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皇帝的圣旨,还有一封手书,皇帝陛下在书信中写下了自己的战略构想。他不需要益州为朝廷提供一粒粮食,也不要益州一个钱,他要的是马援以益州为基地向东拓地,开辟南方战场。
皇帝陛下要马援东下荆州扬州,来一个迂回的大包抄,向建武汉施加军事压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书信的最后写道:“益州之事,皆委与将军,大江以南,皆委与将军,大汉的半壁江山,皆委与将军。”
此时国家的重心全在大江以北,江南尚未开发,但是荆州扬州已初显繁华之兆,从地域范围来看,益州、荆州、扬州、再加上南面的蛮荒之地交州,几乎占了天下的一半,这些皇帝一古脑地交给了马援,这副担子可谓沉重之极,这份信任也是沉重之极。
马援一改几个月的颓废之态,好像打了鸡血一样忙碌起来,他调动益州的资源,全都向东部的江州一带汇集,他打造战船,训练水师,不惜力气,不惜钱财。
天府之国的富饶、公孙述的数年积累,都给了他大肆扩军备战的资本,只要蜀地各郡保持稳定,钱粮基本没有问题。
船厂都忙碌起来,楼船、朦冲斗舰、戈船、冒突、赤马舟,各式战船开始建造,“楼船官”“铁官”这些平时不太受重视的官员,经常受到大将军的接见。马援对于船只的建造和兵器的打造重视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大将军提拔了一些蜀地将领,如李育、程乌等人,都是很有才能的人,全都受到了重用。
马援秉承着皇帝陛下“唯才是举”的用人方略,不论亲疏,不论汉将还是降将,只要有才能,肯为国家出力,都有机会得到任用。
一时间,整个益州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各级将领们虽然喊着累,但也因为有了上升渠道而干劲十足。
蜀地温暖,但是长安却十分寒冷,好在百姓没有冻馁之忧,不用担心在冬天受饥寒。
在一个飘着雪花的寒冷日子,临湘侯、胡骑校尉窦友率一万骑兵抵达长安。
窦友是凉州牧窦融的弟弟,与其兄和河西五郡太守一道封侯,此次皇帝下旨,调动凉州大马向东,他带一万骑兵入京,另有五千骑兵和万匹良马去了上郡,归入破虏将军刘彪麾下。
这一次调动几乎把凉州骑兵的家底都调了过来,毫无疑问,皇帝陛下在准备对关东用兵。因为匈奴南北分立,势同水火,匈奴无力南侵。护羌校尉荀彧能力极强,羌人也不敢再做乱。凉州五郡的军事压力大大减轻,凉州兵马可以向东调动,支援国家统一大业。
窦友对于凉州大马极有信心,在他眼中,这是天下最强骑兵,不论是并州兵骑、幽州突骑,亦或是长安的骑兵都完全不在他的眼里。
凉州大马驻扎在长安城西,与羽林骑兵相邻,据说这支为数八千人的骑兵是皇帝下了血本打造的,人员是从各郡良家子和羽林少年中选拔组成,皇帝陛下甚至亲自参与了骑兵训练计划的制定,他还常常来到军中与他们一道训练。
“不过是些花架子而已。”窦友看着羽林骑兵来回奔驰,心中不以为然。
这些天他一直在留意羽林骑兵,见他们的训练有点与众不同。羽林骑兵十分重视队列和命令,前进时每一排要把马头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命令下达要立即执行,随意跑开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因为常年的队列训练,羽林骑兵的行进十分整齐,行止有度,进退有序。窦友承认,在这方面他们强过凉州大马,但是马跑得齐有什么用呢?
如果到了战场上,窦友有信心能把羽林骑兵的队列冲散,将他们看起来整整齐齐的队列冲成碎片。
腊月初一,皇帝下旨,明天要驾临城西军营,看一看天下闻名的凉州大马。
窦友向凉州诸将道:“都给我打起精神!明日陛下阅兵,你们要把腰杆挺直,刀枪擦亮,一定要让皇帝陛下见识一下咱们凉州大马的军威!”
第343章 无敌骑兵
长安城的严冬十分寒冷,今年的雪格外地多,对于农人来说,这是一个好兆头,常言道瑞雪兆丰年,大雪预示着来年的好年景。但是对于军人来说,寒冷的天气就不那么舒服了。
虽然凉州本是寒冷之地,凉州的士卒常年为国戍边,多少习惯了严寒的天气,不过在冬天穿着铁制的盔甲总是让人难受的。
将士们不知道皇帝陛下为什么要选在腊月来到军营。平时还可以不着甲,多穿些衣服抵御严寒,总是好过一些,可是今天,所有人都穿上了甲胄,整齐地在营地列队,等待皇帝陛下的车驾。
不远处的羽林骑兵比河西军营起得更早,早早便开始了训练,这也是他们的传统,一日三操,早起便开始登山,跑一大圈回来,练习骑术,后晌是兵器训练。
这个训练强度在当时来说可是出奇地大,凉州骑兵这样的精锐之师也不过是三日一操,平时将士们虽也训练骑射之术,但都是自发的,没有强制性。
羽林骑还有一项特殊的训练:负重。他们在登山跑步时竟然要背负重物。这在凉州兵看来是相当奇怪的,不知道这个训练项目有什么用。难道要背负重物上战场吗?骑兵的优势就在轻捷迅速,负那么多重物还怎么快速奔袭?
