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真相的被欺骗,自然是对辽国有利。就怕李逵明知道是圈套,还执意往下跳,这说明李逵手上必然有他们不了解的依仗。盲目的乐观应对,这是要出大问题的。可是这些话,萧常哥可不敢说。耶律洪基虽说年纪大了,但是心眼缺一直不大。真要是被臣子怼到脸面尽失,肯定要恼羞成怒的。
与其如此,只能告诫驻守涿州的韩资让,让他警惕李逵。
可耶律洪基却站在一人多高的舆图前,大有指点江山的味道,自嗨不已:“李逵要是打下易县之后固守,我就来个南北夹击,十万人马倾刻云集,他李逵就是插翅也难飞;他要是北上涿州,哈哈哈……这是自寻死路,只要我南下大军堵住他退路,只能被困死在涿州城外。”
萧常哥道:“臣立刻命令韩资让,让他部焚城,退出易县。”
可这话很不合耶律洪基的胃口,他回头瞪眼道:“为何要退出?不能退出,只要李逵一天没攻打下来易县,朕留在真定府的大军就几天就都回来。而李逵要是连个小小的易县都打不下来,根本就不配成为我辽国的心腹大患。”
萧常哥陪着小心问耶律洪基:“陛下,是否要让韩资让增加易县的防御,把兵力增加到五千人马。两千实在太少了。”
“不行,万一李逵真的打不下来呢?岂不是朕的谋划白白浪费了?”
耶律洪基为李逵操碎了心,深怕出的题目太难,困住了李逵。又怕李逵看出了破绽,让他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耶律洪基纠结了好一阵,才揶揄道:“两千人太多了,万一李逵攻城伤亡太大,不去攻打涿州了怎么办?”
他想了想,偷偷对萧常哥道:“留个五百人,将完整的易县留给李逵。”
萧常哥整个人都有点凌乱,陛下,李逵是敌人呐,你还为他着想,这合适吗?
第745章 都是好演员呐!
遇到这么个上司胡乱指挥,做下属的或许就越权告状去了。
可遇到这么个皇帝,辽国的臣子也很无奈。
除了捏着鼻子忍下来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路可走。辽国的臣子们也不能跑去析津府的行宫里,质问耶律洪基:“陛下,严肃点,打仗呢!”
这话要是说了出来,官职就别想要了。就连小命能否保得住,都难说。
不得不说,任何一个王朝都有所谓的气运。在王朝强盛的时候,就算是皇帝不入流,他身上大部分的缺点都能被王朝的强大所掩盖。而在王朝气数将尽的时候,一个有雄心,还有不少优点的皇帝,被人看到的都是他身上被放大的缺点。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说唐明皇。
这位连自家儿媳都不放过,唐朝有安史之乱这场劫难,就不用说了。
而耶律洪基很幸运,辽国如今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草原帝国。从石敬瑭手里吞并了幽云十六州之后,辽国甚至连草原部落最为稀缺的工匠,都拥有了很大的数量。这样一个帝国,除非有另外一个强大的草原部落崛起,要不然是不会被颠覆的。
耶律洪基这才有了折腾的资本,毕竟,好大喜功的耶律洪基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明君。可是辽国确实强盛,做了四十多年皇帝的耶律洪基愣是还没有将辽国折腾完。
“大帅,这陛下的命令?”
韩资让像是吃了一口虫子似的,胸口翻江倒海,却又无可奈何,面对属下的不解,他只能用权势来维护皇帝的尊严:“你敢抗旨不遵?”
“不敢,属下不敢。”
“不敢还不快去!”
守卫易县的辽军将军看到命令,气地面红耳赤的怒骂:“哪个混蛋下的命令?”
“是陛下!”来人轻声告诉了对方,别乱说话,惹怒了皇帝你可吃住不起。
五大三粗的易县守将,顿时蔫了,心虚道:“要我说还得是我们陛下高瞻远瞩,这肯定是为了生擒宋军主将而筹谋的计策。”
“算了,你也别拍马屁了,陛下不在,你说的再好听,他老人家也听不到。”
韩资让是来自于小部落的底层小贵族。而他不一样,他姓李,叫李大毛。乍一看,中原的小伙伴们还以为这个李大毛是汉人。其实不然,李大毛是真正的契丹人。
这得从天可汗李世民说起,当年李世民征服草原,契丹贵族带着族人投靠了唐朝。李世民一高兴,就将投靠大唐的契丹贵族赐李姓和孙姓。这也是契丹上层贵族很多都姓李和孙的原因。但是这些契丹人和中原的李氏和孙姓族人放在一起,特征还是非常明显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至于契丹百姓,在太宗皇帝赐姓之前,契丹的贵族都没有姓氏,老百姓随便叫个名字就的了,还要什么姓氏?
