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最后逄安道:“三老,我的忠言都说尽了,这些年咱们一道出生入死,情深义厚,本想日后都在一处,做一辈子的兄弟。如今这样子,长安我是留不下去了,恐怕咱们兄弟要分别了。”
  说到这儿他忽地顿住,目中含泪,嗓子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竟是说不出话来。
  徐宣道:“你这是什么话?咱们兄弟自然要在一处的,那么难的日子都挺过来,兄弟们都未分开过。如今进了长安,正要同享荣华,怎么反倒要各奔东西?少子,你不能走,不能冷了兄弟们的心!”
  连刚才差点与他打起来的杨音都说道:“少子,我虽然讨厌你这臭嘴,可也不想让你走,大家都在长安,万事有个照应,你这一走,让兄弟们怎么放心得下?”
  逄安道:“黄兴当年为我挡刀,差点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他救过我的命。我不能替他报仇,就是将来死了也没脸见他!这事儿办不成,我绝不能进长城去,否则见了那狗皇帝,我定会拔出刀来,和他拼个你死我活。就算我忍得住,那狗皇帝想必也不会再容我,与其留在长安提心吊胆,不如再回去做强盗。三老,我曾发誓要追随与你,绝不相弃,如今恐怕做不到了,不过日后我的话总有应验之日,若是你们在长安不如意,便再去找我,那时咱们再做兄弟!”
  樊崇偌大的汉子,几十万军队的大当家,此时已流下眼泪,说道:“少子,咱们兄弟一场,同生共死,我绝不让你一个人这么走了,你要去哪儿,我都随你一道。老徐,你回去告诉陛下,我陪少子一道走了,让他和桃花好好地过日子,不要辜负了她。你让他放心,我们绝不会留在关中给他添乱,实在不行,我和少子打回青州老家去!”
  徐宣惊道:“那怎么能行?你们一走,这队伍就散了,兄弟们不会答应,陛下也绝不会允许!”
  樊崇道:“我不管他允不允,我樊崇绝不会丢下兄弟!”
  徐宣、杨音苦苦相劝,樊崇执意不听,两个人无法,只好先回长安,去与皇帝商量。
  刘钰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在外人看起来就像猪一般。其实他也并不是完全闲着,至少军队的事还是抓得很紧。他说是谁都不见,其实每天都要见两个人,一个是杨延寿,一个是罗由。偶尔还要见一下汉情局局长吴原,了解一下各地发生的事儿。
  杨延寿智计百出,十分能干,替皇帝处理些琐碎之事,时常能提出一些意见,多被采纳。
  罗由则负责城中的军队训练,刘茂走后,羽林军、更始降兵以及新招募的青壮,十多万人的训练让罗由忙得不可开交。本来他不必每日来宫中面圣,但自从逄安和谢逯滞留城外,皇帝便要他每日进宫,向他了解一些军中之事。
  这天杨延寿和罗由刚走,徐宣和杨音便来了,皇帝立刻接见。
  徐宣禀报了出城与逄安的会面,当然省略了许多大逆不道的言论,只说逄安思乡心切,在长安呆不下去,想要回青州老家,御史大夫不忍兄弟分离,又担心关东强敌环伺,逄安出关会有危险,要与他一道走。
  刘钰在心中叹了口气,看来逄安对他的偏见太深,是怎么也留不住了。
  本来他考虑过对逄安用兵,杨延寿和罗由都是如此主张,在他们看来,逄安的行为与谋逆无异,绝对不能容忍。
  按杨延寿的看法,城外虽有大军三十万,真正能随逄安造反的不过数万,大多数人不是隔岸观火就是站在小皇帝一边,绝不会追随逄安铤而走险。只须逐个分化瓦解,动摇其军心,再以城中大军出击,便可迅速将逄安军击破。如此皇帝就可全面掌握大权,推行政令,这是一了百了之策。
  罗由则认为,城中十万军马的战斗力并不比城外三十万人差,而且他们占着大义的名分,有百姓的支持,靠着城坚粮足,只需断了城外军队的粮食供应,大营里人马再多也不足为惧。
  刘钰经过一天的思考,拒绝了他们的建议,他相信真要打内战,自己大概率会赢,但是必定会元气大伤,最大的可能是赢在里面,输在外面,让刘秀之流捡了现成的便宜。何况还有近在旁边虎视眈眈的王匡和张卬?
  再说了,建世汉政权刚有起色就搞内讧,杀个血流成河,让天下人怎么看?他刘钰没有容人之量吗?还没得到天下就杀功臣,搞什么兔死狗烹?
  绝对不行!
