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源略苦涩笑,道,“薛团长,你不用担心,这种天气对李战来说真没有什么的。他在比这还要恶劣的气象条件下飞行过,而且是多次,很有经验。”
“我是相信他的,否则不会支持他搞复杂气象作训。”薛向东言不由衷的样子很是憋屈。
“报告!洞幺出现了!”雷达员一声报告给所有人打入了振奋剂。
薛向东风一般过来站在了雷达员身后,杨锦山拿起送话器递给薛向东,后者呼叫李战,“洞幺洞幺,塔台呼叫,收到回答。”
“嗞嗞”的电磁干扰声中,李战的声音满镇定,道,“洞幺收到,雷达确认下我位置和姿态,我地平仪受干扰了,完毕。”
直读式陀螺地平仪在仪表台最显眼的中间位置,飞行员睁开眼睛就能看到那么直观。地平仪是指示机身俯仰和侧倾状态的仪表,极其重要。不管是二代机三代机乃至四代机,或者民航多么先进的客机,地平仪都是极其重要的指示装置。
不过,该装置的传感元件受到强电磁干扰的情况下,是会产生较大误差值的。更何况,歼-7II所装备的地平仪其性能和可靠性已经不能和现在三代机上所装载的相比。
山区中磁场混乱,受到一些干扰很正常。
雷达员马上确认了01号战机的具体方位和姿态,薛向东向李战通报了相关的数据之后,指令道,“洞幺,保持航向高度,按计划返航,完毕。”
确认地平仪的确受到干扰出现了较大误差和滞后,李战不敢掉以轻心了。
他两侧看,能见度很低,这可不是好征兆了,他道,“塔台,我遭遇了大雾,申请上高度,完毕。”
“洞幺,上六千保持,到三十公里叫,完毕。”薛向东果然指令,他太高兴李战做了正确选择而不是一意孤行继续低空飞行。
“明白,上六千保持,三十公里好叫。”李战马上拉杆爬升。
山区大雾是战机杀手,能见度不足一公里,战机被团团雾气笼罩着,飞行员什么都看不见,可比乱流威胁多了。再加上地平仪因受到干扰而存在较大误差,一头扎山上去的几率直线飙升。
李战艺高人胆大不代表他脑子抽筋活得不耐烦。
再一次向上穿过云层上到六千,几乎是贴着云层的顶端飞行了,他四处看,没有看到三十公里地标小北库峰。所谓三十公里地标,是指当你到达该地标上空,距离北库场站为约三十公里。小北库峰是北库主峰东北方向的第二高峰次主峰,海拔高度四千米出头,也就是说,小北库峰的峰顶应该是冒出云层一些才对。
云层又发生了变化,遮盖住了小北库峰。
无奈之下,李战只能报告塔台后重新下高度,好在当他回到云层之下的时候,已经过了大雾区域。李战不断地和塔台沟通,确认自己的位置确认场站的位置。饶是他对本地区的地表地形滚瓜烂熟,在如此气象如此能见度下,也是近乎抓瞎的份。
李战不由的暗暗想着,一定要想办法搞个便携式定位装置,实在不行就买民用的GPS定位仪!
他根本没有办法知道自己的具体方位,有地标或者能看见地标的时候还好,可除此之外就是睁眼瞎了。
不是有北斗卫星定位装置吗?
未来什么都会有的,可不是现在。至少开过歼-7和歼-8的李战很清楚,这两款机型上并无搭载北斗卫星定位终端,包括歼-8FR战术侦察机。必须要通过地面雷达来确认自己的方位,无论是前往作战空域还是返场,都离不开地面指挥所的引导。
可以这么说,上了天的歼-7II一旦失去和地面失去联系,那就是瞎了眼睛的苍蝇,只能乱几把飞。这就是雷达失去01号战机的踪迹后,薛向东等人如此紧张的原因。
进入了2010年的中国空军一些部队过得比常人想象中艰难。
看见了小北库峰后,李战马上进行了报告,接下来就是一马平川的盆地,地平仪恢复如常后,也就不担心会撞山了,哪怕他再一次进入了能见度极低的小雪天气之中。
李战足足转了三圈才看到跑道,好在气象台上安装的大功率探照灯的穿透力足够强,不然李战要找到机场还是要费一番工夫的。此时在云层之下,放眼望去一片灰蒙蒙,尽管已经不复起飞时的黑暗,能见度却依然的非常差。
“塔台,我下起落架了,准备三转弯。”李战报告道。
塔台里,薛向东看向观察员,那上等兵举着望远镜急急忙忙地找呀找,哆嗦着大声报告,“报告!我看不到起落架啊!”
