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任延君的信上说,他已与身在睢阳,自立为帝的梁王刘永联络,刘永也想要趁机出兵,攻略刘秀的河南诸县。
  刘钰现在心里有点摇摆,关东形势一日三变,洛阳一线如火如荼,河北刘杨反了,还有梁王刘永给东方给刘秀捣乱,对于刘钰来说,形势一片大好,如果他趁着刘秀忙于平乱,率军出关,或者直接自太行八陉杀出去,去河北与刘秀决战,那将会如何呢?
  虽然他的既定策略是先西后东,可是形势是千变万化的,如果有合适的时机,当然要把握住。如今有刘杨的反叛和刘永的夹击,这是不是一个好的时机呢
  他的心忽东忽西,一时想先平了隗嚣,一时又恨不得杀奔太行.又想着真定就在刘秀的老巢边,刘秀随时可以亲征,以位面之子的本事,平定刘杨恐怕没什么悬念,说不定等他到了太原,刘杨已经灰飞烟灭了.那时自己要杀出太行山与刘秀决战吗?他准备好了抵挡幽州突骑,冀州强弩了吗?
  若是他全力东向,隗嚣会不会突然发力,顺陇山冲下,为祸关中呢?刘钰想来想去,还是先迅速增兵太原,力挺刘杨,也防备着刘秀迅速解决刘杨,然后乘势入太原。他当即下旨,令长安城出兵增援太原,还特别指明要出南军,因为长安羽林军的人数要有一定的保障。
  直到天晚,小皇帝才接见了隗嚣的使者,此人是京兆杜陵人,姓杜名陵,杜陵人杜陵,此时是客居陇西,为隗嚣的谋臣。
  皇帝劈头就问:“隗嚣为何还不来见朕?”
  杜陵道:“启奏陛下,大将军不幸染疾,无法来见陛下,特让臣代他来向陛下请罪,此处有大将军亲笔信一封,请陛下御览。”
  这封信写得又文雅又客气,隗嚣自称为臣,对皇帝的征召表示十分感谢,可是他又表示自己无功少德,不敢受皇帝的优待,年纪老迈,疾病缠身,不能随从侍候陛下,如今他为了百姓,强撑病体,试图安定陇西,等到四方平定,他隗嚣就会将印信交给皇帝,自己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隗嚣表示自己虽然只是偏鄙小民,但时常听到陛下的威名,十分钦佩,愿意真心侍奉陛下,作陛下的臣子,为陛下安定西疆。只是自己一直兢兢业业,为陛下守边护民,不知为何陛下亲率大军来此,难道是他隗嚣有什么罪过,劳陛下亲自讨伐吗?
  刘钰暗暗冷笑,隗嚣表面臣服,实际上还是要独立做土皇帝,五十岁不到,还好意思说老迈?
  不过既然他表示要臣服,皇帝总得给人家个机会,不能人家说我服了,你还继续大棒子打过去.这时候需要提条件,如果想继续打,就提对方办不到的,如果不想打,就提能办到的,这就是所谓的潜规则.
  当年齐桓公和管仲率领八国联军讨伐楚国,本来是要偷袭,没想到走漏了风声,楚国有了准备,派大夫屈完去八国联军营中交涉,问他们为什么率大军来此,管仲回答说因为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缩酒用的苞茅.
  难道八国联军气势汹汹地跑了一千多里,就为了要几根草吗?
  当然不是,这是因为管仲觉得战机已失,这仗没法打了,随便提个小条件,找个台阶体面地撤军。
  如果楚王想打,就会直接说:“老子就是一根草也不给你!”好在楚王也不想与八国联军为敌,当即承认错误,表示以后要年年进贡苞茅.于是皆大欢喜,结束了这场苞茅危机.
  刘钰不想提一根草的条件,他怎么也得提个上难度的.
  皇帝说道:”你回去告诉隗嚣,朕有三件事要他办.第一,今春漆阳豪门刘氏谋反不成,逃入天水郡,朕讨伐逆贼,亲至于此.隗嚣既然把朕作为他的主上,那就让他把刘氏一家押解过来,由朕处置;第二,隗嚣年龄大了,不愿出行,他的儿子还年轻吧!朕最喜欢少年豪杰,让他的长子来代替父亲,随在朕身边;第三,朕已到了他的家门口,他还不来见朕,有这么侍奉主上的吗?便是要请罪,也该派手下大将前来才像样,你一个客卿,怎么能代表隗嚣呢?朕听说隗嚣手下广有人才,王元、王捷之流,皆称为俊才,深得其器重,难道彼辈都不愿为其分忧,代其请罪吗?”
  说罢拂袖而起,走了。


第226章 三个条件(盟主加更)
  隗嚣伸出木勺,将煮好的色泽黄亮的荞麦粉一勺一勺舀进碗中,再浇起汁水,一碗色泽诱人的”呱呱粉”就做好了.
  他每隔几天便要亲自做上一碗”呱呱粉”,奉给自己的母亲品尝,他的母亲秦氏就好这一口,两天不吃就觉得口中无味,而庖厨做的呱呱粉总是不能令她满意,只有儿子亲手做的,秦氏才吃得津津有味.
