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随驾出征的大司徒伏湛道:“八千骑兵不好防范,依臣看还是先派人回河内,让耿纯等人率大军来迎,才是万全之策。”
  王霸却道:“等援兵来接,要等到什么时候?再耽搁下去,放牛竖子大军来到,愈发走不成了,依臣看还是现在走。”
  众臣争论着,有的说要趁着现在敌军兵少,马上走,尚有一拼之力,有的说要等待援军迎驾,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刘秀道:“不必慌张,河南河北有谚语云:‘大河结冰四十日,二十日可冰上行。’说的是大河寒冬时会有四十日的冰期,但是最多只有二十天冰上可行人。我军自南下以来,已历二十日,这冰也没那么结实了,想必也快化了,我等可坐船走。元伯,你代朕出去看一下。”
  他转向众人,大笑道:“若问河水结冰与否,元伯可是个行家!”
  在场众人见他谈笑自若,又提起当年的那个笑话,都不由自主地放下心来。尤其是那些早早追随刘秀的心腹,想到当年情景,心道:“当年在呼沱河时前有大河,后有追兵,何等狼狈,也就那样闯过来了,还做下这么大的一场事业,如今不过是偶尔吃了一场败仗,有什么大不了的,难道还怕了眼前这条河不成?”
  当年刘秀巡行河北时,北上蓟县,突遇王郎起兵,传檄诸郡,要捉拿刘秀。刘秀率领一干亲信向南奔逃,王郎的追兵在后面紧紧追赶,众人一路跑了几百里,眼看要到呼沱河边,哨探来报说是河水流淌,没有船只,无法渡河。大家都十分紧张,生怕被王郎追兵追上。
  刘秀便命令王霸再去察看,王霸去了,果然看到河水流淌。他怕吓着众人,回来时就说,呼沱河已经结冰,不用船只,完全可以踏冰而过。大家都非常高兴,来到河边,王霸本来心怀忐忑,此时却惊喜地发现,呼沱河竟然真的冻上了。
  这条冰冻的呼沱河就这样救了一行人。
  如今又遇到冰冻的大河,王霸是否还能再救大家一次呢?
  大河就在外面,刘秀走几步出去便可亲自去看,不知是迷信还是要故意营造出当年的气氛,他偏要王霸去看。
  王霸奉命出去,不一会儿便回来,进门便道:“陛下,河水解封了!”
  刘秀指着他大笑道:“卿可为朕之巡河使也!”
  他们在这儿琢磨怎么过河,王猛和第五伦却在琢磨怎么阻拦。
  王猛率六千骑赶至大河边,与第五伦会合。两人合兵一处,一共八千骑兵。
  八千骑兵算得上是一支相当恐怖的力量,刘秀渡口的两万多步兵若是躲在工事里还好,要是从渡口里出来,骑兵列阵上前一冲,便能把整个两万人的队伍冲垮。
  第五伦说道:“渡口防御坚固,急不可图,不如我等封锁河面,阻其渡河,将其困于此处,等待后续大军。”
  他和王猛都是急急忙忙带兵出来的。除了带了骑马一应所需的东西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带。
  敌军躲到渡口工事里面,以骑兵直接去踏阵难度很大。那么难道要将这八千兵全改成步兵,攻击孟津渡要塞吗?
  若是那样的话,骑兵的优势就全都没了,八千步卒别说拿下渡口,说不好就要被渡口守军反杀了。
  第五伦的主意还是比较可行的,王猛表示赞同,他一边派人向皇帝禀报孟津情景,希望皇帝速率大军前来围剿,一边在河边设了岗哨,日夜守护,若是刘秀敢出渡口北去,便要驱骑兵冲杀。
  就这样到了黑夜,远远地看着孟津渡里静悄悄的,没有什么人走动。
  第二天一早依然没什么异常,去见皇帝的信使回来,说是皇帝命他们盯紧刘秀,他正在加速行军,争取今日抵达孟津。
  两个人都很高兴,皇帝大军一到,刘秀便插翅膀也难逃了。
  到了晌午,突然有斥侯来报,说是贼军行动了。
  “他们终于忍不住了!”王猛一下子站了起来,大声道:“传我将令,骑兵上马,追杀贼兵!”
  那斥侯面带尴尬,说道:“回禀中郎将,恐怕不能追杀。”
  “为什么?”