薛向东猛地朝外看去,能见度估计一公里不到,能看见三转弯的01号战机航灯在闪烁,但是根本看不清楚起落架的状态。
“洞幺,我看不到你起落架,通场一次,注意高度速度。”薛向东果断下达了新的指令。
李战回答,“明白,通场一次。”
通场是为了让塔台确认的他起落架正常放下,这方面李战是不敢逞能的。或者说他心里多少有了一些阴影。
很稳当的通场,而且是尽量的靠近塔台,于是整架战机一览无遗了。
前后起落架都已经正常放下,薛向东松了口气,给李战下达了可以降落的指令,李战稍稍上了一点高度,掉个头回来,稳稳当当的着落。
夜航和低能见度气象下的训练,降落都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尤其对这些二代老机来说。只要你找到机场看到跑道,一定程度上这个科目就算是及格的了。
舰载战斗机上舰有两大门槛,第一是从甲板上起飞,第二是降落在甲板上,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夜航,难度系数直线飙升。简单地说,能随心所欲在飞行甲板上起降的飞行员,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全军航空兵部队的一等一的王牌。
一路有惊无险,李战亲自操刀的雨雪大雾天气下的作战训练宣告成功。
第118章 北指来电
天色又亮了一些,能见度却是没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过其他数据倒是趋于正常了。
低能见度环境下飞行很考验飞行员心理素质。
李战来到了塔台,准备亲自指挥韩红军和李梓辛的训练。
和薛向东、杨锦山就着航图重新调整了飞行路线,避开了山区的大雾区域,调整了进入和撤出的高度,总之一切按照稳妥的来。这些既是薛向东的意思也是李战的意思,李战没有盲目坚持他从严从难的原则,因为他刚刚切身体会到驾驶着老旧战机在等同气象条件下的真实处境。
连训练基地的歼教-7都比歼-7II的先进。
李战从善如流地把训练的重点放在了起飞和降落这两个环节,一口一口地吃饭,免得撑住胃病来。
不过迷雾仗剑的感觉超级好。
清晨六时四十五分,场务保障连使用新“购入”的航发除雪车对跑道进行了紧急的保障,十几分钟就让跑道达到了起降标准,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小雪一直在下,细如粉尘弥漫空中,落下之后一两个小时就能形成薄薄的积雪。因此场务保障连必须要在下一轮飞行作业之前把这些薄薄的积雪清除掉。
李战去飞行简报室对韩红军和李梓辛进行新训练任务说明的时候,薛向东也跟着,在李战讲完之后再三强调了安全问题,这让韩鸿华和李梓辛颇感为难。
经过再三考虑之后,李战对二人说,“有两个关键的地方,第一,起飞后爬升穿过云层。我刚刚穿了一次,气流很强,云中侧风比较大,把好杆坚定爬升问题不大。第二个地方是降落这个环节。云层遮盖住了场站,不过你们按照规定的航路下来,很容易能看到场站找到跑道。”
他问,“这基本上是给你规定了航路航向,还有什么问题吗?”
韩红军犹豫了一下,问,“大队长,返航途中遭遇敌机这个科目……”
“不搞了,天上的情况比较复杂,这一次先不搞了。”薛向东一摆手,一锤定音。
但是他发现韩红军没有回应,而是看向了李战。
李战微微点头,“暂时不搞了,按照最新的简报进行。准备吧,等信号出动。”
讲完,他和薛向东回到塔台。
韩红军和李梓辛心里反而打起鼓里,大队长前后的变化有些大,明显是团长给施加了压力了。然而,几分钟后等他们上了天才意识到大队长的变化实际上是来自于天上的情况比预想的要复杂一些。
紧急出动信号,韩红军和李梓辛冲出飞行简报室登上了已经开车的战机,滑行至起飞位置。
李战看准时机,下达了指令,“幺两拐,幺三拐,检查好可以起飞。”
“幺两拐收到!”
“幺三拐收到!”
韩红军油门杆推到底,打开加力,松开刹车,歼-7II战斗机野牛一般狂奔向前,长长的空速管犹如枪骑兵手中的长矛。他拔地而起的时候,李梓辛开始了滑跑,同出一辙的操作,开加力起飞,旱地拔葱式离地。
干脆利落的单机接连紧急起飞,彼此之间的间隔拿捏得非常好,看得出地面训练搞得很娴熟了。
“幺两拐,向左转弯,航向270,上高度一万三,完毕。”李战给韩红军下达了新一道指令。
相似小说推荐
-
开局我在大唐摆地摊 (独醉) 起点VIP2020-12-8完结50.37万字 296总推荐收刀不为江湖,为红颜。抽刀不为江湖,为兄弟。你有你的朋友,沈浪有沈...
-
扶蜀 (凤溪凰跃) 起点VIP2020-12-12完结128.76万字 1.67万总推荐重生为关羽长子关平。汉,建安二十四年,荆州大战起。名将关羽,水...