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更难统计,且江南发展多年丁口比之北方更多。
“……如今四省九成以上之耕地,已然收归国库!人口分流之下,压力暂缓。”
张小公爷说着,顿了顿道:“只是水利一项,若再无专门部司打理……”
“恐怕将来,难保能如此次一般安稳过度。”
第八百零五章 大灾将平人归去,远洋荣归一骑士(捌)
弘治皇帝听得此言不由得神色一凝,沉重的点了点头。
自从他即位以来这大小洪涝几乎年年都有,最严重的两次决堤差点儿引发民变。
剩下的几乎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人虽然没事儿可农田房屋冲毁了不少。
对此当时国朝没啥太好的办法,那会儿还好有不少为了出征鞑靼储备的粮食。
除了拿出粮食救灾之外,剩下的也就免税了。
即便是如此,当地还是出现了一些动荡。
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不少流民借此成为了隐户。
还有一些不得不卖身投靠大户人家,只为了求口吃的。
这些都不断的削弱着国朝对州府的影响力,同时埋下了更多的隐患。
从前的话六部那是不希望多出一个跟自己平级的部门,内阁也不好硬搞出一个部门来。
然而通过这次事件,弘治皇帝觉着是有必要成立这么一个部门了。
“你且说说,此部当如何立之?!”
弘治皇帝现在也是行动派了,说干就干立马让小公爷说出个一二三来。
其实这个几乎是现成的,只需要结合大明的情况稍稍改一下就可以用了。
直接与六部并行肯定是不成的,六部也难以接受。
所以直接名字就叫“帝国水务总司”,从名字上就比之诸部要低了一阶。
同时负责的官员也是从二品,比其余诸部主管正二品低一阶。
但一并向内阁负责,其他诸部不得干涉其行事。
水务总司负责的是整个帝国所有江河湖泊的统计管理,并进行查探调研。
将报告汇总于内阁、备份于陛下及总司内,他们将负责大明上下所有水务。
包括但不限于清淤、疏通、筑坝、维护……等等工作,还得时刻监察水事变动。
不过比之这个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接着这个机会调集一批专门负责水务的官员。
“难啊……”
弘治皇帝愁眉不展,这个问题可不小。
国朝目前熟悉水务、有处理水患经验的,来来去去也就白昂、刘大夏二人。
“此番大灾,亦非全无好处……”
张小公爷很快的把自己所思所想,都给弘治皇帝说了一遍。
首先就是此番吏部功考,人员变动是必然的。
这次救灾论功行赏,该评优的就凭优、该劣的就劣。
重大功勋该升迁就升迁,重大失误该罢黜就罢黜。
算算时间秋闱也要开始了,国朝每年取士若是总养着那些废物怎有这么多米粮?!
弘治皇帝听得不断的点头,朕养他们干甚啊?!
养也得养对国朝有用的人不是?!
“回去后拟个章程,回头让内阁批注一下。”
弘治皇帝说了这话,那基本事情就定了。
接着又忧心忡忡的说起了戚景通的判断,这事儿已经是弘治皇帝的心病了。
“此事臣亦不好判定,首先得先与那海因里希见上一面。”
张小公爷其实自己也担心,他这只蝴蝶煽动的翅膀会不会让欧罗巴产生剧烈的变动。
眼见他顿了顿,轻声道:“海因里希此人可以恩宠笼络,然恩需出自于陛下。”
“陛下恩赐,才可令其感恩戴德。”
张小公爷是毫不犹豫的要把海因里希给推出来,这人只有对弘治皇帝、对大明感激才行。
“海因里希此人,出身欧罗巴勋贵之家。虽是没落,却颇有君子之风……”
这点其实弘治皇帝是相信的,戚景通已经从海因里希哪里打听到了情况。
能够自己带着大量的财富远航归国,在张小公爷不可能追来的情况下完成采购。
甚至为了超额完成任务,他还把庄园给抵押出去了。
这可就非常的难得了啊!
且听其所言,前来大明也非一帆风顺。
沿途万里海疆,所经磨难不少。
他能够不辞辛苦再次前来,只为遵守承诺。
说明此人可用,有君子之风。
“当然!仅是海因里希所言,亦不足完全可信。”
张小公爷顿了顿,沉声道:“我大明径自前行,不予停歇才是实理!”
“欧罗巴即便是昔日无法有新战舰、火炮,又怎知他明日没有?!”
弘治皇帝听得这话,不由得冷汗淋漓。
“还是得寻个机会,以使臣出访探其虚实!方可安心……”
果然还是痴虎儿老成持重啊,即便是这海因里希的话也不能全信。
依戚景通所言,他已然不在欧罗巴的正规军伍中服役了。
所以如何能知晓军伍变化?!
