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甚至比他们呼喝战号,更让这些个官宦们心悸!
“怎的?!尔等要见朕,言之凿凿‘救驾除佞’……”
这道声音,再次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眼见那大殿前站着一位面容坚毅,隆目美髯挺拔如松的中年男子!
这男子气度雍容华贵,身着金色九蟠龙绕百宝镶金丝战铠。
腰间悬着龙胆七星真武百宝镶天子剑,身后站着大内两大高手——戴义、萧敬!
大明帝国军部总长、英国公张懋,则是身着他那套百战铠甲。
手按御赐长锏,护持在这男子的身侧警惕的盯着这些个官宦们。
张瑜、刘文泰等人尽皆跪在了这男子身侧,整个人匍匐在地上瑟瑟发抖。
“说话!朕在问你们话呢!!”
猛然间,在站在大殿前的男子龙目如电闪过寒光。
那大殿前原本气势如虹的官宦们,顿时“扑通~”的跪倒了一地。
“怎的?!都以为朕薨了?!都盼着朕薨了?!”
下面的那些个官宦们听的这诛心之言,直接趴在地上话都不敢再说半句。
甚至好些直接当场就给吓的尿裤子了!
“陛下!陛下!臣乃一片赤诚、一腔忠孝啊!臣是担心陛下……”
在那台阶上的自然是弘治皇帝,而萧敬他们已经抬出了龙椅悄然的摆在了弘治皇帝身后。
低眉顺眼的,等候着弘治皇帝发落这群人。
弘治皇帝则是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些官宦们的表演,心下不住的叹气。
国朝百五十年养士,怎么就养出这样的一帮玩意儿来了?!
让他们担负实事没几个靠得住的,朝堂上争权夺利、耍阴谋诡计一个赛一个的厉害!
弘治皇帝双目冰冷,心下叹气。
除了英国公一系他能信得过的,还真就不多了。
如果不是调查局早已经察觉到了些许问题,不是随侍的陈州同疑惑于太医院的一些方剂动作。
弘治皇帝自问,或许现在都已经薨了!
尤其是他从前的身体状态,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自己从前的身体状态。
那种状态下,再被人以热风火毒强袭之下。
活下来的几率,几乎是没有。
而且这两人还是跟在自己的身边的,他们完完全全的可以控制自己的饮食。
只需要用一个“服药治疗”的借口,就能够将自己堂堂正正的毒死在这皇宫大内!
“呵呵呵……可真是大明的好臣子啊!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高台上的弘治皇帝发出了丝丝的冷笑,这笑声中下面的那些个辩解再无声息。
张瑜、刘文泰都跪在了弘治皇帝面前,这件事情还不够明显吗?!
弘治皇帝如今精神旺盛,完全就没有一丝病倒的模样。
这些,都还不够明显的吗?!
“陛下!臣等冤枉啊!陛下!!”
弘治皇帝看得这些人的模样,一时间不由得有些意兴阑珊。
眼见他缓缓的站了起来,摆了摆手道:“萧伴伴,你且让张伴伴彻查此事。”
“之后转刑部量裁,由大理寺判处便是。”
萧敬缓缓的对着弘治皇帝拜下,声音轻柔而坚定:“内臣遵旨!”
却见他缓缓抬首,看着弘治皇帝眼底中的悲色突然心底不忍。
他是从小伺候着这位陛下长大的,这位陛下有多仁厚他心知肚明。
无论宫内宫外,没有哪个人是真吃过弘治皇帝严厉惩戒的。
即便是说了让他极为不开心的话,他也只是将对方调离但不会降职。
更不会允许其他人迫害。
宫里都很清楚,后宫周太皇太后那是得罪不得的。
可若是无心之失导致老太后震怒的话,就赶紧去找陛下。
多数时候陛下都会帮忙求情,顶多是判罚到金陵去守皇陵。
命还是能保住的。
“陛下!且保重龙体,殿下与大明都不能没有您啊!”
萧敬说着,躬身对着弘治皇帝大礼拜下。
这一拜之下,弘治皇帝亦动情了。
长叹一声将萧敬搀扶起来,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眼见他转过身对着一身戎装躬身待命的张懋,沉声道。
“懋公啊!此间事宜,便交给你了……”
“陛下且放心!老臣虽是年迈了,却还可为陛下、为我大明长舞干戚!!”
一门忠良,我大明唯独英国公啊!
弘治皇帝长叹一声,余光再次扫到了这些跪在大殿门前的官宦们。
眼底里闪过了一丝厌恶,这一丝的厌恶亦被挡在了远处的三大学士察觉到了。
三大学士见此,则是浑身冰冷。
他们都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些个官宦读书人已经触及到了弘治皇帝的底线了!