这么说来,李大毛的名字虽然不咋好听,但在契丹贵族圈内,算是祖上阔气的权贵公子。
而韩资让,在他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说起来,契丹人的姓氏真的很有趣,要说契丹皇族耶律家族。其实,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因为崇拜汉高祖刘邦,改姓为刘。于是耶律在契丹话中,就有了刘的意思。
因为崇拜汉朝的皇帝,而执意要改姓刘,这也就是契丹人了,全天下就这么一个国家的皇帝会这么干。
老大改姓氏了,当小弟的瞪眼一看,也得改姓氏,随即乙室、拔里比两个大部落的首领眉头一皱,当即决定他们以后就不姓乙室和拔里比这么土气的姓氏了,改成萧。
有人问,这也有讲?
当然啦,刘邦配萧何,就像是白菜配粉条,这简直就是绝配啊!
于是,契丹部落之中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姓行动,大部分都变成了汉人的姓氏,可是走起路来是草原汉子,开口也是草原的语调,穿着也是草原人的皮裘……可契丹人自信啊!自从改了姓氏之后,一顺百顺。
耶律阿保机顺利统一了草原,各部的首领也觉得改了姓氏之后,智商都好像提高了,智谋一下子高到能够理解中原权谋的精华了。当然也有死不悔改的,叫哈嘞,昆塔之类的姓氏,都是按照山川河流为姓氏标准。不过这些都是不大的部落,大部落受到汉化的程度非常高。甚至拥有汉化姓氏的辽国贵族,会鄙视那些没有汉化姓氏的同伴。
就像是高贵的贵族,看低贱的奴隶一样,优越感油然而生。
对此,李大毛这样的老牌贵族是不屑一顾的,他们有自己独有的骄傲。他们甚至要比皇族更加高贵的存在。要不是在大唐末年,被耶律家族下手快了,说不定草原上的主人如今就姓李了。
虽说出身高贵,可是皇帝交代下来的任务,李大毛不敢耽搁。完不成,也得想方设法的完成。
五百人,面对两万人的时候,能否全身而退肯定是不太可能的。
但要是拖延一些时间,加上有城墙的保护,应该可以做到。可还是得死,李大毛觉得自己不该死,死了,啥都没了。自己的妻子被兄弟霸占,自家的儿女也不知道会恓惶成什么样子。他得活着,好好的活着。
想要活命,就得想办法。
很快,办法想出来了。易县的防御依托于一条河,易水。只要易水的渡口丢失,易县的防御就等于失去了一大半。加上守军人少,撤退也就有了充分的理由。李大毛先命令手下,选拔出来五百人,准备守城。他带着其余的兵力,退守涿州。
被李大毛留下的校尉盖天保气地对着视线远处的军队骂娘,却也无计可施。
可上司的命令不能不服从,但如何能保住小命,还能找到足够的借口就要动脑筋了。突然,他站在城墙上,看到易水上的渡口。
已经是深秋了,易水上的水位下降的厉害,宽度也不及春汛时的四分之一。
渡船在河中散落在岸边。
要是想要固守易县,即便易水水位下降的厉害。但也应该保护好渡口,控制所有的渡河工具。但是盖天保眼珠子一转悠,先到了办法。既能够让他的撤退找到足够的借口,还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他对手下道:“将所有的船都运送到对岸,然后将对岸渡口的人都撤回来。”
这不是将好好的渡口全部让给宋军吗?尤其是将船只给了对方,岂不是帮着宋军渡河吗?这要是丢了易县这个战略要地,谁担待得起?
手下懵了,这不是资敌吗?
但是他敢反驳盖天保的命令吗?
盖氏,可是大贵族,而他连个姓氏都没有的平民。
不得已,只能埋下脑袋服从道:“属下这就去办。”
至于上司有可能资敌这种事,就不是他该去考虑的问题了。至少他可以保证,盖天保不是宋国奸细,这就足够了。
反正南下的广顺军要是回来没有渡口,也能通过别的办法渡河。
且不说辽军配合他们的皇帝卖力演戏。
再说宋军。
飞廉军主力骑兵斥候已经抵达易县的那一刻,还真的有点傻眼,仿佛他们不是来打仗,而是来做客似的,辽人深怕宋军渡河不方便,甚至连易水上的船只都送到了宋军的眼前。
这一刻,连李云都吃不准了,只能命令斥候立刻联系中军。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朝小公爷 [校对全本] (贪狼独坐) 起点VIP2020-11-13完结 5W收藏223.64万字 14.75万总推荐好容易白板熬到高级神装的大号,就这么没了被丢到明朝...
-
大国战隼 [校对全本] (步枪) 起点中文vip2020-10-23完结 10W收藏232.39万字 73.49万总推荐“我一脚油门就能到关岛你信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