还是得寻一个时机,派出人马前往欧罗巴以探虚实。
否则人家打来了,还不知道啥情况……
可不得完犊子么!
第八百零六章 大灾将平人归去,远洋荣归一骑士(玖)
车马隆隆的驶入了宫前的大殿,这里也叫“太和殿”。
袭承旧皇城中的太和殿,气势宏大、大气磅礴!
但又不完全一样,甚至朝会的方式都不一样。
以往的朝会,如果是日常的朝会人较少的情况下会在太和殿内进行。
或者一些大型庆典,才会在太和殿内进行。
多数时候的“早朝”,其实应该叫“御门听政”。
大臣们连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全都站在太和门外。
而皇帝则是在门廊里,处理政务。
在电影《末代皇帝》里面,就有反应这一点史实的镜头。
小皇帝站在太和殿门前,金水桥外御阶下则是跪着文武百官。
那会儿这么干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太和殿一方面站不下大朝会这么多人。
其次旧皇城内的太和殿为上覆重檐歇山顶,全木质结构。
若遇阴天则采光没有那么好,于是人多的大朝会基本都是在太和门进行。
但新建的太和殿就不一样了,这比之旧皇城的太和殿更高、更大!
且上方采用了大量的琉璃透光,并布设不少的琉璃盏。
使得整个大殿不仅比之旧皇城的更加金碧辉煌,且采光性更好。
弘治皇帝一琢磨,干脆以后的朝会全都在太和殿办就是了。
张小公爷他们回京这么大的事情,自然是要在这太和殿进行庆典的。
这种回京自然是得一整套的礼仪,还得有赐宴。
礼部这方面有一整套的流程,弘治皇帝甭管愿意不愿意都得照着办。
尤其是礼部多了一个庠序教谕部,被分薄了权限之后愈加想要凸显自己的存在了。
于是他们对于朝礼那抓的叫一个严,偏生这群家伙还真是熟读诗书……
此番大朝会上自然是照例由他们负责礼仪,弘治皇帝对此也没辙。
“儿臣奉父皇旨,往四省振抚,多见灾民流离失所、嗷嗷无依……”
朱厚照今日所着的,乃是从灾区里穿出来的那身百纳袍。
这一身的百纳袍子让百官眼皮子直跳,心下叹气。
有了这一身的袍子,那些对太子的诟病则无从而立。
怎的?!太子不好,能有百姓为他献上此袍么?!
文官们完全诟病不得张小公爷、诟病不得弘治皇帝,最大的原因便是在于秦地救灾回来后。
张小公爷献上的那柄罗伞,和他自己身上所着的那件袍子。
有此二项,谁还敢诟病他们半句?!
“儿臣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大堤之上,不敢懈怠……”
这些话,说的朱厚照自己都有些哽咽了。
他虽说是没心没肺,但不是傻子白痴。
那些日子在大堤上忙活还不觉着,但走下来后才生出感慨。
真的是不容易啊!
溃坝不下十次,几乎每次他都是顶着浪头扑上去的。
当时还不觉着有甚,但此时回想不由得心有余悸。
稍微不慎,那便是粉身碎骨!
“幸得父皇庇护,百姓幸甚!灾情褪去,民心未散!……”
眼见朱厚照说着,转身抬手让刘瑾将那只巨大的长条盒子给抬了上来。
激动的刘瑾赶紧一摆手,让张永随自己一并将这盒子从殿外抬了进来。
熊孩子如今脸上不见半点玩闹神色,有的只是庄严与肃穆。
缓缓的将盒子打开来,将里面那杆旗纛双手抬出!
“呼啦~!”一下,这巨大的旗纛在这恢弘的大殿内迎风展开。
熊孩子似乎又回到了那一天,那些为他送行的百姓们簇拥着他的那一天。
眼见朱厚照“咚~”的一声将旗杆狠狠的敲在金砖上,单膝对着弘治皇帝拜倒。
“此旗纛,为四省百姓、百万子民以指尖心血染丝绣成!”
“儿臣归来时,四省百姓沿途相送!不肯儿臣下车,拜送儿臣归京……”
相似小说推荐
-
庶族无名 [校对全本] (王不过霸) 起点VIP2020-11-30完结 5W收藏212.41万字 30.03万总推荐每个时代总会有那么几个天才人物犹如彗星一般耀眼,那...
-
开局我在大唐摆地摊 (独醉) 起点VIP2020-12-8完结50.37万字 296总推荐收刀不为江湖,为红颜。抽刀不为江湖,为兄弟。你有你的朋友,沈浪有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