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敬的封侯来看,放牛皇帝确实足够慷慨,豪强们都有些心痒,跃跃欲试起来。
送走了众人,郭弘挽着郭敬的手进入坞壁。
对于郭敬的崛起,郭弘又喜又忧,郭敬位居高位,可以使郭氏在郡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利益,有利于郭氏提高郡望,总体来说对郭氏有益。但是在宗族内部,郭敬有可能取代大宗的地位,成为郭氏的实际领袖。
因为来歙并没有败退,阳翟还在他的手中,两汉在颍川郡胜负未分,完全没到庆祝的时候。郭敬根本不敢放松,他没有时间与族人寒暄,而是匆匆布置守卫,防备可能发生的变化,又派出斥侯出去打探敌情,迎接后续的王虎军队。
好不容易忙完了,与郭躬共坐,郭躬忽道:“兄长此番封侯,很是不妥!”
郭敬吃了一惊,他知道郭躬是有本事的人,看事情眼光独到,比其父亲更高一筹,他这么说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郭躬又道:“自来封侯都是经百战立大功而得,兄长虽有大功于朝廷,其功不至于封侯,此所谓功不配位。”
郭敬想了想,穆弘随自己一道封侯,他可是跟着皇帝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的人,跟他相比,自己这个列侯确实来得容易了些。
郭躬又道:“封侯,是陛下对功臣的赏赐和恩典。可此番兄长封侯,是以献关为要胁,要真说起来,其实是在逼迫皇帝。因此,兄长虽得封侯,皇帝却于兄长无恩,你与陛下只是做了个交易。”
他摆了摆手止住了正要争辩的郭敬,又道:“不管是兄长主动,还是穆将军主动为兄长求封,别人都会这么看,都会说皇帝陛下被迫封兄长为列侯。若是陛下自己也这么想,心中自然是难受的。兄长,只为你让皇帝陛下难受,这事儿还不让人觉得心惊吗?”
郭敬脑门上已经出了一层薄汗,他说道:“仲孙,你有什么好主意,快点救救为兄。”
郭躬道:“兄长应立即上书辞爵,越快越好。”
郭敬有些迟疑,这砸到脑袋上的侯爵,放谁身上也舍不得辞。
郭躬道:“兄长若是这么心安理得地受爵,日后恐有灾祸,就算陛下大度不计较,那些南征北战却未得封侯的武将也会视兄长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许多是陛下心腹,与陛下关系密切,而兄长刚刚追随陛下,宠幸不够,宠不配位,亦有灾殃。”
“仲孙,你这一口一个灾祸说得为兄心惊胆战,这事儿有这么严惩吗。。。或许你说得有理,但为兄不明白,为何辞了爵就会免除这些灾祸。”
“辞爵并非真的辞爵,陛下诏书已下,爵位已封,兄长又无罪,焉有夺回封爵的道理?因此这爵位是断断辞不掉的。”
郭敬这才松了口气,原来不过是做做样子,那还挺好。
郭躬为郭敬倒了杯酒,敬他连饮两杯,又说道:“兄长辞爵,不过是消解陛下曾被逼的难受情绪,并使兄长争来的侯爵变为陛下对兄长的恩赏。皇帝陛下是兄长的主上,兄长若要以后的前途,是必要让陛下好受,又要承陛下的恩情的。”
郭敬想了想,觉得郭躬的话十分有可能,于是抚掌大赞道:“仲孙之言,深得我心,就请仲孙为我写一封奏书,坚辞轘辕侯之位。”
郭躬深深一躬,“兄长有命敢不听从!”
郭敬看着他,心中的骄纵情绪少了大半,暗道:郭躬不简单,看来这郭氏宗长的帽子还是要戴在他的头上。
第二天,王虎率两万大军抵达阳翟城下,那些豪强们顿时都放了心,各个集结宗族人马,来到郭敬的麾下,一道去献。一天的功夫,郭敬麾下聚集了六千余人。
第392章 进退两难
穆弘是个闲不住的人,既然一时打不下颍川,那就把这硬骨头留给王虎,他自己则带领骑兵一千,狂飙西进,一天就抵达了郏县,郏县毫无防备,穆弘的马蹄在城下停都没有停留一下,就直接进了县城,冲进县衙斩杀了县令和县尉,其余人束手而降。
穆弘坐在大堂上,一拍桌子,喝问县里主簿道:“说!你们县里谁家地最多、人最多?要老老实实地说,说错了一刀砍了你!”
