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崇在皇帝女婿开办的女闾中流连数日,大有所获,居然从百花楼纳了小妾回来,而且一纳就是两个。
两个女子都是十七八岁年纪,和皇后年龄相仿,樊崇依照他们樊家的传统,为两个小妾取了名字,一个叫梨花,一个叫杏花。
两朵花一个住在东院,一个住在西院,互相较劲争宠。都拿出在女闾中的本事,每天勾引着樊崇去过夜。
樊太师戎马生涯了半辈子,哪里享过这种艳福?立即陷入温柔乡里不能自拔,每天忽东忽西,被勾得晕头转向,乐此不疲。
皇后樊桃花为了给父亲庆生,回了趟娘家,熟门熟路的也没用通报,直接进入正堂。正好见到樊崇与两个小妾嬉戏。
两人与樊崇并坐,一左一右,都伸胳膊伸腿地攀在太师的身上,每人手中捏着一杯酒。
“太师,吃了这杯酒嘛!”一个女子娇声道。
另一个拨开她的手,直接将手中的酒送到樊崇嘴边,“太师,方才吃了她一杯,这次该人家的了!”
樊崇已有些微熏,笑嘻嘻地道:“别争,待我一个一个地喝。”
便就着她的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未等歇息,另一杯又到了嘴边,三个人正在嬉闹,却听到一声厉喝:“父亲!”
樊崇闻声抬头,笑容一下子僵在脸上,忙起身道:“桃花,你回来了。梨花!杏花!还不拜见桃,桃。。。皇后。”
两个女子见皇后面有怒容,早吓得滚落下来,跪伏于地。
樊桃花对两人不理不睬,只是冷着脸站在当地。陪同她回来的马面立即向两个女子挥手,低声斥道:“还不快走!”
屋内只留下父女两个,桃花道:“我忧心父亲一人孤单,急着回来陪你。。。看来是我多虑了,父亲过得很快活,根本用不着我操心!”
樊崇道:“桃花,你不是说过嘛,让我再纳个小妾,这不,这两个还挺贴心,自从她们进门,我感觉精神比以前好多了。”
他自觉精神健旺,在他多日未见的女儿眼中却是疲态尽显。
“父亲,您要纳妾我不管,可您是当朝太师,堂堂万户侯,怎么也要寻个好人家的女儿,正儿八经地过日子,找这些女人来,成什么样子!”
攀崇怕她唠叨,连忙插话道:“桃花,你不要只顾着父亲,可得把放牛小子看紧了,让他少去沾花惹草。趁着现在独宠,赶紧生下个龙子!”
“你少管我!先把那两个女人的名字改了,不准她们叫什么花!”
第259章 饼与战略
樊桃花回宫的时候,心情很是糟糕,一进屋便问道:“陛下呢?”
宫女答道:“回皇后的话,陛下在建始殿呢!”
建始殿是皇帝的寝宫,皇帝有时自己在那儿独宿,有时就到皇后的椒房殿。自从杨贵人一夜长大之后,皇帝也开始了东西宫轮宿的日子,最近也常去杨贵人的月室殿。
樊桃花过惯了独宠的日子,一时很不适应,心里肯定有些不舒服。不过人家是皇帝,只有一后一妃,已经算是十分难得的了,皇后也不好再说什么。
皇后还有个心病,她独宠一年多,竟然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心中未免焦急。如今皇帝又宠上了杨贵人,皇后又多了几分危机感。
她在屋中闲坐了会,看看天色渐晚,便起身出门,向建始殿走去。
帝后都有专用的车辇,但是皇后是劳苦人出身,自己走动惯了,坐不惯车,只坐过一次步舆,便急得什么似的,半路就自己跳下去走路了。从那儿之后,皇后出门再也不坐车,只是靠着自己两条腿,随便走到哪儿。
她踩着积雪走到建始殿,还没等进门,便听到里面的笑声,声音十分清脆,让樊桃花听得心里一惊,不由得慢下了步子。
“陛下,您少吃点,天晚了,吃多了无法消食,肚子该不舒服了。”这是杨贵人的声音。
“朕这个肚子,硬着呢!连石头吃进去都能磨成粉,不信,你摸摸看!”皇帝说道。
然后是一阵低低的吃笑之声,声音虽不高,樊桃花听起来却格外刺耳。
她再也听不下去,掉转身走了。
没想到,这大汉的东西之争,从朝堂到太师府,如今已争到了长乐宫中来了。
朝堂上群论汹汹,皇宫内暗流汹涌,小皇帝看起来却是稳稳的。他既没有天天闷在建阳殿中看沙盘,也没有急着召集众臣议事,而是一头扎进了尚食院中,每天和一批工匠研究石磨。
过年后短短一个月光景,工匠们已经按着皇帝的图纸做了几款石磨,磨面效果虽然有所提高,但是离他做饺子皮的标准还相去甚远。
皇帝干脆不画图了,而是让工匠们自由发挥。他相信中国古代工匠的水平,只要有食物精细化的需求,只要有确切的质量要求,再稍稍加一点提示,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东西应该很快会被开发出来。
石磨的改造比纸简单得多,纸还要各种材料配比、合成,而石磨只需要改变磨齿的排列和密度,工匠们缺的只是改造石磨的动力,这个动力要靠吃货们来提供。
果然,没过多久,一个石匠改造出了合格的石磨,经过试验,这款石磨磨出了精细的面粉,再一过筛,面粉的质量已与后世相差无几。
皇帝很开心,有了好面粉,就可以研究各种吃食了,皇帝命令庖厨做各种新型的面食,对于吃的,皇帝陛下的“天才创意”源源不断,饺子、面条、饼、馄饨,花样层出不穷,御厨们学都学不过来。
小班登看着他每日热情高涨地吃面,担心地道:“朝里因为先打哪边,天天争破了头,都快打起来了,陛下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呢?”
