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贬谪?
  再大的场面他也见过,有什么呀!
  或许别人对这种气质不太理解,但李逵却深有体会,因为他也是这样的人。
  将自己培养成为拥有罐子般的气质。
  罐子可以是瓷器,也可以是陶器,身份普通也不金贵。磕了碰了还能用,破罐子也勉强使用下去。不管不顾的天性,可以让人活的很轻松。
  苏轼正是如此,才会在手中根本就没有钱的前提下,告诉章授,去给蔡卞写信,让他发粮食,有多少他都要了。
  李逵很惊奇于苏轼的底气,而苏过却在一边装傻。没办法不装傻,家里有多少钱苏轼不清楚,他能不清楚吗?
  这不是他开几亩荒地就能拉平的饥荒。
  他累死,恐怕也挣不出这么一大笔购粮款来。
  “师祖,您老人家还有地方能要来钱吗?”李逵问。
  苏轼愣了愣,随后撇撇嘴,心说:钱,重要吗?随后呵呵笑起来:“颍州这么大的一个地方,百姓数十万,地两万余顷,几万石粮食而已,只要蔡元度送来,颍州官员感谢他,颍州的百姓也将视他为恩人,还有什么比得上几十万人的感激呢?再说了,这粮食应该是江宁府的,又不是蔡元度的,何必吝啬呢?”
  您老说的好有道理,李逵词穷,他发现自己在性格方面真的要好好学一学苏轼。
  就算是山穷水尽的时候,他还能坦然自若的应对。只不过,恐怕蔡卞就不会这么想了。
  李逵又问:“师祖,眼看就要春耕了,余粮不足的人家,粮种都难以筹齐。到时候缺口会很大。大户自然不用担心,他们都有粮仓,囤积着粮食。但是普通人家,就难说了。预计缺口不会少于十万石。”
  “这么多?”苏轼皱起眉头,挠了挠头,他就身上算是虱子多了不咬人,可一码归一码,大户人家这时候恐怕都等着在这个关口狠狠的敲一笔普通农户。这也是一年之中,民间接待最多的时期。这时候要是处理不好,普通百姓一年白干不说,还会因为高额的利息,落下一笔数目不小的欠债。
  苏轼忧愁的嘟哝了起来:“看来靠蔡元度一个还不够,得再找几家借粮。”
  不同于颍州在苏轼的管辖之下,官府几近破产,其他州府都不会将府库的钱都耗费一空。可是想了一圈之后,对自己的人缘缺乏信心,苏轼最后只想到了一个人,还是他的弟子,对苏过说道:“你晁师兄在扬州任通判,给他去一封信,应该能要来些粮食。”
  “父亲,通判不比知州,晁师兄新上任,恐怕会引起同僚不满,而且您老也不能总是将官府的借贷用白条来抵账吧?”
  苏过心善,替他那位师兄鸣冤。
  不过,正在一旁准备乘机离开的李逵,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师祖,我有解决的办法了,能够提前筹齐购粮款。”
  “人杰,快说!”
  苏轼闻之大喜,有种老爷被一干蠢材耽误了多年,终于遇到了能干的干臣一般,豁然开朗。


第151章 天下第一票
  “师祖,我们可以售卖粮票啊!”
  “粮票?”
  苏轼一脑门子的糊涂,这个词从没有听说过啊。他自信记忆力还可以,不敢说天下所有的书他都看过,但他没看过的书真不多见了。
  可是寻遍古今,他都不知道‘粮票’是个什么东西?
  没有参照,那么就是新的,应该是李逵脑袋一拍想来出的办法。苏轼心中稍微一琢磨,就琢磨出了其中的奥妙,似乎真的能够解决他如今的困境:“具体如何执行?”
  “师祖,你觉得颍州官府的信誉如何?”李逵问。
  “肯定很好啊!”苏轼觉得李逵有点小看他,有钱的时候,谁都可以是大爷,颍州经历了一波疏浚河道的大工程,虽然和他预期相距甚远,但该给的钱粮,官府从来都不会克扣。甚至苏轼为了断绝胥吏舞弊的可能,将发放钱粮的工作给了高俅。
  高俅跟了他快十年了,人品绝对没有问题。
  苏轼觉得有必要给李逵普及一下他的官声,施施然道:“颍州的官府,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允诺从来没有拖欠过,百姓咸服。老夫虽不敢说振臂高呼,百姓皆从,但也是颇受百姓信任的官员。官府的信誉在官员,你以为颍州官府的信誉如何?”