主簿哪见过他这种凶神恶煞的样子,吓得腿都软了,颤巍巍地道:“本县大姓黄氏,最是家大业大,家有良田数百顷,仆役千人,他家所建汝园,地方数十里,最是豪阔。”
主簿说着向旁边溜了一眼,“这事儿黄廷掾最清楚了,因为他就是黄家的人。”
黄廷掾面色很不好,这凶神将军一看就是想要打秋风的,主簿这不是一下子把他家卖了吗?他赶紧站出来道:“将军,王主簿家也是大户,他家所建颍园,不在汝园之下。
王主簿突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说道:“将军!王氏愿为大军提供粮食两千石,钱百万。”
“黄氏也愿提供粮两千石,钱百万。”黄廷掾一看王主簿表了态,也不敢落后。
穆弘乐了,拿起桌上的官印道:“好,你们两人很明白事理,这两个官印,你们一人一个,黄氏为县令,王氏为县丞,主理县内政事,为大军调运粮草,接应随后来的汉军。干得好了,升官发财,干得不好,大棒子伺候。”
两个人不敢推辞,连忙拜受,也不知是喜是忧。王氏抖着声音问道:“将军,县令、县丞,素来由太守荐议,朝廷任命。”
“这就是朝廷任命!要是敢对朝廷有贰心,老子回来抄了你们的家,灭了你们的门!”
两人连声答应,不敢再废话。
穆弘便起身,带着他的部下出城向南,一路狂奔,夜里也不停歇,赶在一大清早,城门刚刚打开的时候,直接冲入襄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便占据全城。
这一次他可是发了大财,因为襄城里存粮极多,足有十几万石,穆弘见了却眼都没眨一下,如郏县一样,任命当地大姓为县令,自己又带着人马折而向东,进抵颍阳。
颍阳却已经得到了太守来歙的命令,全城戒严,穆弘见守备森严,知道此时汉军入颍的消息已经传播开来,再没有了突袭的机会,他兵马终究太少,便留驻在襄城,召集青壮,加固城防,转入防守。
郏县和襄城,是岑彭大军背后的两座县城,最是紧要,尤其是襄城,是颍川向南阳前线运粮的重要中转站,襄城一失,南阳前线立刻就会粮草紧缺。
岑彭原本在堵阳前线,因汉征东大将军夏阳与扬武将军司马超兵下广城泽,兵锋直逼鲁阳,威胁到征南大军侧翼,岑彭被迫转攻为守,退军叶县,布置鲁阳、叶县防线,一力坚守。
邓奉董欣立即联兵而进,兵抵叶县城下。
岑彭正在叶县,忽然听说汉军入颍,襄城失守,岑彭大吃一惊,立即与贾复、王常等人商议。
贾复道:“伪汉军从北向南,逼迫鲁阳,兵锋强劲,如今又抄了我军后路,占据襄城,看这个态势,不仅南阳不可复图,恐怕颍川也危险了,只不知来太守在阳翟如何。”
王常道:“邓奉兵强,我军进不能进,如今襄城失守,退又不能退,看来只有退兵襄城,或者南下定陵、郾县,退兵汝南。”
“如今最难的便是如何退兵。”岑彭皱眉道:“董邯如狼,邓奉似虎,我大军一退,免不了被他们追在后面追杀,一时不慎,退兵可能变成溃败。”
贾复道:“大将军若要退兵,末将愿率精兵垫后,掩护大军撤退。”
叶县向东,顺着澧水,可以直下舞阳、郾县,十分便捷,郾县是汝南的门户,几条水路交汇之处,是一个战略要地,据住郾县,才能保住汝南,复图颍川。
贾复又道:“叶县乃是颍川、南阳之门户,若退兵郾县,则颍川难保。。。大将军,襄城不可复图乎?”
若退往郾县,那就是全盘放弃颍川,若退往襄城,那就是试图打通与阳翟的联系,打通了襄城,可以和来歙合兵,力保颍川。贾复的意思是能不能再努力一下,保住颍川。
岑彭道:“君文说的不错,叶县被山带河,是颍川与南阳之间的当路要津,叶县一失,则颍川门户大开,邓奉董邯之军可长驱直入,与汉军合击我军,则颍川必定不保。因此,若要保颍川,必守叶县,若要守叶县,则兵不可退。若要退兵,则颍川必不能保。也就是说,放弃叶县就是放弃颍川。”
王常道:“末将有一个计较,不如大将军固守叶县,末将带一支偏师回夺襄城,若我军占了襄城,来太守守住了阳翟,则颍川之事尚有可为。”
贾复也支持王常的意见,两个人都是不甘心就此放弃颍川,还想要再努力一下。岑彭暗暗地叹了口气,其实他内心中的想法,立即便要退兵郾县。
如今他的形势十分危急,邓奉、董邯强兵在前,洛阳大军在他的侧方和后方,只有南下郾县一线目前还算畅通,若不急速退兵,等到汉军南下定陵和郾县,这数万大军就可能被四面包围,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岑彭觉得立即退兵是上策。但是他在南阳半年,劳师无功,已被刘秀下旨申斥,若是再把颍川丢了,恐怕刘秀会勃然大怒,说不定会将他军法处置。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山贼做皇帝 (超神MVP) 起点VIP2021-06-13完结 20W收藏166.87万字 5.87万总推荐穿到古代做皇帝,原以为,自己积了十八辈子的德,从此三宫...
-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起点VIP2021-06-16完结百丈村的二傻子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对着全村老少爷们大言不惭的说着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