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朝小公爷 [校对全本] (贪狼独坐)


  甚至上面每一个南洋小国,都产出什么。
  “真腊者,产有椰竹、沉香、黄蜡、豆蔻……”
  哟!财神爷,您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
  “爪哇此处,则是产斑猫、镔铁、龟筒、玳瑁……”
  随着张小公爷的陈述,这些个人精中的人精怎会不知道这是啥意思!
  发财啊!这必须发财啊!
  “矿产自是不能动的,若发现的货殖会可交由国朝掌控。”
  说到这里,张小公爷顿了顿道:“当然!国朝亦无从管辖,倒是可以与诸国谈谈买下挖矿……”
  合作、多赢,这事儿一直都存于张小公爷的理念中。
  想要长久的吃下去、吃到最大的份额,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平衡各方的利益。
  “诸国国王自是赞成的,这点国朝做保诸位不必担心……”
  唔……不同意的,就换一个同意的上来。
  国朝在安南等诸国,就是这么干的。
  “这些矿场太远,国朝亦无力管辖……”
  这意思就很简单了,你们可以扑买下来。
  不过这不是没有代价的,每年必须优先以成本价提供给国朝一定的矿产。
  “南洋诸国土地颇多,且几乎都未曾开垦!甚是浪费啊!”
  这些个货殖会的大佬们顿时又想到了,安南诸国是怎么过的。
  那些土地是多啊,且都没有开垦!
  各家货殖会在国朝的支持下,租赁下近乎全部耕地。
  现在近乎挣的是盆满钵满——粮食,可不止是能人吃而已。
  它还有极为重要的一项功用:酿酒。
  华夏古时因为生产力有限,所以虽然出现了酿酒但一直都是严管的。
  盐铁专营之外,实际上还有酒是专营的。
  酒馆并不像是小说影视剧里那样,开的满街都是。
  能开酒馆的必然是身后有人,所以才能拿到酿酒权。
  即便是如此,一旦出现灾祸任何朝代第一件事情就是禁止酿酒。
  因为酿酒太消耗粮食了,平日里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一旦出现了灾祸,那么就说明需要用粮救命了。
  这个时候还酿酒,无异于挖王朝的根基。
  可即便是严厉禁止,实际上酿酒却一直都在偷偷的做。
  无他,利益尔。
  能花得起钱喝酒的,必然不是普通百姓阶层了。
  越是不能喝酒的时候,他们就越发要喝酒。
  这群人的消费能力是极强的,他们的钱可不要太好挣。
  鲁东秋露白、江淮绿豆酒、括苍金盘露……等等,如今都在各家货殖会的手里。
  但现在国朝不是都在筹集粮食么,各家货殖会也不敢太过分啊。
  扣扣索索之下产出必然减少,看着银子不能挣这票人心里跟猫挠似的。
  “南洋诸国气候更甚于安南等国,一年三四熟不过常事尔……”
  唔……就是可以撸三四茬儿?!
  “如今国朝受灾,不少老农无处可去啊!倒是可以招募来南洋诸国,安家落户……”
  安家落户了,这地皮可就占住了。
  国朝租期基本都是百年起步,他们的王室、军伍基本都被替换掉了。
  由国朝接手一切,他们只需享受即可。
  每年军费,则是从税赋里扣除。
  要知道,这帮国王们可没一个善茬儿。
  勒索他们本国的百姓,那简直叫一个狠啊!
  若非是这些地方本就物产丰富,恐怕下面的百姓早就造反了。
  即便是如此,每年他们也得平息不少叛乱。
  这些个人精们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心里很清楚国朝想干嘛。
  若是这些个国王识相则罢了,若是不识相……那说不准就得改朝换代了。
  “此外,港口各处渔牧丰饶啊!只是,南洋诸国毕竟船小网短……”
  这些个货殖会的人精们顿时听得两眼放光,是啊!海产啊!
  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
  南洋诸国那是破船烂网,自然是捞不上来个啥的。
  可自己等人是谁啊?!
  大不了从粤东、闽浙招募渔家过来,再辅以大船、重网。
  撸一发拖到京师等地出手,那妥妥挣大发了啊!
  即便是不能卖新鲜的,卖干货也挣啊!
  和粤东闽浙等地,经过上千年捕捞海珍难寻不同。
  这南洋诸海几乎是未经开发的,这里的海珍简直不要太多。
  “张小公爷!您说吧!要啥,我等绝对眉头都不皱一下!”
