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史文恭?
这位下了马之后,身价倍跌,穿着一身的累赘,真要是跑起来,身上叮咚乱响,跟乡间卖货的货郎似的,带着一身的响器。哪里比得上张横几个短打打扮来的利索?
李逵出了林子,坐在河滩上等着李云回来。孙卓躺在地上,有气无力的喊着,听的他闹心不已:“别喊了,嚎丧似的,忒丧气。”
至于史文恭,这家伙竟然被一群娇滴滴的女人跪倒之后呼救之后,变得六神无主起来,很没有立场的决心护送这些可怜的女人过河。
也不知道这位是怎么想的,也不霸占几个,让李云颇为鄙夷。
至于李逵……也觉得史文恭挺贱的,要说他大侠义气吧?至少被他放走的女眷之中,至少有两个让他变成了寡妇。要说他色胆包天吧?他竟然压根就没有欺男霸女的心思,太古怪了。
古怪的李逵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
没过多久,李林带着人来了,看到李逵急吼吼的问:“钱呢?”
大车小车的拖拽着,搭伴朝着颍州城而去。一路上,高俅因为心头不解,询问了李逵高家庄的情况,这才知道高家父子差点害死李逵和李云。
他自然把李逵当成自己人,同仇敌忾道:“可恨让这贼子躲过一劫。”
第213章 准备告御状吧
后衙内,时不时还有官军巡逻。
没办法,这是颍州城内的官军统领能给苏轼的最大的保护了。真要是让他带兵出征,大获全胜就不说了,少不了加官进爵。
可万一败了呢?
颍州城内的禁军是什么货色,赵统领难道不知道?
他是皇族,落魄皇族而已。大宋的皇族成千上万,不多他一个,不少他一个。他算是太祖一脉的后人,本来就不受待见,万一犯下无法弥补的大错,他可没有护身符保护他官运亨通。最多皇族的身份让他性命无忧而已。
可是不当官的落魄皇族,和普通百姓有什么区别?
无奈之下,只好一个劲的讨好苏轼,指望苏轼不要在奏章上打他的小报告,他就感激不尽了。
邢捕头刚刚离开,苏轼看着衙门里紧张的气氛,暗暗叹了口气。不同于其他官员,苏轼喜欢到处走访,他虽然来颍州当官时间不长,也知道邢捕头带来的消息是哪里的,绝对出城不到十里。之所以不挑破,是因为要是治罪了邢捕头,他连离城十里的消息都要听不到了。
不知道贼兵的动静,枯坐在州衙的苏轼,彻底成了瞎子和聋子?
苏轼有心想组织城内的百姓,由他率领百姓出城平定叛乱,可是自家知道自家事,他很担心,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让城内无端的增加成千上万的寡妇。到时候一群失去了家庭顶梁柱的女子在衙门口哭诉,想一想都让他头痛不已。
“过儿。”
苏过从廊前走过,停下脚步进入了前厅之中,垂手低眉道:“父亲。”
“来来,帮为父算算……”
“蓍草,铜钱,还有龟壳。”苏轼对《易经》研究多年,造诣非凡。对于研修《易经》来说,全套的装备,可以给研习者带来更多的乐趣。当然,文人信命,对于来自上天的暗示,笃信无疑。
不同于苏轼,苏过还年轻,对于《易经》这种学说,还没有太多的时间研习。
自然算命的时候,手法颇为忙乱,且无序。
苏轼看在眼里,皱眉道:“错了!”
“忒笨。”
“要虔诚!”
……
要不是对面挑刺的是他亲爹,苏过真相将手中的乌龟壳仍在对方的脑袋上。找人帮忙,还满嘴挑刺,这也太讨厌了。尤其是他不善于推演,气地将龟壳放在了书案上对苏轼苦笑道:“父亲,孩儿愚笨,不善于易之道。父亲深谙其中精髓,为何不自己推演?”
苏轼能说自己因为心神不宁,算不出来吗?
唯一的几次,还是好卦,近乎于天下太平。
他管辖的治所都已经有人造反了,他哪敢说天下太平?
呵呵
苏轼讪笑道:“过儿,你也长大了,少不了要去参加文会。文会之中,会吟诗作对不稀奇,但是要像为父这样,鹤立鸡群,恐怕对你不容易。”
这是实在话,苏过无法反驳,只能点头承认:“让父亲费心了。”
苏轼摆摆手道:“这不是你的错。天资有高低,才华有优劣。青莲居士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天自然不会埋没你的才能。你是个善于实干的人,不容易被外界迷惑,这是你的优点。同时也是你的缺点,不善于交际,会让人觉得孤傲不可攀。而文会之中,还有拉紧彼此距离的办法,词道唱曲,不过很可惜,你姨娘费尽心机,也没能让你在音律上有所建树。为父惆怅不已,最后想到了《易》,惶惶天道不可琢磨,可天机可以窥探……据为父的观察,十人之中,至少有九人对此深信不疑。如今为父把多年心得传授与你,可以助你结交天下。”
苏轼咳嗽一声,对儿子道:“当然,修仙炼丹效果最好,可惜耗费太大,家里头供应不了,就此断了念想吧。”
话到此处,苏轼感觉到莫名的忧伤。他也想修仙,也想炼丹,可是兜里没钱,实在玩不起。
苏过撇了撇嘴,心说:“自己什么时候想过要修仙了?”
