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这种想法的其实不少,然而人家随口对出来的这一副楹联……
直接把他们心底那些虚的不服,和自傲全然击垮。
还有不识者嘀咕,这望海楼他们知道。
但这“观龙亭”,是哪里来的?!
便有人叹气低声道,见识少了罢?!
望海楼自然不是这爪哇才有,在大明那也是赫赫有名的“江淮第一楼”。
位于江淮泰州,始建于南宋绍定二年。
所以这是有典故的,若是要对还得拿出典故来对。
而张小公爷所用的“观龙亭”,则是取自于“琅琊观龙亭”。
古琅琊得载颇多,如《晏子春秋·内篇》景公问于晏子曰。
“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修,则夫先王之游?”
而始皇帝、汉武帝,皆曾三涉琅琊。
徐福出海,据传亦是从琅琊出行。
琅琊有湾,其曰“龙湾”。
龙湾有亭,这便是“观龙亭”。
望海楼在大明不止一处,而观龙亭在大明自然也不止一处。
湘西澧阳城北门外有座龙潭寺,此寺初建于何时不得而知。
然历代皆有记载,如南宋嘉定五年时任澧州提刑刘子澄之《秀峰嘉惠庙记》。
其曰:“澧水经慈利东行七里,秀峰、紫霞二山束之于卧龙之湾,湍状涵漾神灵所喜舍也。”
龙潭寺内亦有观龙亭,而此亭所观乃是卧龙之湾。
叫人这么一解释,边上原本心怀疑虑者不由得擦了擦冷汗拱手致谢。
心道这玉螭虎,难道真是从娘胎里学的本事?!
这两个地方恐怕大多数读书人,都未必识得罢?!
便是知道了,又如何知道那里会有一座“观龙亭”?!
可惜他们不知道,张小公爷自己是后世去看的景点。
龙潭寺内的“观龙亭”倒是修的早,只是何人何时所建不得而知。
而琅琊那里的,则是后世的景观了。
可惜架不住下面的观众们,他们会脑补啊!
没有的东西,那也必须给补全了。
张小公爷更不知道的是,他的这瞎吹法螺、下面秀才们的议论。
全都叫小周管家听在了耳朵里,摆手一吩咐让人回去便到琅琊、龙潭寺瞧瞧是否有这观龙亭。
若是有的话,便将其修缮起来、挂上这副楹联。
若是没有,那就建上一座!再挂上楹联。
“天使此番前来,却不知上国有何要务需小臣效力?!”
酒楼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自然是要进入正题的了。
爪哇国王这也不傻,若是普通出访怎需几十艘战船啊!
这分明是宣示武力来了呢!
再结合安南三国的遭遇,这位爪哇国王赶紧低头认怂。
“其实亦无甚大事,吾皇陛下听闻南洋诸国互相攻伐多年……甚是痛心啊!”
这个算是半句实话,弘治皇帝还没博爱到在乎南洋这边互相打仗死了多少人的地步。
不过他们互相攻伐多年,这倒是真的。
“本将此番前来,一则做个调停。都是我大明属国嘛!有何事,不能坐下商议?!”
爪哇国王可不傻,大明哪怕是好意……特么用开这么多战船过来么?!
安南三国的前车之鉴,不远啊!
“唉!未曾想小臣等些许事情,竟让上国陛下纷扰。万死!万死啊!”
您可别真叫我死啊!爪哇国王这会儿是真想哭了,看来好日子要一去不复返了。
“陛下莫如此说,吾皇亦是为各属国子民担忧啊。”
张小公爷笑眯眯的望着这老狐狸,轻声道:“本将此番前来,亦是与诸王商议商议。”
“一则多加往来、互通有无,二则为吾皇采买些许稀罕物件儿归国赏玩……”
采买粮食的事儿,肯定不能直说。
这事儿是悄悄滴进村,打枪滴不要。
第八百一十六章 各怀心思各留驻,南洋诸国风云入(中)
爪哇国王有反对的余地吗?!
