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他能怼的过吗?
  突然,范冲大笑了起来,吓得李逵脸上的肉都抖了起来。随即大喊道:“秒,啊!妙不可言。人杰,我果然没有看错你。按你说的,知在前,乃本心;行在后,乃心印。此法可解天下万物。”
  李逵仔细辨认了范冲人的样子,警觉道:“范兄不是说的醉话?”
  “不是!”
  “你刚才喝酒了。”
  李逵虽开口闭口不说他绑了范冲,但是整整三天,范冲都没有离开李家。
  等到马昱被请来,得到了同样的解释。之后他有偷偷趁着天黑去了苏颂老爷子家里。
  回来之后,李逵信心大振,吩咐阮小五:“让京城最好的书坊,开印五百,不,咱家里不差钱,直接印五万本。我要让京城识字的人,人手一本我李大官人的开山之作!”
  即便信心恢复,李逵也放弃了和洛学门徒的论战,很可能遇到打不过的对手,到时候就麻烦了。万一遇到二程不要脸,亲自下场,他多半要输地很惨。没别的,他肚子里的墨水不如程颐肚子里的多。仅凭借这一条,李逵就有可能被程颐打到没有还手之力。
  随后的几天里,李逵,不仅仅是李逵,连李府上下有一个算一个,都推着小车,在全城各处乱跑,并且遇到人就送出李逵的著作。
  李逵也收到了无数赞誉。
  仿佛他才子本质,终于被人发现了似的。
  可惜,李逵还是没敢完全放心,因为苏辙没赞过他。不是苏辙吝啬,而是这些天李逵根本就碰不到苏辙。
  李逵还将书通过驿站发给了苏轼,因为太远,恐怕苏轼看都没看有看到,无法评价好坏。只有连苏轼都认可了,李逵这次著书立作,才算成功了。不过就算是获得了苏轼的认同,李逵打定主意,这辈子都不写书了,太折腾人了,他都廋了十来斤。印好的书却轻飘飘的连一斤都不到,太不划算了。尤其是内心的焦虑,更是能将人逼疯。
  这日,天色将晚。
  京城的大街上,走过一个住着拐杖的老人,老人身后跟着十来个年轻的士子。老头走的很快,奔走如飞,但是脚底下没根,脚腕子都是软绵绵的,从后面看起来,仿佛有点连滚带爬的意思。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到一处大宅院的门口驻足。
  身后一年轻士子上前叫门。
  不久之后,宅子的主人邢恕从宅子内赶到门口,打开中门恭敬地走下台阶,道:“二先生为何风尘仆仆而来?”
  “要是闻达不说,老夫岂不是要受这不白之冤?”程颐一脸的疲倦,脸色很不好。
  邢恕苦着脸,只好将人迎了进门。宾客落座之后,老头这才问和邢恕:“最近李逵可有消息?”
  “回二先生,最近李逵印了一本叫《传习录》的书,京城满大街的送。如今不少茅房里都有这本书。闹出不少笑话。”
  “你可看过?”
  “弟子还没有。”说到这里,邢恕未免有些尴尬,随即补救道:“不过,家里应该能找来几本。”
  邢恕说到李逵开印五万本《传习录》顿时笑的上气不接下气。他甚至之前还因为忧虑,而嘲讽自己的憨傻。读书人印书,哪里有这等不着边际的做法。即便是苏轼这位文坛宗师,刊印文集也不敢过千。亲朋好友之间赠送,也送不出一两百。可是李逵倒好,一口气印了五万本,还满大街的送。这不是莽夫,还能是什么?他不成李逵耗费一个月,就能写出捣毁二程两位先生话费数十年的心血的著作不成?
  只不过,这几天他正在奉承皇帝,为此他潜修上了道典,没来得及看李逵的书。只不过,邢恕已经认定,李逵不过是贻笑大方而已。等那天得空了,邢恕琢磨自己也好好琢磨一番李逵的书,找机会反击回去。
  只是最近最好不要惹李逵,毕竟他背刺在先,万一李逵恼羞成怒和他动手的话,他一个文弱书生,还是个老头子,可打不过李逵这等莽汉。
  不过,邢恕根本就不当回事。真要是好书,茅房怎么可能用此书代替树叶和厕筹?
  不一会儿的功夫,邢恕真的找来了三本《传习录》。
  李逵的这本书,和真正的《传习录》来比,简直就是单薄的不成样子。好在,这时代,没人见过真书。
  邢恕和程颐各自拿起一本,翻看起来。
  其他弟子合着看一本,都凑在一起。
  没翻几页,邢恕的脸就变得很难看。他原本真的只是认为李逵整出四句偈语来羞辱他,没想过李逵发狠,竟然真的开篇著书。能够这么做的文人,那个不是耗费无数光阴水磨功夫斟酌出来的文章?一个月就能写出一本立意深远,还是附和当下圣人言诠释的著作,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可寥寥几行,邢恕就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这等巨著,怎么会沦落到茅房如厕用?我大宋真堕落至此?
