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上一次耿弇出上谷时,蓟城和涿郡都有重兵,耿弇孤军深入敌境,形势不利,尚能消灭幽州突骑的主力,这一回河北内乱,蓟城兵力单薄,涿郡守将杜茂叛逃,守军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局势比上次好得太多,耿弇有信心取得更好的战果。
  更加有利的是,蓟城守将邴遂与刘秀不是一条心,他是刘兴的人,是邯郸的叛徒,因为刘兴的败亡,邴遂已陷入绝境,只要让他知道刘兴的消息,献城归降就是他唯一的选择。
  耿弇看了看杜茂,说道:“杜兄,你我原本是同僚,关系匪浅,如今你弃暗投明,又与我同殿为臣,小弟很是高兴,却不免为杜兄忧虑。杜兄本为涿郡守将,手握重兵,若能举郡来投,自然不免封侯之赏,可如今你放弃了手下的兵马,单枪匹马来投奔我,纵使小弟要保全杜兄,可陛下不养无功之人。。。杜兄今后在朝堂上如何立足?”
  “大将军,”杜茂此时穷途末路,自然不敢如以前一般和耿弇称兄道弟,“大将军抬爱,杜某感激不尽,杜某不才,在涿郡数年,多有亲朋故旧,这涿郡各县守将,多是杜某的旧部,多少给我几分薄面,杜某愿为大将军前驱,劝说彼等献城来降,以此作为杜某的见面礼,如何?”
  耿弇大笑,“涿郡之事自然要多多仰仗杜兄,可此时却有一件近在眼前的大功劳,对杜兄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杜茂也是个人精,立即明白了耿弇的意思,他指了指蓟城方向,说道:“大将军莫非是说蓟城?杜某与邴遂素无交情,要我劝他。。。恐怕是不成的。”
  耿弇笑道:“用不着劝,形势逼人,若邴遂识时务,只要杜兄出现,他就会知道,除了献城归降之外别无选择。”
  杜茂当然不愿意孤身入蓟城,将自己的安危全部交到别人的手中,可是就像耿弇说的,形势逼人,去不去由不得他了。
  一个时辰之后,杜茂便孤身来到蓟城叫门了。
  亲眼看到杜茂进了蓟城,耿弇松了口气,看来这攻城战十有八九是用不着打了,他要对付的还是刘秀。
  耿弇安排人马,等待刘秀来夺蓟城,可是等了几天,并未见到刘秀的兵马,反而是传来消息,刘秀率军南下,回邯郸了。
  这出乎耿弇的意料之外,使他多少有些遗憾和沮丧,他左思右想,得出结论,刘秀回军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邯郸有更紧要的事,比蓟城还要紧的事,让他非回兵不可。
  耿弇猜得不错,刘秀原本是要北上的,可是邯郸方面突然快马来报,刘钰自太行山一线发动攻势,轵关陉和滏口陉都有大军来攻,更要紧的是井陉,刘钰亲自率大军出井陉口,直逼土门关,太行一线岌岌可危。
  最要命的是,经过这一场叛乱,邯郸人心不稳,有当地豪强举兵响应建世帝刘钰发动叛乱,淄川王刘终的父亲泗水王刘歙逃脱了追捕,也勾结了一批将领发动叛乱,前将军李通在邯郸城中与逆贼激战。刘秀若再不回去,恐怕邯郸都要丢了。
  两相比较,刘秀实在顾不上蓟城,只能先回邯郸主持大局。
  刘秀一走,耿弇面临的压力陡然变小,这幽州大地几乎任他驰骋了。
  两天后,邴遂献城归降,耿弇以蓟城为基地,四处掠地。
  杜茂劝降邴遂后,又接连写信给涿郡各城守将,晓以利害,诱之以利,再加上耿弇的军事压力,一个月之内,大半个涿郡已落入耿弇之手。
  耿弇率上谷突骑与并州兵骑南下,战略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与南面的军队一道会兵邯郸,致刘秀于死地。
  对峙了数年的两汉之争失衡,刘秀的江山已摇摇欲坠,纵使他是天生的战神,英明的帝王,也很难重现当年昆阳之战时的辉煌,仅凭一已之力扭转乾坤了。


第528章 困兽之斗
  攘外必先安内,此乃古今不易之理。
  对待内部的敌人,刘秀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宽厚仁慈,露出了最锋利的獠牙。
  他回兵邯郸,迅速平定了城内外的乱兵,又挥动屠刀,将参予叛乱的宗亲和朝臣杀戮殆尽,安成侯刘赐、泗水王刘歙、淄川王刘终、慎侯刘隆、汝阴侯刘信等刘氏宗亲尽被灭门,其他参与的异姓朝臣更是免不了族灭的下场。
  这一场杀戮称得上血流成河,被株连丧命者有数千人之多,以致于很长时间之内,整个邯郸都笼罩着浓厚的血腥之气。
  在末日的气氛中,每个人都心惊胆战地活着,不知道明天将会迎来什么。