  隗嚣做好了呱呱粉,亲自给母亲送去,然后净了手,回到自己的居处,杜陵和祭酒苏衡正等着他.
  ”大将军,您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孝廉’啊!”苏衡笑着施礼。
  ”有什么法子?母亲的嘴刁得很,别人做的她一下子就吃出来,之后便不愿再动一口,只有我亲自做的,她老人家才说好吃。”
  隗嚣微笑着,语气似是埋怨,却有一点隐隐的骄傲.
  苏衡叹道:“大将军身居要职,一日万机,犹能冬温夏清,昏定晨省,亲奉汤食,孝顺如此,实在令人感佩。”
  隗嚣笑道摆了摆手,说道:“哪里哪里,这都是为人子者应有之义。”
  他坐了下来,问杜陵道:“那个小皇帝说了什么?你看他是要进兵?还是退兵?”
  ”他也没说进兵,也没说退兵,大将军,东边正打得热闹,或许他还想看看情形,所以在汧县停下来了。”
  杜陵道:“大将军,建世小皇帝没再提入朝的事儿。或许这事儿还有转圜,他虽没再坚持要您入朝,但是却提了三个条件.”
  杜陵将皇帝的条件讲述一遍.
  隗嚣听了,立即拍案而起,大声道:”刘氏背井离乡,远道来投奔我,是相信我能予他以庇护,他如此信任于我,我岂能为了一已之私,辜负他的信任,将其送入虎口呢?隗某绝不能做此无信无义之事!”
  苏衡向他深施一礼,说道:”大将军如此仁德仗义,苏某不胜感佩。今日我来此,正是刘氏求恳于我,刘氏见建世皇帝大军陈于陇山之下,心中恐惧,欲避乱巴蜀之地,请我代他们向大将军辞行,大将军如此说,苏某便放心了,我代刘氏谢过大将军。”
  隗嚣道:”你转告刘氏,让他安心在此,有我隗嚣在陇,定能护他一家周全.我宁可把自己的儿子送去给刘钰放牛,也不会出卖信任我投奔我的人!”
  杜陵道:“大将军的意思,是想送质子入长安吗?”
  隗嚣又慢慢坐下,垂泪道:“我的那几个不成材的东西,我怎舍得他们离开父母家乡?只是若不送一个去长安,两郡难免要起刀兵。吾爱吾儿,百姓亦爱其儿女,因不舍隗某一人之儿女,也让数十万百姓之儿女受苦,吾心何忍!”
  苏衡摇头叹息,说道:“大将军仁德,亘古未有。那小皇帝怎么如此不通情理?便封大将军做个凉州牧又能如何?岂不是皆大欢喜?非要如此折磨人!逼得人骨肉离散。”
  等到苏衡告辞而去,杜陵道:“小皇帝要一大将去见他,如王元、王捷之属,莫非要将其留在身边,以离散大将军之羽翼?”
  隗嚣道:“王捷家中有丧事,不宜出行,王元于我屡有定策之言,隗某须臾离不得,让他告病吧,看能不能推搪过去。”
  杜陵苦笑道:“大将军已告病未去,王元再告病,怎么说得过去?何况王元一直率军在清水与刘茂对峙,焉能突然生病?这个。。。太假了吧?恐怕会惹得小皇帝发怒,反为不美。”
  隗嚣道:“那就让他回来一趟,商量商量怎么应付。”
  两人密议不提,苏衡告辞出来,就向城南刘府走去。
  苏衡是陇西豪族子弟,儒学名家,被隗嚣请为祭酒,教授经义,隗嚣常与他谈经,两个人在学问上惺惺相惜,十分投契。
  因隗嚣本人就是个文士,在他的支持下,陇西人才济济,学风极盛,苏衡只愿隗嚣一直在陇西主事,他便可以安静地著书治学。
  苏衡与漆阳刘氏是姻亲,两家走得很近,刘氏寄居在陇西,多承苏衡照顾。
  前几日刘老太爷将苏衡请去,说全家要搬到巴蜀,让他代为向大将军辞行,苏衡以为刘家只是客气,感谢大将军的照顾,便满口答应下来。
  等他代为辞行之后,去向刘氏回话时,刘老太爷却一直在问:“大将军没说别的么?”
  苏衡道:“大将军说只要他在陇西,便保你一家平安。”
  刘老太爷道:“建世皇帝大军在侧,陇西已不是我刘家的居所,如今刘氏儿孙满堂,我可不想因一时侥幸而使阖族遭殃。我刘家一直兴旺,便是因为见机得快,能早早避过灾祸。”
  上次杜阳和漆县两县叛乱,当地四大豪族只有刘氏一家早早逃走,没有被清算。
  刘老太爷道:“当初因大将军说要进兵,刘氏才在漆县起兵时,大将军当时还应了一些事情,到如今也没有兑现。我本想大将军是信义之人,到了西州,大将军自会。。。算了,没有便没有,我刘氏也薄有资财,足以在蜀地立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