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牛头平时受够了这些人的气,此时见到他们的窝囊样,心里充满了鄙夷和快意,嘴角不由自主地多扯了扯,脸上带上了比平日更深的笑意。
  “这些窝囊废也有今天!”牛头心里恨恨地想:“不知道今天轮到哪个倒霉,嘿嘿,不管是谁,都是活该!”
  他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热闹,忽然感受到一道灼灼的目光,转头一看,见皇帝正抬头看着他。牛头忙垂下眼睛,礼貌地避开了皇帝的目光,脸上还带着掩藏不住的笑意。
  皇帝叹了口气,心中大失所望,看着这些战战兢兢的大臣,再看看面无惧色的牛头。唉,没想到啊,这些朝堂重臣、国之精英,胆色居然比不上一个死太监。
  “牛头!你去!”皇帝用赞赏的眼光看着他,面上带着殷切的希望,虽然只说了短短四个字,但是话里充满了信任。
  正在微笑的牛头好像被天雷劈了一样,身子肉眼可见地抖了一抖,他好像不敢相信似的抬头看着皇帝,哆嗦着嘴唇道:“陛下,陛下。。。臣不能啊!臣只是个宦官啊!”
  “宦官怎么了?你是朝廷高官,秩俸千石的中常侍,不比朝堂诸公差!况且,你见的不是什么皇帝,不过是个逆贼!你去合适!”皇帝心中愈发感叹,牛头真是谨慎又明事理,生怕自己的地位不配,失了国体。
  “臣以为牛常侍出城极为合适!”一个大臣高声道。
  “对!牛常侍德高望重,深明大义,足当此任!”有人立即附合道。
  “陛下慧眼,这人选合适之极!牛常侍忠肝义胆,必能不辱使命!”
  刚刚还蔫头巴脑的大臣们突然像是集体打了鸡血一般,纷纷表态支持皇帝的决策,你一言我一语把牛头夸上了天,眼见着牛常侍激动万分,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几次想要说话,都被激动的大臣们打断。
  这件事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从皇帝到大臣,皆大欢喜。
  只有一个人是流着眼泪出来的。牛头。
  他万没想到,自己就是那个倒霉蛋。可是当时的情景,完全容不得他拒绝,在激动的大臣们面前,他甚至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
  “关我什么?我,我下面没有了啊!”
  牛头跺了跺脚,恨恨地向前走去。
  刘秀已在城外安营,差人在城外不住地喊叫,向刘钰发出挑战,可是喊了半天,城上什么动静也没有。
  “放牛小子胆小如鼠,连城都不敢出,有何惧哉!”刘秀冷笑一声,说道:“算他识相,要是他敢出城,朕就亲手砍了他的脑袋!”
  他的将领们都附合地大笑,嘲笑放牛小子没有胆量,不敢出城。
  要论到打仗,还是得看他们的皇帝,放牛皇帝完全不是对手。
  将领们取笑着放牛皇帝,谈论着建武皇帝百战百胜的以往,先前攻城不克的沮丧去掉了大半。
  这时,有人来报:“陛下,城里有人出来了,要陛下阵前回话!”


第536章 二攻真定
  刘秀带着左右出帐观看,遥遥地望见一人一马站在城外,既没有随从,也没有旗帜,就那么一个人,看上去有点孤独,甚至有点悲壮。
  刘秀皱了皱眉头,说道:“怎么?刘钰没来么?”
  除非是刘钰亲自出城,刘秀是不可能去和一个小小的使者阵前对话的。对面派了个使者过来,刘秀当然也是派使者过去。
  他向左右看了看,问道:“何人去替朕阵前答话?”
  话音刚落,一个彪形大汉站了出来,“臣愿去斩其首献于陛下!”
  这是出身于幽州突骑的一名校尉,是刘秀帐下的一员著名的勇将,单打独斗的能力很强,若是他去,肯定能杀了对面那个看似病恹恹的家伙。
  刘秀却摆了摆手,说道:“你们没见来人赤手空拳、没带兵器么?看他那个样子,不像是一员战将。”
  这时有人笑道:“是放牛皇帝派来求饶的吧!”
  这话引起了一阵笑声,那校尉哼了一声,不屑地道:“手无寸铁之人,杀他脏了我的刀!”
  刘秀的目光身边众臣扫了过去,停留在一个人身上,“桓卿,可愿为朕使者,上前答话?”