  “贼军是,是坐船走的。”
  王猛率军赶到孟津渡的时候,见渡口火光冲天,整个渡口,包括设施、房屋、船只、粮草,全都烧了起来,大火映得天都红了半边,眼看是救不得了。
  在大河之中,一艘艘大船正在向北岸行进,但是前进的速度却极其缓慢。
  船上的士卒手中各特着工具,竟是在凿冰前进,浮冰飘在船的周围,一块一块的,互相拥挤着,碰撞着,慢慢地化成了水。
  王猛见状大急,忙下令全军下河冲锋,可等到一上了冰,便明显感觉上面浮着一层水,大概是被太阳晒化的冰层表面,马蹄子下面便开始咔咔地响,一道裂缝顺着蹄子弯弯曲曲地蔓延开去。
  士卒们都不敢上冰面上奔驰,只有几个胆大的直接冲了出去,等到了大河中间,便见其中一人踏碎了河冰,连人带马掉进了河里。另几个见了,吓得立刻跳下了马,小心翼翼地向回走,然而还是有人落水。
  这冰,确实是要化了。
  王猛和第五伦站在南岸,眼睁睁地看着刘秀乘船离开,毫无办法。
  等到天色将晚,皇帝才率军来到,听说刘秀乘船回去,刘钰淡淡地道“刘秀气运未尽,大河不是他葬身之处。。。顺其自然吧。”
  等到见了孟津渡变为一片焦土,渡口中的船只全都变成黑乎乎的架子,皇帝跌足大叹,说道:“这又得从头建,从头造了,那得要多少时候?”
  大魔导师果然还是大魔导师,就在败逃途中,还给了刘钰出了这么大一个难题,渡口和船只一毁,刘钰的东进计划便要重新考虑了。


第411章 降是不降
  这场大胜唯一的遗憾便是孟津渡口了。
  虽然直接的损失未必很大,但是对下一步的战略影响比较大。
  如今是建武汉政权比较虚弱的时候,是一个明显的乘胜追击的时机。可因为河面开化,缺少船只,不能渡河追击,很可能错失这次好机会。
  还能不能在大河以北做点文章,只能看自河东出击的征北大将军田况了。另外还有先期渡河的濮阳将军芳丹和平仓将军崔秀,不知这两人境况如何。深入建武汉腹地,两个人有望立下大功,但也有可能被围攻歼灭。
  刘钰下令迅速整修孟津渡口,收拾残余船只,看能否发动一波渡河攻势。
  王猛问道:“陛下,冯异和王梁还在偃师。。。”
  皇帝摆了摆手,“冯异和王梁孤军在河南,面对车骑将军的大军,还能有什么能为?窦友已去增援,一万凉州大马啊,他们想要全身而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皇帝这话说了不到两天,偃师方向便传来捷报,车骑将军刘茂大破王梁,斩首数千,招降两万余人。
  窦友奉旨疾趋增援,一万凉州大马冲击驻在偃师城外的王梁大军,王梁以手下六千幽州突骑迎战。
  如洛阳之战一样,装备马镫的凉州大马完虐幽州突骑。窦友亲率铁骑踏阵,刘茂大军随后掩杀,王梁军死伤惨重。
  这场战役近在偃师城下,冯异不敢开城门接应王梁入城,只是紧闭城门坚守。
  这又是一场歼灭战,除了死伤士卒,其余尽皆投降。不太完美的是,王梁竟然逃脱了,他在身边仅有的骑兵保护下,杀出重围,不知逃去了哪儿。
  王梁兵败,只剩冯异还在偃师城中,手下兵卒不过两万,虽然城里粮食不少,可终究有吃完的时候。刘茂大军不需要攻击,只是困也困死了他,就看刘茂想不想留着冯异过年。
  刘茂对偃城士卒展开了心理攻势,大肆宣扬刘秀已兵败洛阳的消息,为此特意拉来几个邯郸降将,在城下示众。
  城内士兵见了,知道他们已成为大河以南唯一的一支孤军,再不会有救兵来增援,士气十分低落。有几十个士卒竟然私自开了城门,逃了出来,跑到城外大营中投降。
  刘茂道:“尔等既然想要归附,为何不干脆献了城门,引大军入城,搏一场富贵呢?”
  士卒们说道:“冯太守为人忠义,平日与我们同饮食,不以位高而凌人,他为人公正无偏私,对部下十分慷慨,每战有赏赐,皆分赐诸将士。军中将领那么多,我们皆愿追随冯太守。可是这仗实在没法打了,我们想求一条生路,又不愿有负冯太守,故不忍献城,请将军恕罪。”
  刘茂叹道:“此之谓古之名将之风也。”
  刘茂对降卒十分优待,好吃好喝地供着,每人给换了套新衣服。然后派这些降兵去城下劝降。城内守军见降者待遇很好,愈发人心浮动,将士皆无战心。
  刘茂惜才,使人劝降冯异,可冯异果断地拒绝投降。或许他还不死心,或许他不相信战神刘秀会遭遇这种大败,不相信他随刘秀定天下的梦想会在这座小城中终结。
  此时已是年底,离过年没有几天了,众将都急着回家过年,窦友不懂刘茂为何不发动强攻。他不想在这冰天雪地里受冻,便向刘茂谏道:“偃师非是大城,可以霹雳车轰之,冯异军心涣散,必不能守,此城可一鼓而入。若再延迟,士卒不得回乡过年,士气亦将受损,恐于我军不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