  大家不是第一天打交道了,都是那山中的九尾老狐狸也就不唱啥聊斋了。
  财神爷玉螭虎大名鼎鼎是不错,可每次出手也必然是要给国朝银库、陛下的内库留份子的。
  他们想要一毛不拔,从这位手里掏好处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一,平价将手中粮食三分之二售予户部!银钱么……”
  张小公爷顿了顿,笑着道:“从此番南洋诸国扑买中,扣除。”


第八百一十一章 王霸并行显真意,海因里希夷州骑(下)
  沿途大海上,张小公爷就在思考此番事宜当如何处置。
  海因里希要融入国朝的体系,那么必然是要立下功勋、有勋贵相助方可的。
  大明而言,勋贵们的接受程度比文官高多了。
  而商贾们的接受程度,又比勋贵高多了。
  比如如今各家货殖会为了草原上的生意,不少跟那些部族头人结亲。
  让他们嫁女儿不太可能,但娶那些部族头人的女儿倒是多有之事。
  勋贵们则是早已经接受了,鞑靼人成为和自己一样勋贵的事情。
  这一点上,甚至包括了色目人。
  《太祖奉天讨元北伐檄文》中,当时拟定的宋文宪公便依太祖意着墨: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且大明太祖不仅是如此说的,亦是如此做的。
  如今大明的勋贵中,不少便是元时旧臣属。
  无论是鞑靼抑或是色目,都掺杂其中。
  甚至其性命攸关的亲军中,亦有鞑靼、色目人充当侍卫。
  他们亦未辜负大明太祖之恩,其中不少为大明数代战死沙场。
  譬如正统年曹石之乱中不仅示警英宗,且为保英宗力战身亡的吴廷璋忠壮公。
  这位忠壮公在北征瓦剌,与父亲、叔父一并随军出征。
  当时其父亲、叔父皆为保英宗,战死于沙场。
  而他即便被擒,亦不曾降敌。
  其时瓦剌感其守护父、叔尸身而不退之忠孝,释其归去未有留难。
  英宗对忠壮公颇为信重,曾欲遣其出镇陇外之地。
  然忠壮公据理辞之,曰:“臣,外人,若用臣守边,恐外裔轻中国”。
  英宗感其所言有理,愈加信重。
  忠壮公果然不负此番恩遇,曹石之乱中不仅临危示警,更是力战至身亡。
  其人之忠义可铭感天地,当真伟丈夫也。
  从这点上来说,大明太祖的眼光胸襟便已非后世某些叫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者可比。
  而大明的这种态度,也是能容纳海因里希的关键。
  按照大明的划分方式,海因里希大约会被划分到“色目人”的行列里。
  他要进入大明体系里的话,就必须得在沙场上立下功勋。
  想要获得勋贵承认的话,也需为勋贵们的好处拼杀一番。
  出兵南洋,就是他最好的融入方式。
  南洋诸国的解决方案,参照的便是安南等三国的蓝本。
  当然,张小公爷没打算搞的那么激烈。
  安南等三国那一则卧榻之侧,二则作死挑衅。
  不把他们给干挺了,大明国威何在?!
  南洋诸国虽是有段儿懈怠,未曾朝贡大明。
  偶尔也有盗匪乘舟,跑到南粤、琼州行劫掠之事。
  但终究没有安南等三国如此嚣张,所以彻底打死是不合适的。
  大明要担当的角色,是弱者的帮扶人。
  当年军团里的那群老东西们,就给张小公爷教授过手段。
  那厮干嘛的他也没说,隐隐听乌鸦提起过。
  那位,可谓是造反界专家中的专家。
  “战争的原因是利益,但战后如何维持住所获得的利益才是关键。”
  当年那狗犊子,是这么给小公爷说的。
  殖民时代已经远去了,而且历史证明了这种掠夺式的统治方式并不合适。
  如何从战争中盈利,这是张小公爷当年跟那狗犊子学到的知识。
  盈利分短期、长期,短期的就是扶持一批当地人搜刮。
  这批人要够狠、够凶、够没人性,只有足够凶残才能在短时间内搜刮到足够多的好处。
  而做长期的话,就是在要短期之后、百业凋零甚至在血流漂杵的时候入手资产。
  矿产、土地、港口码头……等等这些,是首选的。
  买下来后只需要静待硝烟散去,这里渐渐开始恢复。
  然后扶持起一个合适的人,再加大投资让这里升值。
  无论最后是抛出还是持有,只要产生足够的盈利就合适。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