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这是高俅的另外一个疑惑。李逵不喜欢读书,就连王姨娘都看出来了,没理由苏轼不清楚。有道是强扭的瓜不甜,可架不住苏轼装不知道。高俅自认为自己是学士身边的体己人,自然要让李逵表明立场。
  “误会什么?”
  李逵撇了撇嘴道,随后呵呵乐起来,指着高俅笑的上气不接下气:“你真的以为在学士门下苦读,就会学业有成?”
  “难道不是吗?学士的学问在大宋,难有对手,天下文采尽收其瓮,只要能够在学士门下苦读数年,就连你李逵这样的也有希望金榜题名。”说到这里的时候,连高俅自己都信了,他觉得李逵就是不知道珍惜。要知道苏轼很少教子弟,三个儿子之中,也只有苏过才能够获得父亲的时时教导。
  李逵何德何能,竟然享受如此待遇。
  更气人的是,他竟然视学士如猛虎一般,其所作所为,简直让人愤怒。
  高俅完全是交心的话,他对苏门有着异乎寻常的归属感。这源于苏轼在最落魄的时候接受了同样落魄的他,并且一直不离不弃。苏轼和高俅之间,有主仆的身份,更有患难之间的不离不弃。
  这让高俅对苏轼有着对长者的敬意,留在苏轼身边他心安。
  而李逵没有,他不是对苏轼不尊重,而是对苏门没有归属感。
  他尊敬苏轼,也尊重苏轼的为人处事的风格。但他可没有心思做苏门弟子,甚至将来肩负苏门兴旺为己任。
  毕竟,苏轼老了,苏澈也老了。
  黄庭坚、秦观等人也老了。苏门已经到了后继无人的地步。
  苏门,可以说是大宋官场最为独特的一个存在。领军人物自然是苏轼,可是真正主心骨是他的弟弟苏澈。别看苏轼兄弟在文坛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但是在官场,都不怎么得志。苏轼是反对派,而且经常上书反对在位的文臣之首,也就是宰相,比如司马光,王安石。
  所以,他的仕途一直很不顺。
  恐怕就连苏轼自己都没料到,他的官场底线远远没有被触及。
  或许几年之后,他会经历生死离别,贬谪岭南,受尽凄离之苦。
  最后死于穷困潦倒的旅途之中……
  这些,恐怕连苏轼都不会想到。
  高俅更不会想到。
  他们以为‘乌台诗案’已经是苏轼人生中最大的磨难了,但是,这远远不够。
  李逵琢磨着不知道该说不该说,按理说,苏轼的结局很惨,这是因为他得罪了一个人。但这些话真要是说出来,高俅这厮恐怕要和他急。
  但不说……又不爽利,李逵张了张嘴,恼怒的吐了一口口水之后,道:“你想多了。别说我了,就连小师叔也没有科举金榜题名的可能。就算是中了进士,结局也不会好。”
  这是咒师门啊!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高俅气地脑门上青筋直跳,恨不得一拳打死李逵这欺师灭祖的浑球。
  反倒是李逵说了这话之后,仿佛压在心头的压力一扫而空,伸手按住了高俅的肩膀,高俅红着脸连连挺腰,却发现如同背着一座山似的,纹丝不动,心头大恨:“要不是打不过你,今日非要分出个雌雄不可!”
  好在李逵不是为了羞辱他,而是自顾自的说了起来:“小师叔的文采我知道,中进士不过是时间问题,如果没有人故意刁难的话,恐怕没有人会阻挡他进入官场。除非他出于某些原因放弃了科举。”
  “那你为何?”高俅急了,站起来就要和李逵理论。
  “着什么急啊!听我说!”李逵粗暴的打断道:“科举不仅仅是实力,也要看运气。就像是欧阳修大宗师,他老人家也落榜了,你敢说他没有金榜题名的实力?”
  高俅决定不说话,这话没法搭茬。
  李逵继续道:“苏门学子都是才学兼优之辈,但你有没有想过,苏门在执政的眼中是什么身份?”
  高俅愣了愣,小心问:“可造之材?”
  李逵翻着白眼道:“刺头,是刺头懂吗?当然这是学士的性格使然,我们做徒子徒孙的也只能认了。至于说到小师叔没有中进士的机会,我是有过考量的。他才学没问题,运气……难说。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应该认识一个叫章惇的人吧?”
