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愣愣的站了一会儿,猛然间爆发出爆竹一般的笑声。
却见他走下御阶将张小公爷搀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头。
“不愧是朕所倚重的玉螭虎!朕不让你藏那爪牙,是对的!”
眼见弘治皇帝望着玉螭虎,心下感慨时间过的真快。
这才几年啊,痴虎儿却都已经长的这么大了。
甚至个子都比自己还高了,还知道帮朕去鏖战边疆了。
再想到这些年痴虎儿真的没有在京师里呆着多久,为了国朝总是跑来跑去。
去完了草原,又到西南。
西南平定了,回来经筵又经筵辩讲。
好容易经筵辩讲结束,他又到山海关外收服朵颜三卫。
“痴虎儿啊!朕知道,这些年你颇为辛苦!朕也知道,你之功绩怕是难酬了……”
卧槽!咋地?!狗皇帝你这是要卸磨杀驴啊!
玉螭虎一个哆嗦,这特么没事儿你说这话……我害怕啊!
弘治皇帝似乎猜到了张小公爷在想什么,一个瞪眼气呼呼的道。
“朕在你眼中便是那擅杀功臣之人么?!”
张小公爷赶紧道不敢,低眉顺眼的不敢吱声。
这倒不是说您是这形象,主要是电视剧里都特么这么演的啊!
给咱印象太深了,动不动功高震主然后被洒掉洒掉啊!
“朕思来想去,懋公年纪亦大了!回头元老院成立,他便晋为‘定兴王’罢!”
本来在边上一直蹲坑看戏的虎头老国公,闻言顿时傻眼了!
啊?!啥?!老夫这就……呃……升王爵了?!
但一想不对啊!老家伙赶紧给弘治皇帝要拜下请辞。
然而弘治皇帝似乎早料到他这么一朝了,快步走来哈哈一笑将他搀扶住。
“懋公!正统年你为国朝多有厮杀,只是先帝当时不好多言……”
“先帝时数次征伐,懋公多有谋划!朕亦是知晓的……”
弘治皇帝其实这会儿也很感慨,这虎头老国公没有放出去之前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他居然如此厉害。
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的看到虎头老国公一路斩杀回来的人头他才知晓。
自己的父皇曾经在遗旨中吩咐他,要多依仗这位虎头老国公的渊源。
这虎头老国公,那就是国朝的定海神针啊!
“痴虎儿为国朝、为大明,为朕和太子做了这么许多……朕是知道的!”
弘治皇帝顿了顿,道:“朕亦知晓你的心思,只是痴虎儿……”
且尔娘之!朕的公主去的早啊!
便是弘治皇帝也忍不住在心里骂了这么一句,多好的乘龙快婿啊!
怎么朕的女儿,就这么没福气呢!
“老臣亦知晓,老臣这孙儿……”
虎头老国公提起这孙儿也是满嘴苦涩,心里那不得劲儿啊!
人家都盼着孙儿有出息,可孙儿太有出息也麻烦啊!
比如他这孙儿,如今他娶谁是好?!
除了皇家的女子,他娶谁都不是。
可偏偏弘治皇帝只有一个儿子,这就很蛋疼了。
若张小公爷没如此本事只是一介普通勋贵子,那他娶谁也就看个门户而已。
都是勋贵之家,大家相差别太大就成了。
可他太有本事了,这就造成了一个悖论。
谁都想把女儿嫁给他,但谁家的女儿都不可能轻易嫁给他。
张小公爷的婚姻大事成为了一个大难题,到底谁嫁给他合适啊!
这个问题现在大家都在思考,但谁都没有答案。
看起来扶桑公主是最为合适的,然而她毕竟是扶桑国的公主啊。
难道婚配之后,足利鹤小姐姐来做正房么?!
其他勋贵们哪里接受的了?!
“是以,朕决定敕懋公为‘定兴王’!痴虎儿,则是继英国公之位!”
唔……这算是把张小公爷的功绩,给算到了他大父头上去了。
其实想想这也合理,老国公成为了王爷还得活出去二十来年呢。
到会儿老王爷驾鹤西游了,张小国公可不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小王爷了么?!
这也算是弘治皇帝别出心裁的一种酬谢,毕竟大明之后异性封王几乎再没有了。
滇南的黔国公府虽然号为“沐王府”,可到底也就是挂着“黔国公府”的招牌嘛。
“痴虎儿,此番你回来的正好!京师,要迁出去了。”
弘治皇帝突然在这个时候提起了这个话题,让张小公爷不由得一愣。
眼见弘治皇帝笑了笑,道:“其实朕也早盼着搬出去了。”
这是他的心里话,自从见识了火炮的威力之后他就夜不能寐啊!