凉州骑兵个个心高气傲,看不起羽林骑,对他们的训练更是嗤之以鼻,觉得完全是在做无用功。
无论如何,今天当着皇帝陛下的面,一定要把羽林骑比下去,让他们见识一下谁才是天下最强骑兵。
太阳升到山顶的时候,皇帝车驾来了,准确地说是皇帝的马队来了,因为皇帝陛下没有乘坐舒服的马车,而是直接骑马来了。
皇帝陛下甚至也穿着盔甲,除了他的盔甲更威风耀眼之外,与普通士卒没有什么区别,这让在外面冻了一早上的凉州将士顿时觉得不那么冷了。
皇帝在整齐的队伍前面走过,将士们昂首挺立,高呼万岁,向皇帝陛下致敬,皇帝点头道:“壮哉!凉州大马,威震天下,果然兵强马壮。”
窦友面容严峻,心中却很是得意,他大声道:“陛下,将士们愿在御前演武,请陛下一观!”
皇帝点头首肯。于是一列骑兵纵队排阵而出,绕场小步快跑,慢慢提速,当先一人开弓射箭,将马向旁边一道,斜刺里跑开了去,对于箭是否上靶,根本看都不看。
第二人也是如此,箭出即走,等到十人一队都射过,士兵上前验箭,十只箭,箭箭中红心。
皇帝大声夸赞,要不是旁边的小班登偷偷扯他的马缰,恐怕又要忍不住上前比划比划。
随后百人出列,马蹄隆隆齐向前飞奔,随着高台上令旗挥动,百人齐射,箭矢如蝗,几十步外的一个草垛立即变成一个大刺猬。
皇帝点头,这种指定目标齐射技能用于击杀敌酋非常有效,小范围的饱和打击下,目标很难逃脱。当年的冒顿单于就是用这种方式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
骑射之后是突击训练,百步外有数十草人,骑兵着札甲,持戟、矛,列阵直突,以长兵器突刺,草人皆倒。
长兵器一般都有“留情结”,即在刃后有一个突起,防止冲锋时冲力过大,兵器贯穿敌人身体无法拔出。不过即便长兵器留在敌身上,士兵依旧配备有环首刀之类的近战兵器。刘钰注意到,士兵们甚至配备有一个不大的方盾,大概是在前冲时用以阻挡敌军箭矢。
幽州突骑、并州兵骑和凉州大马这三大骑兵,基本上都是突击轻骑兵,保持了机动性,有较强的冲击力。
三只骑兵队伍中,凉州大马的马匹大概是最好的,毕竟他们离西域比较近,当年汉武帝以大宛马改良中原马种,就是在河西的山丹军马场实施,河西骑兵有最好的马源。
皇帝问道:“似这等札甲,士卒负重几何?”
窦友道:“回陛下,札甲全重四十三斤。”
刘钰默算了一下,相当于现代的二十斤出头,还算是比较轻便的,轻便就意味着防护力的减弱,因此他们才又配备了一面方盾吧?
皇帝道:“朕带来了几副盔甲,看看谁能穿得上。”
窦友心中暗笑,什么盔甲还能穿不上?
等到他看到士兵抬出来的盔甲之后,立刻就傻了眼,这一大堆确定是一副盔甲吗?这堆铁披到身上还能走得动吗?
可是皇帝既然准备了这些,窦友不能说穿不上。于是他指定了一个彪形大汉来披甲。
在其他士兵的帮助下,这一套甲具终于披装完毕,披甲士卒全身上下无一处不在铁片的防护之下,这防御力也是无敌的了。可是当皇帝让他没事儿走两步的时候,那士卒踉跄着向前几步,突然扑倒在地,爬都爬不起来了。
窦友终于忍不住道:“陛下,若着此甲,士卒将无法作战。”
“是么?”皇帝笑道:“卿等可随朕去羽林军营,看看重骑兵如何作战。”
窦友求之不得,他虽然一直在观察羽林骑兵,可是还从来没有近距离地观看他们的训练。
羽林军营外表上与凉州军营没什么不同,可是越向大营深处走,窦友等凉州将领越觉得新鲜,等见到了真正的“重骑兵”,窦友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山贼做皇帝 (超神MVP) 起点VIP2021-06-13完结 20W收藏166.87万字 5.87万总推荐穿到古代做皇帝,原以为,自己积了十八辈子的德,从此三宫...
-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起点VIP2021-06-16完结百丈村的二傻子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对着全村老少爷们大言不惭的说着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