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等到天黑,满以为敌军会回城休息,没想到山下竟燃起了火把,人家还要夜攻!
陈俊军人数多,可以轮换,但守军人少,白天已疲累了一天的士卒又要面临夜战。
第五伦将士卒分成了四拨,轮流休息,每队睡一个时辰,而他自己则一直留在城上,顶多是靠着墙眯上一会儿。多亏他们都是年轻人,身体棒,还可以支撑。可是在敌军这种不停歇的连续攻击下,第五伦也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
连续不断的攻击使守军极度疲劳,到了第三天清早,他们的头脑已经几乎不会思考,他们的脚下虚飘飘的,只是机械地重复着手上的动作,突刺、砍杀、拉弓射箭。
城内只剩下一千多个能战的士兵,如果再这样下去,不出两天,这城无论如何也守不住了,可是,说好的援军呢?到底什么时候能来?
第五伦胡子拉茬,满嘴的火泡,原本是一个英气勃发的青年将军,如今的面容竟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岁。在大家都盼着援军的时候,只有他知道,那所谓的援军是虚无飘渺的影子,不知道挂在哪边的天上。
一大早他们打退了一次进攻,刚刚喘息一会儿,还没等歇过来乏,敌军又密密麻麻地冲了上来。这回就连一向满嘴胜利的第五伦都有些没了信心,不知道还能不能挡住这一次的攻击。
这时突然有人指着北方大喊道:“援军!援军来了!是援军啊!”
一开始的声音是惊喜,到了后来简直变成了哭嚎。
第五伦向北方望去,只见渡口处浓烟滚滚,不知哪儿着了火,冲起漫天的烟雾,而在那烟雾之中,影影绰绰的全是船只,比这几天他们看到的船只多出了许多。
第五伦一声大吼:“点狼烟!”
有人将他们早已准备好的烽火点燃,一连点了五堆,五道烽烟冲天而起,这是他们平时用的烽火标记,意思是说敌军声势浩大,我军万分危急。
见到终于来了援军,虽然还停留在大河上,不知什么时候能打过来,士卒们还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一下子都精神抖擞起来,突然爆发了强悍的战斗力。
陈俊也得到了禀报,渡口处确实来了敌军,双方水军正在接战。若是不能即刻拿下这座土城,等到援军来到,便再也别想收复敖仓了。
陈俊拔出刀来,咬着牙,亲自带领士卒向山上奔去。
第五伦在城上见到强弩将军的大旗,突然自身边士卒手中夺过一杆大戟,大叫道:“我要杀了这厮!”
他跳下城来,命士卒打开城门,只带着手下几十个亲兵,旋风般地冲出城去。
第五伦如煞神一般,自山上狂突而下,大戟连刺带挑,连杀数十人,凡当其道者,皆死于戟下,冲到半山腰,正遇强弩将军陈俊,第五伦抬手一戟,正刺在他的面门之上。
第438章 南郡病猫
敖山一战成了整个河南战役的转折点,经此一战,建武汉在河南郡瞬间崩盘,基本属于被一记重拳打中了命门,突然死亡。
第五伦孤军守敖山,临阵斩陈俊,几乎以一已之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因其在此战中的神勇表现,被建武汉军称为“第五煞神”,成为一个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存在。
祭遵在前线因缺粮而狼狈后退,被刘茂衔尾追杀,损失惨重。为筹集军粮,让大军能坚持下去,祭遵四处搜刮,威逼百姓,勒索豪强,遭到了河南士民的一致抵制。
河南豪强本就与刘秀有欧阳歙一案的宿怨,又见建世汉兵锋强劲,不可阻挡,于是纷纷起兵响应刘茂,不断袭击祭遵与来歙之军,争抢着拜见河间王刘茂,迎接洛阳王师。祭遵和来歙两军在敌军与自己百姓的打击下,根本无法在河南立足,全军大溃,四散奔逃。
刘秀大军此时正在河内,刚刚在渡口打了胜仗,他手下将领要乘着大胜之威发兵南下,增援河南。
刘秀叹道:“河南之事,非是缺兵少将,而是失了敖仓,军中无粮。派兵越多,越是乏粮。。。河南之事,已不可为,让祭遵、来歙退保陈留吧!”