生怕哪天一堆的罗刹红毛番鬼从津门登陆,直扑京师而来。
每每想到此,弘治皇帝就半夜直接惊醒。
随后一身冷汗,再也难以入睡。
熊孩子筹建新京师,弘治皇帝也是对此默许的。
原因很简单,他也希望有一个安全系数更高的都城作为容身之所。
现在的京师从前看来非常不错,现在就完全不够看了。
思虑再三之下,弘治皇帝还是默许了熊孩子的胡闹。
“呃……陛下,现在新京师已经建好了么?!”
张小公爷回来沿途都没有仔细瞧,他没有想到居然会那么快。
“哈哈哈……倒是痴虎儿你出力颇多啊!”
弘治皇帝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头。
确实出力颇多了,主要是抓了不少苦力回来。
冀北、豫南的流民大量的涌入,这些人看着有银子挣根本就不在乎吃苦。
而且这一日三餐还有肉吃,哪儿找这么好的差事啊!
靠着人多及军械营造司不断的更新器械,新京师的建设可谓是一日千里。
作为整个新京师的核心建筑主体——皇城,早已经修造完毕。
弘治皇帝这次直接力排众议,他要的就是坚固、坚固、再坚固!
你特么跟我说逾制?!且尔娘之!不逾制如何抵挡火炮?!
弘治皇帝红了眼珠子,礼部自然不敢再说什么屁话了。
于是这影响到的是,周边的建筑更讲究实用性、美观性。
逾制只要不是太过分,礼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陛下,入夏以来干旱多日!恐怕,还是得您亲往求雨一番啊!”
谢迁有些忧心忡忡,说到这里还不忘了对张小公爷拱手。
“痴虎儿早前修造的水坝此番起了大作用,若非是有水坝在恐怕京师早已缺水的厉害了。”
张小公爷听得这话先是笑了笑,但似乎脑海里闪过什么东西。
只是一闪过儿,他想要抓住的时候却又想不起来是什么。
“如此干旱下去,恐怕京师的庄稼就先撑不住了……”
刘健也是忧心忡忡,垂头叹气道:“若是此季失收,怕是又得出粮赈济了。”
李西涯沉吟了会儿,呼出一口气。
“好在这几年粮库充盈,且有安南、西南等地缴获之存粮。应付到明年,应该是无碍的。”
提到这个,三大学士不由得望向了张小公爷。
这些粮食可都是有赖他出击两地,这才最终缴获回来的。
否则的话他们三个现在就得琢磨从哪儿弄来粮食,应付干旱后可能发生的饥荒了。
“潮白河的水坝还有多少储水?!能用多是时日?!”
弘治皇帝提到了这个问题,也一脸肃然。
他很清楚一旦京师这里旱情严重,最终导致绝收的话会发生什么。
当然,现在他手上有粮食、有国防军。
所以他倒是不担心会出现什么变故,只是如果国库的粮食减少了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儿。
应付到明年,可如果中间又生出什么变化怎么办?!
“陛下!大旱之后必然大涝,臣是建议尽快的疏通河道以保将来!”
张小公爷所想到的与他们不一样,大旱之后必然大雨倾盆。
到时候一旦发生了洪涝,那将是极为可怕的事情。
“陛下!老臣建议,此事可调回东山公及廷仪公二人负责!”
刘健毕竟是老成持重,他很快的想到了治理水患最有经验的两个人。
刘大夏、白昂!
他们二人可以说是如今整个大明国朝中,对付水患最有经验的。
“善!”
弘治皇帝对此倒是没有异议,沉吟了会儿道:“吩咐礼部准备一番,朕……亲自去求雨!”
李东阳、谢迁听得这话,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他们就怕弘治皇帝不同意,毕竟他现在声望是如日中天啊!
又新取回了传国玉玺,这事儿公布出去的话毫无疑问弘治皇帝可以达到封禅泰山的级别了。
毕竟开国洪武陛下、强悍如永乐陛下,都不曾真正的收复平定鞑靼、朵颜三卫。
然而,这一番的伟业在弘治皇帝的手上完成了。
论及文治更不用说了,如今一年一科的取士、各部的展开。
还有史无前例的弘文注释院的建成,这天下谁敢说弘治皇帝文治达不到封禅泰山?!
“吾皇圣明!臣等能侍奉于陛下,乃臣等之幸也!!”
相似小说推荐
-
庶族无名 [校对全本] (王不过霸) 起点VIP2020-11-30完结 5W收藏212.41万字 30.03万总推荐每个时代总会有那么几个天才人物犹如彗星一般耀眼,那...
-
开局我在大唐摆地摊 (独醉) 起点VIP2020-12-8完结50.37万字 296总推荐收刀不为江湖,为红颜。抽刀不为江湖,为兄弟。你有你的朋友,沈浪有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