苏过听的嘴角都抽抽,他哪里不知道父亲是拉着他让他帮忙算命?
说这么多,也不过是让自己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堂堂知州老爷,面对叛军束手无策,只能祈求神灵,这本来就是官员的失职。
如今叛军在哪里都不知道,更让他心头没底。
反而要是贾道全裹挟大量百姓围困颍阳城,那他多半就不怕了。指挥打仗苏轼不成,但是鼓舞城内百姓的民心还是没有问题的,堂堂学士在城头一战,没有信心的百姓,也该有个六七分的底气了吧。
苏过无奈,只能耐着信子从头算起来。
很快,李云被苏过算死了,天降横祸级别的考验,躲不过去,就是个死。
苏过身为李云老师,感觉有点对不住坐下大弟子。
然后算起了李逵……
正在紧张迫切的时候,邢捕头突然捂着帽子,按着腰刀,一阵快跑冲进了庭院之中,在廊下跪倒在地上,报——字喊的震天响,惹得苏轼老大不乐意。
随后苏轼心头一慌,扶著书案挣扎着要站起来,脸色惨白的问:“贼兵打过来了?”
“不是啊!”
邢捕头为之一愣,随后想明白了,大概是大老爷焦虑过重,有些恍惚了。急忙开口道:“启禀学士,贼兵被破了。”
“破了?休要诓骗本官,你应该知道后果。”
邢捕头急切的想要表现,撑着脖子对苏轼高声道:“大老爷,小人哪敢欺骗大老爷,真的,真的破了。高爷还有两位李爷正押解着贼兵头领往城里赶。只是地方上有数千贼兵散落,需要军队维持拘捕。”
这么多人,靠三班衙役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求助于军队。
什么?
苏轼后背顿时挺了起来,高呼:“天佑颍州,天佑颍州。”
不到半日,浩浩荡荡的对付从地平线上慢慢的朝着颍州移动着。苏轼等不及,让人赶着车去迎接,等到队伍在眼前了,这才仔细观察贼首贾道全。
面如金汤,精神萎靡,似乎受罪不小。
摆摆手,对比苏轼好不了多少的徐让道:“押入大牢,有劳徐大人先审问一番。”
李全成了拯救颍州的大英雄,反倒是出力不小的李逵李云几个,隐藏在人群之中,于赞美无缘。
接连几日,高家庄都派人进入官府探问。
得到的结果很不妙,似乎审问的徐让故意引导贾道全,把火往他身上引。
高孝立顿时坐不住了,急忙给儿子安排了船和帮手,准备连夜去汴梁:“我儿谨记,一路上不要耽搁,到了汴梁立刻去你三叔府上,咬住了是官逼民反,其他一概不知。”
“孩儿明白了!”高武阳的眸子中闪出一丝狠毒。
第214章 钦差
“每次都这样,还有没有天理了?”
李云偷偷从后衙溜出来,看了一眼昏暗的巷子,吞了一口口水。好不容易辨认了方向,这才蹑手踮脚的离开了巷子。
刚出门的那一刻,他脑子都是木的,满脑子都被‘子曰’给糊住了,以至于他看人的眼神都有些呆滞。
苏过原本想要惩戒这个弟子,看到这副摸样,心中也不忍。
总不至于把李云这小子给弄傻了才称心吧?
无奈之下,算是给他两个时辰的休息时间,换换脑子。
禁足还要继续,苏过也算是看出来了,李云这小子别看乖巧,那是蔫坏,一转眼又不知道去干嘛了。这次大难不死,多亏了李逵救他,战场那里是他们能玩耍的地方?
李逵比李云更糟糕,李云至少还有个老师管教,李逵却被安排在王姨娘门下学习佛经,才三五日的光景,李逵不仅双眼没有空明到对万物生有怜悯之心,反倒是佛经读了不少,却整个人愈发杀气腾腾起来,让人看着就害怕。慈悲为怀这种鬼话,他这辈子都不可能信。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朝小公爷 [校对全本] (贪狼独坐) 起点VIP2020-11-13完结 5W收藏223.64万字 14.75万总推荐好容易白板熬到高级神装的大号,就这么没了被丢到明朝...
-
大国战隼 [校对全本] (步枪) 起点中文vip2020-10-23完结 10W收藏232.39万字 73.49万总推荐“我一脚油门就能到关岛你信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