当数千带甲气势汹汹的登陆之后,这位国王瞬间怂成锤子了。
好容易招待完毕了小公爷,这位国王回到了王宫又迎来了两位客人。
而且,还是他不得不招待的客人。
“咱家刘瑾,蒙陛下恩忝为内库域外货殖司司使……”
得~!爪哇国王看着这位笑眯眯的内官,知道这位决计是自己吃罪不起的。
王座都不敢坐了,赶紧起身恭敬回礼然后让人奉茶招呼。
“本官鸿胪寺少卿,徐经。”
这话一说,顿时爪哇国王打了个哆嗦。
更加恭敬的行礼,匆忙请他坐下。
鸿胪寺少卿,那也是从四品上的级别啊。
“不知小王有何事,可劳动两位上使大驾……”
不由得爪哇王不哆嗦啊,人家外面停泊着三十余艘战舰。
下船的就四五千带甲精锐,揍他个爪哇国跟玩似的。
这情况下,他爪哇王哪里能不怂啊。
永乐年间,这爪哇国也是区域大国来着。
当年还跟大元掰过手腕子,那会儿还是元世祖时期。
而且当时他们还赢了,所以一度极为怠慢。
直至三宝太监带着舰队过来,兜头一顿胖揍。
这伙人总算是知道天多高、地多厚了,恢复了朝贡且老实恭敬。
经过这么些年,爪哇国变化亦是极大的。
首先他们在永乐时期“其国风土无日不杀人”之风,早已停歇。
而国王“髼头或带金叶花冠,身无衣袍,下围丝嵌手巾一二条,再用锦绮或紵丝缠之於腰”的装束也不再。
取而代之的是绫罗绸缎,甚至样式都参照大明的设计。
这多年过去了,爪哇国的武力也下降的厉害。
连国都都被迫迁走了,地位被岛内的另一个大国所取代。
“王上客气!本官与刘公前来,只是就爪哇如今局势与王上探讨一番……”
徐经笑吟吟的模样看着很和善,但在爪哇王看起来这面目却狰狞的吓人。
然而即便是如此,他又敢说什么?!
“您且言~您且言……”
爪哇国王显得很是谦卑,声音和身姿都放的很低。
徐经既然过来了,自然是对爪哇研究甚深的。
眼见他双目精光闪过,隐蔽的对着刘瑾点了点头。
然后才轻声叹气道:“王上这些年,怕是日子并不舒爽罢?!”
这话说的,爪哇王的脸就垮下来了。
那何止是不舒爽,特么国都都被迫迁走了。
这事儿他想瞒也瞒不住,只能是拱手苦笑。
“上使见笑了,没守住祖上基业……实在有愧。”
徐经温和的笑了笑,轻声道。
“吾皇陛下忧心诸国,怕是攻伐厮杀下百姓受苦……”
那些话张小公爷已经说过一遍了,但徐经说的却又有些不一样。
“我大明到底只是调停诸国,歇下兵戈、画定国界,以还百姓太平。”
商谈细节这些事情,张小公爷是交给徐经来办的。
这件事儿他们来之前,已经探讨了多次。
大明是什么定位?!
自然是宗主国、判裁的位置,而大明要坐稳这个位置既简单……也不简单。
实力够了这是第一项,其次还得下面的属国愿意。
得认同、得肯摇旗呐喊,大明总不可能老派兵镇压罢?!
由这些属国联合起来出兵,他们开路、大明跟进。
这就舒爽多了。
所以,得先拉拢进来几个听话的。
太强的不予考虑,对方一则未必愿意。
其次万一借大明威势膨胀起来控制不住,那将是更大的麻烦。
于是,爪哇国王自然就落入了徐经的眼里。
谍报司的消息中,爪哇国王这些年很不好过。
首先悲剧的是他的掌控力逐渐衰弱,而诸国对衰弱的他虎视眈眈。
好在手上现在还有一千余户,这在爪哇来说已经是大部族了。
再加上和大明的朝贡关系,获得的甲胄、兵刃不少。
前些年安南区域强国的覆灭,让那些蠢蠢欲动的诸国心生胆寒。
于是犹豫着停下来步伐,若是如此现在的爪哇国王哪里能安稳?!
这也是他对于大明此番到来,极为重视的原因。
虽然仅仅是朝贡关系,可名正言顺成为大明属国的这里就他独一份儿。
其他诸国前往,大明那是不认的。
“唉……小王这些年,亦是多有苦楚!非不想多往上国朝贡,实在是……”
爪哇国王那也不是傻子,这二位现在找上门来了。
那说明,大明是真相扶他一把啊!
不趁着这个时候抱紧大明的大腿,那岂非是傻子么?!
“所以,本官才奉吾皇陛下之命前来啊……”
徐经笑吟吟的望着爪哇国王,悠悠的开始陈述自己的意见。
爪哇国王则是越听越心惊,他是完全没有想到大明居然这么直接。
诸国的军伍尽数上缴,仅维持地方治理。
划定边界、制定互相规则,而大明居中负责协调判裁。
相似小说推荐
-
庶族无名 [校对全本] (王不过霸) 起点VIP2020-11-30完结 5W收藏212.41万字 30.03万总推荐每个时代总会有那么几个天才人物犹如彗星一般耀眼,那...
-
开局我在大唐摆地摊 (独醉) 起点VIP2020-12-8完结50.37万字 296总推荐收刀不为江湖,为红颜。抽刀不为江湖,为兄弟。你有你的朋友,沈浪有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