他忧心忡忡,揽镜自照,头上白发愈多,胡须也已变得斑白。
半年时间,建武汉连失大郡,实力大减,在与建世汉的对抗中明显处于下风。归根结底,除了军事装备上严重落后于对手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经济,是缺粮。
如今失了敖仓,缺粮状况加剧,刘秀已无力发动战略反攻,只有暂时收缩防线,争取先守一守,顶住建武汉的进攻,等到敌军疲累、已方粮草有所积累时再图反攻。
刘秀寄希望于他的屯田之策与入粟拜爵之制有所成效,能在一两年之内使他迅速恢复实力,可以再与建武皇帝争锋。
当然,保住齐梁等人口众多的繁华富裕之地也是保存实力的关键,可建武汉多路大军齐头东进,兵锋正盛,那些膏腴之地能否保住,刘秀也是心里没底。
纵然如此,从人口上看,建武汉依旧占据上风,虽然在洛阳和河南战争中损失了二十几万精兵,但是境内依旧有足够的兵源,可以大发士卒,充实军队。
可是人口愈多,需粮亦多,缺粮便愈发严重,而征青壮入伍,是从地里抢劳动力,种田之人便越发不足,田地中的产出更少,这是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
何况洛阳一战损失的都是老兵,是百战精兵,新征发的士卒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刘秀除了种田之外,还有练兵的艰巨任务。
幽冀之地多有铁山,刘秀可以大造马镫,将军事装备升级换代。可是经过洛阳和太原一战,幽州突骑损失惨重,代郡上谷一失,刘秀的骑兵兵源严重减少,幽州处北部边郡,在他如此落魄的情况下,是否还会无条件的支持邯郸朝廷也是一个未知数。
刘秀纵使能造出足够的马镫,奈何骑兵不足,造多了也没处装。反观建世汉,不仅建起了皇帝直属的羽林骑兵,还有凉州大马、并州兵骑、代郡和上谷突骑,骑兵数量远超刘秀。
骑兵是战场上的王者,往往能在战役关键时候一锤定音,决定战局,缺少了这个关键力量,刘秀拿什么和刘钰抗衡呢?
如今建武汉的大规模骑兵都在吴汉之手,吴汉刚剿灭了淮南李宪,屯兵寿春,兵势正盛。
在岑彭和祭遵兵败、冯异被俘、耿弇归降长安的情况下,吴汉成为建武汉硕果仅存的方面大将。刘秀期盼着吴汉能再发神威,取得一场大胜,挽回一些颓势。
他给吴汉写了一封信,告诫他要将大军集结,保持足够的兵力,然后看准机会,重拳出击,与敌决战。他还叮嘱莫要分兵,以免被敌军各个击破。以歼敌积胜为上,莫要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
刘秀安排了沿河一线的防务,留耿纯、邳彤在河内收拾残局,力争将田况逐回河东,便回銮邯郸,准备他的屯田练兵大计去了。
长安长乐宫,建始殿。郑深、耿弇、班登等人侍坐。
皇帝在看洛阳传回来的战报,看样子十分愉快。
“第五煞神?”刘钰放下战报,笑道:“这就要怪他的姓了,他若是姓第一,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耿弇叹道:“第五校尉凭一腔孤勇,直捣敖仓,断敌粮道,乃釜底抽薪之典范。”
“此乃大勇!”皇帝赞叹道:“第五伯鱼智、勇、韧兼备,足当大任!”
耿弇道:“此事说起来真是巧,这一阵大风,早不起晚不起,怎么偏偏在行船时起,把第五校尉吹到敖仓,此非天意乎?”
郑深起身道:“陛下,此事虽看起来是凑巧,是意外,但其根源,乃是陛下气运旺盛,上天欲使大汉在陛下手中复兴。想当初铜马帝昆阳一战,名声遍于天下,孤身入河北,得贵人襄助,扫平流民,克定王郎,奠定基业,一时风头无俩,当是时,铜马帝气运之旺,无人能出其右。可等到陛下践位,定关中,平陇西,安集并州,河西来归,巴蜀俯首。陛下出关与铜马帝争锋,屡屡克之,洛阳一战,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铜马帝一向战无不克,新莽四十万大军亦不在话下,为何遇到陛下便屡战屡败,丧师失地?臣以为,此乃陛下气运之强,远胜刘秀,陛下不出,尚容其纵横关东,陛下一出,刘秀便没有能为,只能俯首称臣了。因此,第五校尉此战看似偶然,实乃天意使然,陛下上应天命,下顺民心,定可成就高皇帝一样的伟业。”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何况身为大儒,郑深这马屁拍得还这么有水平。皇帝龙心大悦,说道:“全赖众卿同心,将士用命,才有眼下的好局,朕得诸卿之力,得复祖宗基业,卿等的功劳,朕都记得,第五伯鱼之功,理当重赏。”
于是皇帝下诏,拜第五伦为敖山将军,封为列侯,以表其功。
以去年末的洛阳之战为起点,不过半年时间,刘钰便得了颍川、南阳、代郡、上谷、河南五郡,风头十分强劲。
在南方,马援和孙易率领庞大的舰队东进,麾下将士十一万人,水陆并举,夹江而进,剑指是夷陵。
夷陵是大江出巴蜀后的都一个战略要地,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夷陵”。也就是说,长江出了巴蜀,一直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多峡谷激流,可是到了夷陵,山没了,水平静了,从此长江便温顺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山贼做皇帝 (超神MVP) 起点VIP2021-06-13完结 20W收藏166.87万字 5.87万总推荐穿到古代做皇帝,原以为,自己积了十八辈子的德,从此三宫...
-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起点VIP2021-06-16完结百丈村的二傻子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对着全村老少爷们大言不惭的说着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