  当程颐站起来的那一刻,硬朗的身体踉跄了两步,感受到了无穷的压制。李逵的论述,就像是天生为了欺负理学而生的,程颐就是满心的不服,也找不出太好的反驳手段。就像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界,硬是让宗教曲解了太多的思想。直到笛卡尔的出现,并用一句话奠定了他现代哲学之父地位——我思故我在!
  而王守仁也通用四个字,彰显了他自孔孟之后,无法动摇的地位——行知合一!
  至于孟子之后的另外一位大儒荀子,因为不仅仅是儒学,还是集法学,道家大成者,学问太好,反而并不被儒家看重。
  江湖地位已分高下,继续争,难道就一定能赢吗?
  程颐悲怆道:“大宋要出圣人啦!”


第697章 李圣人出关了
  几万本著作散发了出去,可以说,京城一度成了李逵一个人的舞台,有几天,连皇帝和宰相的小道消息都让东京百姓提不起任何兴趣。
  如今,街头上见面问候也不是:“吃了吗?”
  “没吃呢?”
  也不是:“哪儿耍去?”
  “正修身呐!”
  而是,两人见面,先是抱拳行礼,然后一人高声道:“兄台今日行知合一了吗?”
  “正准备去教坊合,贤弟可有?”
  “同合,同合!”
  于是欣然同往。
  这样的问候,无疑成了最近大宋京城的一道风景线。足以说明,李逵在京城的人气,隐隐有冲天之势。
  在如此大好形势下,李逵终于破关出门。准备接受天下人的顶礼膜拜。
  不过,现状让他有点感觉不太真实,刚进入皇城,眼前一货竟然敢翻着白眼在他眼前过去。还敢用鼻子吭气,太不把儒学宗师放在眼里了吧?
  还有那货,跑什么跑,难道他还会吃人不成?
  “少爷,您不是说平日里不要和酸儒计较吗?要忽视他们吗?”
  阮小五辛苦的拦着李逵,他有点心惊胆战地看着周围,这里可是皇城,在皇城里动手打人,他家少爷即便是皇帝的连襟,恐怕也落不下好来。
  李逵不爽道:“平日里他们这帮酸儒用鼻子看人也就算了,如今还敢在我面前哼气。待我前去理论一番,折折他的锐气!”
  “理论?”
  阮小五觉得李逵自从写书之后仿佛变了一个人,动不动就要去和人讲道理。当然,他是不明白李逵的心思,皇城内当然有学问高深之辈,但在他擅长的领域,绝对说不过他。
  如今他研究行知合一已成体系,他心气正高着呢,岂能被一两个固执的老书生给鄙视?
  李逵并非是狂妄自大,而是他发现了一个秘密。大宋皇帝和宰相对理学并不待见,至少眼下是如此。心学很可能会成为官学。
  什么意思?
  创建心学的王守仁在明朝的情况确实不好。即便是追随者众多,但也忽略不了一个现实,皇帝不喜欢。心学的根基是人,人都这么重要了,还人人都能成圣,大明还要皇帝干什么?这也是心学创建之后,并没有并统制阶级认可。甚至同为心学门人的张居正,竟然举起刀子,成了第一个镇压心学的门徒。
  可宋朝和明朝的政治环境完全不一样。
  士大夫和皇帝共同执政,导致心学要比处处禁锢思想的理学更加容易被接受。大宋的风气也更加崇尚自由,也是心学发展的契机。在明朝说不通的道理,在大宋却能普遍认同。
  就像是程颐在绝望之际说的那样:大宋要出圣人了。
  这话真的有机会。
  可是有人竟敢对圣人不敬,这该有多狂妄?
  “少爷,相爷还等着你呢?要不您先去都事堂办差事,等回来了再去和那穷酸理论?”阮小五尽忠尽职地拦着李逵。
  李逵眯着眼,良久,才叹气道:“且让老贼逃过一劫!”
  人都是会膨胀的,富可敌国,没有让李逵膨胀,主要是即便大宋商人地位再高,也不过是贱业。进士及第,也没有让他膨胀,主要是连李逵都觉得自己是侥幸。而著书立说之后,李逵顿时膨胀了起来。主要是外界好评如潮。
  而且心学传播之后,深入人心。
  这要是还低调,就不是李逵了。
  都事堂外,章授翘首以盼,看到李逵就急忙迎了上来。一靠近李逵,就低声嘱咐起来:“人杰,等会儿你可得帮你三叔掩饰一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