  逄安不顾大局,那是他不懂事,他作为皇帝是一定要顾大局的,因为这大局就是他刘钰的未来。
  如今见了樊崇的态度,刘钰更加拿定了主意。
  说实在话,不管他对逄安想法如何,他也不得不承认,逄安这人够朋友,够忠义。
  赤眉军虽然许多事不靠谱,但是至少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不闹内讧。樊崇最重情义,提倡士卒们相互亲爱,他自己也常常混迹于普通士卒中间,对待他们都像兄弟一样。
  所以赤眉军从上至下,相互之间关系都比较单纯亲近,保持着那种乡村邻里式的淳朴关系。当然人与人之间,营与营之间也有不少矛盾,但从来也不会闹到不可收拾。
  难道这一切都要在现在被打破,赤眉军会出现史无前例的大分裂吗?
  皇帝看着徐宣和杨音,忽道:“御史大夫真是忠义之人,对兄弟这么好,朕都被感动了。”
  “陛下,御史大夫和左大司马最是投契,两人真比亲兄弟还要亲,御史大夫不忍心与左大司马分离,打算陪他一道,尽兄弟之情。可是陛下,我等五人皆是兄弟,他二人走了,留下我三人,兄弟们便都散了。陛下,您想个法子,千万留住他们吧!”杨音说道。
  皇帝道:“诸位与御史大夫亦是兄弟,御史大夫不忍左大司马远行,便忍心与尔等别离么?”
  徐宣和杨音沉默不语,樊崇弃了他们随逄安出走,二人心中未尝没有些不平。
  皇帝笑道:“其实,诸位既然为兄弟,又何必别离呢?”


第169章 大军西进
  徐宣和杨音重回城外大营时,是满怀希望的。
  皇帝陛下提了个在他们看来是两全其美的法子,那就是以逄安为征西大将军,率军向西南行进,占据尚未归附的陈仓、虢县、雍县、郁夷等地,直抵大散关,抵御汉中的刘嘉和延岑等人。
  杨音道:“真是没有想到,皇帝陛下居然没有追究少子擅自调兵之事,反而仍旧委之以兵权,让少子奉命率军西进,如此宽仁,世间少有。”
  逄安冷笑道:“不过是让我为他卖命罢了!”
  徐宣斥道:“少子,你怎么如此不晓事?若无陛下之命,你便是擅自出走,走一路打一路,郡县视尔为逆贼,谁为你供给粮草军秣?如今有了圣旨,你便是堂堂正正的大将军,郡县谁敢不俯首贴耳,为你备足军需?陛下敬你为汉室立有功劳,不忍追究你的罪过,反而以此四县之地,让你栖身,礼遇如此,你为何还不知足?”
  杨音道:“此四县在右扶风西南,为汉中进入关中之门户,乃是要害之地,陛下将此重地交付与你,你可要好好把守,不要出什么纰漏才好。”
  逄安依旧赌气道:“既然信不过我,又何必以如此重地交托与我,派他的羽林军去好了!”
  徐宣不住地摇头,“少子,你真是。。。唉!陛下此举,表明他并没有把你当作外人,而是当作是自家人,否则怎肯让你领兵?陛下说了,我军主力尽在关中,在关东力量薄弱,若你出关,恐怕我们兄弟真是相见无日了。他不忍见我等兄弟分离,便为你寻了这个去处,离长安不算太远,兄弟们仍可不时见面。陛下说道,他与桃花大婚在即,御史大夫还是留在长安筹备婚事为好,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三老只这一个女儿。若三老想见少子,骑上快马,四五百里路程,几天便到了,随时可去,又何必非要一道去呢?”
  樊崇道:“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少子,你放心去吧,我忙完桃花的婚事,自会去看你。”
  逄安道:“狗,小皇帝给我多少兵马?不会让我单人独骑去为他攻城略地吧?”
  徐宣道:“少子,你这真是小看了陛下,他说了,随各营将士的心意,有多少人愿意随你去,你都可带走。”
  逄安惊奇地道:“果真如此?他不怕我把这三十万大军都带走了?”
  “当真是这么说的,陛下说了,若是三十万将士都愿随征西大将军西进,那便都带走好了。你现在便可以点兵,随时西进。”
  逄安道:“有了他这话,那就怪不得了我了!”
  此时在长乐宫中,杨延寿正捶胸顿足道:“陛下,陛下!请您速速收回成命,您今天放逄安出走,此乃放虎归山,养虎为患!几十万大军在长安,陛下早晚可解散了他们,把他们交给逄安,那便又是一群流寇,为害四方。”
  皇帝道:“朕的话已经说出去,怎么能反悔呢?你放心吧,只要樊崇等人留在长安,逄安就仍是我的征西大将军,绝不会与大汉为敌!”
  杨延寿觉得皇帝过于托大,以他的估计,逄安大约能带走七八万人,这些人聚在逄安麾下,早晚闹出事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