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说来也怪,自从杨太清入府,府中便再无失窃凶杀之事,太守府中逐渐安宁,彭夫人也觉得心神安宁,先还偶尔发个恶梦,后来便再也没有了。
  果然是一遇太清,家宅安宁,自得了这杨太清,彭宠不仅日子过得愈顺,便连出兵攻略右北平之事也极为顺利,略定两县之地,归入自己治下。
  彭宠无论到哪儿都带着他,一时间杨太清竟成了太守的心腹,渔阳郡的红人,上上下下的官吏对他也争相结纳,另眼相看。
  更为彭宠赞赏的是,杨太清是个十分念旧情的人,因为太清观主的收留之恩,他每逢休沐便会回太清观看望观主,有时依旧在观中做些洒扫的活计,丝毫也不因身份的提高而自矜自夸,小看他人。
  “太清其人,才干优长,德行厚重,甚得我心,实在是我的福星啊!”彭宠时常如此说。
  可是,如同世上的很多事一样,有的事并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样,有的人也不是表现出来的样子。
  又是一个休沐日,杨太清一人骑马回到了太清观。观中仆役见了他,都毕恭毕敬,再不似从前那样随意呼来喝去。
  “观主有客,正在房中会客,不过他说了,让你一来立即去见他。”一个僮仆满脸带笑地说道。
  杨太清直接去了观主房间,用手指在门上敲了四下,两长两短。
  门无声地开了,一只手在里面召了召,杨太清推门进去,掩上房门,立即拜倒。
  “校尉,您来了!”
  太清观主在一旁侍立,一个人端坐上首,竟然是汉情局长吴原,在朝中正式的官职是“辅国校尉”
  吴原点了点头,问道:“最近彭宠可有什么打算?”
  杨太清道:“彭宠已差人带礼物南下,交结张步及富平获索等人,以壮其势。他还要出兵上谷,攻拔诸县。”
  吴原道:“铜马帝已派游击将军邓隆率万余人北上,要与蓟县朱浮会合,若是容他们二人会合,贼势必壮。”
  杨太清道:“小人将寻机向彭氏献计,分而击之。”
  吴原笑道:“太清,彭宠对你宠爱有加,想必会提拔你,将来你位居高位,可不要忘了陛下的恩德。”
  杨太清连连磕头道:“校尉,小人蒙校尉提拔,起于微贱,又蒙校尉安置一家老小,衣食无忧,小人时刻不敢忘记校尉的大恩大德,誓死以报校尉。”
  吴原摆手道:“你们的一切都是陛下给的,首先要牢记的是陛下的大恩大德,而不是吴某人,吴某人只是替陛下办差而已。”
  杨太清唯唯答应,在他的心中,只知吴原的厉害,他的小命及一家老小,都操纵于吴原之手,至于仁德无比的建世皇帝,那是天上的太阳,够不着的。所谓陛下的恩德,也就是校尉的恩德。
  杨太清确实是南阳人,原为汉情局的一名小吏,是吴原为了打入彭宠身边特地安置在幽州曹,以太清观为诱饵钓彭宠上钩的。
  彭宠宅中的失窃事件原为家奴子密等人所为,他们贪图钱财,监守自盗。因与彭夫人的恶梦相合,彭宠夫妇心中迟疑,子密便故意伐倒了院中的树,在贵重之物以外再偷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以混淆人的视线,将其事引入邪祟。
  这事前半场只是府中奴仆闹事,后半场便是汉情局幽州曹介入,太清观主本是幽州曹的头领,他一直关注彭宠的府第,暗中查到了子密的阴谋,见此事颇有可利用之处,便接连出手,杀了子密及其余两个监守自盗的奴仆,将太守府的恐惧事件推向高潮,又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将彭宠引入太清观,不经意地向他推介杨太清。
  彭宠和方士路上的巧遇当然是幽州曹精心安排的,靠着那“欲得安宁,须得太清”的八字真言,杨太清一出场便被彭宠寄予厚望,而他也必定会不必重望,使太守府重归安宁,以此搏得彭宠的信任和依赖。他南阳人的身份也有助于彭宠将其引为心腹。


第241章 王侯之选
  在正史中,彭宠因身边没有心腹人卫护,竟被家奴子密等人劫持,卷其钱财之后将其杀死。子密带着彭宠之头投奔刘秀领赏,刘秀封其为“不义侯”。
  这个封号颇有讽刺意味,刘秀鄙薄其以奴杀主的为人,又要维护有功必赏的法纪,因此来了个似封实贬,在历史上留下一段趣话。
  刘钰担心彭宠为奴仆所害,要汉情局一定要打入太守府,保护彭宠安全。吴原亲赴幽州,与幽州曹一道策划此事,其计划丝丝入扣,天衣无缝,终于取得大功,扭转历史。
  杨太清自渔阳太守府将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出,而他亦依靠幽州曹的消息渠道,获得大量的敌军信息,以巧妙的方式不经意地传递回去。
  这对于彭宠是很有利的,他在起兵的初期获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攻拔了上谷、右北平数县之地,在邓隆与朱浮会合之前各个击破,大败邓隆,将朱浮围困于蓟县及雍奴一线。
  建世汉与彭宠的利益是一致的,彭宠闹得越大,刘秀后院的火烧得愈旺,刘钰便愈发得利,因此现在汉情局是极力支持彭宠的。
  彭宠势力日张,欲自立为王。杨太清道:“王者之事,大事也,宜慎之。太清观主颇能望气,请太守咨之以王事。”
  彭宠便携杨太清前往黄老太清观,与观主议事。观主道:“我乃山野鄙夫,王霸之事,非我所能言也。”
  彭宠固请之。杨太清亦道:“太守诚意相询,望观主切莫推辞。”
  太清观主叹道:“非是我不言,言之恐惹太守厌弃,若非要我说,便只有一句实话,渔阳无王气。”
  彭宠大惊,问道:“何以见得?”