  李逵点头道:“那就没问题了。”
  随即,他开始说了起来:“师祖,你要知道春耕马上就要开始了,按照每一亩土地需要种粮一斗来算,颍州全境两万顷土地,至少需要二十万石的种粮。粮食出自哪里,中等富户一般都是雇佣佃户,自备种粮。大户采用租出土地的办法来收取地租,种粮往往用借贷卖给佃户。而普通百姓需要自己筹备种粮。这其中只有中等富有的小康之家才会雇佣佃户来帮忙耕种,自备种粮。其他普通百姓,或是租用土地的百姓,都可能会出现种粮短缺不足的状况。”
  “之前有《青苗法》的存在,百姓可以很轻松的从官府这里得到所需的种粮。如今,《青苗法》虽被废除,其实官府也可以借贷给百姓。但是……”
  李逵说到这里,偷偷看了苏轼一眼。
  “继续说。”苏轼颔首道。
  李逵道:“如今官府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常平仓的那几万石粮食,对于颍州全境来说,杯水车薪,根本就无法满足。所以,我之前说了,可能整个颍州仅种粮这一块就至少缺十万石。加上口粮缺口,总数在二十万石以上。但实际发放过程之中,二十万石粮食远不足于满足颍州百姓的需要。”
  “你是说,这些人会大肆购买老夫发放的粮食?”苏轼微微蹙眉,他似乎也感觉到这种可能。
  李逵揶揄道:“原先我不过猜测是仓监引起的舞弊,后来想着不太可能。小小的仓监能控制多少粮食?颖州虽然连年受灾,但田地两万顷,就算是有欠收的情况出现,但颍州土地肥沃,所产颇丰,平均下来亩产两石不是问题。这么多粮食,只要一半就能供养整个颍州百姓的口粮。除去酿酒,解送京城,赋税流转,其他的粮食去哪里了?”
  “几个人怎么可能办得到将颍州粮价操控三个月之久,甚至颍州两家全年都在这伙人的控制之下。没有雄厚的资本,他们根本就做不到控制粮价。唯独有一个可能,操控粮价这件事,颍州大户都参与了。”
  毕竟,大户们眼瞅着要狠狠捞一票的时候,怎么可能让官府从他们的锅里将干的都捞走,留下汤汤水水的也吃不饱。
  人心不足蛇吞象。
  就是说的这些人。
  李逵点头道:“没错,他们不仅会大肆购买,还恨不得将我们手中的所有粮食都买光。好达到控制粮食的目的,学就I让他们从颍州百姓的身上吸血。”
  “疯了!”
  “确实是疯了!”李逵觉得是个人陷入了颍州这等疯狂的环境之中,不可能不疯。这是一个由一群小人物主导开始的,针对整个颍州普通百姓进行的一场掠夺。一旦成功,一个州府的财富都将被少数人所掌控。
  一旦让他们成功,日后颍州的官府只能成为大户佃户,帮着干活而已。
  但同时这么操作也非常危险,一旦百姓承受不住这等掠夺之后,一辈子积累毁于这场浩劫之中,必然内心极其愤怒,只要有心人振臂一呼,整个颍州都将变成一个火药桶,立刻就炸了。民变,变成叛乱,最后燃烧至整个颍州全境都是有可能的。
  愤怒的百姓会仇恨所有的大户,将其宅院焚毁,人杀掉,财物抢劫。可一旦抢劫结束,所有人都会陷入恐慌之中,因为他们成了不折不扣的贼子。这时候为首者只有两条路可走,彻底造反。或者假装造反等待招安。
  不管是哪一种,都需要有威慑力。
  而最好的威慑力,就是攻破颍州城,占领州府官衙。这一刻,连苏轼都发现,如今的困局要是处理不好,他也有被陷入其中,甚至丢掉性命的危险。
  一想到这个可能,连苏轼都气地脸色煞白,他不是怕,而是真的怒了。
  啪一巴掌拍在了书案上,苏轼气地发抖道:“糊涂,他们难道不知道一旦民变,连性命都可能没有,要钱财还有什么用?”
  “唉——”李逵倒是对这些人有所理解,有时候一群人都在冲,一个两个人想要停下来,只有一种可能,被推到,然后被其他人踩死。参与其中的大户恐怕也无法收手了,他们也狂躁,同时也期待能够有一个安全的结果:“师祖,他们即便这时候想要收手,恐怕也不敢。因为其他人不会愿意他们中间出现叛徒。”
  裹挟。
  这算是裹挟吗?
  苏轼不得而知,示意李逵接着说:“那么粮票是否能够解决这次的危机?”
  “师祖,我说的粮票是用官府的信誉担保,卖四月,五月的粮食。这是一年之中粮价最高的月份,您觉得从其他州府采购运送到颍州之后,卖多少钱合适?”
  “25文左右吧,毕竟淮南路,两浙路距离颍州还算近,运粮过来,运费10文一斗,每石粮食售价350文加上税收的话最多400文。”不过税收这玩意,是官府的特权,苏轼自己就是官,又不是为了谋私利,可以发文要求沿途的税卡放行,免于征税:“税收老夫可以用官府公文免除,那么可以控制在350文一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