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能行吗?”
“不试一试,怎么就知道不行?再说了,总要有人出去探听消息,一直躲在衙门里也不是办法。”李逵嘱咐高俅道:“小孩子虽然没有机会接触机密之事,但整日在外疯跑的孩子很可能看到一些被人疏忽的东西。或许有蛛丝马迹也未尝不可。
不过,高俅没有探听到些许消息,倒是有心人却听到了不少传言。
堂堂学士,竟然对吃家雀情有独钟,还不敢在家里吃,偷偷在外找了一家做。按照李逵的做法,别有一番风味。
为什么不在家里吃?
姨娘王朝云信佛了,要是猪肉羊肉也就罢了,可是一大盆小生灵要是放在饭堂里,这罪过可就大了。
“大哥,这苏学士似乎不太靠谱啊!”有这心思的不仅仅是孙卓,连贾道全得到了消息之后,也是心里犯嘀咕。
学士的身份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压力。
而他又没有太强硬的后台,想要对付苏轼,就不得不用见不得人的招数。可既然是见不得人的招数,就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出来。且以被动为主。
贾道全捏着下巴上的钢髭,脑子里翻来覆去的琢磨:“难道是他多心了?”
可是苏轼越没有反应,他就越担心,按照寻常的手段,这时候苏轼应该派人控制另外两个义仓,即便苏轼手中无人可用。可有人愿意做这急先锋,徐让就是其中之一。
尤其是他不认为苏轼会装糊涂,按照风评,苏轼或许很少在政坛上站对阵营,但苏轼并没有做糊涂官的想法。
从杭州到登州,从登州到颖州。
城外的运河和西湖都在疏浚之中,显然苏轼是有做事的心思。
既然如此,就不会坐视他安安稳稳的将最后一波田产收割完了,再有反应。这不符合苏轼做事的风格。他是风风火火的人,也从来没有畏首畏尾过。就算是司马光、王安石执政的时候,看不惯的事他也不会忍。
想来想去,心里七上八落的,只能继续走一步看一步:“过几日,太守要筹备义医馆,取名安乐坊。少不了城内的富户捐赠一笔钱财。我等也去。”
“万一苏学士在会场扣住我等,可怎么办?”
“众目睽睽之下,我等也是为颖州百姓着想,他不会做出如此孟浪之事。与他名声有损。”
贾道全想到这里,心中顿时有了主意。到时候去试探一下,就能得到更准确的判断。可是孙卓却有点舍不得,哀怨道:“可是大哥,我们手里的钱可不多。就等着办大事。要是捐了出去,岂不是要坏事?”
他们说什么也没有想到,苏轼不是不想控制两个义仓。而是他手中根本就无人可派。在他眼里,就高俅一个人,也是双拳难敌四手的局面,还不如再等等。
一来,他已经写信给提举常平司,就以颖州水患多年,存粮不足为由,向提举常平司要求拨一笔粮食来颖州,早作准备。
而来,他也求援了。
求援的对象是章惇。
苏轼感到了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在政务上,章惇却一直给人处理起来异常轻松的感觉。一来,章惇能力强大,政务在他手中根本就不需要隔夜,当即就会批复,效率,准确性,都是当朝无法比拟的能臣,求教章惇自然没有大问题;其次就是,章惇对于侵占土地的事是非常痛恨的,贾道全明面上是利用豪取强夺,霸占无数百姓的田产。
但不要忘记了,贾道全是官,祖上也是官,他享受农税、徭役的免征待遇,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不足为道的小人物,但实际上,贾道全是旧党的一个缩影。
他的种种手段都附和旧党对土地的贪婪,从大宋朝廷和百姓身上吸血的特征。
苏轼认为,章惇看到了他写的信,肯定会冲动的不得了,认为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帮忙,不仅要帮忙,还要主动帮忙。
苏轼此举,等于是将旧党最靓丽的遮羞布撕掉,而且将动手的机会送到了章惇的手中,按照苏轼对章惇的了解,他绝对不会放过。
其实,几天钱章惇就有所决断,他将儿子派遣到了刘葆晟去颖州的队伍之中,明面上是刘家的账房管事,实际上是来了解情况,他不能离开沂州,只能派遣儿子前来。能这么做,显然章惇对苏轼的恨意已经不大存在了。
至于章相公想要将儿子跟着刘葆晟去颖州?
刘葆晟根本就不敢反抗。
他对章惇有很强烈的心理阴影,两次了,都两次了,不动声色的就在他老人家的面前亲手杀人。甚至刘葆晟认为,每一次章相公杀的人,都比他要重要的多。而且都没有理由,要是一定要有一个理由的话,就是看不惯!