乌盖笑道:“急什么?陛下心中早有定论了。”
“什么?”小班登好奇地道:“陛下已经决定了?那到底是先东后西还是先西后东?”
乌盖笑而不语,小班登执着地追问。乌盖道:“陛下最近是不是要庖厨做一式烤饼?”
“是啊,陛下就是喜欢吃。。。别说吃的了,快告诉我陛下的决定是什么!”
“陛下是怎么和庖厨说的?”
“他说这饼要久储不坏,便于携带,就算背着爬山也不碍事。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这就是了。”乌盖微笑着道。
“是什么啊?你这人怎么说话这么不痛快呢?”
乌盖却再也不开口了。
这时候发生了两件事情,使朝堂上的争论戛然而止,不用刘钰强行决策,国家战略就此定了下来。
安定郡传来战报,是一个坏消息。
西平王卢芳率两万军队和数千匈奴兵南下,攻略安定和北地,两郡豪强纷纷归附,卢芳势如破竹,以席卷之势略定安定和北地北部,势力急剧壮大。
安定汉军节节败退,大部分退至东南的彭阳、临泾一线,如今安定大部落入卢芳之手,自乌氏以北,只有田无忌还坚守在高平第一城。
田无忌有兵一万,其中一半是羽林军,虽说高平城坚固,易守难攻,但若是久困之下,只恐士气低落,军无战心,粮草若是短缺则更为要命。
随着卢芳的南下,巴蜀的公孙述也派兵北上了,汉中蜀军出陈仓故道,强攻散关,散关都尉吕鲔率军顽抗,征西大将军逄安了兵支援如今双方在散关一带激战。
在关东四处点火为刘秀制造麻烦的刘钰也面临自己的麻烦了。建武汉四面烽火,建世汉也受到了南北夹击。刘钰必须要击破两路之敌,稳定关中。
于是国家战略方向就毫无争议地定为先西后东。
关东方向,只能由洛阳出兵分刘秀之势,为关东群雄多延些寿命。而关中方向,则由逄安扼守陈仓道,马援从陇西出兵武都,进图巴蜀。
这时定陇将军孙易向小皇帝请战。
“请陛下予我一支偏师,从褒斜道南下,直插汉中。臣只须一万精兵,必可略定汉中!”
这是一个釜底抽薪之策,公孙述的汉中军队正在散关与逄安激战,汉中必定空虚,若是孙易真能直扑汉中,则散关之敌将不战自乱。
关中、汉中、巴蜀向来是一体,都是秦国故地,秦便是先定巴蜀,再出关定天下。汉中更是大汉的发祥地,也是连接关中与巴蜀之间的战略要地,要取巴蜀,一定要先夺汉中。
汉中在关中南面,两者中间隔着高峻的秦岭,有几条通道沟通两地,最常用的便是陈仓故道,除此之外,便是褒斜谷道和子午谷道。
褒斜谷道多是山间栈道,十分险峻难行,不利大军行动。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谋,修的便是褒斜道,渡的便是陈仓道。
如今孙易要反其道而行之,趁着陈仓故道双方会战,从褒斜道出一支奇兵,若真能抵达汉中,则陈仓敌军后路被断,粮道断绝,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但若是汉中敌军有备,孙易军也有被迅速歼灭的危险。
真是做不完的选择题!
第260章 豪杰之士
陇西太守马援接到诏书。
皇帝任命他为伏波大将军,可节制诸军,命令他准备军械粮草,南下武都,进图汉中、巴蜀。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山贼做皇帝 (超神MVP) 起点VIP2021-06-13完结 20W收藏166.87万字 5.87万总推荐穿到古代做皇帝,原以为,自己积了十八辈子的德,从此三宫...
-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起点VIP2021-06-16完结百丈村的二傻子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对着全村老少爷们大言不惭的说着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