  句式虽是疑问句,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落在桓谭的耳中,多少觉得有些讥讽的恶意。
  又是使者,又是他,桓谭觉得自己像是皇帝脸上的脓疙瘩,明晃晃地碍眼,却是怎么也去除不掉。
  皇帝不喜欢他,这是确定无疑的。虽然他这几年收敛了许多,不再像往常那般直来直去地上书,说些皇帝不爱听的话,但是他名士的性子和不够谨慎的言行还是时不时地为自己找着麻烦,在一些私下里的场合,他常常表达对于谶纬的不屑,对于皇帝极力推崇的一些东西的不同意见。
  不幸的是,这些他认为的私下场合,在皇帝那里几乎是透明的,这些话不时传到皇帝耳中,使他更加失去圣心,皇帝只是碍于他大儒的名头才没有轻易地动他。
  在韩歆被逼死之后,桓谭上书请辞,想回到家乡,这是非常不合时宜的举动,充分体现出他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在皇帝眼中这是一种明显的不满,是在为韩歆抱不平,因此遭到了皇帝的断然拒绝。
  皇帝可能会犯错,但是绝对不能被指责。他可以为自己的行为暗暗后悔,但是如果臣下以这种撂挑子的方式表达不满,对皇帝而言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韩歆的死意外地对桓谭起到了保护作用,碍于天下对于韩歆屈死的舆论压力,皇帝对于处置这些有名望的大儒更加谨慎小心。他并没有把桓谭怎么样,虽然极力将他留在朝中,却并不重用,只是晾着他,冷着他,君臣二人互相看不顺眼,却又不得不互相看着。
  这次皇帝亲征,除了带着一些亲信爱将之外,意外地将桓谭带在了身边,这可能是出于对他的不放心,要将他搁在眼皮子底下。
  桓谭也只是默默地跟随,除非皇帝问到头上,他不会主动去奏事。
  轮到阵前答话这种危险的差事,皇帝又点了他这个不合圣意的逆臣之名,桓谭开始时觉得出乎意料,稍微一想又觉是在情理之中,谁让他不入皇帝的眼呢?
  桓谭低头答道:“臣愿往。”说着催马向前,慢慢地进入到城头强弩的射程之内,接近了对方使者。
  刘秀远远地看着,看桓谭的背影离那座城越来越近,一时有了一个奇怪的念头,仿佛桓谭再不会停下,而会直接进入城内,投放牛皇帝去。
  刘秀不自觉地握了握弓,仿佛随时要摘下来,亲手射杀远处的那个人。
  可这时,桓谭停了下来。
  两个使者相对站着对话,因为离得远,谁也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
  没多久,桓谭拨转马头,回到刘秀面前。
  刘秀看着他,问道:“如何?”
  “陛下,刘钰不肯与您对阵。”
  刘秀挺直了身子,轻笑道:“他果然不敢。”
  “他说他是大汉天子,您是。。。陛下恕罪,刘钰说您是逆贼,与您对阵有失他的身份。”
  刘秀并没有生气,只是冷笑了一声,“不过是胆小鬼的托辞,鼠辈的借口,他还说什么了?”
  “他说要与您斗力,但是不是勇力。”
  “那是什么力?”刘秀有些好奇了。
  桓谭平静地答道:“刘钰要与您斗实力。”
  刘秀突然沉默了,不得不说刘钰这句话击中了他的要害,刘秀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刘钰这句话清醒地表现出他对于局势的判断,他不依赖战场上的胜利,而是要用强大的国家机器,以远超出河北政权的国家实力获得碾压式的胜利。
  这是刘钰打出的明牌,他明明白白告诉刘秀他获胜的路径,这其中蕴含着一种俯视对手的自大态度,让刘秀格外恼火,又感觉无能为力。
  刘秀咬了咬牙,缓慢又清晰地吐出两个字:“攻城!”
  就算攻城只有一成胜算,这也是他唯一的一成胜算,不,还有土门关,臧宫突袭土门关也有一成胜算,刘秀不得不和这四面城墙死磕,他要拼命了,为了这仅剩的两成胜算。
  这真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三天之后,真定城墙之下又堆积了大堆的尸体,城池却依旧岿然不动。
  刘秀军的士气又肉眼可见地低落了。
  第四天,城内射出了一封信,士兵捡到后送到大帐,刘秀打开看了看,便往案上随意一丢,看起来似乎并不怎么在意,可是脸却不由自主地黑了。
  信是刘钰写的,刘钰以十分真诚的口吻关心了一下刘秀,问他粮食够不够吃?如果不够吃的话,可以随时找他。城里有的是粮,欢迎任何一个饿肚子的人去吃,都是大汉的百姓,也就是他刘钰的子民,谁去他都会接纳。
  刘钰还问起刘秀在邯郸的亲眷,关心刘秀的夫人和孩子是不是安全。他虽然远在真定,却听说邯郸不太安全,万一有什么突发事件,恐怕刘秀的家眷会受到冲击。如果这种事情不幸发生,他刘钰也会觉得遗憾。
  “身为人主,竟如此轻佻!”刘秀不知是说给自己听,还是对着远处的刘钰说话。
  可是刘钰的话还是顽强地钻进他的心里,让他思虑不已,粮草和后方的平安一直是他关心的两件大事,也是制约他本次亲征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