一行人坐着三艘大船,浩浩荡荡的从沂州来到了颖州。
相比沂州还算冷冽的气候,淮河边上的颖州要暖和了许多。
高俅陪着李逵在码头等候,远远看到几艘大船抛锚之后,由纤夫拉着缓慢的靠近码头。
还没有等船停稳当,就有人提着一柄大斧子,从穿帮上跳到了码头上,宛如从天而降的天神一般,铠甲明亮,威风凛凛,李逵一见这家伙,就不想搭理他。
“贤弟,某来啦!喔哈哈哈……”
第143章 叫板
虽然心中早有准备,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帮手很可能是程知节这货。
但看到程知节在码头上大马猴般耀武扬威丢人现眼的那一刻,他有点后悔了,没有在信里点名让韩大虎来。相比韩大虎,程知节虽然武力值高一点,但是其他方面几乎一无是处。
带兵一团糟。
警惕性,似乎也有待商榷。
唯独长了一副武将的好皮囊,看着威武雄壮,却水平不入顶尖的二流武夫。
李逵看到程知节一点都不激动,甚至有点冷淡,反倒是高俅看到程知节的那一刻,目光中都带着仰慕的光芒,这样的卖相,恐怕是万军之中能取上将首级的英豪吧?
大宋的审美要求很严苛,对于人也一样。大宋人喜欢高大勇猛,却长相硬朗的美男。像高俅和李逵这样的只能算是滞销货。当然,大宋取士不会对长相特别严苛,只要不是残疾即可。就长相来说,殿试这一关不会被刁难。像王旦瘦小干瘪,如果猢狲般的长相都能做到宰相。更不要说李逵这等普通长相了。
高俅被程知节的外表所迷惑,他是军户出身,对于武力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仰慕。
看到程知节的那一刻,他有种被眼前的光芒刺到睁不开眼的地步。
“程大哥,你怎么来了?”
李逵一开始还以为程知节是陪同岳父来颖州的,可实际上,程知节是自告奋勇而来。
看到李逵惊愕的表情,程知节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吧,贤弟。这一次,某又要和你并肩作战了。”
李逵嘴角抽抽,无法回应。
这话说的,好像他真的和李逵并肩作战过似的。倒是韩大虎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当初在牛背山,韩大虎单挑牛背山二当家,结果……差点落败受伤。但总的来说,韩大虎配得上武人的荣耀,他至少没有退缩。
至于程知节,只不过担心韩大虎,赶来看看,正好赶上了李逵李全两兄弟打进山门,属于捡功劳的。
“贤侄,多亏了你在颖州主持生意,你我两家才有如此这番的腾达。”刘葆晟说着客气话,顺着木跳板从船上走下来。刘葆晟说这话也在理,如果没有李逵,就搭不上苏轼这条线,没有苏轼,雪花盐根本就不可能在大宋热销。
如今生意走上正规,刘家只要一笔巨款铺垫宫中的路子,刘清菁就能在宫中笼络一批人。如果没有家族的帮衬,刘贵人终究也只能靠着官家的宠幸,才能勉强在宫中拥有一些特权。但也仅仅是特权,宫中其他贵人排斥刘清菁,连带着宫人,太监都对她没有好感的时候,刘清菁在宫中除了官家可以依靠之外,俨然是个孤家寡人。
李逵不敢居功,眼瞅着刘家要起势了,这时候不是装功臣的时候:“世叔说笑了,这是您老的气运,小子不过是沾光而已。”
高俅在边上一阵牙花子疼,这李逵也太能拍马屁了吧?
不就是个都虞候吗?
不入流的角色而已。
有个女儿在宫里,受到了官家的宠幸。好吧,高俅也知道自己是泛酸了,刘家他可巴结不上。可真要是有机会巴结了刘家,岂不是他以后就能巴结宫里那位?这恐怕要比跟着学士有前途的多了。
“世兄,我们又见面了。”跟在刘葆晟身后的是装扮成书童的刘清芫,丫头脑袋上罩着一块方巾,和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假小子一个。恐怕这丫头被刘葆晟宠的没边了,外出办事都带着她。李逵低头看了一眼故作镇定的刘清芫,心头琢磨起来。
她怎么也来了?
还跟了一个保镖?
李逵也不过是过眼的功夫,就将刘清芫身后的保镖忽略了。别以为扛着一杆铁枪就敢说自己是高手。反面的教材就站在眼前呢?
程知节,就他的卖相,兵刃,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货有真的程咬金那么厉害,是那个大唐秦王帐下的大将。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朝小公爷 [校对全本] (贪狼独坐) 起点VIP2020-11-13完结 5W收藏223.64万字 14.75万总推荐好容易白板熬到高级神装的大号,就这么没了被丢到明朝...
-
大国战隼 [校对全本] (步枪) 起点中文vip2020-10-23完结 10W收藏232.39万字 73.49万总推荐“我一脚油门就能到关岛你信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