  刘氏宗亲似乎集体失了声,每个人都闷在府中战战兢兢,生怕哪一天皇帝的屠刀便向自己的头上斩落。而在朝堂之上,大臣们个个小心翼翼,不敢乱说话,连朝会都是在压抑的气氛下进行。
  议郎桓谭偷偷地抬了抬眼,暗暗觑了宝座上的皇帝一眼,只这一眼,他便吓得连忙低下头去,心里按捺不住地砰砰乱跳。
  皇帝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似乎与平日没什么不同,可他的嘴唇比平时抿得更加用力,下颌的曲线也更加的冷硬。这副面容在桓谭看来有一种咬牙切齿的凶狠。
  刘秀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还杂着一丝隐藏不住的暴戾。
  桓谭有一种感觉,皇帝已杀红了眼,随时准备将手中的刀挥向任何拦在面前的人。
  刘秀向来以柔术治国,他的江山一半是打下来的,一半是承接过来的,这有赖于他的宽厚仁慈,包容大度。刘秀的胸怀似乎是大海,可以接纳任何河流,哪怕是污秽的暗沟。
  可是如今,在经历了这样的背叛之后,刘秀似乎变了,他抛弃了柔术,拾起了坚硬锋利的刀,他打算用手中的刀劈开一条血路,为他濒临崩溃的帝国续命。
  桓谭垂下头,脑海中突然闪现出建世皇帝的脸,他曾经在洛阳仰望过的那张脸,那是一张明朗又自信的少年的脸,带着王霸英武之气,以及帝王脸上少见的烟火气。
  刘钰的相貌,桓谭已经记不清楚,他只记得一个模糊的轮廓,这是一种闪光的模糊,好像是天空中的太阳,让人无法认真地注视,但却带着温度,让人忍不住想靠近一点,从中寻找光亮和温暖。
  “确实是人杰,能够将刘秀逼成这样,怪不得有那么多人翻山越岭去投奔他。”桓谭在心里独自嘀咕着。
  桓谭在邯郸不得志,心中也生出过叛逃的冲动,可惜他只能留在这儿,走不了,他的根在关东,那么庞大的家族,那么多亲人,他带不走,舍不下,只好一起守在原地,等待命运的宣判。
  最近一段时间,关东的叛逃日渐严重,邯郸是被镇压住了,可是再向西去,在太行山附近靠近两汉边境的地方,已发生了两起将领叛逃之事。
  这只是一个开始,却可能成为溃千里长堤的蚁穴,如果刘秀不能迅速稳定住局面,叛逃之事必将愈演愈烈,甚至不需要再战斗,胜负就已注定。
  安成侯刘赐的次子刘嵩在刘秀血洗邯郸之时一路狂奔向西,一头钻进了太行山中,在山都尉的帮助下,他辗转来到井陉,拜见了正在军营中的建世皇帝。
  刘钰高规格接待了刘嵩,对其大加抚慰,并出人意料地送上了一份大礼,他将刘赐追封为王,作为刘赐唯一幸存的儿子,刘嵩自然承袭了王爵。
  建世汉的王爵非常稀有,全是刘姓王,包括刘钰的两个兄长在内,刘钰一共只封过四个王,其他有功劳的刘姓宗室最多就是封侯。如今他竟然大手一挥,眼睛都不眨地送出了一个诸侯王的帽子,让刘嵩本人在感激之余也觉得十分惊讶。
  这次封王并不是因为刘赐对于长安朝廷有多大的功劳,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刘嵩是第一个叛逃来的刘姓宗亲,是刘秀的同宗,刘钰要把他竖成一个标杆。
  他的用意十分明显,就是鼓动河北的刘氏宗亲造刘秀的反,就是要刘秀的族人窝里斗,斗得越狠越好。刘钰要告诉关东的刘氏宗亲,只要他们肯反抗刘秀,长安朝廷都有他们的一条后路,而且是一条异常宽广光明的大路。
  消息传到传到邯郸,刘秀正在宫中,当即大怒道:“刘钰小儿,他是要离间我的骨肉至亲吗?”
  见皇帝发怒,一旁侍坐的邓禹和贾复都离席拜倒,恳请皇帝息怒。
  刘秀很清楚,邯郸叛乱有长安的黑手在推动。刘钰不仅在正面战场上发力,而且加强了对于邯郸方面的策反,双管齐下,让他陷入困境。
  刘秀的怒火只燃烧了一会儿,便只余下了灰烬,他低声道:“先是韩婴,再是刘嵩,再如此下去,恐怕人人心生异志,朕将再无可用之人。”
  贾复道:“陛下勿忧,臣已加强了邯郸城的守卫,在朝臣聚居的尚冠里等地加派了人手,若有人敢于叛逃,臣定将其抓拿法办。”
  刘秀摇了摇头,叹道:“如今朕的族人都像失踪了一般,没人再敢出来走动,朝臣们越来越沉默,没人敢再进谏,邯郸的气氛够紧张了,若再有士兵在城里来回巡视,会更加使人惶恐。。。朕不想做周厉王,也不想让朕的臣民都变成聋子和哑巴。”
  邓禹松了口气,暗中庆幸刘秀还保持着清醒,没有因恶劣的局势而丧失理智。他下拜道:“陛下所言极是,以臣观之,如今还是太行一线更为紧要,尤其是井陉一带,伪帝亲自率军征战,若让他突破土门关防线,出现在河北,则河北人心恐不可挽回。。。臣请陛下亲征井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