  “章学士?”高俅对章惇印象深刻,十多年前,章惇和苏轼还是非常好的朋友,是学士为数不多的莫逆之交。
  苏轼因为司马光执政后写了一篇很没有底线的吹捧文章,把司马光说成是大宋的救星,被吹到不知东南西北的司马光误认为苏轼识大体了,决定起复他,不久苏轼就入京,担任帝师。而同时期的章惇却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之后两人甚至爆发过一场不愉快,但其中的原因,高俅也不太清楚。不过他能够猜到,多半是章惇让入京担任帝师的苏轼仗义执言,但苏轼犹豫了。当时苏轼的生活刚刚稳定下来,且经历过黄州四年的监押生涯,内心极其脆弱。
  这四年时间里,苏轼虽然是在黄州当官,但他甚至连书稿都需要被定期检查,时时刻刻处在被监视的高压之下。这段时期,让他对皇权了有很深的畏惧,章惇落难,苏轼自始至终没有替章惇说过一句话。
  这件事让章惇寒心不已,同时更怀恨在心。
  当然,高俅是苏轼身边的人,自然要替自己的主人说话:“当时学士刚刚被免除监禁,担心当时开口会引起朝堂再一次的施压,而且学士那段时间深受丧子之痛,无心应对朝局。”
  “别人会听师祖他老人家解释吗?你不了解章惇那个人,我老师在沂水处处受他刁难,甚至在酒宴上让主簿这样的小官就排名在我老师之上,处处羞辱我老师。但这些不过是小事。你应该知道,当今官家年纪渐长,亲政就在两三年之间,章惇入朝执宰天下已成定局。”
  “你再看科举,省试之后是殿试,他如果成了宰相,只要他在殿试的时候表示小师叔的卷子不好,岂不是小师叔此生都没有中进士之日?不仅小师叔的仕途之路会被堵死,连师祖他老人家可能也会受到报复。”
  “这可如何是好?”高俅信了,由不得他不信,章惇嫉恶如仇的性格,让他仗义起来敢为朋友两肋插刀,可要是他真的厌恶一个人,恐怕这辈子都难有出头之日。尤其是章惇性格偏激,他可能是新党之中性格最偏激的一员大将。
  对于整人,章惇绝对是不遗余力的死手,手段颇为凶狠。
  苏过的科举之路玄了,这还是其次,毕竟苏过年纪还小,拖几年也没什么。更让高俅忧心忡忡的是,连学士都有可能遭遇不测。这让他如何能坦然视之?
  官家一旦执政之后,章惇铁定是宰相。只要官家启用新法,就不可能绕过章惇。因为章惇才是王安石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就算官家没有打算启用新法,但章惇也是官家最为信任的人手。第一,他是神宗驾崩前定下的顾命大臣之一;其次就是,没有他的坚持,官家的皇位都可能不保。
  想到此处,高俅也是一筹莫展。
  章惇之前担任最长的官职是什么?
  副相。
  十多年的副相,如今老臣子多半已经凋零,如果王安石在,还能压住他一头,但如今王安石已经作古多年,章惇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选。而且章惇也维护过官家,不过分的说,章惇当年面对高太后力陈,非官家继大统不可,官家很可能就和皇位没有什么关系了。毕竟,当时支持雍王和曹王的呼声都要比当今官家高。
  高俅以为李逵要脱离苏门,脸色不愉道:“难道这就是你要离开的原因?为了前途,为了仕途,不惜让学士寒心,投靠权贵?”
  “我呸!你以为我是你呀!”李逵当然不会这么干,他不过是想要过的逍遥一些,如今他才十四岁,要死要活的逼自己那么凶狠,至于吗?他当即反驳道:“小爷可不是你想的那种人。你瞅瞅我这张脸,是否觉得富贵逼人,有种人间显贵的感觉。”
  高俅愣住了,他没看出来。
  李逵叹气道:“你就没有发现,小爷马上就要发达了?看看这堆积如山的货物,这哪里是货物啊!这是我日后飞黄腾达的资本。在你眼里当然看不出,但在我眼里,这些东西能够给我换来百万的家产。我都要变成李百万了,还傻乎乎的为了做官的资格而累死累活,值当吗?”
  “就算是中了进士又如何?运气差一点,连个官职都没有,去太学继续当学生。运气好一点,去州府当教授,或者是一个散县的县尉,也不知道要在这些小地方窝几年。至于说进士及第,这种事连我都不信,凭什么让别人相信?岂不是耽误我大好的年月?”
  靠实力考中进士都没底气,更不要说一榜前三的进士及第了。
  高俅想要点头,可猛然惊醒过来,这李逵不会是魔障了吧?说胡话呢。这雪花盐虽然好,但就高俅来说,也说不上好到哪里去?就是比市面上最好的盐口感好一些,没有苦味。可能真如李逵说的那样,盐卤被提炼出来之后,盐变成了纯净的调味剂,对人没有毒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