抹角的来到他家。
  “我是你二舅对门左拐第三家的你表舅,年前咱们还见过面的。”来人上前报了姓名之后,周耀宗一脸的迷茫。
  周耀宗的爹一听这话,立即请人家进屋吃饭,亲戚们白吃白喝了这么多天,酒肉早就没有了,面片还是能做出一碗的。
  亲戚吃完饭夸赞了几句后说道:“耀宗,你现在是秀才了,下一步就是举人,到那时一定不要忘了我这个表舅啊!”
  周耀宗木讷的点点头,“这人我咋一点印象都没有呢?”
  认不认识其实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晚饭该在哪吃?
  荣耀都是给别人看的,吃饭才是自己的事。
  “爹,咱们晚上吃啥?”
  “秀才吃啥饭,回家读书去,等中了举人何愁没吃的。”爹说了一句很励志的话后,亲自监督孩子读书了。


第3章 崇祯三年
  大明崇祯三年,周耀宗再次踏上考试的征程。
  他现在已经是秀才了,下一步要考的乃是乡试。
  乡试虽然带了一个“乡”字,但绝不是乡里的考试,而是省上组织的考试,而且要在省城进行。
  明朝陕西的省会就是今天的西安。
  按照行进路线,周耀宗首先应该走出瓦房村前往凤州城,住上一夜后,离开凤州城继续往北出了秦岭前往凤翔府。
  到了凤翔府之后,周耀宗就不用步行了,那里有几个同窗家境还是不错的,有房有车有吃喝。
  读书这些年,考试这么多次,周耀宗因此认识了不少的同窗好友。
  周耀宗的家境在山里人看来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在关中人看来,也就是很一般的人家,算不了什么的。
  到了凤翔府后,周耀宗可以多待几天,跟同窗谈一谈这三年来的学习心得,比试一下各自的学业,顺便再去青楼给妓女们炫耀一下自己的文采。
  估摸着距离考试的时间差不多了,再坐着同窗的车架一起前往西安考试。
  这些年来,凤翔府的日子一直留在周耀宗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久久难忘。
  现在又到了乡试时间。
  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六月底的一天清晨,周耀宗起了一个大早,告别父母后踏上了前往凤州的旅途。
  对于这次考试,周耀宗是很有信心的,这三年来,周耀宗几乎没有出过门,也没逛过街,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在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时节。
  临走时,周耀宗的心情是很不错的,一想到凤翔府那些好友还有城里那几个会诗文的妓女,周耀宗走着走着就笑了。
  老子告诉我们: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说的就是好事里面有坏事,坏事中间包含着好事,想得好往往会大失所望。
  从大明崇祯元年开始关中就已经大旱了,三年过去,早就旱的连根草都没了,还想什么喝酒聊天、吟诗泡妞的好日子呢?
  这也不能怪周耀宗,他所在凤州瓦房村乃是秦岭山中的一个小山村,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虽然关中都旱的冒烟了,但对于山里的瓦房村来说,仅仅下雨比往日少了点,生产生活虽然有影响,但还不至于到人吃人的程度。
  再说了秦岭乃是万物的宝库,就算是庄稼颗粒无收,只要人勤快,愿意上山,采点野菜野果,逮几只野兔还是能够活下去的。
  虽然山外早就到了民怨沸腾,揭竿而起的程度,但由于信息闭塞,周耀宗对此事竟然是一无所知。
  走在前往凤州的路上,周耀宗既兴奋又渴望,希望能够早早赶到凤翔府,见见那几个同窗好友,几年不见了也不知道他们学业如何?
  路上一个人都没有,这让周耀宗多少有些意外。按照以往的惯例,中午时分乃是人流量比较大的时候,再说了凤州乃是秦岭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州县,山里人有个头疼脑热、咳嗽流鼻都要进城去治疗,当然了不管是需要什么样的农具,生活用品也要进城去采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