由洪武朝始迄今渐渐抬起来的读书人的地位,恐怕……要断绝了!
第七百八十二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玖)
“查!司设监太监张瑜、掌管太医院事右通政施钦、院判刘文泰和御医高廷和……”
“随堂太监鹿鹤、御马监太监张昭、司礼监郑礼……等,勾结匪类、图谋叛逆、意图弑君!罪大恶极!……”
调查局张诚不知道什么时候缓步站出,却听得他声音冰冷。
不带着任何一丝的感情,对着下面的官宦们念出自己手上的本子。
“查!刑部侍郎钟会、礼部清吏司郎中周胜、礼部员外郎陈德……等勾结匪类、图谋叛逆……”
这一下,那些个原本就在殿前哆嗦的官宦们“扑通~”一声翻倒在地。
眼见他们翻倒在地上全然没有了刚才的气势,满地散乱的他们看着就像是一只只凄惨的癞皮狗。
大殿前的尘土粘满了他们的官袍,一部分的官宦甚至双腿在地上不住的打颤。
甚至好几个还能看到胯下竟然涌出一汪水来,只是这一汪的水带着的更多的是一股腥臊味儿……
“陛下!臣冤枉啊!陛下!陛下!!”
此时,赣州,豫章。
宁王府内无数的官员在推杯换盏,一群人其乐融融。
朱宸濠满面红光的带着宁王世子,和这赣州官宦们推杯换盏。
到底他是宁王面子是不能不给的,即便是赣州的镇守太监们亦都到齐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肥硕的朱宸濠一看时辰都差不多了。
便使了个眼色,宁王世子会意的去讲自己的母妃搀扶回了后院儿。
现场的侍女们也都撤离下去,默默的换上了一群人高马大的侍卫、家丁。
首先感觉到不对的是几个武将,到底是有行伍经验之人他们很快的发现了周边气氛不对。
可众目睽睽之下他们也不好做什么,亲兵也都在外头呢。
且兵刃亦没有带,于是只能是暗自防备却不敢吱声。
说起来宁王这一系要造反,那不是没有缘由的。
当年永乐陛下起兵这事儿说到底,也是被迫为之。
追溯上去的话他侄儿要削藩,削藩这事儿也就罢了。
那会儿永乐帝虽说是诸王中最强,但也不太敢直接做反。
毕竟当时大明开国不久,金陵方面那可谓是兵强马壮。
切各家诸王也都各怀心思,若是他们最终拿自己的脑袋邀功可就不好玩了。
可惜方孝孺他们几个似乎不这么想啊,而偏偏永乐陛下他侄儿又非常听这几人的。
削藩也就罢了,这位建文帝居然逼死了好几个皇叔。
这就干的比较过头了,可那会儿永乐帝也没琢磨直接造反。
毕竟差距太大,且资源不足。
想要从贫瘠的京师拼死打到繁华的金陵去,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永乐帝后来起兵折腾了很多年。
最终才凭借着一堆反骨仔,摸到了金陵的门槛上。
那期间知道自己实力不足的永乐帝,不得不拉拢很多兄弟帮忙。
这其中就有宁王一系,而且宁王一系当时收拢了一堆前朝溃兵。
这批人都是没个家的、没了族的,属于打仗不要命的那些。
而且他们还是骑兵,永乐帝那会儿可是非常看重这一点。
于是掏出来的好处有些大,野史记载永乐帝甚至许诺的“共天下”。
宁王这一系也不知是真信了,还是迫于形势。
总之手上的兵是借出去了,彻彻底底的站在了建文帝的对面。
结果打了好几年永乐帝还真成了皇帝了,这下宁王系的就兴奋了。
这相当于你投资二十万的股票涨了十倍到两百万,那你也兴奋的不行啊。
然而永乐帝似乎没有兑付的打算,坐了龙椅意思就不一样了。
当时的宁王也聪明,那些鞑靼骑兵能为了银子跟他混。
自然也能为了银子跟永乐帝混啊,且永乐帝不仅能给银子还能给爵位。
于是当时的宁王就很憋屈的把这笔帐自己销了,然后又被发配到了赣州来……
这相当于你投资二十万的股票涨到了两百万,可对方公司不兑付不说还抢了你北上广的学区房。
一脚把你踹到了赣州豫章,给你一套郊区房。
相似小说推荐
-
庶族无名 [校对全本] (王不过霸) 起点VIP2020-11-30完结 5W收藏212.41万字 30.03万总推荐每个时代总会有那么几个天才人物犹如彗星一般耀眼,那...
-
开局我在大唐摆地摊 (独醉) 起点VIP2020-12-8完结50.37万字 296总推荐收刀不为江湖,为红颜。抽刀不为江湖,为兄弟。你有你的朋友,沈浪有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