  观主道:“我每日登上山顶,四望山河,深知此处为形胜之地。渔阳山河为带,本有王者之气,奈何南方黑云滚滚,压制了此处王气,使之不得舒展。然山河之势,终不能尽去,渔阳此处,可出万户之侯,一代名臣,名垂青史。称王则未得其时也,若强为之,恐为祸事之始。”
  彭宠听了,十分不乐,说道:“我本为建忠侯,虽无万户之封,实有上谷一郡之地,与万户侯有何异哉?若止于万户,何必反之?”
  太清观主道:“太守虽为建忠侯,却为虚封,无尺寸之地。上谷一郡,亦不是太守之地,不能传之后世。铜马帝欲夺之,不过一纸诏书耳!比之万户之封,差之千里。”
  彭宠心道:“他说的也有道理,若非刘秀强征我入京,我怕丢掉上谷之地,身家不保,也不必反了。若能得封万户,名正言顺,谁能夺之?”
  归府之后,彭宠终究心内不乐,举棋不定,他的夫人见了,便问道:“良人何事不决?终日悒悒不乐?”
  彭氏性格刚硬,一向能帮他拿些主意,造反之事便是她一力推动。
  彭宠将心中疑惑与妻子说了,彭氏道:“什么望气之士?他们懂得什么?他说称不得王便称不得王?良人据有渔阳一郡之地,地方广大,士民殷富,有渔盐之利,此王霸之基,正当自立为王,男子汉大丈夫当横行天下,何必屈膝事人?”
  彭宠被夫人一激,也很有些心动,第二日便与属下商议,意欲称王,部下赞成的多,反对的少,大概都是看彭宠的脸色行事。
  彭宠便派人制作王者冠服,置于府中。
  可是,绝迹已久的怪事又发生了,他新制的远游冠丢了。
  远游冠,制如通天冠,为诸王所戴。彭宠制远游冠便是在做称王后的常服,如今居然莫名其妙地丢了!
  经历过府中的邪事,众人都有些心惊,连彭氏亦新发了个恶梦。
  彭宠心道:“那太清观主说我称王未得其时,若强为之,便为祸事之始。难道只因我要称王,上天便降下警告?”
  他又与彭氏商议,彭氏不怕皇帝,却怕鬼神,因说道:“既然时运未到,便不称王也罢,万户侯无王之名,却有王之实,与异姓王无异。。。只是不知良人欲投哪一方?”
  彭宠道:“如今强者莫过于铜马,其余可与之比肩者,非长安刘钰、睢阳刘永莫属,如成家皇帝公孙述者,井底之蛙,偏安一隅,无甚能为。”
  彭氏冷哼道:“刘秀不过姓个刘,便以为自己了不得,难道这天下非得是他姓刘的不成?”
  “汝乃妇人之见!别小看这个刘字,如今天下思汉,一说是刘氏之子,万民归之,若是别姓之子,便视为逆贼,这个刘姓实是大有用处。”
  彭宠又道:“刘秀其人因我成事,成事之后却又负我。此等负义忘恩之人,却视我为背主之人,负汉之辈,不忠不义之徒。天下须不只他一个姓刘的!我倒要投个刘氏的皇帝,让他们看一看,彭某不是负汉,而是扶汉,是大汉的忠臣良将!我反的是伪汉帝刘秀小儿,而不是我大汉!”
  过不多久,便有四方的使者来渔阳,刘永、董宪、张步、富平、获索之使者皆至,刘永诏封彭宠为燕王,以为彭宠必受之。
  渔阳诸将皆属意刘永,意图彭宠为燕王,众人皆可封侯,彭宠却迟迟不应。
  不久,长安刘钰使者越地而来,诏封彭宠为渔阳太守,狐奴侯,食邑万八千户,行大将军事。一听这万户侯之封,彭宠便心中一动,向彭氏笑道:“果如太清观主所言,万户侯来了。只是这流寇的皇帝,不知能不能成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